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區(qū)松隱小學
他是一名普通的中隊輔導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幾十年,以智慧引領著每個隊員在少先隊活動中張揚個性;他又是一位有思考的中隊輔導員,在每年的中隊文化創(chuàng)建中,創(chuàng)設形式豐富、隊員喜愛的少先隊活動課。他始終以隊員為生命主體,充分發(fā)揮隊員的主動性,從“快樂中隊”到“動感中隊”的創(chuàng)建,他堅持把課堂給予隊員,積極發(fā)揮小隊的合作精神,并激發(fā)隊員的活動積極性,體現(xiàn)快樂活動、快樂成長的理念,被少年兒童所喜愛。他,就是上海市金山區(qū)松隱小學中隊輔導員丁向陽老師,他曾先后榮獲“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上海市模范教師”“上海市十佳優(yōu)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去年教師節(jié)前夕,丁向陽老師參加了由上海市委辦公廳舉辦的上海市教育功臣、“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等先進教育工作者座談會,丁向陽老師作為“四有”好教師的代表作了交流發(fā)言,得到了市委書記李強、市長應勇等市領導的親切接見。
懷揣著對領巾的情結(jié),丁向陽老師在農(nóng)村的少先隊天地盡展自我風采。他把少先隊工作與學校的德育工作相結(jié)合,同時結(jié)合自身中隊的特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隊文化,并注重“以人為本”的發(fā)展理念,發(fā)揮中隊特色、隊員所長,同時以“建章”、“爭章”、“評章”等形式,讓每位隊員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真正體現(xiàn)隊員的主人翁精神。在長期一線的輔導員工作中,丁老師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帶領每個隊員健康快樂成長;形成了以隊員為主體的發(fā)展模式,激發(fā)每位隊員潛能,使他們的自主、自立能力得到綜合提升。
丁老師在工作中關愛、幫助每個隊員,組織少先隊員進行各種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鍛煉才干,快樂成長。他善于學習,主動思考,教育理念新穎,教學經(jīng)驗豐富,能經(jīng)常性地開展隊員喜聞樂見的少先隊活動課,寓教于樂,讓每個中隊隊員上進心強,正氣濃,勁頭足,紀律性組織性強。他始終認為以心靈澆灌心靈,以尊重贏得尊重,才是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教育。
從1993年擔任中隊輔導員工作以來,丁老師堅持以身作則,不僅關心每個隊員的學習和生活,更多地從隊員的角度出發(fā),理解他們,寬容他們,走進隊員的內(nèi)心世界,贏得他們的尊重和喜愛,使他們樂于接受教育,自覺地提高認識,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每個隊員都感受到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同時在活動當中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助意識。丁老師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始終站在隊員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活動中體現(xiàn)合作精神。比如在開展“閃閃紅星在我心,我為領巾添光彩”的少先隊活動課中,他通過愛心小隊的評選活動,通過愛心義賣,帶領隊員在敬老院參加義務活動,讓每個孩子參與其中感受愛心的魅力。隊員們在活動中學會要主動地幫助他人,主動伸出溫暖的手,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懂得只有在愛與被愛的雙重環(huán)境下,才有健康的成長。
輔導員要了解少先隊員的需求,尊重隊員的心理需求與實踐體驗。教育家普羅塔克說的:“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丁老師讓少年兒童在少先隊組織中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做少先隊活動的主人。他利用少先隊活動,通過各類主題隊會、隊課、隊儀式、隊實踐活動以及隊的品牌活動等形式來開展工作。這些豐富多彩的自主參與性的隊活動使隊員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又能發(fā)展隊員的個性特長,增進身心健康。他依據(jù)《少先隊活動課指導綱要》中分年級實施意見,汲取學科結(jié)構分層教育的特點,注重從組織意識、道德養(yǎng)成、政治啟蒙和成長取向的培養(yǎng)要求,緊緊圍繞《綱要》精神,把各類活動課打造成隊員的專屬,讓活動具有鮮明的政治性、獨特的組織性、兒童的自主性、豐富的活動性、開放的社會性等特點。
丁老師的活動課注重實踐體驗的過程,結(jié)合校內(nèi)外資源,多角度、多渠道體現(xiàn)隊員活動的自主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創(chuàng)建并完善少先隊活動課的過程中,他發(fā)揮了每位隊員的活動積極性,結(jié)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拓展活動課的文化,讓少先隊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尊重并體現(xiàn)隊員的學習特點。他在整個實踐過程中不斷引導隊員,激勵他們發(fā)揮團隊合作能力,并及時加以點撥,使得活動創(chuàng)建更加完善,同時促進隊員健康快樂的成長。丁老師還充分運用社會資源,發(fā)揮隊員與輔導員的作用,幫助伙伴們接觸社會生活,體驗大自然,感悟新時代,豐富成長經(jīng)歷。雙主體的建設與開發(fā)還結(jié)合了少先隊社團、家校聯(lián)動等形式,鼓勵隊員“走的出,進的來”。在整個課程建設中,輔導員與少先隊員密切合作,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從“快樂中隊”到“動感中隊”的創(chuàng)建,丁老師作為少先隊活動的指導者,始終以隊員的主體為本,集中隊特色于一體,在中隊文化創(chuàng)建、在推進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中,呈現(xiàn)出符合中隊實際特色、被隊員所喜愛的中隊文化。
中隊名稱顯特點
丁老師所輔導的中隊都是民樂特色中隊,孩子們從一年級起就開始接觸民族器樂,每個孩子至少學一樣本領。作為輔導員,他根據(jù)隊員各個年齡段特點,以藝術為切入口,因勢利導,培育了“快樂DO RE MI”、“藝海無涯”、“琴韻”特色中隊。隊員們在民樂的集訓和熏陶下,形成了極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這些中隊名稱充分體現(xiàn)了中隊特點。低年級(一、二年級)孩子以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為主題,圍繞中隊“以樂育人”的建設理念, “快樂DO RI MI ”體現(xiàn)了孩子們學習民樂為樂趣的中隊文化氛圍。中年級(三、四年級)隊員以“藝海無涯”為主題,引領他們在藝術海洋遨游,盡顯自我風采,體現(xiàn)隊員藝海氛圍中勤奮好學、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而到了五年級則注重隊員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琴韻”文化,引導隊員在合作、向上的學習氛圍中追標達標,挑戰(zhàn)自我,完善自我。
隊標圖案有創(chuàng)意
低年級苗苗們活潑開朗,天真可愛,喜愛音樂?!翱鞓稤O RE MI ”中隊標志以活潑可愛的卡通小蝌蚪代表音符,在五線譜上自由跳躍,意寓著小朋友在音樂海洋中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小音符記錄孩子們點點滴滴收獲,見證著每個孩子的成長。
中年級的“藝海無涯 ”中隊,踐行的是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的中隊理念,高音譜號后的藝字,如航標似船帆,激勵每個隊員在張揚的藝術天地里勤奮好學,不斷進取。
高年級的“琴韻”隊標,充分體現(xiàn)了隊員自主自動的主人翁地位。各小隊創(chuàng)意設計,將隊員們的學習生活喻為海鳥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搏擊,寓意著隊員們在學海中暢游。浪花就似五線譜,奏響音樂、藝術、文化、運動、學習為一體的和諧曲,展示了隊員們在藝海中努力合作、不怕困難、挑戰(zhàn)自我的精神風貌。
在推進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在落實隊本課程的同時,丁老師根據(jù)中隊課程目標設計了完整的少先隊活動系列,如 “琴韻”課程,一學年進行了五個單元的整體設計:自主自動,溫馨家園;小小達人,禮樂同行;快樂舞臺,陽光少年;快樂學習,快樂成長;藝海追夢,培育于心。
在這五個單元中,丁老師先后采用了不同的小主題,使課程實施更有針對性。在第一單元中設計了:(1)我們的隊名。(2)我們的隊標。(3)我們的約定。讓每個隊員對自己的中隊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并形成自我奮斗目標。第二單元:(1)禮儀小達人。(2)民樂傳人。讓隊員通過主題活動感知音樂學習中的“禮”, 提升隊員的個性修養(yǎng)與品位。第三單元:(1)小小舞臺我做主。(2)爭做琴韻小達人。讓隊員認識其價值,樹立學習與生活的信心。第四單元:(1)合作之花盛艷艷。(2)我與集體共成長。體會在學習中做到心胸開闊,以我所長,孜孜不倦地求學。第五單元:(1)藝海無涯,孜孜探索。(2)魅力琴韻,金色夢想。通過主題活動使隊員的情感得以延伸,課程也體現(xiàn)出其自身的價值與魅力。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少先隊活動課、十分鐘隊會、小隊活動等形式,開展實踐體驗。中隊以快樂十分鐘“才藝秀”、小小音樂會等為載體,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引導隊員感悟“吹、拉、彈、唱等” 不同藝術表現(xiàn)手法,人人爭做“藝術小達人”,豐富了孩子們的成長經(jīng)歷。丁老師的中隊課程體現(xiàn)中隊特色,同時在學校禮樂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創(chuàng)設的富有靈動感的特色中隊課程。
為了讓每周一課時的少先隊活動課更加有意義、有意思,丁老師堅持以童為本的工作思路,發(fā)揮隊員的主體作用,把握“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間節(jié)點,讓每一個隊員、每一支小隊、每一名隊長有參與、有分工、有任務。
根據(jù)中隊少先隊活動課計劃,每次活動形成操作流程。課前,形成任務細目表,以小隊為單位,從資料查詢、媒體制作、活動準備、環(huán)境布置等進行任務招募,隊長具體落實任務,保障活動順利開展;課中,小隊合作,分工主持,人人參與,人人有角色,輔導員適時點撥引導,把活動權給孩子;課后,人人有行動,將活動目標得以延續(xù),體現(xiàn)活動之后的再生價值。“課前、課中、課后”三環(huán)節(jié),盡顯隊員與輔導員的雙主體作用,無論是課前的問需于童、問計于童,課中的隊員自主活動、參與互動,還是課后的多維度延伸,都是讓每個隊員在活動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在活動課“三環(huán)節(jié)”實施過程中,丁老師以雛鷹獎章為主要激勵手段,輔之以中隊特色章,鼓勵隊員在追標、達標、再追標的過程中,運用自評、互評、小隊評價、以及輔導員評價相結(jié)合的方式, 引導隊員認識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提升每個隊員的活動主動性。
隊課——隊長主持制。根據(jù)《綱要》實施要求和分年級活動建議,丁老師將章程學習和隊史學習等內(nèi)容歸為隊課內(nèi)容,以隊長任務招募制的形式,組織開展教育活動。通過知識認知、情感體驗和實踐活動等環(huán)節(jié),引導隊員深刻理解隊名、隊旗、隊禮、作風等內(nèi)容,增強組織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通過“紅綠領巾傳友誼”等活動,帶領低年級伙伴學習隊知識,掌握隊禮儀,弘揚隊傳統(tǒng),踐行隊精神。
隊會——小隊招募制。對于兩周一次隊會活動,丁老師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nèi)涵,提升隊員的積極性。隊會采用小隊招募制的形式,每次活動由一個小隊主要負責分工、組織和主持,其他小隊配合協(xié)助,充分發(fā)揮小隊的合作能力。引入競爭機制,隊長、小隊成員的參與意識、責任意識明顯提高。
主題活動——任務驅(qū)動式。為了提高每一次主題教育活動實效,在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時,丁老師協(xié)同中隊委員,結(jié)合活動主題設計活動任務單,從知情意行的維度設計活動任務單,以想一想、說一說、思一思、辯一辯、議一議、做一做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在交流、探討、思辨和導行中,了解內(nèi)容要求,明確目標導向,知道行為要求,將要求內(nèi)化于心,外顯于行。
丁老師結(jié)合區(qū)域“金山情”主題教育活動要求,以“金勺子”“金花筒”“金沙灘”“金田野”“金點子”為各年級的實踐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了系列實踐活動,讓每個隊員了解金山美食、金色田野、金色沙灘等,感悟金山文化,激發(fā)家鄉(xiāng)情懷。這樣的主題實踐活動,為隊員在不同年段開啟不同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隊員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體驗家鄉(xiāng)美好生活。活動以小隊為單位,激發(fā)了每一個隊員的積極性,真正實現(xiàn)人人參與、隊隊行動,切實把少先隊活動課構建成鮮活的、開放的、有生命力的課程,為少先隊增添一縷繽紛的色彩。
丁老師還根據(jù)農(nóng)村小學隊員的實際,開展了《小松鼠學禮儀》的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全校的中隊輔導員一起獻計獻策,圍繞個人禮儀、校園禮儀、家庭禮儀、交際禮儀和公共禮儀五大方面,以主題教育活動的形式,豐富少先隊活動,同時提升了隊員的習慣養(yǎng)成,積極發(fā)揮少先隊德育工作的魅力。
對于中隊輔導員而言,少先隊工作的實踐給丁老師帶來了許多挑戰(zhàn)。由于他身兼數(shù)職等現(xiàn)實問題,對少先隊活動課的認識可能還存在偏頗,對課程學習和理解還不到位,有時也會出現(xiàn)難將少先隊工作理念轉(zhuǎn)化為輔導行為的困境。丁老師說輔導員要不斷加強自我修煉,圍繞“少先隊學”、“少先隊活動教育學”等專業(yè)領域孜孜探索。他引領輔導員們以?!跋蜿柟ぷ魇摇睘槠脚_,加強專業(yè)學習和研究,了解前沿信息和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不斷提升輔導員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更好地推進少先隊活動有效實施,引領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少先隊工作需要輔導員與隊員的共同開發(fā)與建設,更是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堅持。少先隊活動過程是充滿智慧的,隨時都有心靈碰撞;少先隊活動形式是靈動的,有助于“以智啟智”,“以趣激趣”。因此,丁老師在少先隊工作中注重反思與提煉,不斷在少先隊研究領域有新的突破,從而形成符合隊員需求,又有創(chuàng)新的少先隊活動,為適應當下的少先隊工作而不懈努力。
輔導員要承擔起教育引導少年兒童成長的責任,少先隊組織要更好地為少年兒童服務。丁向陽老師作為基層一線的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認真學習,主動探索,扎實修煉,不辜負黨的殷切期望,做少先隊員成長路上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