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萍,胡艷華,祝書麗,王詩月,唐旖紈,陳勇琴,黃麗筠
(四川省簡陽市人民醫(yī)院腎內科,四川 簡陽 641400)
慢性腎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引發(fā)的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使腎臟萎縮、不能維持基本功能的一種疾病[1]。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患者均患有尿毒癥。臨床上對尿毒癥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為血液透析治療。建立良好的動靜脈內瘺是對尿毒癥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前提。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來說,其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會影響其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注意保護此類患者的動靜脈內瘺,使其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能夠達到進行血液透析的要求。為探討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非熱康譜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強化護理對其動靜脈內瘺血流量的影響,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在四川省簡陽市人民醫(y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132例尿毒癥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年齡≥18歲。2)不存在進行非熱康譜紅外線照射的禁忌證。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患有影響本次研究結果的疾病。2)對治護的依從性差。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4例;其年齡為18~76歲,平均年齡為(59.2±2.1)歲。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1例;其年齡為18~76歲,平均年齡為(59.5±1.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非熱康譜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使用非熱康譜紅外線治療儀(型號為TY-102)照射患者動靜脈內瘺的部位。每次照射40 min,每周照射3次。2)每天在患者動靜脈內瘺周圍的皮膚上涂抹1次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時要注意避開患者的穿刺點。多與患者進行溝通,消除其憂慮等不良的情緒。隨時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病情改善的情況。為患者講解與尿毒癥有關的知識,提高其對尿毒癥的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強化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環(huán)境護理。保持病房空氣流通。監(jiān)測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保持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適宜。定時對病房內的空氣及設備進行清潔和消毒。2)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尿毒癥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與其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密切相關。因此,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多攝入優(yōu)質蛋白,控制鹽的攝入量?;颊呙咳諗z入的蛋白質總量應為1 g/kg,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應≥150 kJ/kg。讓患者少吃油膩、辛辣及脂質含量高的食物。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狀態(tài)監(jiān)測。根據患者的具體營養(yǎng)狀態(tài)為其補充維生素。3)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尿毒癥患者的病程比較長,其飽受病情的煎熬,極易產生抑郁等不良的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利用護理心理學知識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告知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可有效地控制其病情,大幅度延長其生存期,增強其堅持進行治療的決心。4)對患者進行動靜脈內瘺護理。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建立動靜脈內瘺側的手臂提重物。避免在建立動靜脈內瘺側的肢體上為患者采血。避免用力按壓或揉搓建立動靜脈內瘺的部位。尿毒癥患者通常存在皮膚瘙癢的癥狀。讓患者在感到動靜脈內瘺部位皮膚瘙癢時,通過轉移注其意力的方法緩解瘙癢,禁止其用手抓動靜脈內瘺部位的皮膚。若患者皮膚瘙癢的癥狀強烈、無法忍受,則讓其用手輕輕拍打瘙癢的部位,或對皮膚瘙癢的部位進行冰敷,從而緩解其皮膚瘙癢的癥狀。讓患者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因其用手抓撓或拍打皮膚而發(fā)生皮膚感染。每天至少觀察患者的動靜脈內瘺3次,確保其動靜脈內瘺通暢。5)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尿毒癥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容易發(fā)生低血壓的癥狀。因此,護理人員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若患者的血壓較低,則為其注射適量的生理鹽水。觀察患者是否發(fā)生寒戰(zhàn)、胸悶、發(fā)熱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若患者出現(xiàn)上述癥狀,則說明其機體與吸附劑的相容性較差,可能發(fā)生了過敏反應。此時要為患者靜脈注射10 mg的地塞米松,并讓其吸氧。若透析器及灌流器的顏色逐漸加深,則說明患者可能發(fā)生了體外循環(huán)凝血的情況。此時要為患者增加肝素的使用量。觀察患者肢體末端的血運情況。及時為患者補液,防止其因血壓較低而發(fā)生動靜脈內瘺血栓及動靜脈內瘺閉塞。
護理1周后及護理1個月后,分別測量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1周后及護理1個月后,研究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均大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1周后及護理1個月后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ml/min,±s )
表1 護理1周后及護理1個月后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ml/min,±s )
組別 例數 術后1周動靜脈內瘺血流量術后1個月動靜脈內瘺血流量對照組 66 301.2±49.3 524.7±59.1研究組 66 366.6±49.4 585.8±68.4 t值 14.842 13.985 P值 <0.05 <0.05
臨床上主要對尿毒癥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治療是指將患者體內的血液引流至其體外,用透析器代替其腎臟清除血液中代謝的廢物及過多的水分,然后將凈化后的血液回輸至其體內,從而凈化其血液的一種治療方法[2]。為尿毒癥患者建立良好的動靜脈內瘺是對其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前提。但長時間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可因多種原因而發(fā)生血管硬化、疼痛、血腫、靜脈炎,導致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減少,從而降低其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盡可能保護好患者的動靜脈內瘺[3]。非熱康譜紅外線是一種低能量的遠紅外線。用非熱康譜紅外線照射患者動靜脈內瘺的部位時,非熱康譜紅外線能夠穿透2~3 cm的皮下組織,提高其照射部位的溫度,使該部位的交感神經興奮,釋放舒張血管活性物質,擴張血管,加快血液流動的速度?;颊叨啻芜M行非熱康譜紅外線照射還能增加其局部組織中一氧化氮的水平,改善其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防止其發(fā)生動靜脈內瘺纖維化。強化護理是指將基礎護理內容精細化、系統(tǒng)化,使護理措施更人性化、有針對性的一種護理模式。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在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非熱康譜紅外線照射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強化護理,有效地提高了其治療期間身心的舒適度,防止其發(fā)生影響動靜脈內瘺血流量的危險因素。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非熱康譜紅外線照射和強化護理可提高其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