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見的網絡交往異化表現(xiàn)有以下內容:面對鋪天蓋地的廣闊信息,有的人會標新立異,做出充當黑客等出格行為;有的人沉迷網絡游戲、小說等,終日無所事事;還有的人會因錯誤信息的誘導,甚至于影響他們的價值選擇。建議:一,增強認識能力,在面對網絡時才不至于迷失自我;二,加強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guī)范;三,加強法律約束,使網絡在合理合法范圍內運行。
關鍵詞:馬克思交往理論;網絡交往異化;哲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8-0043-03
信息化是當今互聯(lián)網社會發(fā)展中最為突出的特征。它能夠加快信息傳播的速度,擴大信息傳播的范圍,從而切實提高人們信息使用的效率,給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以更多的便利。因而,我們要充分重視信息化社會的良好發(fā)展。在這里面,網絡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它作為信息傳播與使用的重要載體,其發(fā)展成績就關乎著信息化社會建設的實效。在調查中我們看到,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正確使用網絡交往。比如說,他們會借助網絡工具進行交流,既共享信息與資源,又清晰而完整地表達出代表方的立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很好地拓展自己的人際圈,實現(xiàn)與他人的友好交流。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并不是利用網絡來實現(xiàn)交往,反而被網絡牽著自己走。這就是網絡交往異化的表現(xiàn)。筆者在下文中就以馬克思交往理論為背景,詳細解析對于網絡交往異化的哲學思考。
一、馬克思交往理論概述
社會是一個開放式的大環(huán)境,我們每個人生活在其中都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獨立存在。這就是說,我們在社會中生活,都要跟其他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聯(lián)系。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交往。關于交往,各個學科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概念范疇。就心理學來說,交往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產生的那些接觸、溝通等行為。就社會學來說,交往則指的是我們通過特定的交往行為方式,結成的一種特定化的社會聯(lián)系[1]。而在哲學上,交往又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形成的一種獨有的相互往來關系。馬克思交往理論,也是以此為概念界定的。
馬克思交往理論認為,交往是人類所特有的行為活動。它作為中介存在,最終促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lián)系。就此,我們生活中所賴以依存的社會就連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根據交往的對象不同,我們又可將之分為物質交往、文化交往、政治交往、思想交往等??v觀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發(fā)展歷程,我們看到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過了時間的洗禮與考驗,沉淀著馬克思理論認識進步的精華。通常情況下,我們可從意識覺醒以及概念界定兩個方面去把握。起初,馬克思只有交往意識上的覺醒??梢哉f,這時候他沒有實際具體地去表述出何為交往。他創(chuàng)作的《1844年經濟哲學手稿》,就可以視為這階段他交往認知成果的代表。隨后,在不斷的學習與研究中,馬克思嚴謹而準確地界定出了交往的概念。《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表,正式給馬克思交往理論概念界定畫下了句號。在這里,馬克思多次提到了交往的內容。并且,他還細致地區(qū)分出了物質交往以及精神交往兩個從屬于交往的小類[2]。此外,在二者關系的研究中,馬克思有力地說明了精神交往是以物質交往為基礎的。馬克思曾在給友人的書信中提到這樣一句話,為了不致喪失已經取得的成果,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實,人們在他們的交往方式不再適合于既得的生產力時,就不得不改變他們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說明了交往是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更新的,我們要及時關注社會形勢變化,從而發(fā)展適宜化的交往。
二、馬克思交往理論中的重要內容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內容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其一,交往是人類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類要生存發(fā)展,就離不開勞動活動。通常情況下,勞動活動的任務量都比較大,且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而,它就屬于集體化的活動類型。那么,人類在從事勞動活動的時候,普遍就會選用集體勞作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產生了。而且,這其中還暗含著人與自然的交往。這指的是人類通過勞動形式,從自然中獲取生活所需的各種物質[3]59。而同樣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即人類共同完成的勞動活動,創(chuàng)造出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從而按照需求分配相應的份額。這種聯(lián)系是可以復制的,那么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就會由人連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F(xiàn)今,隨著網絡的迅猛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成熟,網絡交往已然成為人與人交往的主渠道。
其二,勞動異化會導致交往異化。馬克思在表述交往理論的時候,首先對交往類型做出了區(qū)分。上文筆者已經提到,他把交往分為物質交往以及精神交往兩類。并且,精神交往的產生還是以物質交往為基礎的。而追根溯源,物質交往又是從勞動活動中得來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勞動活動的發(fā)展就會影響著物質交往的成效,并最終影響到精神交往發(fā)展的效果。勞動活動在發(fā)展中會出現(xiàn)異化的問題,因而,交往行為也會出現(xiàn)異化問題。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明確提出了關于異化勞動的四個內容。它們分別是人與勞動產品相異化、人與勞動過程相異化、人與人的類本質相異化以及人與人相異化[4]。
其三,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這是馬克思交往理論中對于交往目的的界定。馬克思曾經說過,共產主義就是交往形式本身的一種生產。這也就是說,當交往生產可以達成共產主義的時候,交往的目的就是要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的實現(xiàn),需要滿足生產力極大提高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因而,交往也就要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在這里,生產的發(fā)展也是為人的發(fā)展而服務的。當社會生產力水平高,物質財富非常充足的時候,人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就較少受到限制。他們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也才有了十足的可能。馬克思還曾說過,一個人的發(fā)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fā)展。并且,每一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由此在實踐中,我們要把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置于社會發(fā)展之中。那么,人與人之間就要借助交往,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
三、網絡交往異化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交往來說,他們不再局限于實地交往,而更多地應用打破這種限制的網絡交往。這滿足了他們的交往需求,豐富了他們的交往方式,也便利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當人們使用不當?shù)臅r候,就會導致網絡交往出現(xiàn)異化的情況。由此,網絡交往的發(fā)展就不容樂觀,它既違背了馬克思交往理論的初心,同時也給人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巨大阻力。
異化指的是客體跟主體之間形成對立,客體的力量就成為主體的異己力量,并去支配主體的活動。那么,網絡交往異化就是受網絡力量的牽引開展交往。比如說,有一部分人會沉迷于網絡游戲而無法自拔,也有一部分人則只愿意借助網絡與人交流而完全拒絕實際交流,更有一部分人恨不得無時無刻不去瀏覽網絡信息而終日無所事事。這都屬于網絡交往異化的內容范疇。在這里面,人的主動性都喪失無余,網絡交往的主導性過于鮮明。在網絡交往的實際調查中,這種現(xiàn)象并不少見[5]。比如說,一些自制力差的群體很容易深陷其中,像那些貪玩的青少年學生、身居閑職的工作人員、玩手機較多的閑雜人士很大一部分都是網絡交往異化的代表。
馬克思交往理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社會時代發(fā)展而不斷進步的。因而,網絡交往就是作為它的重要內容而存在的。網絡交往異化當然也包括其中,但它是作為反面案例提出來的,所以,我們就要避免網絡交往異化,從而更好地推動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F(xiàn)實中,網絡交往異化現(xiàn)象較多,它是從以下幾點影響人們正常交往的。首先,網絡的信息眾多,從而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由此,一部分信息辨別能力差的人,就容易迷失在信息堆里。比如說,他們會非常癡迷一些網絡技術,就會因“酷”、引人注目等思想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就像一些網絡技術高超的人,去當黑客攻擊他人或企業(yè)的網站,從而炫技炫耀。這就給其他人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造成了困擾[6]。其次,一部分人過于沉迷于網絡,比如說,有的人喜歡網絡消費而達到了一種病態(tài),他們會極盡瘋狂地購物,甚至于去貸款,這也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還有的人沉迷于網絡游戲。就像很多后進生,他們缺少學習的興趣,卻借此獲得快感,這種表面化的成就更加劇了他們沉迷游戲的惡性發(fā)展。還有很多家長也是如此,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還有不少人熱衷于網絡交往,由于隔著屏幕,僅憑話語,他們無法真正對屏幕后面的人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不少人就會被欺騙,以至于造成財產、情感、甚至于人身安全的傷害。最后,不少人的信息篩選能力差,面對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信息,他們很容易作出錯誤的選擇。當他們使用這些信息的時候,就會造成工作或學習的失誤。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形成對于網絡信息的恐慌,有的甚至于會影響到他們的價值觀。
就此,我們看到,網絡交往異化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它使人們更多地依賴于網絡,久而久之人們的思維能力就會變差,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可能就會先去借助網絡搜集答案,這忽略了工作的獨特性。當網絡沒有答案的時候,他們就會非常恐慌。他們思考的點在于為何沒有答案,而不是問題本身。還有,這也影響了他們語言溝通能力的良好發(fā)展。比如說,一部分人更愿意借助網絡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觀點等。對于正常的人際交流,他們則不甚關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就會出現(xiàn)退化。這樣,他們就更不愿意開口與人交流,他們的人際關系也會因此出現(xiàn)問題。而那些信息恐慌者,他們則會認為網絡信息都不值得相信[7]。那么,他們在工作與學習中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這種排斥的做法也不利于他們長久的發(fā)展。所以說,我們要科學而客觀地去認識網絡異化的問題,從而積極尋找方法去解決。這樣,人們才能正確地運用網絡交往,實現(xiàn)更好發(fā)展。
四、如何消除網絡交往異化
網絡交往異化阻礙了人們的正常發(fā)展,人們?yōu)楹螘霈F(xiàn)這樣的表現(xiàn),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對此,我們可從以下幾點進行把握。首先,人們的認識能力發(fā)展不充分。這也就是說,人們并沒有對他們自身的能力做出客觀的考量。那么,他們就會更多地借助網絡去解決問題,自身的主動性被極大的削減。其次,人們的主體意識被削弱,他們不是借助網絡去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而是沉迷于網絡而無法自拔。這樣的話,他們就成為網絡的附屬品,網絡交往自然質量低下,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最后,網絡的環(huán)境非常復雜,它有著積極的方面,也有著混亂的內容。這部分混亂就很容易擾亂人們的辨別力,那么,網絡交往也就呈現(xiàn)出了不少欺騙性、迷惑性。[8]
網絡交往異化問題亟待解決,我們可以在原因剖析的基礎上尋求解決之道。筆者在此提出自己的幾點意見。第一,我們要不斷增強認識能力。這樣,在面對強大的網絡技術時,我們才不會迷失自我,也才會實現(xiàn)網絡為我所用的目的。第二,我們要加強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ヂ?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絡交往自然也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矩限制。我們要自覺地遵守網絡道德規(guī)范,從而推動其良性發(fā)展,如此一來,網絡交往就有了良好的環(huán)境基礎。第三,我們還要加強法律約束,網絡交往的發(fā)展就會更加合理合法,也就有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李慧娟,白宇.從理論視域到現(xiàn)實視域——論馬克思的“世界”概念[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4(5).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裴士艷.馬克思交往理論視域下對網絡交往異化的哲學思考[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9(8).
[5]楊洋,嚴佳.網絡交往過程中大學生異化現(xiàn)象的哲學反思[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
[6]朝霞,徐云.網絡異化與加強大學生人文教育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1).
[7]王婷婷.論馬克思社會交往理論的發(fā)展歷程[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
[8]謝世良.從交往異化視角論述馬克思勞動異化的第四個規(guī)定——重讀《穆勒評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
作者簡介:鐵錨(1973—),男,滿族,中央美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講師,大連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碩士,現(xiàn)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與研究。
(責任編輯: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