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提升“四力”,做好新時代新聞報道

2019-01-15 02:24:56杜大軍
新聞世界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腳力筆力眼力

杜大軍

【關(guān)鍵詞】新時代傳播;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新聞報道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對生活的認知。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上的講話引起各界積極反響,特別是關(guān)于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要求,字字珠璣,入腦入心。

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好新聞。舉目四望,凡是經(jīng)得起歲月的沉淀的新聞作品,無不與這“四力”息息相關(guān)。在“四力”上下功夫,既是對認真落實“三貼近”的歸納概括,又是對深入開展“走轉(zhuǎn)改”的拓展延伸。在新時代,無處不在的網(wǎng)絡資源讓我們享受便捷的同時,正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懶”!浮躁之風日漸盛行,一些年輕記者靠獵奇、猛料等手法來吸人眼球,而對于基層的關(guān)注明顯不夠,對社會變革更是漠不關(guān)心,相比一些老記者,他們更喜歡“宅起來”,新聞現(xiàn)場蜻蜓點水,然后再從網(wǎng)上總結(jié)些材料,通過復制粘貼就草草完成一件新聞作品。殊不知,這樣的新聞不接地氣,缺乏深度和認知,久而久之,越來越迷失自我、脫離群眾,新聞作品也越來越蒼白無力。

多年新聞工作的實踐充分說明,要順應時代潮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人,就必須以“四力”為著力點和突破口,練好內(nèi)功,補齊短板,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采寫出更具感染力和傳播力的作品。

一、提升“腳力”, 練就一雙“快腳板”

我們常說,腳板底下出新聞,源頭活水在一線。基層一線是新聞報道的源頭活水,蘊藏著最鮮活、最豐富的新聞資源。增強腳力,就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diào)查研究,連接地氣,要把反映人民心聲和體現(xiàn)黨的主張統(tǒng)一起來,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以大眾視野、百姓視角,直面問題聚焦熱點,更好地架起黨和政府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橋梁。

共享單車,經(jīng)過幾年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在可以說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它對于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帶來方便之余它存在的問題也正一點一滴地暴露出來,如今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問題,也讓市民們吐槽不已。在交通道口、綠化帶旁、公園草坪上、甚至景觀河道里,它的身影無處不在,無序投放、影響交通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讓人頭痛不已。在做這篇調(diào)查報道時,恰逢三伏天,驕陽似火,我們冒著炎熱天氣,走訪了瑤海、蜀山、包河等多個區(qū)的犄角旮旯,市民的無奈、企業(yè)的困惑、政府的應對一一采訪拍攝到位,還采訪了安徽大學社會學及經(jīng)濟學教授,從專家的角度分析利弊得失,最終花費一周時間采制完成了大型新聞調(diào)查節(jié)目《合肥街頭共享單車超80萬輛 亂象頻發(fā)誰來管?》,該報道播出后,引發(fā)了大量觀眾的共鳴,他們紛紛以網(wǎng)上留言、打電話等方式,表達各自的看法和心聲,政府部門對此也高度重視。

看到這樣的結(jié)果,我們也非常欣慰。試想,如果我們當初稍微懈怠一下,少跑幾個點,從網(wǎng)上找些素材,可能也能湊合成一篇新聞報道,但是絕不會有后來作品的感染力、影響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提升“腳力”,不僅要求我們沉下身子跑新聞,聽聽街談巷議,看看田間地頭,還要帶著積極的心態(tài)走入百姓中間,學會和群眾交朋友,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煉主題,挖掘典型,以形象、生動的新聞事實,用鮮活典型的事例,宣傳黨的政策,避免死板說教,閉門造車。

去年夏天,合肥市委宣傳部組織了一次對一名基層十九大代表的采訪,當時天氣也是高溫難耐,市級主要媒體記者全部集中在這名代表的工作所在地了解情況。見此情景,我跟帶隊的市委宣傳部領導請示:能不能直接去基層、去社區(qū)了解第一手的情況?在得到允許后,我直奔基層社區(qū),走訪多個困難家庭,從群眾眼里、心里去捕捉這位代表日常的工作狀態(tài)。那次采訪,從早上9:00開始一直到中午12:30才結(jié)束。為了讓采訪更加詳實,后來我又去了兩次現(xiàn)場,全方位、深層次挖掘這位代表的感人事跡,雖然做這篇人物報道有點累人,但是我覺得很值!因為這與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四力”之一——“腳力”相吻合。

新聞是跑出來的!腳底的泥巴有多少,筆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提升“腳力”就應該扎根人民、深耕本土,放下架子,撲下身子,隨時了解當?shù)厥忻耜P(guān)注什么、需要什么,準確把握受眾脈搏,多創(chuàng)作一些“接地氣”、帶有泥土芳香的原生態(tài)新聞作品。

二、提升“眼力” ,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收藏界有一句俗語:眼力不狠,收藏不真。新聞界也倡導提升“眼力”,因為新聞報道是一個發(fā)現(xiàn)、判斷和提煉的過程,記者要善于觀察,有敏銳發(fā)現(xiàn)新聞價值的能力,切忌走馬觀花、心浮氣躁,要眼光獨到,善于發(fā)現(xiàn)真善美,多創(chuàng)作一些好作品。

首先,要有辨別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辨別,是考驗記者的判斷能力,它是以記者的職業(yè)經(jīng)歷、政治覺悟、人生經(jīng)驗等為基礎的。

在日常采訪中,常常會有一些觀眾打來熱線電話,反映各種維權(quán)訴求。紛繁復雜的線索中,記者會選擇一些新聞價值較大的線索去采訪。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情況下,記者的辨別意識非常重要。舉一個農(nóng)民工討要工資的案例。有數(shù)名工人爬到電廠高高的塔頂,聲稱不把拖欠的工資補齊,他們就要跳下來。我們接到熱線后,急忙趕過去。到了現(xiàn)場,看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塔下耐心勸說這些人下來,而這幾個人在塔頂上看到媒體來了,所提的條件也越來越過分。

根據(jù)多年的采訪經(jīng)驗,我覺得其中必有蹊蹺,可能不僅是眼前所見那么簡單。我們仔細向當?shù)氐慕ㄔO管理部門了解情況,原來是施工單位工程質(zhì)量不合格,沒有通過驗收,按照之前的合同約定,扣除部分工程款。而這位承包人以“農(nóng)民工工資不能拖欠”為由,有組織地煽動幾個“法盲”民工前來鬧事。見此情景,我們現(xiàn)場調(diào)整報道方案,等到他們被勸說下來、當?shù)毓膊块T把當事人拘留之后,作了深入的追蹤采訪。面對鏡頭,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頗為后悔。該條新聞從接到線索到調(diào)查結(jié)束,完全來個逆轉(zhuǎn),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倘若我們沒有甄別能力,不能進行有效識別,很可能會出現(xiàn)“添亂幫倒忙”的情況。

網(wǎng)絡時代,信息魚龍混雜。有些始作俑者,為了制造轟動的傳播效果,制造假新聞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作為主流媒體,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每天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件發(fā)生。大多數(shù)弱勢群體的投訴,我們理應仗義執(zhí)言主持正義。但有些線索是惡意投訴,屬于沒理攪三分。這些人在反映問題時,總是把責任推給對方,把自己說得十分無辜,其目的就是把記者忽悠去,企圖顛倒黑白、混淆視聽。

任你亂云飛渡,我仍火眼金睛。這就要求記者善于撥開云霧、明辨是非,去偽存真、明察秋毫,然后根據(jù)新聞真實性原則作出準確判斷,核實后再報道。

其次,要有發(fā)現(xiàn)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時刻都在考驗我們的觀察力和發(fā)現(xiàn)力?,F(xiàn)在很多做社會新聞的記者都感慨線索太少,身邊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什么可寫的。每天一上班,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熱線本,查閱各種微信、微博、論壇等,這一方面是他們?nèi)鄙偃嗣}關(guān)系,通訊員或者“爆料人”比較少;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記者擁有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各行各業(yè)發(fā)生的新聞并不少,如果多留心觀察,保持謙遜的心態(tài),就能在平凡人物、平凡事件中找到好的線索,做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舉個例子,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包河區(qū)義城街道在社區(qū)組織一場包粽子比賽,比一比誰的粽子包得又快又好!擂臺上,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飛快地卷葉、填餡,突然她上幼兒園的女兒跑到臺上,也有模有樣地包起了粽子。見此情景,我把鏡頭迅速對準這位小女孩,從端午節(jié)非遺文化期待傳承的角度,采寫了這條新聞,后來這條新聞被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采用。這再一次說明,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再次,要有構(gòu)圖力。就電視記者來說,對眼力的要求擴展到攝像技術(shù)上。每到一個新聞現(xiàn)場,我們環(huán)視四周,細致觀察,既要突出細節(jié)、抓拍新聞對象的特寫鏡頭,又要兼顧大局,做到特寫、近景、中景、大景錯落有致,讓整條新聞畫面比例協(xié)調(diào)、構(gòu)圖均衡、充滿美感,這就要求記者要有構(gòu)圖力。

三、提升“腦力”,練就一個“最強大腦”

除了“腳力”、“眼力”外,“腦力”也至關(guān)重要。多出好作品,就應開動腦筋、勤于思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才能制作出立意深遠、催人深思、令人信服的作品。

比較火的欄目《最強大腦》,它以“讓科學流行起來”為口號,適當加入娛樂元素,使娛樂和科學相結(jié)合,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科學 。看了這檔節(jié)目,我覺得記者也需要練就“最強大腦”,也需要學習各方面知識,因為現(xiàn)在記者日趨年輕化,很多記者都面臨著知識和經(jīng)驗欠缺問題。因此,要通過不斷的政治和業(yè)務學習,充實自己的大腦,夯實自己的技能,這樣,做新聞才能游刃有余、不說外行話。

地鐵對合肥乃至安徽來說,都是一個新興的交通工具。作為一個跑交通口的記者,剛開始去施工單位采訪時,對方時不時從口中蹦出“盾構(gòu)掘進”、“軌排拼裝”等生僻詞語,搞得我一頭霧水。后來通過學習,慢慢地我對地鐵施工工藝逐漸了解,現(xiàn)在無論去哪一處工地采訪,我的提問都非常精準,這不僅增強了我的自信,提高了和對方的溝通效率,對語境的把控也更加從容不迫、應對自如。

從初窺門徑到駕輕就熟,需要用知識去鑄就“最強大腦”,這要求我們一方面強化政治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另一方面要加強業(yè)務學習,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拍攝畫面時,要增強場景掌控意識,選擇好的角度,避免主題混亂,構(gòu)圖失衡;新聞寫作時,要學會提煉和深化主題,做到表達手法多樣,語言言簡意賅,這樣才能抓住重點寫出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網(wǎng)絡時代,很多人的學習是“碎片化學習”,在擁擠的地鐵里、公交車上,在等人的間隙,“低頭一族”會掏出手機,看看文章刷刷朋友圈,里面各種各樣的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多元化攝取資訊的需求,但是對這種學習方式不能有太多的指望,海量的內(nèi)容會讓人的思維變得凌亂,“淺閱讀”難以真正提高知識水平。因此,我們要靜下心來與書為友,切實提高理論水平和實操技巧,做到學以致用,武裝于腦,砥礪于心,歷練于手。

四、提升“筆力”, 練就一支“硬筆頭”

文章創(chuàng)作,也強調(diào)“筆力”,筆力雄健,入木三分,生動形象,才能稱得上是好文章。沒有筆力作基礎,就無法寫出入腦入心的作品。對于記者來說,寫作是基本功,要想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要打好日常的文字功底。

首先,化繁為簡,語言要通俗。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七大創(chuàng)新平臺之一,正在建設中的合肥離子醫(yī)學中心,是國內(nèi)首個引進成熟質(zhì)子設備無創(chuàng)治療惡性腫瘤的醫(yī)院。但由于質(zhì)子的運行對于環(huán)境有嚴格要求,因而對于建設工藝的要求很高,僅一面墻的厚度就達8.5米,以防核輻射。在報道這家醫(yī)學中心建設進度時,我是煞費苦心,因為其涉及的專業(yè)名詞太多、學科性太強。為了不寫外行話,短短的幾百字報道,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電話咨詢了專家,在介紹這一工程時,寫道“任何東西都是把雙刃劍,這質(zhì)子醫(yī)療有利也有弊,它能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但對于一旁的醫(yī)護人員來說,就必須小心提防,因為它的輻射隱患較大,如何預防?那就是把質(zhì)子區(qū)四周的墻體加固加厚,用‘銅墻鐵壁來屏蔽質(zhì)子產(chǎn)生的輻射危害?!睂τ谶@一工程的特點,用“銅墻鐵壁”一詞作了概括,這樣觀眾看了一目了然。

在日常新聞寫作中,尤其是遇到過多的專業(yè)術(shù)語時,力求以淺顯的語言來表達,只要能把問題講明白就行了,避免文章寫得生澀枯燥,讓人看了頭痛。

其次,換位思考,要貼近生活。一些時政報道居高臨下的文風,已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老百姓也不買賬。做好時政報道,就要避免就事論事,悟出其中的精神,找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然后寫深寫透。

沒有平等的溝通,就沒有思想的共鳴。作為記者,很多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了解他們的需求,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有的放矢,報道效果自然更好。因為我們的終端是群眾,服務的對象是百姓,只有貼近他們的生活,才能寫出他們喜聞樂見的作品。而要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前提是學會用群眾的語言說話。寫文章和說話一樣,要以百姓之心為心,入情入理地說服他人,這樣的文章自然會浸透著對群眾的關(guān)愛,自然會得到群眾的認可。因此,撰文時須站在群眾的角度上布局謀篇,寫群眾喜歡看的文字,用群眾容易理解的“諺語佳句”,使群眾易于接受、讀之有感。

千錘百煉出筆力,精雕細琢成文章。“硬筆頭”是基本功,不是一時之功,必須持之以恒。要想提升“筆力”,需要加強理論學習,增強寫作興趣,擴大閱讀量,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不斷積累素材。只有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提高寫作能力,練就嫻熟的筆頭功夫。

邁開腿,讓腳力更強勁;睜大眼,讓觀察更細致;勤動腦,讓自己更聰明;多動筆,讓筆尖更有力。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這“四力”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它們是好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打牢這“四力”根基,才能扎扎實實練好內(nèi)功,才能寫出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文章,才能創(chuàng)作出一篇篇懷有真情實感、帶有溫度的新聞作品。

(作者單位:合肥電視臺新聞頻道)

責編:姚少寶

猜你喜歡
腳力筆力眼力
力透紙背
入木三分
提升“四力”,讓輿論監(jiān)督更有力
中國廣播(2019年5期)2019-06-18 01:27:53
試論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宣傳思想干部
卷宗(2019年13期)2019-06-17 01:22:38
如何發(fā)揮腳力做好深度報道——以衢州日報“鄉(xiāng)村調(diào)查”為例
傳媒評論(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向陳云學習錘煉“筆力”
眼力大搜索
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提高科技報道工作水平——人民日報如何做好科技報道
傳媒評論(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34
考眼力
娃娃畫報(2018年1期)2018-02-27 16:32:19
考眼力
娃娃畫報(2017年8期)2017-08-10 22:53:53
金堂县| 濉溪县| 高青县| 贵阳市| 玉环县| 娱乐| 平陆县| 金昌市| 河津市| 安丘市| 类乌齐县| 焉耆| 溧水县| 固安县| 汤原县| 钟山县| 临海市| 独山县| 龙州县| 三穗县| 罗平县| 恩平市| 郴州市| 沂水县| 逊克县| 青铜峡市| 凤台县| 甘谷县| 武汉市| 娱乐| 弋阳县| 宝鸡市| 鹰潭市| 长宁县| 阳高县| 浠水县| 巴塘县| 昭通市| 自治县| 贞丰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