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區(qū)井頭第二初級中學 劉照華
對初中生實施德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其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在初中階段,倘若德育不到位,會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發(fā)展產(chǎn)生惡劣的消極影響。因此初中政治課堂作為實施德育的主陣地更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科學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中,德育起著保證方向的作用,初中階段作為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政治教師應緊抓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傳統(tǒng)政治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已經(jīng)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了或輕或重的阻礙作用。
要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將德育的理念進行滲透,教師不僅要考慮課程要求,更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
比如:九年級上冊政治第一課《什么是責任》,在進行關于“責任感”的課堂教學時,用學生耳熟能詳?shù)母枨恫幌腴L大》導入,結合現(xiàn)實生活,通過講述醫(yī)生救死扶傷,法官揚善除惡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應盡的職責,并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作為學生,自己的責任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再講授教學內(nèi)容,學生能夠對本堂課的知識理解更加深刻,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已經(jīng)走進日常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講授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需求,為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學習使用最新的教育技術手段,結合時代特點進行有效的德育,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九年級上冊政治第五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在進行關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網(wǎng)絡搜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手工藝品以及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建筑等的圖片和視頻,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展示,學生通過欣賞圖片和視頻獲得直觀的感知,為學生形成正確的情緒情感奠定了感性基礎。
在“德育為先”的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初中政治教師要將德育滲透進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課前的精心預設能精準把握政治教學的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以此為基礎而進行的政治課堂教學還需要注重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良好的政治課堂活動情境能夠在最大限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學會與他人交往、合作、溝通的技巧,還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因此,政治教師創(chuàng)設課堂活動情境時要注意:課堂教學活動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活動要具有新穎性和啟發(fā)教育性,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學生和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變化及時地作調(diào)整,在活動的各個階段對學生的評價要采取多元化的標準和手段。
例如:七年級上冊政治第四課《團結就是力量》,在進行有關合作競爭主題的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設置生動有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如:兩人三足、組隊傳遞乒乓球等)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自身的實踐深化對課堂主題的感知,活動結束后,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反饋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認知及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專業(yè)人員,其自身行為具有示范性,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了提高初中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以及德育影響,政治教師應該時刻關注自身的言行,在學生面前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在日常教學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師德建設工作,為學生們樹立良好榜樣,這樣一來也有助于教師在開展德育之際提高學生的認可程度。
對于德育來講,本地紅色資源就是一種十分優(yōu)異的教學資源。在學生與紅色資源的面對面接觸之下開展德育,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作用。對此,建議教師先根據(jù)本地紅色資源的種類進行綜合性分析,結合就近安排、適宜主體的原則開展紅色資源德育。很多地區(qū)一般都設有紅色旅游基地,教師可以與校領導進行商量,再上報教育局,為初中生們在德育中發(fā)放一部分經(jīng)費,方便對初中生車接車送,參觀紅色旅游基地。學生在與這些紅色資源面對面之際,對于學生所起到的視覺沖擊作用與思想感染作用往往十分顯著。再者,學生們對于這種實踐類型的活動往往興趣比較高漲,參與積極性也比較高,教師完全不用擔心學生能不能來接受紅色資源德育的問題,而在實際的參觀展覽中,教師與學生一并傾聽講解員所帶來的歷史故事,在這些故事的講解中使學生們的德育質量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時期,不同于小學和高中階段,初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表現(xiàn)出更為強烈的個性特點,在這一時期,正確的、有針對性的政治、品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政治教師作為學校政治品德教育的主導者,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將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作為自身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采用新穎、科學的教育方法進行政治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