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興
十九大以來,改革攻堅背景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悄然發(fā)生了轉變[1]。面對目前發(fā)展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的困境,研究中華文化遺產有助于為其提供借鑒與解決思路。而古民居建筑由于其建筑特色與代表性,成為中華文化遺產中舉足輕重的項目。研究古民居建筑,一方面有助于從客觀物質成果上解構古人智慧,古為今用,推動現代建筑設計建設發(fā)展,充分挖掘建筑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潛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從古民居建筑風貌中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內涵,堅定改革發(fā)展的傳承思路,探索發(fā)展矛盾在精神層次的優(yōu)化思路。
古民居建筑是以人工手動搭建而非依靠現代機械技術構造的古代居民居住的建筑或建筑群。古民居建筑的定位決定了其內涵包含兩方面層次,一是建筑過程是對古代群眾智慧的體現。不同于現代建筑可依靠現代信息技術高精準作圖、利用電力機械搬運及搭建高重量建材,古代技術相對落后,古民居建筑依靠人力搭建,對于超越個人力量的建筑要求,古代群眾往往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或充分發(fā)揮智慧借助杠桿等“巧力”,這是古民居建筑對古代群眾智慧的體現,也是現代機械取代人力背景下所不能及的特點。二是建筑成果是對古代社會風貌的展現。古民居主要由古代普通群眾居住,不同于宮廷殿堂廟宇或高官府邸,居住對象是社會階層中最普通也是數量最多的人民群眾。因此,通過對古民居建筑的研究能最大程度地還原當時社會普遍的生活狀態(tài),進而挖掘不同時期人民群眾的物質精神追求[2]。
圖1“中國五大古民居建筑”資料圖(來源:全景網)
同理,由于古代缺乏人為調節(jié)環(huán)境的電力機械技術和網絡技術,古代生活條件的改善更多地利用自然環(huán)境進行調節(jié)。因此,古代群眾在古民居建筑的建設過程中,會充分結合當地自然地理特點與當時的物質精神追求進行設計。隨著歷史演變,不同地域發(fā)展出各具特色、別有風格的古民居建筑。四合院、窯洞、圍龍屋、桿欄式、“一顆印”等分別代表了北京、陜西、廣東、廣西和云南的典型古民居建筑,有“中國五大古民居建筑”之稱[3](見圖1)。之所以獲此美譽,是因為該五大古民居建筑從地理位置上大致囊括了東西南北中的建筑風貌,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其中,北京四合院方正大氣,封閉性強,對北京惡劣的塵暴天氣有天然的抵御作用;陜西窯洞則為半地穴式,有冬暖夏涼的保溫隔熱作用;廣東圍龍屋依山而建,有助于抵御南蠻外敵;廣西“桿欄式”采用竹木青瓦,防潮納涼;最后,云南“一顆印”與四合院有異曲同工之妙,也以方正典雅為美。
古民居建筑能夠體現古代勞動群眾的集體智慧,具有很普遍意義的代表性。具體到不同風格的古民居建筑,其建筑哲學在表現形式上雖然因具體自然地理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具有一致性與指向性。因此,在了解古民居建筑典型代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解讀其文化精神內涵有著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古民居建筑中蘊含敬畏自然的文化精神[4]。敬畏自然的文化精神蘊含道家的文化思想,是古代群眾與自然相抗衡、相順應、共生共進過程中逐漸打磨的,即體現在古民居建筑中的自然文化精神是呈漸進式發(fā)展的。首先,古民居建筑中體現了敢于抗爭、不屈命運的自然抗爭思想。古民居建筑的設計初衷是通過建筑物的搭建為個體提供面對自然侵襲的防護和保障,堤壩式、圍欄式的建筑風格正是源于此。其次,在發(fā)展過程中,古代群眾逐漸發(fā)現人類和自然并非是此消彼長、難以共存的兩者,對于桎梏人類發(fā)展的自然現象,應該避其鋒芒、順其自然而非強硬對決;對于有助于人類發(fā)展的自然資源,也應該合理利用、持續(xù)發(fā)展,而非涸澤而漁。因此,古民居建筑開始講究因地制宜,巧用自然資源[5],多數古民居建筑傾向于朝南的設計正是源于此。坐北朝南的建筑設計能夠更好地利用陽光、避開風沙,使自然資源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以及不同季節(jié)中較為均衡地分布,已初步展現了現代改革發(fā)展思路中追求自然生態(tài)的雛形。最后,古代群眾在民居建筑中更進一步地追求與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諧發(fā)展、相互促進。古民居建筑以群聚村落的形態(tài)存在,一方面是客觀生活條件的需求,反映了古代團結的人文思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生態(tài)鏈。如古民居建筑注重對水源的開采利用,認為水是生命之源,常有天井等設計,匯聚自然的雨水作生活用水,最后再用以灌溉莊稼林木,使之回歸自然,實現了資源流轉,促進人與自然共存共進[6]。
第二,古民居建筑中蘊含講究秩序的文化精神。講究秩序的文化精神主要體現在古民居建筑的整體格局上。首先,古民居建筑的整體格局反映了古代群眾對尊卑秩序的遵從。古民居建筑的不同區(qū)域有不同的功能。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古民居建筑中,長者多居住在中間、內里采光通風等條件較好的居室中,晚輩則也按長幼秩序依次住在靠偏的居室,而靠外或隱秘性較弱的居室一般用作迎客;在以村落或族群為單位的古民居建筑中,位高權重或德高望重者也多居住于古民居建筑群的中心位置。究其原因,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靠內以及居中的方位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地位上的尊貴。同時從客觀現實上來看,靠內的居中的位置也較為安全,在面對外來侵襲時方便受到外圍的保護。由此可見,古民居建筑的功能布局反映了自古以來對尊卑等級秩序的講究。從另一個角度看,其中也蘊含了尊老愛幼的文化精神。其次,古民居建筑的整體格局反映了古代群眾對均衡秩序的維護。一方面,古民居建筑在整體外形上講究對稱。無論是庭院式的設計還是獨立的古民居建筑設計,都具有明顯的中軸線。且在方位上講究東西南北的方位對稱,在具體建筑外形上講究左右上下的形狀對稱。另一方面,古民居建筑在數量上偏好使用雙數。門前成對的石獅、堂屋內四梁八柱的設計都表明了古民居建筑寄托了人民群眾追求“成雙成對”的美好心愿。古代群眾之所以追求成雙成對,是因為古代群眾從陰陽、男女、天地等概念的哲學思辨中提煉出平衡對等的思想,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有其相互制約、相互制衡的內在力量。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太過極端化,反而會加速走向末路的進程[7],這也是均衡發(fā)展思想的初步體現。因此,古建筑在布局設計上以成對的意向表明對秩序的維護與力量的制衡,其內在核心是追求平衡發(fā)展的文化精神。
第三,古民居建筑中蘊含儒雅仁愛的文化精神。儒雅仁愛的文化精神體現在古民居建筑中微觀的裝飾擺設中。首先,古民居建筑在裝飾上講究細致典雅。屋檐瓦片的細致堆疊、自成一體巧妙銜合的榫卯結構,雖然取材簡單,但其中蘊含了古代群眾的智慧??此浦貜偷脑O計通過不斷重復以細節(jié)展現壯觀整齊,蘊含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大智慧,是儒雅審美的體現。同時,古代民居建筑的細致裝飾并不是權貴的專利,雖然所用物質有所差異,但反映的精神追求是無分高下的,古代普通的勞動群眾并不因物質生活的匱乏而精神貧瘠。從客觀現實的角度來看,裝飾更多地起到美化功能,并非生活必需品,但古民居建筑鮮有類似現代歐美極簡風格的裝飾,多是體現當地特色的裝飾擺設品,如通過巧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如竹片、木頭、貝殼等打造屏風、簾幕等美觀的民居裝飾[8],其中滲透了對生活的熱愛之心,對事物的仁愛之情。其次,古民居建筑在裝飾擺設上講究美觀大氣,留有余地。古民居建筑中的擺設品多有收納功能,如有地方特色的缸、箱、簸箕等收納器具,在當時除了裝飾擺設作用外,還有存儲食物、用品的作用,反映了古代群眾喜歡留有盈余、及早規(guī)劃、規(guī)避風險的謹慎心態(tài),而非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也是中華民族得以長遠發(fā)展的保障。而且古民居建筑裝飾中對留有余地的體現并不僅僅是利己性的,其中甚至包含了對自然萬物的包容仁愛之心。如不少古民居建筑的屋檐延伸部分較長,同時有一定的裝飾,除了有避雨功能外,還為鳥類筑巢提供了便利,可見古代民居建筑體現的是古代群眾的儒雅仁愛的大智慧。
古民居建筑在建筑風格、方位布局、微觀擺設上從宏觀到微觀滲透了自然、秩序、仁愛的文化精神。這三方面的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與古代諸子百家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道家、法家以及儒家思想均有契合之處,同時,與現代改革發(fā)展的內在訴求也不謀而合。因此,研究借鑒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對現代建筑設計也有影響與啟示關系圖見圖2。
圖2 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
古民居建筑在敬畏自然文化精神上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地理位置的選擇上。如現代建筑在選址上以依山傍水為賣點,以求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減少人工技能創(chuàng)設條件而帶來的資源損耗。古代文化水為財,山為依靠,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使得依山傍水的建筑地理位置在現代社會仍備受推崇,能夠為人們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即使是不臨近自然山水的現代建筑,也偏好于在社會環(huán)境內人為構建公園等設施,通過假山、人工湖、園林設計等達成類似的效果。
但實際上,現代建筑在設計上注重地點和方位的選擇時,更應該理解古民居建筑中蘊含的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化思想,而非盲目模仿山水設計。究其原因,古代民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是受到當時客觀條件的限制,依山有助于抵御野獸、外族的進攻侵襲,傍水為生活取水以及莊稼灌溉帶來便利。但現代社會很少面對物理上的進攻和打擊,更多是綜合實力尤其是經濟實力的競爭,同時有各種現代技術實現了水資源的衛(wèi)生運用,鮮有人工取水。因此,現代建筑設計無需再一味地從心理上追求建筑地理位置臨近自然資源,但可以借鑒古民居建筑中與自然和諧共進、形成資源正循環(huán)的思路。首先,注重與水資源的關系。在現代建筑的地點選擇上,會產生工業(yè)廢水廢氣的建筑不應建設在河流的上游及順風處,應盡量避免對水、空氣造成污染。同時,當居住建筑選擇在靠近江河等水資源的地方時,要注重周邊水凈化設施的同步建設,合理利用水資源,對生活用水按污染程度進行分流,爭取二次利用。其次,現代建筑設計應合理利用地理特點打造多功能建筑。如對于風沙較大的漠北地區(qū),可依傍山地丘陵建造回型建筑以抵御風沙,以中心內圍區(qū)域為生活活動區(qū)域,外圍則可打造風力發(fā)電設備等建筑裝飾。最后,現代建筑的建設還可借助光纖、采光器等無污染設備,充分利用陽光等自然資源,解決朝向固定的局限。總的來說,現代建筑在設計上應該延續(xù)古民居建筑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存、相互促進的文化精神。
古民居建筑講究秩序的文化精神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方位布局上。一方面,由于現代建筑在構建過程中有機械作業(yè)的輔助,對層高、體量的容納有所突破,同時結構更加牢固,布局也更整齊劃一。但現代建筑的機械建造也使其失去了古民居建筑人工建構的質感與生命力。另一方面,古民居建筑對朝向布局較為講究,傾向于坐北朝南的朝向以及對稱成雙的布局?,F代建筑在形式上也基本沿襲了這一特點,南向的朝向為人們所偏愛,屋內房間布局也傾向于以開門所見的廳堂為會客、家庭活動的中心,房間依次分布在四周。同時,以小區(qū)和社群為單位的現代建筑也基本成四方布局,由多棟建筑圍出中間公共活動區(qū)域。如上文所述,對朝向方位的追求受到采光與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也和古代群眾的風俗講究有關。對稱成雙的布局設計則反映了古代居民對秩序的維護。但現代建筑更多在形式上基于慣性沿襲了這一建筑風格,并未遵循秩序背后所反映的尊老愛幼、和諧相處文化精髓,也未能作出更精進的調整。
圖3 功能復合型社群建筑布局示意圖
遵循秩序講究的是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啟示,在于充分發(fā)揮現代建筑技術的優(yōu)勢,完善尊老愛幼等人文精神在建筑上的表達。一方面,對于以社群為單位的現代小區(qū)建筑,應構建靈活的中心活動區(qū)域,充分協調周邊公共資源,形成各具功能特色又能相互交融的復合社群。由此打破以圍墻和門禁為界限的小區(qū)邊界,實現鄰里和諧共處的人性化精神。如相鄰的小區(qū)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綜合服務中心為橋梁紐帶,分別側重公共圖書館、公共健身區(qū)等不同特色,不同小區(qū)之間通過環(huán)狀相扣建筑達成資源的交融與共享(見圖3)。另一方面,對于現代建筑的家庭內部單位,應該充分發(fā)揮古民居建筑中尊老愛幼的人文精神,如對老人房間的設計應注重通風、降噪。針對老人身體機能衰退、有起夜等生活習慣的特點,利用現代技術為老年夫婦設計可自動按鍵分合的床鋪以及在老人房內設計呼叫觀察裝置等。同時,對于幼兒房間的設計則應注重采光,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現代建筑對古民居建筑遵從秩序文化精神的沿襲應以鄰里和諧、尊老愛幼的人文精神內核為依據展開,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對朝向方位布局的形式模仿上。
古民居建筑在微觀裝飾擺設上細致典雅,反映了儒家仁愛的文化精神以及古代群眾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精神態(tài)度,其對現代建筑的影響在于通過裝飾改善建筑內部風格,進而從情緒、心理等層面為居住者帶來良好影響。具體來說,現代建筑裝飾擺設講究美觀和寓意。現代建筑設計流行的“復古”風格正是通過沿用古民居建筑中的裝飾擺設,以求達到與古民居建筑居住環(huán)境相似的效果。如采用紅木茶幾和座椅、使用功夫茶具、擺放梅蘭竹菊等裝飾畫、以中國結為吊墜裝飾等。古民居建筑裝飾精致考究,色調偏暖,意象寓意豐富,現代建筑設計中沿用這些裝飾也有取其寓意的美好寄托[9]。
古民居建筑裝飾擺設中蘊含的儒雅仁愛文化精神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啟示表現在實用性與融合性兩方面。首先,現代建筑應當在欣賞保留古民居建筑風格裝飾擺設美觀性的同時,注重對其實用性的挖掘。古民居建筑中的裝飾品如屏風、腳踏、器皿等除了美觀性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實用性,其實用性體現在對居住者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及對非居住主體的便利性與人文關懷上[10]?,F代建筑設計應把握這一文化精神的實質,在裝飾物品中融入實用功能。如燈飾外罩可采用仿古風格的雕花設計,同時結合燈源設置捕蚊裝置,使燈飾展現出古代投影的散射效果,美觀典雅,并發(fā)揮撲滅蚊蟲的實用功能。其次,現代建筑注重不同風格間的融合?,F代社會信息發(fā)達、流通迅速,建筑設計風格除了受到古民居建筑風格的影響,也容易受到西方建筑風格的影響。面對形式各異的建筑風格,應注重挖掘其中蘊含的共通的文化精神,在形式上注重風格的融合,實現建筑設計在人文精神展現上的殊途共歸。
綜上所述,古民居建筑作為古代群眾的主要生活居所,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在現代社會仍有值得借鑒學習之處,并且也已經滲透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但對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的借鑒傳承不應僅僅停留在對其選址、布局、裝飾上的形式模仿,而要將其中的和諧發(fā)展、尊老愛幼、熱愛生活的美好精神結合現代技術進行發(fā)展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