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汝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這個宏偉藍圖的勾畫需要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這個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也都是新時代的開創(chuàng)者、建設者。
當代大學生是新時代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主力軍。思政教育更是大學生入學的“通識”教育,要求不僅給青年大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還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要傳輸給學生正確的價值導向,旗幟鮮明地宣揚本國占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道德能力和發(fā)展道德思維。
高職院校學生存在著不愛學習公共課、缺少人生規(guī)劃、沒有堅定信念等問題,甚至有的學生求追奢靡之風,道德滑坡,自私自利;有的還鋌而走險,以身犯法。
以環(huán)化學院的食藥監(jiān)1701班、1702班、1703班為例,三個班實行合班教學,共有106人。在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公共課程進行調(diào)查中顯示:
三個班學生在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圖中,可以看出“沒興趣”、“課堂無趣,討厭說教”、“無用論”、是主要的原因,占總?cè)藬?shù)的80%。上述問題說明高職思政教學存在著“不想學、學無用”的難題。
高職思政教學之困境,是多個方面“力”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包括學生、教師、學校、社會等各個層面,不能割裂開來。但是學生作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和參與者,其影響也不言而喻,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角度來進行分析,可以分為三個原因:
“思修”緒論開宗明義指出,“我們處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必須要“做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要勤奮學習、全面發(fā)展,做到“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lǐng)之,方能中鵠”,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與法治素養(yǎng)。這些要求更需要正確的人生觀作為引導。人生觀的內(nèi)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很多學生接收“填鴨”式教育,把考大學視為唯一的目標,當這個階段性的目標完成以后就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之后的人生道路如何選擇,特別是大學普遍存在“重智輕德”、重專業(yè)輕通識的現(xiàn)象,學生們對思政課堂更為排斥。高職學生在外界看來更是高考“失利”者,在外在壓力和內(nèi)心迷茫的雙重作用下,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變得更為消極,更不用說人生價值實現(xiàn)與否。
社會主義道德觀要求推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建設。其中社會公德就針對“互聯(lián)網(wǎng)”提出了網(wǎng)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要自覺避免沉迷網(wǎng)絡,加強網(wǎng)絡道德自律。學生們進入新的人生階段后,缺少約束,多了自由,特別是唯“物”思想的盛行,學生們開始追求個性和享樂。如課堂上隨處可見的低頭一族,只顧玩手機,兩耳不聞窗外事,比起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手機游戲和視頻顯得尤為吸引;又比如校園戀愛,戀愛也是一種人際交往,它同樣受到道德的約束。戀愛是建立幸?;橐黾彝サ那白?,恪守戀愛中的道德關(guān)系到未來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戀愛中的道德規(guī)范主要有尊重人格平等、自覺承擔責任和相親相愛等,但是很多學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荒廢學業(yè),談校園戀愛只是出于尋求刺激,甚至片面或功利化的對待感情,這樣的戀愛關(guān)系不可能長久,還會造成不良后果。
高職院校沒有設立專門的法學院,有些學校甚至沒有或很少開設法律課程,學生們法制意識淡薄甚至空白,所以思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授相應的法律知識非常有必要,如《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最后一章以大篇幅介紹了法律基礎,旨在學生們培養(yǎng)自己的法律素養(yǎng)。比如頻發(fā)的“校園貸”問題,很多學生為了追求名牌,所謂的超前消費,當自己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物質(zhì)要求時,就想到了“省時、省力、低門檻”的“校園貸”,最后身陷囹圄,背負著沉重的金錢枷鎖,對個人、家庭都是打擊。所以有些學生認為讀書“無用論”是站不住腳跟的,特別當今已是法治社會,國家對法律的重視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年學生們更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法律素養(yǎng)。
針對高職思政教育存在的困境,通過分析我們知道,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和學習的主體,在求知的過程中的確存在很多缺失,人生目標迷茫,人生態(tài)度消極,人生價值空白,道德修養(yǎng)下降,法律意識淡薄等等,那么作為學生應該如何思考呢?作為教師應該如何改進呢?作為學校應該如何規(guī)劃呢?這是值得我們探究的。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關(guān)心青年成長,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同師生代表座談時就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
其中,“勤學”就是下的苦功夫,求得真學問。學生的本職工作就是求學,很多學生在大學浪費光陰,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特別是高職院校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鉆研專業(yè)課,還忽視公共課。很多學生對思政課沒有興趣,只知道課本的字面意思,不認真思考深層次的內(nèi)涵和意義,要想求得真學問,就必須下苦功夫?!靶薜隆本褪且訌姷赖滦摒B(yǎng),注重道德實踐,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善于反省自己的言行,不斷加以完善,才能在道德修養(yǎng)上得以提升,學生認為思政課堂“無用”,但是很多學生在校園中常常會因為口角就暴力相向,和室友相處也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集體榮譽感,沒有善德。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明辨”就是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我國法律規(guī)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即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很多學生容易受到網(wǎng)絡詐騙,甚至自己通過不法手段欺騙他人,都是沒有分清大是大非?!昂V實”就是要扎扎實實干事,做實干家。求學最需要腳踏實地的做事,現(xiàn)在校園普遍存在學生在課堂“睡覺”,晚上開始嬉戲,那么還有精力和實踐用來學習知識嗎?更有學生認為在學校是浪費時間,不能掙錢,主動退學去打工,好比平地高樓起,第一步就是要打好地基,沒有牢固堅實的基礎,怎么能建成萬丈高樓呢?
思政課堂上學生積極性不高,原因是什么呢?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很多老師教學形式呆板單一,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當然有一些老師理論水平也有待提高。
“團結(jié)、緊張、嚴肅、活潑”就是從教學角度來說的,“團結(jié)”就是強調(diào)整體、集體。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學校就是半個社會,班級就是一個小的集體,當學生在這種不愿意學習的環(huán)境中“浸染”,就會像病毒一樣蔓延到整個班級中去。“團結(jié)”就是教師要作為引路人,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團結(jié)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有集體感?!熬o張”意味著節(jié)奏和效率,比起中學時期的早起晚睡,每天都繃緊神經(jīng)埋頭苦讀,大學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而這些空余的時間讓學生們?nèi)菀追潘勺晕?,學習效率慢了,生活節(jié)奏也慢了。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就要拋出問題引起學生們思考,還要和學生互動,提高聽課的效率和吸收能力。比如講授《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的最后一章“堅持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jié)合”的內(nèi)容時,就可以引用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增強參與度?!皣烂C”指的是工作態(tài)度要嚴格、嚴謹,老師態(tài)度是否認真可以從側(cè)面反映在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上。為什么在思政課堂上學生們會特別不在意呢?有的教師備課馬虎,理論功底不扎實,甚至有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也就會隨便對待,所以“嚴師出高徒”,嚴謹?shù)墓ぷ髯黠L才能更鞭策學生?!盎顫姟奔礌I造愉快、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學會引經(jīng)據(jù)典,線上APP進行學習互動,課堂上用多媒體、視頻等增加趣味性。
高職辦學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國內(nèi)外也出現(xiàn)了很多高職思政教學成果,也提出了諸多有價值的觀點。如高職院校的育人模式、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應高校思政教學方法的研究等,不一而足。雖然認識到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上的不足,但還是存在理論不深、缺乏系統(tǒng)性。所以學校要做到“三善”:善思、善學、善變?!吧扑肌本褪且Y(jié)合自身院校的特點,比如從學校的教師隊伍的建設來看,思政教師有較重的教學負擔,有些學校教師與學生比達到了1::60以上,意味著一個教師可能要帶十幾個班,平時還有一些科研任務,因此顯得力不從心。這種存在教師隊伍不足,管理上有漏洞的地方,都要積極的進行完善。“善學”就是要學習好的管理方法,相互交流經(jīng)驗,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有充分認識,特別是在思政教學上,要善于傾聽教師、學生意見,并汲收改進。“善變”就是要因地制宜的學會變通、創(chuàng)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變化無處不在,只有學校在新時代下永遠保持“變”的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給教師們提供這樣平臺,在創(chuàng)新中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