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軍
許多古詩教學的課堂,老師們都一心一意地帶著孩子們吟哦誦讀,覺得這樣才能把古詩所描繪的意象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然后以情悟情,將心比心。然而,有時卻事與愿違,折騰了一節(jié)課,學生該會的不會,該懂的不懂。筆者以為,這是我們很多老師沒有找到古詩文本解讀的“套路”。下面,筆者以《示兒》一詩為例,尋覓古詩文本解讀繞不開的“套路”。
把古詩讀出節(jié)奏,這在很多老師的古詩教學中都會出現(xiàn)。但可惜的是,不少老師都是將節(jié)奏劃分好讓學生去讀,而不是讓學生自己去選擇適合該詩的節(jié)奏。格律詩分為絕句和律詩,而這兩者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其中,一般認為絕句的節(jié)奏可以分“五言為二三句式,七言為四三或二五句式”。后來,人們運用“二字音節(jié)”法繼續(xù)細化每一句的節(jié)奏,從而劃分“五言為221或212,七言為2221或2212”。
就拿《示兒》來說,“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告知學生“2221或2212”兩種節(jié)奏之后,讓學生自己去選擇?或許在選擇過程中,學生才會明白按“前三句為2221,最后一句為2212”節(jié)奏朗讀,才更便于詩句意思的理解。
對于小學語文老師而言,只需要記?。核^的“平”,就相當于聲調中的“陰平和陽平”,而所謂的“仄”就相當于聲調中的“上聲和去聲”;所謂“平長仄短”指的是語速快慢的差距,而不是音調高低的區(qū)別——“平”要讀得緩慢而綿長,“仄”要讀得短促而有力。
且看《示兒》的“平仄”情況:
死去元知萬事空,(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悲不見九州同。(仄平仄仄仄平平)
王師北定中原日,(平平仄仄平平仄)
家祭無忘告乃翁。(平仄平仄仄仄平)
當我們按照“平長仄短”的規(guī)律,和學生一起誦讀這首詩時,古人吟唱的味道就自然顯露,根本就不需要糾結——這首詩我給它配上哪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那痈线m呢?其實,那樣反倒不倫不類,讓吟詩串了味。
這里提到的“音樂”,并非前面提到的節(jié)奏和平仄的音律,而是以詩為歌詞的歌曲演唱。對此大家或許并不陌生,如王菲演唱的 《但愿人長久》,羅文演唱的《滿江紅》等,都是家喻戶曉的名曲??纱蠹也恢赖氖?,在當下樂壇,有不少音樂團隊,以“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為基礎,把中國傳統(tǒng)詩歌譜上曲,用現(xiàn)代人喜聞樂見的、容易上口且具民族風格的音樂形式來展示中國經典古詩詞魅力,幫助現(xiàn)代人理解古詩詞。其中“中國皇家唱詩班”尤為突出,童聲演唱清晰通透,給人以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感覺。筆者的古詩教學課堂里經常會響起這樣的旋律。
筆者在教學《示兒》一課時,就先讓學生欣賞童聲合唱《示兒》,那曲調低沉凝重,學生一下子進入了氛圍。課末,學生主動要求再次聆聽童聲合唱《示兒》,學生的哼唱也在傳遞著悲愴的情感。
不少古詩,帶給讀者很強的畫面感,初讀者只看一眼,就會在腦海中勾勒出或清新或華麗或沉郁或靈動的畫面,讓人拍案叫絕。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大多配有插圖——那是教材美編用美術的方式呈現(xiàn)自己對詩歌的解讀,而這也常常是為詩歌“量身定做”的點睛之筆。
《示兒》一詩整個畫面暗淡,紅燭躍然紙上。那一滴滴流淌下的燭淚是詩人陸游從心底流出的:祖國還沒有統(tǒng)一,自己卻不久于人世,恨不能馳騁沙場,殺敵報國。那一行燭淚更滴落在每一個讀者的心上,感慨“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帶領學生觀察插圖,從而讓學生理解詩歌,理解詩人。
唐朝詩人盧延讓在《苦吟》一詩中寫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笨嘁髟娙速Z島更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些詩句都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古代詩人在自己作品的推敲上所下的苦功。唐詩宋詞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高的創(chuàng)作水平,煉字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煉字,可以煉數(shù)量詞、形容詞、動詞;煉字,還需要煉聲、煉形,更需要煉意。所以,葉圣陶先生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蔽覀冊诰唧w文本解讀中就要引領學生關注這些地方,透過這些“詩眼”觀照整首詩,詩意、詩情、詩境自然在孩子眼中一目了然。當然,我們的老師要對這些關鍵字詞準確無誤地解讀,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拿捏不準時,一定得想法考證。
《示兒》一詩中“元知”的“元”,很多學生會誤寫成“原來”的“原”。為了糾正學生這個錯誤,不妨在這個“元”字上推敲推敲:我們先讓學生明白,“元”和“原”都有“原來”“本來”的意思,可以通用;但詩文用字應盡量避免重復,這首古詩里已經有了一個“原”了,那這里只能是“元”了;在明代之前,“原來”“原知”都是寫成 “元來”“元知”,傳說朱元璋嫌惡元朝,連“元”字也看不得,遂下令將“元來”改為“原來”,南宋的陸游寫這首詩時是不需要避諱的。
古詩最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就是先讀一遍,然后將詩里的每一個字都精準地直譯過來,再讓學生背詩句、背解釋,最后默寫詩句和詩意??梢哉f,這樣的古詩教學可謂老師無趣,學生厭煩。古詩有自己的神韻,它的高明之處就是留白,讓“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高明的教師是讓學生學會“補白”,有時候,“補白”后的古詩就是一首散文詩。而這就讓“字字落實”從文字層面上升到了文學層面,古詩教學也就由枯燥無趣變得有詩情畫意了。如何“補白”只能因詩而異:有些畫面感強的詩,我們不妨讓學生用手中的畫筆,信手涂抹;有些詩歌情感豐厚,字里行間卻不著一字,我們不妨讓學生品味咀嚼,仔細揣摩;有些詩歌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時一個字就包含多彩的細節(jié),我們不妨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入境描摹……
《示兒》一詩畫面感強,所以本首詩的插圖非常經典,可以說是教材美編對詩歌“留白”之處的“補白”,除了筆者在上文提到的“流淌的燭淚”,還有幾處插圖上的細節(jié)值得我們引領學生去品味咀嚼,如“案頭的書卷”說明什么?“詩人痛楚的面容”下內心又有怎樣的波瀾?從“詩人堅毅的目光”中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詩人緊握的拳頭”這又有什么寓意?當我們讓學生借助詩句進行看圖寫話時,他們的思緒一定能跨越千年時空,徜徉在故事情境之中,和詩人陸游的情思交織在一起……
如果說“補白”是我們教給學生用“還原”的方法學習古詩,體現(xiàn)的是“文學”的層面,那么在古詩教學中,我們讓學生采用“比較”的方法學習古詩,打上的就是“文化”的烙印。高年級的古詩教學,如果一節(jié)課從頭到尾只是圍繞一首詩展開,那未免流于淺顯、單薄,也顯得突兀、孤立;相反,如果我們在教學某一首古詩時,以這一首詩為由頭,生發(fā)開去,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古詩,它們或許是同一個主題,或許是同一個表現(xiàn)方法,或許是同一個作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造出諸如“月亮文化”“游子文化”“送別文化”“邊塞文化”等的經典古詩課堂,課堂詩味濃了,學生自然會詩興大發(fā)。這就是勾連,這就是比較。有了這樣的勾連,這樣的對比賞析,學生的知識才能得到拓展延伸,豐富意象才能加深理解。
比如我們在教學《示兒》一詩時,可以勾連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同樣是告誡兒子,臨死前的告誡就顯得尤為沉重;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比較閱讀陸游的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病起書懷》,有了這兩首詩的映襯和鋪墊,臨死前寫下的《示兒》自然越發(fā)莊重。
首先,我們的老師對古詩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為了能用古詩的方法教古詩,我們老師就必須多閱讀多求教于方家,打下扎實的文化功底;我們還要端正治學的態(tài)度,勤查工具書,不能“不求甚解”。只有這樣,我們的古詩課堂才能旁征博引,典故、詩句信手拈來。其次,透過“讀出節(jié)奏”“讀出平仄”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古詩這一文學形式心生敬畏;透過“讀出推敲”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古代詩人心生敬畏;透過“讀出音樂”“讀出畫面”“讀出補白”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古詩課堂心生敬畏;透過“讀出勾連”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古詩文化心生敬畏……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古詩教學的課堂里,既要圖文并茂,也得詩情畫意;既要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還要讀出文學,更要讀出文化。這些永遠是我們古詩文本解讀繞不開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