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竹西小學 陸 慧
古詩詞教學提問情感畫面我們課堂教學應(yīng)該通過有效提問的藝術(shù),從關(guān)鍵詞語的解讀、詩詞畫面描繪的意境、詩詞對比教學等角度精心設(shè)計問題,指導學生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讀”對于古詩詞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夠幫助教師與學生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對古詩詞的關(guān)鍵詞進行解析,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此的個性解讀,不同的感受能夠讀出不一樣的情感,所以說,“讀”是古詩詞傳達感情的語言載體。
例如:《清平樂村居》的教學片段:
出示: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師:借助預(yù)習,你已經(jīng)理解了哪個字或詞的意思?
生:醉、吳音、翁、媼。
師:“相媚好”什么意思?首先我們來理解這個“媚”字,大家一起來看這個字的演變過程(出示金文、大篆、小篆、隸書的“媚”字)
師:在金文中,“媚”像什么?(女人)
師:這又是什么?
生:眼睛、眉毛。
師: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一個人最美的部位,而女人的眼、眉,則更顯得美好,所以這個媚字本來是好,討人喜歡的意思。在這兒呢?“相媚好”它包含了什么意思?
生:在這里代表的是,大家互相夸獎。
師: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是怎樣夸獎呢?(出示圖畫)兩位老人就這么坐著,笑著,聊著,心里那個美喲。你瞧,老兩口幾杯酒下了肚,話就多了起來,老爺爺望了望老奶奶,捋著胡子笑著說:“老伴呀”,聽著老爺爺?shù)脑?,老奶奶也樂得笑開了花,說:“老頭子呀”,……同桌兩人,一人演翁,一人飾媼。試試吧。
教師:看了你們的表演,老師也想加入,我們的口氣要柔柔的,短短的,誰愿意和我合作?
教師:老伴呀,剛認識你的時候我才20歲,現(xiàn)在我都滿頭白發(fā)了。
學生:雖然我們老了,但是我們有兒子,我們可以享福了。
教師:一輩子跟我生活在鄉(xiāng)村,你后悔了嗎?
學生:沒有。因我能跟你過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教師: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讀——
學生:讀大兒……
師:是呀,他們就這樣聊著,笑著,相互親熱地交談著,就叫“相媚好”(板書:相媚好)一輩子相知相守,不離不棄,這是多么難得!誰來讀讀?生讀。
教師:是呀,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個“媚”字,讓人醉了。也許什么也沒說,就這么媚好,就這樣讓人醉了。
【此片段以“相媚好”為課堂教學的引爆點,統(tǒng)領(lǐng)全詞,突出對核心內(nèi)容的理解,引導學生從會讀到讀懂,讓言與意在學生心頭和諧共生。通過這樣的反復品讀,讓學生從“媚”字中走進這其樂融融的畫面,穿梭進一段歷史時空,瀏覽了作者的“世外桃源”,閱讀人物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情感,文字帶來的溫度,讓我們更加體會到它的厚度?!?/p>
一首好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小詩,盡管只有幾十字,但詩人往往集中一些形象將一幅完美的圖畫展示給我們。再以《清平樂村居》教學片段為例,看教師通過圖片導入,引導學生整體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師: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畫面,有沒有感覺少了點什么?(此時播放流水聲)
教生:好像沒有溪水。
教師:答對了,那么溪水是怎么流淌呢?
學生:緩緩!
學生:叮咚!
學生:潺潺!
教師:說得好。但是,在這首詞中“溪”出現(xiàn)了三次,那么會顯得重復嗎?重復的話,是為什么還要用三次?不重復的話,是為什么呢?
學生:是不重復的。雖然用了三次,但是每個都有不一樣的含義。因為這里的三個“溪”表示不同的意思。
教師:具體是什么含義呢?
學生:這三個分別代表了“溪岸”“溪東”“溪頭”。
教師:嗯?;卮鹫_。三個“溪”,三個地方是不重復的。綠水環(huán)繞在村邊,將分散的畫面連接成完整的畫面。那么,伴隨著溪水流淌聲,我們再讀一遍這首詞。
師生齊讀。
【以上教學片段結(jié)合詩詞畫面感強的特點巧妙設(shè)問、相機追問、適當點撥,帶給了我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同時也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我們該如何進行類文本教學的有效提問?】
對于詞的形式特征,小學生缺少感性認識和理性歸納。教師設(shè)計對比教學,能有效讓學生了解詩詞的異同。
出示古詩《村居》,師:同學們都曾學過清代高鼎的《村居》,老師特喜歡這首詩中的春天,尤其是這首詩中的兒童,讀著它,我也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讓我們一起來留住這份童年的快樂吧!(齊讀)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一首《村居》。這是一首詞,看看這兩首《村居》,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一首只有一個部分,另一首有兩個部分。
師:詞分成了上闋和下闋兩個部分。
生:字數(shù)不一。
師:詞又叫長短句,句子長短不一樣。
師:左邊的是詩,右邊的是詞,看看題目,發(fā)現(xiàn)什么不同了嗎?
生:左邊只有村居,多了三個字。
師:這是詞牌名,是一種可以唱的曲調(diào)。書寫時中間要空一格,朗讀時也要停頓一下。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了學習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指板書)
師:看看題目有什么不同?
生:左邊的是“村居”,右邊的是“清平樂村居”。
師:(強調(diào)“樂”的讀音)大家讀一讀。
師簡介詞牌“清平樂”。
【出現(xiàn)兩首不同形式的《村居》,幫助學生建立對詞的表象認識,以高鼎的詩《村居》導入過渡自然,為學生學習詞《清平樂村居》做了鋪墊,降低理解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