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萍
(福建省龍巖市西安小學)
語文教材是以每個單元為一個主題來編寫的。因此,教師在單元教學中,應對單元進行全盤考慮,加強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注意聽說讀寫的聯(lián)系,巧妙地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從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入對整個單元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本單元圍繞“自然奇觀”這一主題,安排了四篇文章,其中《觀潮》《鳥的天堂》是精讀課文,《雅魯藏布大峽谷》《火燒云》是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我先播放配上音樂的錢塘江大潮的錄像,讓學生盡情觀賞,燃起學生的激情,又播放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視頻,再通過鳥兒無憂無慮生活的大榕樹及絢麗多彩的火燒云圖片來展現(xiàn)大自然的杰作。這時我讓學生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形容欣賞后的感受,學生紛紛暢所欲言,用上許多生動的詞句形容這些自然奇觀。接著我又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曾經(jīng)去過哪些好玩的地方游玩,那些地方的神奇之處在哪里?”以此打開他們記憶的閘門,他們紛紛交流起自己外出旅游的感受。這時,我進行這樣的導入:“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今天我們一起走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請同學們讀一讀本單元的導語,看看本單元主題是什么?”學生很快地回答:“自然景觀?!薄昂茫瑥慕裉扉_始,讓我們認真閱讀本組課文,想一想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來表現(xiàn)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的?!边@樣一放(放視頻)、一說(說感受)、一讀(讀導語),學生的情趣被調(diào)動起來,且對本單元教材有個初步的整體感知,為順利地進入單元教學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
本單元需要掌握的詞語帶有明顯的特點:一是這個單元都是描寫祖國山河壯麗的文章,因此詞語中也帶有明顯的“風景味”;二是詞語的結(jié)構(gòu)很特別,都具有類似的構(gòu)成方式,有一定的規(guī)律;三是描寫顏色的詞語多為四字成語,需要引導學生分類、歸納、總結(jié)。基于這些特點,在教學本單元的詞語時,采用“讀—寫—說—用”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分角色朗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等形式,把詞語讀正確,讀出詞語蘊藏的味道。接著用尋找“冒牌貨”的形式,說一說,寫一寫,讓學生發(fā)現(xiàn)錯字,加以更正,將正確的詞語認真地書寫一遍,然后把重頭戲放在讓學生從“讀讀寫寫”與“讀讀說說”這些詞語中找出規(guī)律,如ABB式的詞語有哪些?AABB式的詞語又有哪些?AABC式的詞語還有哪些?梨黃、百合色、紫橙色、茄子紫、葡萄灰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寬闊、籠罩、縫隙、靜寂、照耀這些詞語又有什么規(guī)律?表示水的不同形態(tài)的詞語有哪些?當學生找出這些規(guī)律后,再試著說說你還知道的類似的詞語,這樣既積累詞語,又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落實“用”,讓學生從中挑選幾個詞語,寫一段話或說一個故事。這樣進行識詞教學,既讓學生認識了語言文字運用的一些規(guī)律,又在運用中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
在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將單元文本的諸多問題整合成一兩個具有統(tǒng)領意義的主題,從而整合文本內(nèi)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入解讀。本單元四篇課文都描寫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無論哪篇課文都以“奇”為主題,針對這一特點,以“奇”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邊讀邊想,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一畫本單元四篇課文最能體現(xiàn)“奇”的相關句子或段落,好好讀一讀,背一背,體會每課表達“奇”的不同方法。通過“奇在哪里”這一問題來統(tǒng)領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單元教學脈絡清晰,簡潔明了,卻又重點突出,同時學生對這個單元文本的描寫特點又有了整體感知。
教學本組課文,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讀書、揣摩、品味,從字里行間感受大自然的美,想象文本所描繪的生動畫面。以《觀潮》為例,教學時從“奇”入手,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深入研讀,課文第3、4自然段中,潮來時的“奇”描寫得非常精彩,我們抓住“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顫動”“山崩地裂”“風號怒吼”等詞語,讓學生感受江潮的聲勢及其變化過程。再抓住“一條白線”“白浪翻滾”“奔騰西去”“漫天卷地”等詞語讓學生領會江潮的形狀與氣勢。并通過“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zhàn)馬飛奔而來”與課文的原句(“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進行比較,感受作者是如何把江潮寫得形象、具體的。在此基礎上再播放相關視頻,把學生帶入情境中。此時再追問,看到江潮的壯觀你想說些什么?又渴望做什么?啟發(fā)學生與作者、課文、大自然對話,最后通過美讀升華。這樣就做到了讀中品,讀中悟,既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魅力,又受到了自然美的熏陶。
葉圣陶說過:“課本不過是個例子,如果在教學中只鉆進課本而不走出來,學生所學所得就非常有限。”單元整體教學,除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例文外,還需進一步把課上獲得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讀物中去,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教學本單元課文后,學生已感受到作者如何用生動的語言描寫大自然的神奇與力量,此時可能意猶未盡,我們就可以順勢而為——向?qū)W生推薦閱讀《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學生自由選擇一冊自己喜歡的圖書,圍繞問題提示“你知道哪些自然景觀?這些自然景觀有哪些神奇之處?哪處景觀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么?你有哪些感悟?”進行閱讀,然后召開一個讀書交流會,展示與本書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及所摘抄的優(yōu)美詞句,匯報交流閱讀感受與收獲。在此基礎上,開展以“自然景觀”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課內(nèi)學習便順利遷移到課外,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增加了語言積累,提升了學生閱讀能力,還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語言單位,是閱讀教學的著力點。教學時,要善于捕捉課文中用詞準確,或比喻恰當,或關聯(lián)詞使用得當?shù)木渥蛹右源?,引導學生從仿寫中發(fā)現(xiàn)句式特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如《觀潮》中的一句話:“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边@句話運用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把錢塘江大潮描繪得氣勢非凡,讀起來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這樣的句子是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的好例子。教學時課件先出示“平靜的湖面猶如________ ;________ ,如同一顆顆明珠,閃動著動人的光輝?!痹俪鍪揪涫健?________ 猶如____;________ ,如同________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先交流,在充分說的基礎上,進行仿寫。
在教學中,善于捕捉課文中在遣詞造句、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有特色的精彩語段,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內(nèi)容的寫作方法,再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仿寫訓練。如《火燒云》第3自然段:“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边@段話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說說火燒云還會有哪些顏色。其次,引導學生捕捉揣摩這段話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先總后分,循著這樣的寫作方法進一步理解火燒云顏色瞬息萬變的特點。學生體會到這種寫作方法后,我就讓他們以“元宵節(jié)那晩,開始放煙花了,只見漆黑的夜幕頓時變得五彩繽紛”為開頭仿寫一段話。
“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保ㄈ~圣陶語言教育論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借鑒作者的思路,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思路?!而B的天堂》這課,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這部分先寫群鳥的形、聲、色,再突出描寫一只畫眉鳥,運用這種點面結(jié)合的方法,描寫群鳥在天堂里生活的熱鬧場景。學習這段話,教師把關注點放在表現(xiàn)手法上,著重指引學生模仿點面結(jié)合的方法,描寫運動會的一個場景,或藝術(shù)節(jié)上同學們的表演,或一場激烈的比賽,使場面活起來,動起來。這樣把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概括描寫有機結(jié)合,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總之,依據(jù)教材按單元編排的特點,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主題、內(nèi)容、寫法等多方面進行整合教學,這樣就讓語文學習既有深度又有廣度,不但能落實語言文字運用,還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失為一個值得嘗試的有效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