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潮
【關鍵詞】新聞報道;直接引語;真實;現(xiàn)場感
所謂引語,就是直接陳述或者轉(zhuǎn)述別人的講話內(nèi)容。引語分為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兩種。新聞報道中的直接引語是指新聞人物的原話,引文必須準確無誤。而新聞報道中的間接引語是新聞人物所講話語的主要意思,引文不用引號,它可以是講話人的原話,也可以是記者用自己的話進行的轉(zhuǎn)述。在報道中引用人物原話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新聞寫作不可或缺的手法。一篇新聞報道,不管是消息還是通訊、評論,恰到好處地使用直接引語,都可以讓報道“鮮”起來、“活”起來、“動”起來。
西方新聞教科書把直接引語稱為“新聞寫作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之一”,更有“沒有直接引語就沒有新聞報道”的說法。曾有人作過專門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為代表的美國報紙,在新聞報道中使用直接引語的比例竟然高達93%。而反觀國內(nèi)新聞報道,不僅使用直接引語的新聞篇數(shù)偏低,而且單篇新聞報道中直接引語的使用頻率也偏低。尤其是地方黨報媒體,領導活動、會議報道占據(jù)絕大部分版面,黨政活動報道手法千篇一律、報道語言刻板單調(diào),直接引語缺失等都造成了報道可讀性差,傳播效果不盡人意。清華大學李希光教授就曾經(jīng)形象的把沒有直接引語比作國內(nèi)新聞報道文風的“癌癥”。
還有一種報道的問題在于,不缺人物、不缺引語,但是以間接引語居多,而帶有“引號”的直接引語少之又少。這多半是因為記者不善于運用直接引語,或者出于寫作和敘述的方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習慣,如果記者在寫作時用自己的語言對采訪對象的話進行加工和重述,這樣或許會方便行文、方便閱讀,但是文章會因此少了很多味道;更重要的是,記者的加工會使信息的原意得不到客觀真實的轉(zhuǎn)達,那么呈現(xiàn)出的新聞真實性和權威性就要打個折扣,容易造成新聞失實。
閱讀加入采訪對象的直接引語的新聞報道時,會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可以大大拉近讀者與報道主題的距離,讓讀者更愿讀、更想讀,報道主題的傳播效果也更好。這正是直接引語的奇妙功用。
以“兩會”報道為例。“兩會”是全國各級媒體開年就要打好的第一場硬仗,如何在保質(zhì)保量、準確無誤地完成報道任務的基礎上,使報道生動、可讀、可感,讓讀者樂于接受,提高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是媒體人要思考的題目。通常來說,會議報道很容易寫得刻板無味,這時,善用、巧用直接引語,可以讓報道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面貌。
新華社記者朱幼棣在報道全國政協(xié)八屆十六次會議時曾寫過一篇報道,題目為《我有不同意見》。報道的標題就是一位委員的直接引語。報道的內(nèi)容本來也就是一個程序性會議。但是記者卻發(fā)現(xiàn)了一組令人感興趣的“鏡頭”,他用直接引語的方式寫下了這條消息。正文部分是這樣:
當工作人員宣讀完決議草案后,主持會議的全國政協(xié)主席李瑞環(huán)問:“大家還有沒有不同意見?”“我有不同意見。”李瑞環(huán)話音剛落,全國政協(xié)常委、北京體院教授田麥久首先站起來發(fā)言。這位曾任北京田徑隊教練、對運動訓練科學較有研究的博士,對經(jīng)濟問題同樣關注。他說,“政治決議草案第二頁中的經(jīng)濟程序混亂的表述欠妥。當前向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變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但不好用混亂來概括。”
李瑞環(huán)主席馬上說:“這個提法還可以再斟酌?!?/p>
報道的后續(xù),又引用了一位代表的“不同意見”以及李瑞環(huán)主席回應的原話。這顯然把消息寫“活”了。與常規(guī)的會議新聞相比較,使用了直接引語的報道的現(xiàn)場感更強。
眾所周知,新聞以真實為生命。使用直接引語是新聞真實的一種有力佐證。因此,運用了直接引語的報道更具有公正客觀性,也有利于增強報道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舉兩個典型的例子來比較:克林頓1998年來華訪問時重申了對臺灣的“三不”原則,新華社和《中國日報》分別就此進行了報道。新華社的報道部分如下:
正在這里訪問的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今天公開重申,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臺”“兩個中國”,不支持臺灣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
克林頓總統(tǒng)是今天上午在參加與上海市民的座談時公開重申這一承諾的。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問題,這是“三不”原則第一次出自美國總統(tǒng)之口。新華社稿件中沒有使用直接引語。再來看看《中國日報》對這一新聞的報道:
在一次與當?shù)厥忻衽e行的座談會上,克林頓說:“我有機會要重申一下我們的臺灣政策,即: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我們不支持臺灣加入任何必須是由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p>
同樣的意思,以直接引語的方式表達出來,顯得更加準確、權威、可信,令人印象深刻。
通篇平鋪直敘常常讓人感覺淡而無味,讀不下去。直接引語的加入,可以形成一種參差錯落、曲折變化的格局??谡Z相對于書面語信息沒有那么密集,語法上也沒有那么嚴謹,風格相對輕松活潑,這就可以讓讀者從信息高度壓縮的書面語中緩一口氣,更容易讀下去。
尤其是在“講故事”的新聞報道中,直接引語可以包含大量信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讓新聞故事更有沖突性、戲劇性、趣味性或人情味。記者在寫作時交叉使用直接引語、間接引語和記者的陳述,如背景介紹等信息,這樣會讓報道產(chǎn)生節(jié)奏感,讀者讀起來也會覺得輕松很多。
媒體從業(yè)人員都知道,“讓事實說話”就是讓事實表達觀點,不露痕跡地表明記者和媒體觀點、立場的一種方法。很多記者都有這樣的感覺,在與采訪對象的交談中,對方忽然說了一句話讓人覺得“靈光一現(xiàn)”,正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是重要的信息,或者可做文章主旨的支撐,于是趕緊在采訪本上記錄下來,并且做了著重標記,寫稿時作為直接引語,相比較冗長的解釋說明和生硬刻板的說教,真有一種“一句勝過千言萬語”的感覺。
法國作家蒙田說:“我引用別人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睘槭裁匆么巳硕潜巳说脑?,為什么引用這句而不是那句,都取決于文章的主旨和記者的意圖,都暗含了一種價值觀的選擇,傳遞出的是作者對事件的觀點、態(tài)度、心情,是贊成還是反對等等。
獲得第19屆“中國新聞獎”的作品《“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是一篇感人至深的通訊。稿件圍繞一個年邁、衰弱、貧困不堪的74歲老太太,為了救患病的兒子,欠下5.5萬元的債務,在丈夫、兒子先后去世后,用9年的時間,每天撿廢品、打零工、挖廢鋼渣,一分一分地攢錢還債的感人故事,生動地闡釋了何為“誠信”,也借此向全社會呼吁和倡導誠信??梢哉f這是一篇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好作品。
作品刊發(fā)后獲得廣泛的好評。偉大、深刻的主題思想獲得好的傳播效果并不是靠簡單和令人生厭的說教,而是通過真實的情節(jié)、動人的細節(jié)以及文中恰如其分、得體準確的直接引語:
丈夫和兒子相繼離世,讓吳蘭玉心生絕望,她服毒自殺卻在昏迷一天一夜后醒過來了。知道自己沒死,她失聲痛哭:“老天爺都不讓我死,因為我還欠著債?。 ?/p>
好姐妹劉文英見吳蘭玉困難,勸她不用還錢了,說:“我借給你的5000元錢,是我自己悄悄攢下的,老伴和孩子們都不曉得,你實在還不了,就不用還了?!笨蓞翘m玉卻承諾:“我能還。只要我活著,一定會一分不少地還給你,你放心。我吳蘭玉雖然很窮,但也要明事理、講良心,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對得起大家!”
吳蘭玉還上了第一筆借款,也是數(shù)額最大的一筆借款。她說:“還完了錢后,我激動了好幾天。我開始有了信心,曉得我用自己的雙手在有生之年還清所有借款,是可以做到的。”
文中直接引語除了吳蘭玉老人的,還有朋友的、同事的,無不體現(xiàn)了老人的高貴品格,以及對周邊人的影響,可謂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主題更加完整鮮明,作品更加真切感人。
先來看一則美聯(lián)社記者對前清貴族愛新覺羅·溥杰的報道:
如果不是時運逆轉(zhuǎn),這位老人很可能就是中國皇帝了,然而,對此他雖無懊惱之意,也無傷感之情。
……他說:“我并沒有忘記過去。老實說,過去的物質(zhì)生活比現(xiàn)在好得多。但是,那時我和人民水火不相容,當然我從來沒想過要到人民中去,而現(xiàn)在,我成了整個社會的一個成員?!?/p>
“過去的歲月像一場夢?,F(xiàn)在我才過上了真正幸福的生活?!彼f。
這段話真切地反映出溥杰歷經(jīng)滄桑后的平靜心態(tài),符合他的身份、經(jīng)歷、心境,透過這些話甚至能讀出歷史的波瀾起伏。試想,如果這段話用間接引語,或者換成記者陳述,效果會是怎樣?
在人物報道中,直接引語的作用像是一個“望遠鏡”,把讀者視野中的人物由遠拉近,又像一個“顯微鏡”,讓讀者通過人物的言語想象到他的神態(tài)、體會到他的心境、了解到他的性格,甚至進入到他的內(nèi)心世界。人物形象正是在直接引語的“一顰一笑”中立體豐滿,變得有血有肉起來。
以典型人物李素麗為例。這篇報道中如果繞開了直接引語,那必然是一篇不成功的報道,因為李素麗是公交車售票員,她的熱情、善良、體貼、細心以及像春風一樣溫暖的愛心,都是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來。我們可以看看文中的直接引語:
車子啟動了。車廂里響起了甜潤的聲音:“乘客同志們,您可能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不管您來自何方,我都將用熱情、友好、主動的態(tài)度為您提供周到的服務。您在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我會盡力幫助您!”
李素麗招呼旅客們上下車:“大爺、大娘、您慢走,穿好雨衣,別淋著了……”
李素麗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位大娘急匆匆地朝汽車趕來。她拿起話筒:“大娘別著急,司機和全體乘客都在等您呢!”
類似的引語文中還有多處,可謂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言為心聲,沒有對工作和群眾的一腔熱愛,人物就不可能一如既往、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熱情??梢哉f,人物的敬業(yè)精神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由直接引語就可見一斑。
一忌閉門造車。在實際的新聞操作中,不到新聞現(xiàn)場就“造”出稿件的現(xiàn)象仍時有存在,這樣的稿件既沒有了新聞的生命——真實,記者本身也違背了自己的職業(yè)道德。直接引語也一樣,個別記者為了追求稿件的“現(xiàn)場感”“可讀性”,在稿件中生搬硬造出一些根本“查無此人”的采訪對象,為了宣傳報道的主題而杜撰出一些不存在的話,這同樣是一種造假行為。
二忌“異口同聲”。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時常會讀到這樣的文字:“在場的人紛紛表示……”,“觀看的同志都認為……”,隨后的一個直接引語其實包含了兩個及以上說話人。這種“異口同聲”現(xiàn)象乍看好像沒問題,但讀者細想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合邏輯和常理,所有人怎么會說出同樣的話呢?會影響報道的可信度。
三忌“七嘴八舌”。直接引語在新聞報道中如此重要,是否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報道中說話的人物不宜太多,尤其是人物所說的觀點、態(tài)度大致相同時,記者要選取最重要的人說的最有代表性的話,“七嘴八舌”只會讓讀者感到混亂和拖沓。李希光也說過,“如果這個引語與報道焦點無關、與文中的主要意思無關,那么即使再好的引語也不要使用,否則不但毀了引語,也毀了你報道的統(tǒng)一凝練?!币虼?,好的直接引語應該少而精,做到“畫龍點睛”、“一鳴驚人”。
參考文獻:
[1]黎信,曹文秀.西方新聞作品選讀[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4.
[2]季宗紹,石堅.新聞采訪與寫作[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滁州日報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