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 在史學(xué)自身、教育文化、印刷制圖技術(shù)以及史籍社會需求等諸多因素共同促使下,宋代涌現(xiàn)出諸多簡明直觀類、易讀便誦類、形象生動類以及綜合實用類等普及、實用性史著,并且以上史著編傳目的較為明確,敘事內(nèi)容簡明、易曉,甚至實用,它們不僅能夠滿足童蒙、科舉士子以及專業(yè)人士等諸多社會階層對史學(xué)知識的多樣化需求,而且還受到一些社會名流或者學(xué)術(shù)精英認可、推崇,它們極大地提升了宋代史書的普及化程度。這種史書編撰與傳布所呈現(xiàn)出的新趨勢,既是整個宋代史書編傳活動的重要亮點,也是宋代史學(xué)繁榮與發(fā)展的突出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 宋代 史書編傳
〔中圖分類號〕K092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18)10-0100-11
隨著宋代崇文國策的積極推行以及教育文化的蓬勃發(fā)展,民眾渴望獲取更多知識的需求日益高漲。宋代作為雕版印刷迅速發(fā)展的時代,這場技術(shù)革命在當(dāng)時日漸展現(xiàn)出強大的社會沖擊力,它不僅給廣大讀者帶來了福音,而且也極大地刺激了書籍編撰者、刊刻者以及傳布者的熱情。其間,宋代史家以及史書刊刻家與讀寫者在編撰與傳布史書時,能夠針對觀覽者的閱讀習(xí)慣以及現(xiàn)實社會需求,推出便于參閱以及易于流傳的史書,并且隨著這類史書數(shù)量以及種類的增多,它們不斷滿足著童蒙、科舉士子以及專業(yè)人士等諸多社會階層對史學(xué)知識的多樣化需求。這些普及、實用類史書的不斷涌現(xiàn),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宋代史書的普及化程度,而且使得宋代史書編傳呈現(xiàn)出了新趨勢。那么這種新趨勢的具體表現(xiàn)如何?又有什么突出特點?其主要成因有哪些?
一、史書編傳新趨勢的具體表現(xiàn)
隨著宋代史書編修種類與數(shù)量日益增多,史書傳布范圍逐漸擴大,廣大讀者偏愛閱讀與傳布敘事簡明、觀覽便捷、形象生動以及方便實用類史書的特點,適時被敏感史家乃至刊刻者高度關(guān)注,于是在印刷業(yè)強力助推下,這些史書編撰者便有意識地編撰了以上諸類史書,而這些史書與原本就易于流傳的史書被不少傳閱者所接受,由此便涌現(xiàn)出諸多頗受傳閱者喜愛的普及、實用類史書。
1.簡明直觀類史書編傳得以快速發(fā)展。宋代史家眾多,史書種類多樣。其中既有以繁富著稱的大型史著,也有卷帙適中的簡明史著。由于受到有效閱讀時間與閱讀深淺度、文化教育水平與學(xué)術(shù)追求等因素制約,不少閱讀者更喜好參閱敘事簡明類史著。而在該類史著中,既包含特意改編之作,又不乏新撰史著。在改編形成簡明類史書方面,一是考慮到讀者參閱時間有限,一些史家對卷帙巨大的史書做了化繁為簡式改編。如鑒于古代史書繁多而難以領(lǐng)略,司馬光撰成《資治通鑒》294卷,以方便世人參閱。但該書編成后,能夠連貫通讀至終篇者極少。史載:“司馬光嘗語人曰:‘自吾為《資治通鑒》,人多欲求觀讀,未終一紙,已欠伸思睡。能閱之終篇者,惟王勝之耳!”脫脫:《宋史》卷286《王益柔傳》,中華書局,1985年,第9635~9636頁。正緣于此,司馬光又撰成《通鑒舉要歷》80卷,陳振孫對此指出:“《通鑒》既成,尚患本書浩大難領(lǐng)略,而《目錄》無首尾,晚著是書,以絕二累?!痹谠撟龇ㄖ苯佑绊懴?,撰有巨著《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以下簡稱《長編》)(980卷)的李燾,亦撰有《舉要歷》80卷。陳振孫評論道:“大略皆溫公舊規(guī)也。”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3、119頁。總之,以上二位史家自覺將自己的史著化繁為簡,不僅滿足了讀者多層次閱讀需求,更對原書流傳提供了多樣化保障。當(dāng)然,對原著化繁為簡者并非僅限于作者本人,如沈樞撰有《通鑒總類》20卷,清四庫館臣評論道:“《通鑒》浩博,猝難盡覽?!ㄉ蚴希﹦t采摭精華,區(qū)分事類,使考古者易于檢尋。其書雖陋,亦不妨過而存之也?!庇垃尩龋骸端膸烊珪偰俊肪?5《史部·史鈔類》,中華書局,1981年,第578頁。由此可知,四庫館臣雖不甚滿意沈氏改編,但卻承認其具有“易于檢尋”的實用效果。如此等等。
二是一些史著卷帙雖不算大,但宋人為使讀者從多方面把握其內(nèi)容,于是以新體例、新方式加以改編,并且收效顯著。如王當(dāng)“幼好學(xué),不治章句,博覽古今,所取惟王佐大略?!洞呵锪袊紓鳌肺迨?,人競傳之?!蓖醴Q:《東都事略》卷114《王當(dāng)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8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50頁。可見王氏將《左傳》改編成傳記體后,竟取得“人競傳之”的良好效果。又如徐得之編有《春秋左氏國紀(jì)》20卷,其“自周而下,各系以國,又因事而為之論斷?!雹嘹w希弁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讀書附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96、1111頁。陳傅良在該書《序》中指出:“學(xué)者誠得《國紀(jì)》,伏而讀之,因其類居而稽之經(jīng),某國事若干,某事書,某事不書,較然明矣?!标惛盗甲?,周夢江點校:《陳傅良先生文集》卷40,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510頁。可見以分國紀(jì)年的該書,比《左傳》敘事更為明晰。再如翟汝文鑒于范曄《后漢書》“語近詞冗,事多注見”,“乃刪取精要,總合傳注,作《東漢通史》五十卷?!钡匀晡模骸吨一菁犯戒洝秾O繁重刊翟氏公巽埋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14頁。可見由《后漢書》精加工而成的《東漢通史》,更便于讀者參閱。
三是一些宋人在參閱喜愛的史著時,還撰有撮要、節(jié)要以及節(jié)抄類史著。雖說該類史著并不新鮮,又因取材方便而易于編撰,史料價值不算高,但它們在促進史學(xué)傳布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江贄撰有《少微通鑒節(jié)要》60卷等。與此同時,宋代史家專門撰有不少簡明類史著。如李埴撰有《皇宋十朝綱要》25卷,該書在每朝首卷簡明列舉年號、帝后、宗室、宰輔、取士人數(shù)以及州府廢置等內(nèi)容,主體部分以編年敘述太祖至高宗十朝史事,該編排形式對讀者直觀簡明地了解兩宋十朝史頗為有益。又如蔡幼學(xué)撰有《國朝編年政要》40卷。據(jù)趙希弁言:該書“自太祖建隆之元,迄于欽宗靖康之末,祖《春秋》之法,而參以司馬公《舉要歷》、呂氏《大事記》之例,宰輔拜罷表諸年首?!雹嗫梢娫摃嘞涤眯麦w例編就的簡明北宋史。再如王炎撰有《東都紀(jì)年》30卷。在該書《序》中,他詳細言道:“因念漢人荀悅、唐人柳芳、吳兢輩于當(dāng)代正史外,皆別自著書,成一家言,……獲與正史并傳。炎今援是比,用國史《本紀(jì)》參校,為《紀(jì)年》一書?!S約中度,炎固不能而私有志焉。又隨所紀(jì),附以《提要》,為三十卷?!蓖跹祝骸峨p溪類稿》卷25,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25頁??梢娡跏显诔幸u前代簡明類史著編修之風(fēng)基礎(chǔ)上,撰成了頗具自身特色的本朝史。
2.宋代作為史書體裁體例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時代,不僅豐富了史書編修形式,而且它們具有敘事簡明、便于檢閱等突出優(yōu)點,因此,它們本身就是史書編修走向簡明化的產(chǎn)物。其中,對于派生出紀(jì)事本末體的《通鑒紀(jì)事本末》(42卷),明人楊士奇從閱讀角度評價道:“此書宋袁樞機仲編。吾家文節(jié)公為之序,凡四十二卷,二百三十九事,皆關(guān)涉大端,始末畢具,觀者便之?!睏钍科妫骸稏|里續(xù)集》卷17《通鑒紀(jì)事本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38冊,第591頁。 此處“觀者便之”評語,恰能反映該書優(yōu)點。又如章沖撰有《春秋左傳事類始末》5卷。在《自序》中,他明確指出:“古今人用力于是書(按指《左傳》)亦云多矣,而為之事類者未之見也。沖因先生(指葉夢得)日閱以熟,乃得原始要終,攟摭推遷,各從其類?!偎氖曛g,小大之事,靡不采取,約而不煩,一覽盡見?!笨梢姟蹲髠鳌方?jīng)章氏“為之事類”后,便收到“一覽盡見”的良好效果。其他同類史著還有:楊仲良的《長編紀(jì)事本末》150卷、彭百川的《太平治跡統(tǒng)類》40卷和《中興治跡統(tǒng)類》35卷,以及郭允蹈的《蜀鑒》10卷,等等。參見燕永成:《論紀(jì)事本末體在南宋時期的創(chuàng)立及運用》,《中華文史論叢》2004年第77輯。
同樣,對于派生出綱目體的《資治通鑒綱目》(59卷),因受到朝廷推崇以及時人喜愛,一些史家緊緊圍繞該書或闡發(fā)其書法義例,或??闭f明版本間異同,僅據(jù)趙希弁《郡齋讀書志附志》著錄可知,如尹起莘撰有《資治通鑒綱目發(fā)明》、江珪和呂中撰有《資治通鑒綱目論斷》,以及趙希弁撰有《資治通鑒綱目考異》,等等。同時,一些史家還撰成了綱目體本朝史,如陳均的《皇朝編年綱目備要》30卷和《中興兩朝編年綱目》18卷、佚名的《續(xù)編兩朝綱目備要》16卷,等等??傊?,以上史書無不具有綱簡目明、便于檢索等顯著優(yōu)點,加之全書一般卷帙不大,因此,它們在社會上的影響非同一般。參見燕永成:《試論綱目體在南宋時的創(chuàng)立及運用》,《史學(xué)史研究》2010年第4期。
3.除以上簡明類史書外,宋人還撰有不少便于直接觀覽的圖錄類史著。對于該類史著的產(chǎn)生緣由,廖剛指出:“古今人?;际冯汉泼欤斒棕枘?,舉其中而遺其上下,弊精瘵形,白首鉛槧之間?!谑鞘紴橹畧D錄,以提其大要者多矣。最先唐劉軻為《帝王照略》,爰自太古,訖于當(dāng)世。比聲成句,才盈千言,而興亡世數(shù),歷歷概見。國朝司馬溫公亦嘗有獻于神考皇帝,……號《歷年圖》,抑又稍著理亂之由,而更足為世鑒者也?!雹蘖蝿偅骸陡叻逦募肪?1《古今通系圖后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3頁。由此可見,始于唐代劉珂的該類史著,敘事具有提綱挈領(lǐng)、直觀簡明等顯著特色。正因為如此,此后被司馬光等不少宋代史家所承襲、仿效。其間,對于《歷年圖》,劉攽“易其名曰《帝統(tǒng)編年紀(jì)事珠璣》,第十卷。以著論為一卷,總十一卷。首卷序三皇迄皇朝世次大略,《歷年圖》所無?!蓖鯌?yīng)麟撰,武秀成、趙庶洋校證:《玉海藝文校證》卷22《圖·治平歷年圖》,鳳凰出版社,2013年,第1078頁??梢娊?jīng)劉攽特意改進,該書書名更加直觀鮮明,評論更為集中,卷首新增的歷代王朝“世次”,更利于讀者直接了解歷代王朝更替概貌。此后,彭龜年在《歷年圖》基礎(chǔ)上,又撰《鏡古歷年圖》(或稱《易覽圖》)。彭龜年:《止堂集》卷10《鏡古歷年圖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7頁。再據(jù)廖剛在《古今通系圖后序》中言:“頃年書肆所鬻有五:曰《運統(tǒng)紀(jì)》,曰《帝王紹運》,曰《列圣節(jié)要》,曰《古今易覽》,皆為圖焉。雖詳略不同,經(jīng)畫小異,要有意于參備,不為茍作。建安邱與權(quán)出入經(jīng)史,為閩聞人,出己意為《古今通系圖》,莫知與四者之作孰先后?”可見以上五部圖錄類史著因可作為“參備”之用,故被書肆所看重。⑥凡此等等。
與上述史著類似,宋代史家直接承襲正史中相關(guān)表、志的做法,專門撰有不少以百官任免等為敘述主體的圖錄類史著。如司馬光撰有《百官公卿表》15卷、陳繹撰有《宰相拜罷錄》和《樞府拜罷錄》各1卷、蔡幼學(xué)撰有《續(xù)百官公卿表》20卷、脫脫:《宋史》卷203《藝文志》,中華書局,1985年,第5109~5110頁。范沖撰有《宰輔拜罷錄》24卷,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9~180頁。以及李燾撰有《歷代宰相年表》34卷、《天禧以來御史年表》和《天禧以來諫官年表》,馬端臨:《文獻通考》卷203《經(jīng)籍考》,中華書局,2011年,第5813~5814頁。等等。如王明清對于所撰《宰輔拜罷圖》,指出:“嘗取司馬文正公《百官公卿表》與夫陳龢叔及《紹興拜罷錄》,參考弼臣進退次第年月,列為四圖表,置之坐隅,以便觀覽。今鏤板于閩、蜀、江、浙矣?!蓖趺髑遄嘤莱烧恚骸稉]麈前錄》末《自跋》,《全宋筆記》第六編第一冊,大象出版社,2013年,第54頁??梢娫摃粌H便于觀覽,而且傳刊區(qū)域頗為廣泛??傊?,以上史著注重敘述朝廷官員任免,此正是時人頗為關(guān)注的政治話題,它們受到編撰者、刊刻者以及閱讀者的喜好。
總體而言,宋代史家運用多種體裁體例改編或者新撰成的簡明直觀類史著,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讀者的多樣化閱讀需求,而且與卷帙繁多的大型史著相比,該類史著刊刻、傳抄與流布均較為便利,故受到刊傳者和著述者的廣泛推崇。
4.易讀便誦類史書編傳逐漸暢行。該類著述多采用韻語或?qū)ε夹问阶桑哂小耙滓杂[誦”特點,并且以蒙學(xué)類最為突出。
與前代相比,宋代蒙學(xué)類史著數(shù)量與種類增長迅速。據(jù)書目著錄以及現(xiàn)今存留狀況可知,宋代該類史著不下三十種。具體可參閱徐梓《中華蒙學(xué)讀物通論》第四章“宋元明清時期的蒙學(xué)讀物”(中華書局,2014年,第144~160頁)、吳桂翎《宋代歷史教育研究》第二章“宋代蒙學(xué)歷史教育”(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5~66頁)等。在此需說明的是,因該類史著亡佚嚴(yán)重,故諸家統(tǒng)計數(shù)字不完全一致。又筆者認為一些史著雖用蒙求體撰成,但未必屬專供童蒙觀覽者,或者原本就不屬于童蒙讀物,如下文所述《唐史屬辭》和《通鑒韻語》等,故單列論述。其間,從該類史著紀(jì)事斷限看,通史與斷代均有。在斷代史中,又前代史與本朝史并存。在通史類蒙學(xué)著述中,如王令編有《十七史蒙求》16卷。據(jù)史獻可在該書《序》中言:“其間圣君、賢相、忠臣、義士、文人、武夫、孝子、烈婦功業(yè)事實以類纂集,……以資記誦、討論?!笨梢娫摃⒅剡x取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及其典型事跡。又該書偏重以十七史為取材對象,編排講求上下兩句成對,四言成句,記述內(nèi)容較為廣泛,是童蒙接受歷史教育的重要參考書。又如黃繼善撰有《史學(xué)提要》1卷,該書以四言韻語編貫諸史,上起上古,終于五代。對其編撰緣由,程文海指出:“史之為書也,博而雜;其為學(xué)也,煩而易遺。出沒浩瀚而不可執(zhí)也,必設(shè)羅落以張之;混澒闔辟而不可窮也,必立檢柙以制之,此《史學(xué)提要》所攸出而始學(xué)者宜盡心焉,故為之。”程文海:《雪樓集》卷23《黃成性史學(xué)提要贊并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0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2頁??梢娫摃菫榭朔穼W(xué)博雜煩蕪之弊而撰的有為之作。再如對于鄭德輿的《歷代蒙求》,樓鑰指出:該書“用李氏之體,備述歷代由伏羲以至大宋,事不求對,句以四言,童子易于誦習(xí),千古大概如指諸掌。”樓鑰撰,顧大朋點校:《樓鑰集》卷74《跋鄭德輿歷代蒙求》,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332頁。即該書是供童子熟知古今歷史概貌的啟蒙讀物。它如南宮靖一撰有《小學(xué)史斷》2卷,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89《史部·史評類》,中華書局,1981年,第758頁。胡宏撰有《敘古蒙求》1卷,趙希弁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讀書附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02頁。呂氏撰有《敘古千文》1卷,⑧脫脫:《宋史》卷202《藝文志》,中華書局,1985年,第5078,5059、5065、5061頁。以及陳夢協(xié)撰有《十七史蒙求》,王應(yīng)麟撰,武秀成、趙庶洋校證:《玉海藝文校證》卷15《論史》,鳳凰出版社,2013年,第728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