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曉 王東巖 金雨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質疏松科,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絕經后女性人群是骨質疏松的高發(fā)人群,尤其是低骨量女性,而骨質疏松患者發(fā)生骨折的概率較高,因此,臨床上主張對高危骨折風險人群實施預防性治療,在治療前,需對其骨折風險進行評估〔1,2〕。以往,骨折風險評估多采取骨密度檢測方式,但部分地區(qū)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骨密度檢查,200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采用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進行骨折風險評估〔3〕。本研究旨在探討FRAX對絕經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預測價值。
1.1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300例就診于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行骨密度檢查的絕經后低骨量女性,年齡51~83〔平均(68.27±13.42)〕歲,均已自然絕經,排除病理性絕經者、精神障礙者、已發(fā)生骨折者。
1.2方法 調查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再進行骨密度檢查,采用美國Hologic公司生產的Discovery型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測定左側股骨頸骨密度。登錄http://shef.ac.uk/FRAX/網站,在網站中選擇中文語言,將受檢者基本信息(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錄入FRAX問卷中,計算未錄入股骨頸骨密度數據時的髖部骨折風險系數(FRF)(無股骨頸骨密度FRF),再錄入受檢者股骨頸頸骨密度數據,計算錄入股骨頸骨密度數據后的髖部FRF(有股骨頸骨密度FRF)。根據受檢者髖部FRF,將3%作為FRF的臨界值,當FRF≥3%時存在高危骨折風險,建議受檢者接受骨折預防性治療,如FRF<3%,則無高危骨折風險,無須治療,統(tǒng)計受檢者的治療建議。
1.3觀察指標 比較有無股骨頸骨密度時的FRF,分析FRF與股骨頸骨密度的相關性。以有股骨頸骨密度FRF為參照,計算無股骨頸骨密度FRF對絕經后低骨量女性髖部骨折預防性治療建議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析有股骨頸骨密度FRF與無股骨頸骨密度FRF預測結果的一致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行χ2檢驗、t檢驗、Kappa一致性檢驗(Kappa<0.4即一致性較差,0.4~0.7即一致性中等,>0.7即一致性良好)、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
2.1絕經后低骨量女性有無股骨頸骨密度時的FRF比較 絕經后低骨量女性在無股骨頸的FRF骨密度(4.36±2.15)與有股骨頸骨密度時的FRF(4.51±2.0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66,P>0.05)。
2.2FRF與股骨頸骨密度的相關性 FRF與股骨頸骨密度之間不相關(r=0.214,P>0.05)。
2.3有無股骨頸骨密度時FRF對絕經后低骨量女性預防性治療建議的預測結果 無股骨頸骨密度時,FRF預測有231例受檢者存在高危骨折風險,建議治療;有股骨頸骨密度時,FRF預測有247例受檢者存在高位骨折風險,建議治療。經有無股骨頸骨密度FRF預測后,有280例治療建議相同(其中229例建議治療),剩余20例治療建議不相同。以有股骨頸骨密度FRF為參照,根據表1計算得出,無股骨頸骨密度FRF對絕經后低骨量女性髖部骨折預防性治療建議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92.71%(229/247)、96.23%(51/53)、93.33%(280/300)。
2.4有無股骨頸骨密度時FRF預測結果的一致性分析 有股骨頸骨密度時FRF與無股骨頸骨密度時FRF預測結果之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94,P<0.05)。
絕經后女性多為中老年人,其骨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丟失,加上雌激素分泌不足,影響機體內代謝狀況,對鈣元素的吸收能力減弱,易發(fā)生骨質疏松〔4~6〕。骨質疏松以骨量減少、骨密度降低為主要臨床特征,患者骨組織微結構遭到破壞,其骨骼脆性增強,對外界應力的承受作用減弱,受到外界應力作用易骨折,其發(fā)生骨折的概率為正常人群的4倍左右,因此,臨床上需積極開展預防絕經后女性人群(尤其是低骨量女性)骨折工作〔7,8〕。
現階段,臨床上針對高危骨折風險人群主張實施預防性治療,以往,臨床上主要是利用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對受檢者股骨頸骨密度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其骨密度情況判斷骨折風險,但由于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的價格昂貴,基層醫(yī)院缺乏檢測條件,無法通過檢測來預測骨折風險〔9,10〕。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2008年推薦臨床骨折風險評估時采用FRAX,該工具主要用于評估具有脆性骨折高危因素患者的骨折風險,目前已被推廣于歐美國家,在我國也逐漸得到推廣,可在早期對目標對象的骨折風險予以預測,如FRF達到一定數值,則建議目標對象及時接受相關預防性干預和治療。在FRAX問卷中,無須輸入骨密度數據就可計算出FRF,但臨床上對于“輸入與不輸入骨密度數據情況下的骨折風險評估和預測結果是否會受到影響”尚未達成共識〔11~15〕。
本研究充分表明輸入與不輸入骨密度數據情況下的骨折風險評估和預測結果基本一致,不會影響骨折風險評估結果,可給予目標對象合理的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