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洪琤
(天津易畝伯牙農(nóng)業(yè)科技公司,天津 300384)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大水畦灌、溝灌和一水一肥的撒沖肥方式,并以其突出的技術優(yōu)勢和顯著的經(jīng)濟生態(tài)效益而被人們逐步認可接受。在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下,部分農(nóng)戶購買水溶肥料使用,但受傳統(tǒng)施肥習慣的影響,施用量較大,造成肥料投入成本過高。合理施用水溶性肥料是水肥一體化技術大規(guī)模推廣的關鍵。因此,通過在番茄上的試驗研究進一步選擇適宜配方、評價施用效果等,最大限度發(fā)揮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效果意義深遠。
基肥:商品有機肥,復合肥(15-15-15);
追肥:水溶性肥料(20-20-20、16-8-34,13-7-40、14-6-30);
作物:番茄;
品種:津粉207。
試驗安排在天津市武清區(qū)黃花店鎮(zhèn),二代磚砌日光溫室(長90 m、寬7.5 m)。
供試土壤:輕度鹽化潮土,中壤質(zhì),耕層厚度40 cm,土壤pH值8.1,全氮13 g·kg-1,有機質(zhì)1.37 g·kg-1,有效磷75 mg·kg-1,速效鉀為 208 mg·kg-1。
選擇3個基礎條件相同的日光溫室,1穗果前都追施用平衡型水溶肥料,在結果期選擇不同配比水溶肥料進行等用量篩選對比示范。選擇水溶性肥料配比有:20-20-20、16-8-34、13-7-40、14-6-30,結果期每次用量5 kg。其中處理1追施水溶肥料(16-8-34)、處理2追施水溶肥料(13-7-40)、處理3追施水溶肥料(14-6-30)。
每個處理安排在1個溫室,灌溉為滴灌方式,施肥采用文丘里施肥器施肥,各個處理基肥每667 m2施1 500 m3商品有機肥和40 kg復合肥(15-15-15),除了灌溉和追肥不同外,其它生產(chǎn)措施基本一致。
不同生育期灌溉和施肥不同,具體如下:
1.4.1 緩苗水:定植后7 d澆緩苗水,每667 m2滴施平衡型水溶肥料(20-20-20)2.5 kg,追肥2次。定植前溝灌澆水25 m3。
1.4.2 1-2穗果(生長期):每667 m2滴施平衡型(配比為:20-20-20)水溶肥料2.5 kg,間隔7 d灌水施肥,共2次。
1.4.3 3-5穗果(初果期):每667 m2滴施高鉀水溶肥料(配比為:16-8-34、13-7-40、14-6-30)5 kg。間隔5天灌溉施肥1次,共8次。
1.4.4 灌溉:每次灌水10方,5~7 d施1次,共滴灌施肥12次。
表1 不同處理灌水施肥方法與用量
據(jù)試驗處理1、2、3長勢比較,在坐果期前,各處理無明顯差異,在3穗果坐果—采收前,處理2長勢明顯較好,尤其是葉片顏色深、花多、果多。
3個不同處理相比,處理2比處理1總養(yǎng)分高 0.8 kg,其中N低1.2 kg、P2O5低0.4 kg、K2O高2.4 kg,增產(chǎn)170 kg,增收765 元。處理1比處理3總養(yǎng)分高3.2 kg,其中N高0.8 kg、P2O5高0.8 kg、K2O高1.6 kg,增產(chǎn)50 kg,增收225 元。
表2 不同處理施肥量與經(jīng)濟產(chǎn)量產(chǎn)值統(tǒng)計表
根據(jù)不同處理主要特點,重點從灌溉施肥投入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具體分析見表3:
表3 不同處理不同成本投入統(tǒng)計表
綜合考慮成本,3個不同處理相比,處理1增效9 627.5元,處理2增效10 287.5元,處理3增效9 447.5元;處理2比處理1增效660元,處理1比處理3增效180元。
水肥一體化模式下,番茄1穗果前選用平衡型水溶肥料,采收期選用高鉀型水溶肥料;在結果期經(jīng)過3種高鉀型水溶肥料配方篩選,水溶性肥料配方(13-7-40)更適宜當?shù)赝寥罈l件下番茄的生長養(yǎng)分需求,比水溶肥料(16-8-34)和水溶肥料(14-6-30)葉片顏色深、花多、果多,分別增產(chǎn)170 kg和50 kg,分別增效660 元和 18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