汪鴻儒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深入開展文本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效的教學拓展可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閱讀空間,豐富教師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讓教師和學生融入文本,體驗不一樣的文學價值。本文以《三顧茅廬》課堂教學為例,探究了如何深入開展文本閱讀教學,以期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三顧茅廬》
一、文本分析
《三顧茅廬》這篇文章出自《三國演義》,初中語文教材選取的內(nèi)容是改編后的版本。初中語文課本主要講述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幫助完成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三次去諸葛亮居住的地方誠懇拜訪的故事,主要向讀者傳達劉備禮賢下士、真誠的精神。課文寫劉備三顧茅廬,一次比一次詳細,尤其是第三次拜訪,主要表達了劉備對人才的渴求,愿意放下身份以禮相待,更與張飛無禮莽撞的性格形成對比,襯托了劉備禮賢下士的態(tài)度。
二、走進《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上首部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羅貫中出生在元末明初時期,《三顧茅廬》反映的是上至東漢末年下至西晉初年間的歷史事件,作品主要圍繞三國時期的軍事、政治等方面的斗爭進行敘述,演繹出那個戰(zhàn)爭年代社會各階層間的社會矛盾,塑造出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其中,為人熟知的人物有曹操、諸葛亮、劉備、關羽、周瑜、司馬懿、孫權等人。東漢末年,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為了日后成就大業(yè),劉備在司馬徽的舉薦下請諸葛亮出謀定天下,諸葛亮這時隱居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廬草棚,耕作自養(yǎng),精研史書,是杰出人才,劉備便專程到隆中拜訪。
三、整體閱讀,梳理文脈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閱讀,然后講述整個故事,以檢驗學生對小說整體性的了解,把握文本脈絡。
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軍事家、政治家,劉備是蜀國皇帝,他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币馑际亲约河辛酥T葛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
劉備雖然“三顧茅廬”,但遇到的困難不僅三次。第一次拜訪時,當時的劉備已小有盛名,可他連門都沒進去。第二次拜訪時,劉備遇上惡劣天氣。這次雖能進門,可進門后只見到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他只好留一小箋表達自己誠心相請之意。第三次拜訪時,劉備費勁心理,不僅請人算卦,還素食三天,拜訪之前還對個人形象進行了修整,用心為諸葛亮準備了禮物。見到先生后,言行舉止的細微之處無不顯示劉備的赤誠與真心。雖然劉備第三次見到了諸葛亮,但諸葛亮對輔佐劉備建功立業(yè)還是猶豫再三,劉備用“哭”的方式,以柔克剛,諸葛終于被感動,決定出山。
四、深入閱讀
1.作者背景
任何藝術作品都是對實現(xiàn)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是通過相關的藝術方式將現(xiàn)實的人物、事件等素材融在一起。在閱讀《三顧茅廬》時,學生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才能在閱讀中感受作品的真實性,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才會產(chǎn)生共鳴。歷史上的羅貫中是一個有雄心壯志和遠大抱負的人,他在作品中將自己現(xiàn)實中的抱負寄托在相關的人物身上,希望通過作品中的人物實現(xiàn)愿望。
2.閱讀啟發(fā)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欣賞及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在深入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感悟。文中的劉備明白在軍事作戰(zhàn)中軍師的重要性,及對諸葛亮智慧、軍事才能等方面的欣賞,所以才會多次拜訪諸葛亮,而諸葛亮也用巧計考驗了劉備的誠意。
五、文本延伸
課堂進行至此,學生的思維已經(jīng)完全打開,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們還知道哪些歷史上禮賢下士、尊重人才的故事呢?”從而引導學生聯(lián)想其他歷史故事,如周文王請姜子牙、燕昭王設黃金臺尊郭槐為師、齊桓公五次拜訪小臣稷等。
六、結語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小說都是長篇小說的節(jié)選,它們既能獨立成篇,體現(xiàn)出其作為文學作品的完整性,又與整部小說和諧統(tǒng)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三顧茅廬》的深入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根據(jù)文章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有效閱讀,以整體帶動局部的閱讀,并結合文學作品的時代背景,領悟文章內(nèi)涵。
(作者單位:北京市八十中學睿德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