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龍
寫議論文,如果單一地演繹一些概念進行抽象地說理,往往顯得沉悶而又枯燥,了無生氣,讓人難以卒讀。怎樣避免這種情況呢?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一文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文章從追悼會現場說起,屬于寫畫面,是用象;寫張思德燒炭,屬于記敘,是寫事;沉痛哀悼,屬于感情流露,是抒情;為人民服務,屬于中心論點,是說理。文章充分地調動了象、事、情這幾種手段來幫助說理,不僅增添了文采,而且增強了說服力。
那么,怎樣運用象、事、情來助推說理,增強議論文的說服力呢?
什么是象?象,就是具有畫面感的形象,包括人物、山水、場景等。雖然形象的描寫在敘述文、抒情散文中普遍運用,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在議論文中卻并不多見,因為它不能直接闡述道理,證明觀點。但換一個視角看,象運用得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烘托效果。因為如果作者在闡述一種觀點、理念時只單一地運用一些抽象的理性的深奧的語言,那么文章難免會單調和枯燥,而如果能夠借助一些具有畫面感的形象來幫助闡述道理則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理性為感性,化深奧為淺顯。例如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結尾段寫道:
所謂革命高潮快要到來的“快要”二字作何解釋,這點是許多同志的共同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fā)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guī)定時日。但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文章通過“一只航船”、“一輪朝日”、“一個嬰兒”的形象描繪,給那些懷疑“紅旗到底能夠打多久”的悲觀者信心和鼓勵。這樣將理性的思辨力量化作有形的波浪震撼著讀者的心胸,顯示出強大的沖擊力。
事,即指事件、情節(jié)、故事。在議論文中寫事有什么作用呢?《觸龍說趙太后》一文給了我們不少啟發(fā):為什么許多人講了不少大道理,趙太后不僅不買賬,還大發(fā)脾氣,而觸龍卻能夠說服她呢?原來觸龍采用了請托太后為自己的幼子“找工作”——“補黑衣之數”的做法。這種替兒著想的談話方式讓太后產生了共鳴,太后不僅“笑”了,而且饒有趣味地與觸龍討論誰更疼愛幼子的問題,因此觸龍最終達到了說服太后將長安君抵押到齊國作人質的目的。由此可見,運用講事情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容易讓人明白道理。
在議論文中,單純說理往往讓讀者覺得沒有溫度。如果換個角度用事情去幫助說理,這樣既可以避免理念滿篇的枯燥無味,又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特別是在說理之中突然插入一件事情,則能夠轉換筆鋒、活躍空氣,文章有了生氣,道理也就更加可親可信。請看例文。
人可以貌相
魯人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說的是海水那么浩瀚,不能用斗來測量;評價一個人,也不能以外貌作為衡量標準。其實,在很多時候,人是可以貌相的。盡管一個人生下來,他的身高、相貌無法選擇,但一個人的相貌好壞,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際遇。佛教經典《無常經》里說“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心境,就有什么樣的面相。一個人的修養(yǎng)、境界、胸懷、見識與作為可以從一個人面相中看出些來。
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信息,或者說,相貌與能力等要素之間,存在著較高的關聯度。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暴露了他的人生密碼。人因性情之別,在天長日久的歲月磨礪中,必然因習慣性的表情重復,而在面部遺留下難已隱藏的痕跡。這些際遇,又反過來作用于人的容貌氣質,加重一個人相貌上的優(yōu)勢和劣勢。對此,有許多成語形容這種外在的表象,如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笑容可掬、冷若冰霜、賊眉鼠眼、鬼頭鬼腦、兇相畢露、殺氣騰騰等等,不一而足。一個面如核桃,愁眉不展的人,他的人生之路不會如意到哪里去,一定充滿了艱難困苦。相反,一個人如果紅光滿面,氣宇軒昂,他的事業(yè)之途大都平坦遂意,順風順水。
南朝的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容止篇》里,講述了一則“床頭捉刀人”的故事。說的是魏王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者,自認為自己形貌丑陋,很難在遠方來的使者面前稱雄,便讓魁梧英俊的崔季珪代替自己坐著,他本人則握著刀站在坐榻旁邊。接見完畢,派人去問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樣?”匈奴使者答稱:“魏王嚴正的儀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邊握刀站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辈懿僮鳛橛⑿酆澜?,志向高遠,心雄萬夫,盡管扮為侍衛(wèi),但其眉宇間流露的逼人英氣,仍然無法遮掩。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人的外表是內心的圖畫,相貌表達了人的整個性格特征?!庇幸粋€明顯的例證是,2004年發(fā)生在云南大學的馬加爵殺害同學案,至今讓我們感到寒心不已。其實,早在馬殺人之前,就有征兆。據當時給他照過畢業(yè)照的攝影師回憶:在拍照時,他看了馬加爵當時的模樣,內心就隱隱約約覺得這孩子早晚要出事,因為鏡頭面前的他眼露兇光,面帶殺氣。此時的馬加爵因為經濟貧寒和長相丑陋,常常被同學取笑,早已氣憤難平,怒火中燒,急于尋求宣泄。當馬加爵行兇外逃時,當時公安部門的通緝令是這樣描述他外貌的:體型中等,方臉,高顴骨,尖下巴,雙眼皮,凹眼,蒜頭鼻,大嘴,下唇外翻。從這個臉譜,我們可以想見馬加爵兇殘的模樣??梢?,有什么樣的心性,難免會從面部表情中流露出來。
二十年前,我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期間,曾經接觸過一起社會治安案件,兩個村民為瑣事斗毆,其中一個是禿子,下手特別狠毒,對方已經完全喪失還手能力,他仍然用鐵鍬瘋砍。眾人拉開,他還洶洶不休,嘴咬腳踢不已,必欲置對方于死地。對此我很不解。當地人用一句民諺解釋道,禿狠瞎犟。意思是說,禿子特別兇狠,瞎子特別倔犟。因為禿子的生理缺陷,從小受到人們的歧視謾罵羞辱,內心里有一股強烈的叛逆和反抗精神。一旦遇到導火索,內心的不滿就會火山般爆發(fā)出來,造成巨大的破壞性。瞎子呢,則因為什么都看不見,對缺少光明的他來說,世界一片黑暗,對一切事物的了解,只能靠道聽途說,揣摩想象,難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不完整不對稱,加上曾被人惡意地捉弄過,造成他認識一件事物特別固執(zhí)特別較勁,很難教育說服他們。
誠然,蕓蕓眾生,性情各異,相貌有別。相貌堂堂,衣冠楚楚者,未必真君子;相貌平平,衣衫樸素之人,也未必就是低賤之輩。雖然以貌取人有失偏頗,但在一定程度上講,一個人,有一顆什么樣的心,就有一張什么樣的臉。林肯說,在四十歲以前,相貌是父母給的,到四十歲以后,人就要對自己的容貌負責。既然我們無法改變先天的相貌,那么,就讓我們通過后天的努力來改變心境。與其通過借助衣著打扮化妝整容來費盡心機地修身,不如用知識、智慧、仁慈、愛心、寬容、教養(yǎng)等美德修心。這種由內而外所散發(fā)出來的優(yōu)雅高貴氣質,會讓你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人。
這是一篇頗有深度的議論文,文章卻講述了三件事:一則“床頭捉刀人”,一則攝影師相人,一則村民斗毆,但講述故事不是作者的目的,而是為了證明中心論點“人可以貌相”,所以敘事只是作為事實論據,簡潔而扼要,但文章卻因此而增添了虎虎生機,增強了感染力。
情,即情感?!案腥诵恼撸群跚??!卑拙右住杜c元九書》討論寫文章的這句話已成為文之準則。情感之美,常常是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標志。情感雖然沒有可感的形狀,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能夠籠罩著我們周身,并且彌漫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作為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創(chuàng)造美感的文章,有必要將感情演繹到位。我們平常喜歡說“情理之中”,可見“理”和“情”是一對孿生姊妹,不可分離。在議論文中,充分調動好情感,則更容易推動論證進程,幫助讀者細微體會道理,一些情真意切的議論類文章,能夠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離不開這個原因,例如李密的《陳情表》、諸葛亮的《出師表》、林覺民的《與妻書》等。李密在《陳情表》的后面部分寫道: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在這段文字里,作者將“情”演繹得淋漓盡致:“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拳拳之心,真切而動人,怎不使皇帝嘆為觀止,予以懷柔呢?如此這般,則作者前面提出的“愿乞終養(yǎng)”要先盡孝后盡忠的目的達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強,因為從“以孝治天下”這個這個角度出發(fā),皇帝如果成全作者的請求,可以收民心,可以服官吏,又可以慰作者,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總之,在論證過程中,充分調動好象、事、情這些手段,幫助說理,不僅可以舉重若輕,事半功倍,而且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化理性為感性,化深奧為淺顯,使文章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