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
編劇鸚鵡史航曾說:“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能夠像汪曾祺這么可愛的卻不常見?!?/p>
的確,這位被譽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的老人,用他的文字為我們展現了世外桃源荸薺庵的寧靜,小和尚明海與小英子純潔的愛情,更用自己的人生告訴世人:才趣兼?zhèn)?,才是男人最高級的性感?/p>
有才有趣
汪曾祺和妻子施松卿的故事,絕對是白富美遇上普通男。
施松卿家境殷實,父親是一名醫(yī)生、著名的僑領,她自己也爭氣,從小學習成績很好,21歲就考入了著名的西南聯(lián)大,讀的還是物理系,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就是她的同班同學。
不幸的是,入學之后,施松卿患了肺結核,跟不上物理系的進度,于是轉學去了生物系,之后又轉去外文系。由于長期患肺病,施松卿的身形很纖瘦,再加上眉目清秀,被同學們起了個外號叫“林黛玉”,成了妥妥的“病美人”。
像“林黛玉”這樣病西施的施松卿身邊自然不乏追求的人,可是富二代也好,貴公子也罷,都被她拒之門外。誰也沒想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施松卿畢業(yè)后會選擇和汪曾祺在一起。
年輕時候的汪曾祺在同學眼中就是個“怪人”。何兆武曾在(《上學記》里這樣描寫他:那時候的他頭發(fā)留得很長,穿一件破舊的藍布長衫,扣子只扣兩顆,趿拉著一雙布鞋不提后跟,經常說笑話,還抽煙,很頹廢的那種樣子。
汪曾祺不僅外表頹喪,行為也詭異。有時候心情不好,他晚上就一個人在大樹下吹笛,一直吹到半夜。有次失戀了,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吃不喝兩天,幸好同學來看他,請他吃飯喝酒,沒想到酒過三巡后,他就把失戀之事忘了,吃貨本質初露鋒芒。
這樣一個渾身散發(fā)平凡氣質的男人,怎么就抱得美人歸了呢?原因只有兩點:有才,有趣。
在真正見到汪曾祺之前,施松卿其實早就聽聞他的大名。他是中文系有名的才子,是沈從文最得意的門生。上楊振聲的課,別人都要考試,汪曾祺靠著一篇《方車論》直接免考過關。上聞一多的課,老師要求交讀書報告,收上來一看,發(fā)現有兩篇報告寫得好,一篇是汪曾祺寫的,另一篇是汪曾祺做槍手代筆寫的。
自古才子都有那么點拽。汪曾祺遇到他不喜歡的課,直接逃課了事。朱自清曾憤憤不平,他連我的課都不來上,還拒絕做我的助教,真是氣人!
汪曾祺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學生,更不是不解風情的書呆子,他不僅有才,而且有趣。沒課的時候,他就到處“逛吃逛吃”,東月樓的烏魚鍋貼、馬甲牛肉店的撩青、正義路的汽鍋雞……他都如數家珍。
逛集市的時候,他會“皮一下很開心”,賴在路邊攤吃白斬雞,還美其名日——坐失良機(坐食涼雞)。高興的時候,他不僅要和老板聊天,還要到廚房偷學做菜。
因為對生活觀察細致,又擅長寫作,年紀輕輕的汪曾祺信手拈來,寫下不少作品。施松卿也老早就在報刊上讀過他的文章,對這個年輕人印象頗深。
貪吃又貪玩的汪曾祺,憑借著才趣兼?zhèn)?,不費太大的功夫就贏得了美人心。從此,病美人和趣才子走到了一起。
人間煙火
見過施松卿的人都會以為這個瘦弱的病西施應該性格安靜,沉默寡言,可是結婚之后,他們卻常常開啟“互懟模式”。
他們的結婚儀式極簡單,在一家小飯館里點了兩碗面就算慶祝了。多年以后,他們還會為當時那碗面是在哪里吃的爭得面紅耳赤。他們還會為喝酒這件事爭執(zhí)不休,于是汪曾祺偷偷跑去小酒館喝酒,忍不住的時候,甚至會在廚房里偷喝料酒。
他們還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別扭”。
有一次,汪曾祺夫婦一起散步時遇到一對老夫婦,妻子坐在輪椅上,丈夫推著她,夫妻倆一邊散步,一邊說話。施松卿覺得挺浪漫,就問汪曾祺:“將來我成了這樣,你會不會推我?”汪曾祺白了一眼說:“好好的為何說這些?”“萬一呢?”“沒事找事,不推!”施松卿生氣地說:“那我也不推你!”“好,不推就不推!”
雖然喜歡“懟老婆”,但汪曾祺絕對是實打實的“寵妻狂魔”。都說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就先抓住一個人的胃,汪曾祺對這一套路深感認同,實踐到底。
汪曾祺不僅會做飯,而且能把文人的精致做到飯里,把最簡單的家常菜做得別出心裁。
比如一道普通的燒小蘿卜,汪曾祺就能燒出不一樣的味道。先是嚴選食材,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寫道:“北京的小水蘿卜一年里只有幾天最好。早幾天,蘿卜沒長好,少水分,發(fā)艮,且有辣味,不甜;過了這幾天,又長過了,糠?!?/p>
挑好了食材,他還要用干貝仔細燒,把湯汁的味道都煨進蘿卜里。汪曾祺曾自吹:我的燒小蘿卜名聞海峽兩岸。想必經常吃汪曾祺菜的施松卿,也曾慶幸過多年前自己的慧眼如炬,在萬千追求者中選了他,從此成就了一生的口福。
即便沒有吃過汪曾祺做的飯菜,但只要讀過他寫美食的散文佳作,也同樣能在文字中感受到美食的誘惑。
他是作家里最會吃的,也是廚師里最會寫的。從《五味》到《干絲》,從《家常酒菜》到《故土的食物》,他的文字不華麗也不矯情,卻讓讀者感覺像在夏日里灌了一杯冰可樂,舒坦爽快,酣暢淋漓。
汪曾祺曾說:“我不是張大千那樣真正精于吃道的大家,我只是愛做菜,愛琢磨如何能粗菜細做,愛談吃。你們看,我所談的都是家常小菜?!笨删驮谶@家常小菜里,藏著他對生活滿滿的熱愛,對妻女濃濃的情意,更藏著一個有趣又有才的靈魂。
心中有光
汪曾祺最可貴的地方就在于,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能保持著那一份有趣,再難的日子,他也能過得詩意滿滿,充滿生機。
從1958年開始,汪曾祺的日子從每天寫文章、做美食,變成了起豬圈、刨凍糞。即便每天累得不行,汪曾祺依然改不了“作”的習性。
他寫信給施松卿要毛筆和稿紙,還點名一定要市面上很少見的“雞狼毫”。施松卿也不嫌麻煩,到處幫他找,滿足他的情懷。
她懂他,他的有趣背后蘊藏著對生活的熱愛,那是他心中的光。正是這一束光,照亮了汪曾祺最黑暗的歲月,讓他無論多艱難,也心懷希望。
他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發(fā)現波爾多液原來不只是殺菌劑,那一抹淺藍就如同雨后的晴空,煞是好看。
在壩上工作時,汪曾祺采到一個大蘑菇,合不得吃,把它帶回宿舍精心曬干,等到過年回北京和家人團聚時拿出來“獻寶”,給家人做了一道鮮美無比的湯。在氣候極其惡劣的馬鈴薯研究站,他每天到馬鈴薯地掐一把葉子和花,回到家就對著畫,畫完再放進牛糞火里烤,然后吃掉。于是,孤寒的馬鈴薯研究站對汪曾祺來說,也沒那么可怕了,汪曾祺在一邊畫一邊烤中度過了那些寂寞的日子。
汪曾祺的才趣兼?zhèn)浔澈?,更多的是面對生活不順的從容與豁達。他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不少,但依舊保持著對生活最淳樸的熱情。正如他在《旅食與文化》題記里說的那樣:“活著多好啊。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讓人們覺得,活著多好??!”
做孩子王
后來,汪曾祺和施松卿終于過上了歲月靜好的日子,膝下的兒女也漸漸長大。
在家里,施松卿叫他“老頭兒”,兒子女兒也這么叫,就連孫女也這么叫。在這個“沒大沒小”的家庭里,汪曾祺不是長輩,而是“孩子王”。女兒汪朝甚至敢笑著說:“我爸在家里沒地位,我們都欺負他,媽媽也不拿他當回事,但他樂在其中?!?/p>
有一次,汪曾祺正畫畫,兩個小孫女跑來圍觀。其中一個孫女說:“老頭兒你真浪費,留這么大塊空白,我給你畫只小鴨子吧?!绷硪粋€孫女在旁邊說:“別,等老頭兒死了,這畫說不定就值錢了。”
施松卿聽到這話,大概有點不高興,這話要是別人家的小孩說出來,估計得被打個半死??赏粼鞑灰詾橐?,還大笑道:“夸我的畫值錢,這話我愛聽!”可孫女不買賬,潑冷水道:“你的畫不值錢。人家求,你就畫,人家不求,你也畫,這么濫的畫還想值錢?”
汪曾祺對孩子寬容,但不縱容,他自有一套教育方法。
他關心孩子的學業(yè),但不強求,孩子考得不好,他也不責怪;他鼓勵孩子畫畫,但從不指點,任由孩子放飛自我,瞎抹亂畫。提起和孩子的關系,汪曾祺說:“我們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很鄙視那種父母高高在上,孩子言聽計從的親子關系。他知道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就是愛他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耳提面命遠不及春風化雨。汪曾祺用自己的才趣,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找到最好的自己。
1997年,77歲的汪曾祺病重住進了醫(yī)院。住院期間,他茶癮難耐,在醫(yī)院里喊女兒:“給我來一杯碧綠透亮的龍井!”醫(yī)生并不同意,他便一直“磨”,最后醫(yī)生勉強同意讓他以茶水沾唇??蓻]等女兒從家里把龍井帶來,汪曾祺就溘然長逝了。他用這樣的結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汪曾祺大半輩子都活在了動蕩的年代,可是品味他的文字,絲毫找不到苦難的痕跡。施松卿何其幸運,找到了這樣一個才趣兼?zhèn)涞陌閭H。有才無趣,未免呆板;有趣無才,又顯得輕佻,才趣兼?zhèn)洌攀且粋€男人最高級的性感。
汪曾祺也同樣幸運,遇到了能夠讀懂他的有趣的女人。他曾寫下著名的《葡萄月令》,說梨花的花瓣都是月亮做的。在那樣嚴峻的時代,汪曾祺還有文人情調去分辨梨花是像雪還是像月亮,而施松卿也從來不會嫌棄他有文人的酸臭味。
原來,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在動蕩的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安定,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尋找平凡的樂趣。而這種樂趣,說到底不過是一個人對生活執(zhí)著的熱愛罷了……
編輯/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