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智 胡曉亮 劉鵬
摘要 目的:探討意識障礙患者搶救中應用快速血糖儀的效果。方法:收治意識障礙患者100例,給予快速血糖儀檢測。結果:輕度意識障礙患者、中度意識障礙患者和重度意識障礙患者血糖恢復至3.6~8.8mmol/L的比例分別為60.0%、60.0%、70.0%。結論:意識障礙患者在搶救中應用快速血糖儀可以降低誤診率。
關鍵詞 快速血糖儀;意識障礙;搶救
急診科急危重癥患者意識障礙較為常見,且發(fā)病較急,病情相對嚴重,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問診難度,從而提升誤診率[1]。近年來,臨床逐漸應用快速血糖儀,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2]。本研究收治意識障礙患者100例,旨在探討快速血糖儀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意識障礙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齡21~70歲,平均(50.22±3.35)歲。依據(jù)意識障礙程度將所有患者分為3組,即輕度意識障礙50例,中度意識障礙20例,重度意識障礙30例。依據(jù)年齡進行分組,即嬰幼兒40例、青壯年10例和老年人群50例。
方法:患者入院后,醫(yī)護人員需事先對手指和足跟進行消毒,利用75%乙醇進行擦拭,之后利用Roche配套自動取血筆進行穿刺,確保足夠的深度,待足量血液自然流出,利用快速血糖儀的試紙條測定參數(shù),最后將化驗單的數(shù)據(jù)詳細記錄。
結果
100例意識障礙患者采用快速血糖儀檢測,輕度意識障礙患者血糖參數(shù)3.6-8.8mmol/L的比例可達60.0%,重度意識障礙患者血糖參數(shù)3.6~8.8mmol/L的比例可達60.0%,重度意識障礙患者血糖參數(shù)3.6~8.8mmol/L的比例可達70.0%,見表1。
嬰幼兒人群中,血糖參數(shù)<3.6(mmol/L)45.0%,血糖參數(shù)3.6~8.8mmol/L者50.0%;青壯年和老年人群血糖參數(shù)<3.6mmol/L的比例分別為10.0%、30.0%:恢復至3.6~8.8mmol/L的比例分別為80.0%、80.0%,見表2。
討論
若嬰幼兒伴有意識障礙,且病情較為嚴重,會伴感染和高熱,與此同時會表現(xiàn)出嗜睡和躁動,甚至可見昏迷癥狀,臨床上認為該疾病的引發(fā)因素與感染本身存在相關性,低血糖因素往往被忽略,從而增加了誤診率,,。若嬰幼兒處于低血糖狀態(tài),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引發(fā)腦水腫,從而提升致殘率,嚴重的患兒會出現(xiàn)生命危險。本研究發(fā)現(xiàn),嬰幼兒中血糖參數(shù)3.6mmol/L者45.0%,經(jīng)快速血糖檢測后若血糖明顯降低,可予以2mL/kg高滲葡萄糖,靜脈輸注,與250mL葡萄糖注射液、能量合劑營養(yǎng)腦細胞聯(lián)合使用[4]。若患者昏迷時間較長,可予以脫水劑。通常情況下,若診斷速度較快,需立即采取應對措施[5],從血糖參數(shù)8.8mmol/L的比例來看,其意識均在30min內(nèi)恢復,未出現(xiàn)致殘病例。由此可見,對意識障礙患者實施快速血糖儀檢測具有多種優(yōu)勢,如操作便捷、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出血量,檢測可反復進行。
就青壯年和老年人群而言,在急診搶救中往往會診斷為心腦血管疾病,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多數(shù)患者的引發(fā)因素與血糖異常存在相關性。若患者伴有糖尿病、飲食不佳和藥物使用過量均會增加低血糖發(fā)生率,若不能合理控制飲食和用藥會引發(fā)酮癥酸中毒[6],上述疾病患者均可表現(xiàn)出昏迷癥狀。通過對患者使用快速血糖儀,可有效排除糖尿病引發(fā)的酮癥酸中毒昏迷和低血糖,在一定程度上使搶救時間縮短,降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意識障礙患者在搶救過程中應用快速血糖儀,可以降低誤診率,鑒于該方法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可在臨床上進一步普及。
參考文獻
[1]黃偉平.快速血糖測定在院前昏迷急救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9):42-43.
[2]史雅琴.快速血糖儀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6,23(5):516-517.
[3]朱海榮.快速血糖檢測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體會[J].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2,25(3):151.
[4]賴育珍.速測血糖在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中的意義[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14,42(4):90-92.
[5]趙振鋒.快速血糖儀在意識障礙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8):1024.
[6]徐永龍,趙亮.快速血糖測定在24例老年低血糖癥院前急救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3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