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選·遼寧詩歌檔案”
編后語
這是《天津詩人》創(chuàng)刊8年來唯一耗時最長、付出代價最慘烈的一期。歷時一年多,從最初策劃到中途有些變更的尷尬,曾經(jīng)多次想放棄這個“機緣巧合”的選題,但面對遼沈大地那么多詩愛者的熱忱和期待,最終決定排除萬難堅定不移地繼續(xù)下去,這其中的苦楚只有編者清楚。
《天津詩人》2018冬之卷“中國詩選·遼寧詩歌檔案”由大梁、程云海、蘭茹、劉一冰、范君五人組成征稿小組具體負責征稿工作,從2018年5月28日公開征稿開始,特別是《中國詩人》主編羅繼仁先生以及遼寧詩壇領(lǐng)軍詩人李松濤先生和遼寧優(yōu)秀詩人群體鼎力支持,先后共征集600余詩人1000余首作品,《天津詩人》編輯部夜以繼日編輯審稿,最終選定154余位詩人333余首作品。
正如本期特邀評論家吳媛女士所指出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詩歌選本或詩歌評論都習慣于或者說樂于將詩人和他們的作品按照其出生地或活動集中地加以區(qū)分。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竟很難從技巧、審美或者創(chuàng)作意圖等方面實現(xiàn)對詩歌“群”的有效劃分,因而,以地域來考量當下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上策,也是下策”;“正如銅瓶里顫動著的水光/反映太陽或月亮的晶明形象/隨處飛升/隨處飄蕩/飄蕩到長空與天花板上”(維琪爾);正如我們看見曠地,如果是肥沃的,必定叢生著種種色色的無用的野草,想好好梳理它,得要先把它清理及散播好的種子。對于詩歌來說,有的人不斷接近,又不斷離開。站在詩歌這一邊,多年來我們低調(diào)編刊,就是為了有一方干凈而純粹的詩歌家園。對于每一位流淌著詩歌血液的詩人,對詩歌懷揣狂熱理想的每位詩人,我們是否要捫心自問下:這紛繁的人間,如果流俗,寫詩究竟作甚!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獲,但是每一次收獲都必須努力。史蒂文斯在《詩歌有一種殺傷力》中有這樣的詩句“內(nèi)心空蕩蕩者,謂之悲涼。心不裝滿,何其悲涼。”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傷”?!短旖蛟娙恕愤@些年做的“中國詩選·詩歌檔案”蘊藉著詩歌學術(shù)思想,以詩歌檔案選本的方式形成一種編年體的詩歌史??梢哉f《天津詩人》已經(jīng)努力到了無能為力,在本期存在的一些缺憾下“強行”出刊,只為漢語詩歌中國詩選大方向的完整性,這樣的“詩歌檔案”是由研究、文獻、史料和經(jīng)典漢語詩歌文本合成的綜合性詩歌選本,這樣的作為,是為當下詩歌做歷史的記錄,同時也為當下詩歌史尋找的另一種方式。而這一種方式,時刻接受讀者的檢驗和質(zhì)疑。
《天津詩人》詩刊編輯部
2018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