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明
【摘 要】 幼兒園大班“5-6”歲的兒童,影響師幼互動的因素有很多,如師幼關(guān)系類型、幼兒的氣質(zhì)傾向、行為特征及幼兒的早期人際交往經(jīng)驗等。探索在幼兒集體教學活動中多邊互動的有效性因素,一需“點亮”師幼活動的路燈,用科學的理念與理論為探索活動指路;二需“點燃”幼兒活動的熱情,讓所謂的“笨拙”引人注目,讓生活中本來令人熟視無睹的許多生活細節(jié)成為點燃幼兒活動熱情的利器。
【關(guān)鍵詞】 幼兒集體活動;多邊互動;有效性;實踐;探索
幼兒園大班“5-6”歲的兒童,影響師幼互動的因素有很多,如師幼關(guān)系類型、幼兒的氣質(zhì)傾向、行為特征及幼兒的早期人際交往經(jīng)驗等。那么,如何通過實踐活動來探索一下幼兒集體教學活動中多邊互動的有效性因素呢?
一、點亮師幼活動的路燈
科學的理論、先進的理念對于現(xiàn)實的探索活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茖W的理論指導是點燃探索活動的前提,對幼兒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有效性的探索也是如此,需要用科學的理念與理論為探索活動點亮路燈。國外有關(guān)集體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先進研究有很多,多采用結(jié)構(gòu)范式,研究領(lǐng)域和范圍十分廣泛,主要涉及師幼關(guān)系的類型、師幼關(guān)系對幼兒的影響、影響師幼互動的因素等方面。且很多學者認為幼兒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如幼兒的氣質(zhì)傾向、行為特征及幼兒的早期人際交往經(jīng)驗都對師幼互動有重要影響。國內(nèi)幼教界近年來也越來越重視對于集體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研究,且研究領(lǐng)域越來越廣,已從單一方面向多個領(lǐng)域發(fā)展。尤其是國內(nèi)外的一些育兒書籍,如《中國兒童早期教養(yǎng)工程3-7歲方案》《斯托夫人自然教子書》《了解和愛孩子的新方法》《第56號教室的奇跡》等等,都能為幼兒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的有效性實踐探索提供切實而具體的指導??梢哉f,這也是點燃每一個主題探索、研究活動的指路明燈。換句話說,占有一流的資源,開闊自我的視野,借鑒成功的經(jīng)驗,指導自己的探索活動,才有助于完成自己的探索目標。
二、“點燃”幼兒活動的熱情
筆者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幼兒的家長,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大量閱讀國內(nèi)外幼教先進理論、理念和育兒書籍的同時,不斷領(lǐng)悟、前行,尤其在幼兒集體教學活動中多邊互動的有效性因素探索中,總結(jié)了一套能夠有效點燃幼兒活動熱情的策略。
1.讓“笨拙”引人注目
對于幼兒園大班“5-6”歲的兒童,掃除師幼互動的障礙,需要變通,需要化劣為優(yōu),需要讓所謂的“笨拙”引人注目。這樣,才能在幼兒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有效互動模式的探索中,給幼兒活動的自信,點燃幼兒活動的熱情,讓每一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哪怕是初次發(fā)現(xiàn)的劣勢,也要變?yōu)榇倨浠顒拥膬?yōu)勢或能夠博得眼球的亮點,讓其在接下來的活動中盡顯無遺,從而真正達到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有效性教學。例如,在一次舞蹈活動中,一個調(diào)皮的幼兒怎么也做不好老師規(guī)定的舞蹈動作,而且所做動作和老師的所教大相徑庭,不是連續(xù)側(cè)翻,就是前空翻。一開始,老師十分懊惱。猛然之間,老師靈機一動,心想,這一令人懊惱的動作為何不讓它具有驚人的表現(xiàn)?為此,老師改變策略,讓他由中間出場改為最先出現(xiàn),在整個舞蹈的最前面還為他另配了音樂。結(jié)果是,在表演中,先前令人懊惱的連續(xù)側(cè)翻、前空翻,卻火了一把,讓全場響起掌聲、喝彩聲一片。事實上,對于每一個幼兒,可能都有某一方面的某一特點。用錯了這一特點,可能長處就會被看成是短處;用對了這一特點,即使在一個場合令人懊惱,但改變方式,未嘗不是一次驚人的表現(xiàn),一出靚人眼球的精彩??梢?,全面認識和了解幼兒的特點,把幼兒的獨特之處用在活動中能夠化劣為優(yōu)、展示風采的恰當關(guān)節(jié)點上,則就會讓“笨拙”引人注目。如此以來,幼兒只要能夠在活動中被“點燃”一次,活動的熱情就會永燃不息。如此以來,幼兒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的有效性自然會提高。
2.讓“細節(jié)”耳目一新
生活處處有學問,生活處處是教程。抓住生活中具有教育、活動意義的每一個細節(jié),通過教師精心的設計,成為幼兒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的主題,則本來令人熟視無睹的許多生活細節(jié),也會成為點燃幼兒活動熱情的利器,讓幼兒在愉悅的集體活動的多邊互動中盡情享受活動樂趣,不知不覺受到陶冶,融融洽洽成為一體。例如,就在每天都進行的課間區(qū)域活動中,有一天,小班的一個孩子摔倒了,大班的一個孩子看到后,主動扶起這個摔倒的小班孩子,幫他用口去吹受傷的手指,用手去擦眼角的眼淚……就是這平平常常的一幕,就是這隨處可見的一個細節(jié),一位老師看在了眼里,并把這一細節(jié)設計成了一次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的主題,組織了一次大小班孩子“手拉手”生生互動,結(jié)果,大小班同學融為了一體,活動效果十分感人。所以,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的有效性離不開生活的提煉。從生活中的每一個感人細節(jié)入手,提煉教育內(nèi)容,設計多邊互動形式,給抽象的設計注入生活的源頭活水,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才會讓孩子們耳目一新。為此,作為一線教師,就要把活動的實施建立在生活的基礎(chǔ)之上,提煉生活,用之于活動實踐,教師的教的活水不斷,幼兒在集體活動的多邊互動中耳目一新,則最終的活動效果也將會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大放異彩。
總之,要給孩子一瓶水,教師就要通過認真系統(tǒng)的學習,用科學理論和先進理念武裝頭腦,用先進的教法和活動形式引導幼兒。只要教師的設計科學、合理了,孩子就能在集體活動的多邊互動中像變戲法一樣變出展示活動效果的魔術(shù)來,與教師伙伴一起,玩出千變?nèi)f化的花樣。
【參考文獻】
[1]陳雪玲.《指南》背景下幼兒園區(qū)域活動材料投放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界,2016.(15):172-172.
[2]盧偉,戴麗敏.幼兒園游戲材料生活化研究;以中班角色區(qū)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2):110-113.
[3] 李夕.讓孩子們擁抱大自然;利用自然資源創(chuàng)建幼兒園特色[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1):28.
【備注:本文是甘肅省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幼兒集體活動中多邊互動的有效性研究》, 立項編號(GS[2017]GHB00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