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特級教師)
統(tǒng)編一上第八單元“和大人一起讀”
1.閱讀《春節(jié)童謠》,借助繪本讀物或相關資料了解童謠的文化內(nèi)涵,產(chǎn)生誦讀童謠的熱情,感受“和大人一起讀”的快樂。
2.通過不同內(nèi)容與形式的閱讀分享,感受春節(jié)習俗的魅力,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熱愛與傳承之情。
1.以前,我們和大人一起讀過《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小朋友們都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唱一唱。
2.這些廣為流傳的歌謠就叫童謠。童謠朗朗上口,有趣又好玩。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首跟春節(jié)有關的童謠,它叫《春節(jié)童謠》。
3.你了解春節(jié)嗎?(生說各自對春節(jié)的理解)
小結(jié):春節(jié)是中國人獨有的節(jié)日,又稱“過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一年的春節(jié)在陽歷里的日期不一樣,但在農(nóng)歷里都是正月初一。
小朋友都特別盼望過年,讀《春節(jié)童謠》,就會讓我們想到過年的美好情景。
【設計意圖:從熟悉的“和大人一起讀”內(nèi)容引入,借助已有認知理解何為“童謠”,并借助生活經(jīng)驗理解“春節(jié)”,從而對題目《春節(jié)童謠》有明確的認識,干脆利落地進入新的“和大人一起讀”內(nèi)容?!?/p>
1.這首《春節(jié)童謠》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呢?先聽老師讀。(師范讀)
2.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一讀,爭取讀準字音。(生自由讀)
3.開火車逐句朗讀,相機正音。
4.這首童謠寫了什么內(nèi)容?
小結(jié):《春節(jié)童謠》寫的是從臘八到大年初二之間,人們迎接新年的一些傳統(tǒng)習俗。
【設計意圖:雖然是“語文園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讀”,但是仍然有著課內(nèi)閱讀的基本要求——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了解內(nèi)容。不同的“和大人一起讀”,對內(nèi)容的熟知程度也有差異。此篇為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童謠,除了整體了解,還需要進一步解析?!?/p>
1.指名讀第一、二句。有哪里讀不懂的嗎?
出示: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2.“臘八”“臘八粥”分別是什么意思?又有哪些習俗呢?請看繪本《臘八節(jié)的故事》。
教師節(jié)選講述:
農(nóng)歷十二月又叫臘月。臘月初八是臘八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要喝臘八粥。煮臘八粥要用各種米和豆子:白米、黃米、江米……紅豆、綠豆、蕓豆……還可以加入喜歡的果子,如大棗、花生和杏仁等。熬啊,熬啊,熬成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讓你喝了一碗還想喝。
臘八粥里的東西都是有說頭的,桂圓象征富貴團圓,百合象征百事和睦,紅棗、花生比喻早生貴子……
臘八粥是用來提醒人們珍惜美好生活的。這個習俗有個傳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瞌睡蟲”和“沒底鍋”。究竟是個怎樣的故事呢?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去讀讀這個繪本。
3.過了臘八就是年,多么讓人開心呀!讓我們拍著小手,讀好這兩句。
【設計意圖:關于“臘八節(jié)”,可以借助視頻、動畫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是借用繪本《臘八節(jié)的故事》來介紹的,選擇繪本中的部分章節(jié)讀給學生聽,講到故事關鍵處卻戛然而止,學生閱讀的興致被激發(fā),自然會找書自己讀?!?/p>
4.春節(jié)習俗就像一個萬花筒,各地過節(jié)時的吃、穿、用、娛樂都有一套自己的規(guī)矩。童謠接下來八句話的內(nèi)容說的就是臨近春節(jié)的一些習俗。請小朋友們讀一讀,看看這里面有沒有你讀不懂的習俗。
出示: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1)關于“糖瓜粘”。
小朋友們猜一猜,“糖瓜”是什么樣子的?臘月二十三,人們?yōu)槭裁匆蕴枪??(播放視頻:糖瓜的制作)
原來,糖瓜是用玉米糝熬制出來的,制作成功的糖瓜很甜也很黏,會粘住人的牙齒。難怪“糖”和“粘”都有個米字旁。(動畫演示兩個漢字,突出米字旁。)
關于吃糖瓜,跟灶王爺?shù)墓适掠嘘P。老師帶來了繪本《灶王爺》,我們現(xiàn)在迅速看一遍,看看灶王爺和糖瓜有什么關系。(用實物投影展示,迅速翻看繪本。)
原來,糖瓜可以粘住灶王爺?shù)淖欤屗吧咸煅院檬?,下地保平安”?/p>
(2)關于“磨豆腐”。
出示圖片,認識“磨”:這種表面有麻點的石盤就是磨,借助它,人們可以把黃豆磨成豆?jié){,再通過一系列工序做成豆腐。
我們的祖先非常講究漢字的諧音?!岸垢钡摹癴u”讀成二聲就是“?!?,讀成四聲就是“富”,過年做豆腐,還表示家家都有福,家家都富有。這也是我們漢字獨有的文化魅力。
(3)關于“把面發(fā)”。
“二十八,把面發(fā)”,這里說到的“發(fā)面”,小朋友們相對陌生。發(fā)面,指面團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通過酵母充分繁殖產(chǎn)氣,面團的體積就會膨大。發(fā)過的面蒸出來的饅頭香甜松軟,非常好吃。
(4)關于“熬一宿”和“滿街走”。
中國人有除夕守歲的習俗。除夕之夜,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稱為“守歲”。守歲時你們家都會做些什么?
5.練讀童謠。
(1)同桌互相拍手練讀。
(2)男女生配合,打著節(jié)奏讀。
齊: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男:二十三,糖瓜粘。
女:二十四,掃房子。
男:二十五,磨豆腐。
女:二十六,去買肉。
男:二十七,宰公雞。
女:二十八,把面發(fā)。
男:二十九,蒸饅頭。
女:三十晚上熬一宿。
合:初一初二滿街走。
(3)你覺得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讀?(跳皮筋讀、和爸爸媽媽一起讀……)
【設計意圖:童謠中的習俗有些是學生熟悉的,可以一帶而過;而有些學生不熟悉的,則要通過補充資料來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文化。部分地區(qū)的學生可能從沒有聽說過“糖瓜”,適當補充小視頻,讓學生知道糖瓜是一種用玉米糝熬制而成的糖,而這個畫面正好可以幫助學生識記“糖”和“粘”的米字旁。一起閱讀繪本《灶王爺》,重點了解糖瓜跟灶王爺?shù)年P系,既豐厚了童謠的內(nèi)容,又增添了閱讀的趣味性?!岸垢钡闹C音介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漢字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p>
1.這是一首北京地區(qū)的《春節(jié)童謠》,如果你想對童謠中的習俗有更深的認識,可以讀讀繪本《北京的春節(jié)》。
2.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所以也會有不同的春節(jié)童謠。想不想聽聽其他地方的春節(jié)童謠?我們來聽一首山西太原的《春節(jié)童謠》吧——
二十三,灶王老爺上了天。
二十四,刷下對子寫大字。
二十五,家家戶戶糊窗戶。
二十六,上街去割過年肉。
二十七,全家老小把腳洗。
二十八,糕兒饃饃兩笸籮。
二十九,提上壺壺灌燒酒。
年三十,供上祖宗擺上肉。
3.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習俗。你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怎么過春節(jié)嗎?去問問身邊的大人吧。
【設計意圖:由童謠到繪本,由一首到多首,由書本到生活……閱讀,需要“1+X”,這,應該是“和大人一起讀”的必經(jīng)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