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永燕
摘 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亦是如此,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作文是起步階段,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覺地經(jīng)常練筆,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小學三年級;閱讀
一、重視觀察,體驗先行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沒有對人物、花草、山川等細致的觀察,作文內(nèi)容就沒法豐富起來,習作就會陷入空洞膚淺之中。小學三年級上冊中有一篇單元作文是寫一種植物,我便提前布置了觀察任務,讓學生課后觀察自己喜歡的植物,便指導他們觀察的方法,如按一定的順序,由遠及近或是從整體到局部等,此外,還讓他們從植物的枝、葉、花、果實等方面進行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到了習作課,因為學生心中有物,便有話可說了,語句也因為孩子們的觀察而顯得更加真實和生動。
其次,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我常常給他們布置任務,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讓他們用心感受生活中令自己難忘的每一件事,如“記一次炒雞蛋”“為媽媽洗腳”等,孩子們在一次次的親身體驗后,一篇篇生動有趣的作文便應運而生了。如“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鍋里倒入油,然后把蛋液倒入鍋里,油鍋就像一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噼里啪啦地亂蹦著……”“當我觸摸到媽媽的腳時,竟然發(fā)現(xiàn)媽媽的腳上滿是粗粗的老繭,我想媽媽一定是太累了,不僅要忙工作,還得照顧我,想到這里,我的鼻子一酸……”
二、立足教材,讀說結合
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闭Z文書中入編的課文都是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具有語文教育功能、典范的文章,所以,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深入鉆研這一個個“例子”,尋找讀寫結合。教學《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學生了解了課文中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給男孩當風箏線,為鳥太太當晾衣服的繩子,進而問學生:胡蘿卜的長胡子還可以做什么?于是,小手紛紛舉起來,有的說胡子被小朋友當跳繩,有的說胡子被綁在樹上蕩秋千……教學《火燒云》一課時,學習了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一部分,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想象:天空中的火燒云還有哪些形狀呢?于是,就有了這樣的畫面“忽然,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只小兔子,它正低著頭津津有味地吃著青草,過了幾秒鐘,兔子的耳朵變長了,腿也張開了,短尾巴卻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尾巴,兔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三、重視閱讀,自主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量的積累才可能引起質(zhì)的飛躍,只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學生才能寫好作文。于是,我要求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不少于三十分鐘,并要求他們每天做好摘抄,進行定期檢查。同時,充分利用午讀、課前交流等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其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現(xiàn)在,孩子們已養(yǎng)成了進教室即讀書的習慣,多數(shù)孩子常常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并體會了閱讀給他們帶來的滿足。一年來,師生共讀了《活了一萬次的貓》《窗邊的小豆豆》《大林和小林》等書,讀完后,在班上進行交流,可以談感受,也可以說說書中印象深刻的內(nèi)容。從孩子們侃侃而談的笑容中,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把閱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從孩子們一篇篇習作中,我很欣喜,他們已經(jīng)能把自己平時閱讀中所積累的語言佳句運用自如。
四、范文引路,注重實效
三年級的孩子,寫作才剛剛開始,而范文引領能減輕教師作文教學和學生寫作的難度,它是學生寫作的扶手,能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入寫作狀態(tài)。記得剛接手三年級時,我?guī)缀趺科加H自寫下水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扶到放,學生獨立習作就水到渠成了。平時,我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每一篇課文,讓學生以課文為范文,在仿寫、改寫、續(xù)寫中進行練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在讀寫中學會運用語言和表達語言的技巧,從中掌握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快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學完了《我想》一詩,孩子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雙雙小手充滿了魔法,捧起了孩子們心中一朵朵美麗的浪花。再如,《總也倒不了的小屋》學完了,我讓孩子們進行續(xù)寫,孩子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記得有一位同學這樣寫道“有一位富人來到小屋前,說道,這房子雖然很破舊,但還是可以把它改造成一座漂亮的房子,于是,老屋換上了鮮艷的外衣,成了一幢美麗的大別墅。這樣,小屋就總也倒不了了?!?/p>
五、勤于修改,體驗成功
這里的勤于修改并不是老師的包教包改,而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袁微子老前輩曾主張:“寫作文提倡學生自己修改,老師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檢查后加批語?!蔽曳浅Y澩系恼f法,每次寫完作文,我都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行修改自己的習作,孩子們在作文本上可圈可點,用波浪線畫出好詞好句好段,用修改符號標出用錯字、別字、病句等。除了個人修改外,我還讓他們同桌修改、小組內(nèi)修改、師生共議共改等。在不斷修改習作的過程中,他們體驗了修改的強大作用,改完了優(yōu)秀習作,我還在課堂上讓孩子們進行賞析,引導全班同學共同欣賞優(yōu)秀的習作,并把優(yōu)秀的作文推薦到編輯部進行發(fā)表,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從而不斷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興趣是關鍵,其次,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親近自然,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不斷積累,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相信學生的習作水平一定會走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張禮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興趣教學[J].新課程學習 (上),2015(4).
[2]李素芳.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考[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5).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