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蔚
孫式太極拳是清末民初一代武學(xué)宗師孫祿堂先生在武派(當(dāng)時又稱“郝派”)太極拳的基礎(chǔ)上,將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三者冶于一爐,推陳出新而創(chuàng)出的一門別開生面的太極拳。
既然是太極拳,那么各派太極拳所共有的一些基本要素——太極(一氣)、兩儀(一動一靜)、五行(進(jìn)退顧盼定)、五字(靜靈斂整聚)、八卦(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化引拿發(fā)、驚炸抖彈等——孫式太極拳均無一不備。然而孫式太極拳畢竟是“三拳合一”的產(chǎn)物,它有許多不同于其他諸派太極拳的地方,那就是,在招式與勁道上,孫式太極拳中幾乎處處都有形意拳與八卦拳的痕跡。
筆者研習(xí)孫祿堂武學(xué)(亦稱孫氏武學(xué))三十有年,稍窺門徑,今不揣淺陋,為孫氏武學(xué)愛好者和同道諸君粗淺剖析孫式太極拳(以下簡稱“太極拳”)中所包含的孫氏形意拳(以下簡稱“形意拳”)的招式與勁道。由于筆者到目前為止仍然主要用功在形意拳、太極拳上,八卦拳則習(xí)練甚少,偶有練習(xí)也基本上只練“走”及兩儀掌,對八卦拳體悟不多,故本文只談孫式太極拳中的“形意拳”,暫時不談孫式太極拳中的“八卦拳”,以免誤導(dǎo)他人、貽笑大方。
形意拳“萬法不離三體式”,太極拳與八卦拳亦然。在太極拳中,“典型”的三體式有兩處:一處是“云手下勢”,一處是“單鞭下勢”。差別只在后手的位置略有不同:形意三體式后手在神闕處,太極拳的“三體式”(“下勢”)后手在胯旁。
(白色練功服圖為孫氏太極拳,藍(lán)色練功服圖為孫氏形意拳。下同)
崩拳
1.孫式太極拳為活步,不同于其他太極拳的定步、死步練法,其步法邁步必跟、撤步必隨,完全是形意拳的步法在太極拳中的應(yīng)用。所不同者,形意拳一步一個“實步三體式”,太極拳基本上是一步一個“虛步三體式”。但如果練太極“發(fā)力架”,則完全采用實步三體式。
2.孫式太極拳活步運動過程中為“磨脛步”,兩小腿(脛骨)、兩足踝相磨而行,與形意拳步法并無二致。
形意拳中有五行拳(又稱“天干五行拳”、“五母拳”等)——劈拳、崩拳、鉆拳、炮拳、橫拳,太極拳中同樣有“五行拳”。
前述之云手下勢,即由劈拳而定型為三體式。
“三通背”的第三個“通背掌”和單鞭后的“右通背掌”,右掌均為劈拳。
“搬攔捶”的打捶實為形意拳的崩拳。只是太極拳為左拳橫臂封壓,右拳由左腕上崩出;形意拳為左(右)拳直接引回,右(左)拳崩出。
“肘下看捶”的捶法實際上也是崩拳用法。
“翻身二起”中,第一個動作實為“翻身撇身捶”,右拳向身后撇擊而出;第二個動作左拳由右拳內(nèi)向前上方鉆出,即為“鉆拳”。不同之處是太極拳為錯綜步鉆拳,形意拳為順步鉆拳。
“三通背”的第三個“通背掌”后有雙拉手雙鉆拳,也是鉆拳的一種變化。
三通背的第二個通背掌和“玉女穿梭”的四個“穿梭”,都是炮拳,準(zhǔn)確地說是“炮掌”。在宋派形意拳中,即有炮掌練法。
“搬攔捶”中第一個動作左手上搬、右手前穿,第二個動作右手上攔、左手前穿,兩個穿手即為“橫拳”。不同之處在于太極拳中為“錯綜步橫拳”,形意拳為“拗步橫拳”。
摟膝拗步之挒手
摟膝拗步之蓄勢
形意拳有“十二形”(又稱“地支十二形”、“十二子拳”等)——龍形、虎形、猴形、馬形、鼉形、雞形、鷂形、燕形、蛇形、 形、鷹形、熊形,太極拳中同樣包含了“十二形”。
前述之翻身二起,左拳鉆出后的定式形態(tài)即有龍形之象。
這并不是說只有翻身二起中才有龍形之象?!褒埿握摺兴压侵ā?、有“三折之形”,龍形為孫氏武學(xué)“四象”之一(四象者,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是也),無論形意、八卦還是太極,時時處處不離乎龍形。
“抱虎推山”和“懶扎衣”的“按”,實際即為“虎撲”,只是前者為向前上方撲出,后者為向前下方撲出。
同樣的道理,虎形也是孫氏武學(xué)四象之一,“虎形者,有伏虎離穴之式(即虎抱頭)”,無論太極、形意、八卦,只要是屬于合勁、蓄勢的動作,皆有虎抱頭之意。
四個“倒攆猴”、四個“玉女穿梭”,其實都有猴形之象。其身法之左旋右轉(zhuǎn),乃是猴形步法,身體動作靈動似猴——假如身法不靈,如何反過來去“攆猴”,如何能夠自由“穿梭”往來?倒攆猴的手法又有“猴爬竿”之意。
“雙撞捶”便是標(biāo)準(zhǔn)的馬形,疾蹄沖撞,勇不可擋。
“野馬分鬃”的前兩個動作(實際是兩個向前的“云手”)是較為典型的鼉形。鼉形在形意拳“八字功”中即占一個“云”字,也就是說,太極拳的三組云手也都是鼉形。不同的是,形意拳的鼉形是八字掌滾裹而出,步法呈“之”字形前進(jìn)后退;太極拳的鼉形(云手)為立掌云化,步法為并步橫進(jìn)(但野馬分鬃中鼉形的步法則同于形意拳)。
“金雞獨立”與形意拳雞形的金雞獨立,名與實完全相符。其左(右)手的下落前穿,同雞形開步三穿掌的“穿挑”意思也是一樣的。
倒攆猴
“肘下看捶”實為形意拳的“金雞食米”。不同的是形意拳的金雞食米為“掩手崩拳”,太極拳的金雞食米為“掩肘崩拳”。
如果說“肘下看捶”不夠典型,那么“指襠捶”則完全是金雞食米了。
“摟膝拗步”和“倒攆猴”的兩手斜上斜下“撕分”動作,有形意拳“金雞抖翎”之意,假設(shè)被人從背后攔胸抱住,可藉此式而解脫。
“提手上式”即為“雞形”的“金雞上架”。
“白鶴亮翅”便有“雞形”“金雞報曉”之功。
“雞形者……有單腿獨立之能”,而“獨立之能”絕非僅僅指金雞獨立而言。雞形亦為孫氏武學(xué)“四象”之一,孫氏三拳三劍時時處處不離乎“雞形”,前述“磨脛步”即“雞形步”。而筆者在《淺談孫式太極拳的十九種“架子”》(見2018年第6期《少林與太極》)一文中所言之“靈虛架”,即由雞形步演化而出。
“三通背”中的“雙拉手”變成“雙鉆拳”尚未發(fā)出時,有“鷂子束身”之意。
“玉女穿梭”四個束勢動作更是接近標(biāo)準(zhǔn)的“鷂子束身”,四個穿梭動作即為“鷂子入林”(也就是炮拳、炮掌)。
前述之“翻身二起”的“鉆拳”即有“鷂子鉆天”之意。
翻身二起中的“翻身”動作,即有“鷂子翻身”之意。
“野馬分鬃”中的“雙環(huán)手”有“燕子抄水”之“白鶴亮翅”之意。
“上步七星”“陰陽混一”與燕子抄水中的十字手意義相同。
“搬攔捶”中的左右搬攔有“撥草尋蛇”之意。
“野馬分鬃”中“雙環(huán)手”后的“擠手”可以演化成“ 形撞肋捶”或“形搓撞”。
“三通背”中第一個動作向下的“通背掌”實有“鷹捉”之意。
“退步跨虎”也有鷹捉之意。
“踐步打捶”的定式步形完全是鷹捉式的步形。
“披身伏虎”的最后定勢動作,兩拳相對,有熊形“雙頂”之意;“轉(zhuǎn)身右蹬腳”一式中的雙拳相對同樣有“雙頂”之意;“陰陽混一”一式,兩拳相交,仍然有熊形“雙頂”之意。
“熊形者……有豎項之力”,也是孫氏武學(xué)的“四象”之一,無論形意、八卦還是太極,同樣處處見“熊形”。因此,“熊形”之“頂”,并非單單拳“頂”,更重要的是豎項頭頂,即太極拳“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之謂也。
當(dāng)然,太極拳中也有直接以頭的頂勁擊人的動作,這就是“野馬分鬃”中的“頭撞”。
已故武派太極拳名師陳固安先生,不僅精通太極拳,而且精研河南派心意拳,曾提出武派太極拳內(nèi)含十大形(龍虎蛇猴馬鷹鷂雞燕熊)、七小形(螳螂形、鶴形、貓形、鼉形、
形、喜鵲蹬梅、蜻蜓點水),信不誣也。孫式太極拳中除了十二形外,同樣也包含其他五小形(螳螂形、鶴形、貓形、喜鵲蹬梅、蜻蜓點水),請讀者自行驗證,筆者不再贅述。
烏龍倒取水
1.“左右倒攆猴”可以演化成五行連環(huán)、雜式捶中的“倒劈拳”(亦稱“退步劈拳”)。
2.“三通背”中的“雙捋手”即脫胎于八式、雜式捶中的“雙拉手”。
3.“翻身二起”中的“鉆拳”又可演化為五行連環(huán)中的“包裹橫拳”。
4.“玉女穿梭”四個束勢動作不僅是接近標(biāo)準(zhǔn)的“鷂子束身”,而且可以演化為八式中的“掩肘”。
5.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可以演化為雜式捶中的“烏龍倒取水”。
6.搬攔捶中的“打捶”式可演變?yōu)殡s式捶中的“懶龍臥道”。
以上只是筆者一些不成熟的解析,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同時解析的也很不全面,甚至可以說是掛一漏萬。須知拳學(xué)一道,一則包羅萬象,變化萬端,一式可以化成多式;二則大道至簡至易,萬變不離其宗,多式又可歸為一式。因此太極拳與形意拳的關(guān)聯(lián),豈是筆者可以盡述,惟在學(xué)者神而明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