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國際犯罪不僅給某一地域性,甚至給全人類都帶來了沉重的災害。而國際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的出現就是在社會發(fā)展和國際法進步的背景下,人們對這一客觀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而得出的結果。但由于各國的土壤各異、國內法律差別和刑事政策不同等等,導致了對這一問題的看法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關鍵詞 國際犯罪 構成要件 刑事責任
作者簡介:丁文勤,廣州大學法學院2016級刑法學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9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124
一、 國際犯罪概述
(一)國際犯罪的概念
由于各國的基本國情差異,各國學者在給出國際犯罪的定義時迥然各異,國際刑法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也大相徑庭。對于這一概念,有國內外學者純粹地從國際罪行的社會危害性來限定其含義,即他們所認為的國際犯罪,就是那些侵犯了國家和民族生存根基并對國際安寧環(huán)境產生威脅的嚴重違法行為;也有僅從行為是否背離了國際法規(guī)則來進行規(guī)范,即在他們看來。國際犯罪就是指那些被相當國家締結或參加的多邊條約中列為犯罪的違法行為;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者把兩者結合對比進行界定,認為國際犯罪就是指那些為國際公約所禁止的,嚴重侵犯世界和平與安全、應受刑事譴責的行為。
1.我國刑法對國際犯罪的定義
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中并未規(guī)定國際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直到198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指明,中國將在其需要承擔的條約義務范圍內,對相關國際犯罪進行管轄。這個首次賦予中國普遍管轄權的決定,奠定了我們國家譴責國際犯罪的法律基礎。而1990年通過的《關于禁毒的決定》,也再次重申了這一原則,規(guī)定我國除了在其承認的引渡公約或條約之外,可對相應的國際販毒犯罪進行管轄。這也更加詳盡規(guī)定我國追究國際犯罪的權力。在1997年《刑法典》中也明確了中國在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義務范圍內,對條約載明的國際罪行行使管轄權。該條款的出臺,不僅表明了我國對國際犯罪的普遍管轄權,更昭示了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對于國際犯罪的司法協助關系。
2.國際公約對國際犯罪的定義
國際條約通常采取列舉的方式來說明何種行為為犯罪行為,很多國家通過將其轉化為國內法的規(guī)定予以制裁。例如,《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第5條規(guī)定,各締約國需通過國內法的出臺以有效實施本公約的規(guī)定,并對危害種族者或犯有本法第三條所列舉的行為之一者予以懲處。所以不難看出,事實上國際公約不僅對國際犯罪沒有抽象的概念描述,甚至對于一些國際罪行也難以作出定義?;诖?,國際法缺少一個標準,可以輔助我們衡量一個行為是否構成國際犯罪行為。
(二)國際犯罪構成
國際犯罪構成,是學者們通過對每一個具象的罪行總結并抽象而得出,其與犯罪概念是抽象和具體的關系。根據相關條約以及慣例的規(guī)定,國際犯罪構成是某一行為構成國際犯罪的表征,也是使實施者接受相應刑事處罰的根據。以犯罪主體的差異為標準,國際犯罪可劃分成個人國際犯罪和國家的國際犯罪行為。在判斷個人是否成立國際犯罪的要素應與國內犯罪行為構成大體相當,而針對國家的國際罪行,則要從國家責任的角度去考量。
1.國際犯罪的客觀要件
在大部分學者看來,國際刑法的客觀方面一般是指危害行為、危害后果以及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危害行為是指基于人的意識控制所為的損害國際共同利益,并被國際刑事規(guī)范所譴責的作為與不作為,危害后果則是指行為對國際社會所產生的侵害事實和危險狀態(tài)。值得一提的是,要探討因果關系,是需要以結果的存在為前提的,然而很多國際犯罪并不以后果的實際出現作為認定標準,因此,此類犯罪的因果關系失去了研討的必要。綜上,筆者認為,國際犯罪的客觀要件當且僅當包含那些侵害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并被國際刑事法律所否定和譴責的行為。
2.國際犯罪的主觀要件
國際犯罪的主觀要件,就是指犯有國際罪行者對其所為的犯罪行為及其導致的危害后果的一種主觀責任狀態(tài),具體指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由于嚴重的國際罪行也不排除是由過失行為引起的可能性,故國際犯罪不僅包含故意犯罪也應當包含過失犯罪。
3.國際犯罪的犯罪主體
構成犯罪的是行為,承擔責任的是實施行為的主體。無論是國內犯罪抑或是國際犯罪,總是要有一定的主體來支配實現的,任何參與實施國際罪刑者都應被認定為國際犯罪的主體。因此,國際犯罪的主體指的是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并應被非難的行為人。
4.國際犯罪的犯罪客體
國際犯罪的客體是確立國際犯罪構成的基石,與認定成立犯罪的要件不同,二者應位于不同的平面。所以把客體納入到國際犯罪構成中來研究,并不妥當。
二、國際犯罪的刑事責任
在國際犯罪中,承擔責任的主體除卻個人和團體之外,是否還應包含國家,各國學者皆提出不同意見。筆者認為,國際犯罪的刑事責任是對實施國際罪行者最嚴厲的譴責,是國家或個人對其客觀行為嚴重背離國際要求而產生的法律責任的一種應有承擔。故筆者贊成國際犯罪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不僅包括個人和團體,也包含國家。
(一)個人的國際刑事責任
個人的國際刑事責任,即依據國際刑事法律對犯有國際罪行的個人的非難可能性。從個人對其國際罪行擔責的演變歷程來看,已經從單指以私人身份實施犯罪的個人延展到包含公司、企事業(yè)或其他組織的個人等等?;诖耍瑐€人的國際刑事責任又可以區(qū)分為直接的個人國際刑事責任和集體的國際刑事責任(亦稱為間接的個人國際刑事責任)。
1.直接的個人國際刑事責任
巴西奧尼的《國際刑法典草案》分項列舉了適用直接的個人刑事責任的情形,大致如下:
(1)意圖實施和實施國際罪行的人應負相應的國際罪責,依規(guī)定受到懲處。
(2)教唆他人或與他人共謀實行國際犯罪的人應負相應的國際罪責,依規(guī)定受到懲處。
(3)在犯罪前后以及其發(fā)展過程中,故意、幫助、煽動、唆使、通謀或意圖幫助行為人籌劃、預備或掩飾國際罪行,為該國際犯提供藏匿、逃跑方便的人,應承擔相應的國際罪責;如果在行為實施前便終止了幫助行為并積極消弭其帶來的促進作用,阻止了危險狀態(tài)的現實化,則可對其所為的幫助行為不擔責。
(4)對在自己的教唆、共謀的推動下實施的任何犯罪,以及在共同犯罪中對在自已參加安排、謀劃或策劃的促動下由其他人所為的應預見的犯罪行為,應承擔相應的國際刑事責任。對自己犯有或幫助他人犯有國際罪行,如果說僅是因其以國家元首或政府負責官員的身份為了或代表國家而作出該行為,或執(zhí)行上級命令等原因,該個人恐怕不能免于承擔其犯下的國際罪行惹起的國際罪責。
2.集體的國際刑事責任
在巴西奧尼的《國際刑法典草案》中,亦列舉了集體的國際刑事責任的適用情形與原則:
(1)國家或除國家機關之外的其他集體,對所其實施的國際罪行,應承擔集體的國際刑事責任。
(2)明知或應當預見自己所在的集體可能犯有國際罪行而繼續(xù)停留在該集體中的人,對其所在的集體所為犯罪行為負相應的罪責。
(3)國家或集體中負責指揮或有權指令他人順從自己的人,應對他人在其唆使、提議、指示或要求下所犯下的國際罪行承擔相應的國際罪責。
(4)國家或集體中負責指揮或有權指令他人順從自己的人,不踐行他所需承擔的根本性的國際義務、在其力所能及范圍內卻不阻止他人實施犯罪,或是不逮捕、不起訴、不懲處罰成立國際犯罪的罪犯,并且這是他應為能為而不為的,要對此負相應的國際罪責。
(二)國家的國際刑事責任
事實上,國家是可能構成國際犯罪的行為實施者。因此把國家納入到國際犯罪的主體中進行非難是可行的。根據行為的表現方式不同,國家實行的國際犯罪行為主要可以區(qū)分為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形式。
1.作為的罪過形式
作為的罪過形式是國家犯有國際罪行的常態(tài),是指國家為了追求損及國際社會結果的發(fā)生而積極主動地去實行國際刑事規(guī)范所反對的舉動。這其中包括:第一,代表國家的個人行為,如政府首腦、國家首領或者代表國家的高級官員所為的國際罪行;第二,國家機關的行為,國家機關是國家依法設立的,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其作出的國際犯罪行為應視為國家行為;第三,受國家支配的國際組織,對其所實施的國際罪行導致的罪責,當由支配他實施該舉動的國家來承擔;第四,國家授權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組織犯下的國際罪行。
2.不作為的罪過形式
不作為的罪過形式是指國家不履行其應承擔的國際義務,對其所參加的國家集團或屬于其管轄的組織或個人實行的國際犯罪能夠制止而不制止的舉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第一,在國家集團犯下國際罪行時,參與國不表示脫離,并且不阻止也不否決,最終該行為產生了危害后果;第二,在該國管轄之下的組織或個人在實施國際犯罪行為時,該國采取放縱聽任的態(tài)度,不反對、不制止;第三,在行為人完成國際犯罪行為后,潛逃至該國,該國拒不起訴也不接受他國引渡。
3.國家實施國際犯罪的處罰措施
(1)限制主權。限制主權現被國際法學界所接受,作為對犯下國際罪行的國家所實行的最嚴厲的懲罰舉措。限制主權是指國際刑事法院依法判決限制或者暫時停止犯有國際罪行的國家所擁有的某些權力。
(2)罰金及賠償損失。國際刑事法庭能夠在對實施了國際犯罪行為的國家作出有罪判決的同時,能夠判處其罰金或者賠償損失。罰金刑能夠對犯罪國進行經濟制裁,在國際上能夠嚴重損害犯罪國的聲譽和形象,能夠幫助被害國較快的恢復因為國際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
(3)國際制裁。國際制裁包括有斷絕外交關系、禁止運輸、經濟封鎖等措施,通常由受到國際罪行侵害的國家或相關國際組織采取。斷絕外交關系指禁止其他國家與被制裁國進行接下來的外交活動,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的交流并且可以選擇性地解除已達成的外交活動或者正在協商的外交活動;禁止運輸指禁止其他國家向被制裁國進行貿易禁運包括軍用物資的運輸但是普通居民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除外;經濟封鎖則是指禁止其他國家與被制裁國進行經濟往來,并且解除已簽訂的經濟貿易合同。
注釋:
盧有學.國際犯罪概念的重新界定.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3(1).
張曉丹.論國際犯罪構成.法制與社會.2014(2).
張旭.國際犯罪刑事責任再探.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2).
舒洪水、賈宇.論國際犯罪主體的范圍與特征.河北法學.2008(9).
任忠臣、陳玉.論個人的國際犯罪刑事責任.法制與社會.2008(12).
姚雅晴.國家實施國際犯罪的責任研究.法制博覽.2012(10).
賈宇.國際刑法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