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敏,朱 祥,劉針杏
(1.銅仁學院農(nóng)林工程與規(guī)劃學院,貴州銅仁 554300;2.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楊凌 712100)
樹莓(Rubus parvifolius L.)屬于薔薇科懸鉤子屬落葉半灌木植物,在我國野生資源豐富,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適應性特別強,常見于路旁、向陽山坡及灌草叢中[1-2]。樹莓藥用價值很高,根、莖、葉均可入藥,具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散節(jié)止痛等療效[3-4]。果實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有機酸、無機鹽,以及能清除人體有害自由基的抗氧化、抗癌物質,如花青素、黃酮、鞣花酸等[5-9],是一種新興第三代小漿果,栽培前景廣闊。
樹莓栽培歷史悠久,已有300余年,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種植樹莓,主要分布在美國、波蘭、智利、俄羅斯、加拿大、新西蘭和德國等國,常見的優(yōu)良栽培品種有80多個[10]。我國樹莓栽培和育種工作都比較滯后,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大面積栽培。沒有本土的優(yōu)良品種,一般從國外引進。果實中酚類物質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是樹莓引種栽培中重要的參考指標,對梵凈山野生樹莓果實中酚類物質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進行分析比較,篩選出酚類物質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強的優(yōu)良品系(種)進行引種栽培,為生產(chǎn)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試驗于2015—2018年在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進行。根據(jù)野生樹莓葉、花、果實及物候期,綜合鑒別出4個野生樹莓品系[1-2,11],以同年生優(yōu)良品種“Festival”為對比參照。不同野生樹莓品系于2016年3-4月選生長健壯并且一致的植株連根帶土挖掘移栽到平地處(海拔400 m左右),同一品系種植在一個小區(qū)內(nèi),試驗采取隨機區(qū)組設計。種植后植株統(tǒng)一進行常規(guī)的水、肥管理。
梵凈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最高峰鳳凰山為2 570.5 m,全區(qū)總面積約600 km2,位于貴州省東北部,屬于我國亞熱帶地區(qū),年均降水量1 100~2 600 mm,處于東經(jīng) 108°35'55''~108°48'30'',北緯 27°46'50''~28°1'30'',與江口縣、印江縣、松桃縣交界;年均溫度6~17℃,相對濕度年均80%以上,積溫1 500~5 500℃。種質資源豐富,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
(1) 總酚測定??偡雍康臏y定參照Folin-Ciocalteu(FC)[12]的方法有改動;沒食子酸(Gallic acid)作為標準物,于波長765 nm下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Fisher Scientific,Ottawa,ON) 測定吸光度,如果樣品的吸光度超過標準曲線線性范圍的最高點(1 mg/mL),用50%的甲醇稀釋樣品,以每克鮮食中沒食子酸的等價物(Gallic Acid Equivalent)表示總酚含量(GAEμg/g冷凍果實)。
(2) 抗氧化能力測定。FRAP法(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 測定總抗氧化能力,測定方法根據(jù)Benzie and Strain[13]描述且稍微改動,于波長593 nm處測定吸光度??偪寡趸芰σ悦靠诵迈r果實中Fe2+的等價物表示(FeSO4·7H2Oμg/g鮮重)。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AS軟件GML過程進行差異顯著分析,圖表使用Origin 8.5繪制。
由圖1可知,野生樹莓品系1、品系2、品系3和品系4的果實總酚含量分別為2 563,2 891,1 982,3 567μg/g,對照品種(CK,F(xiàn)estival)為2 478μg/g;經(jīng)多重比較分析可知,4個野生樹莓品系果實中相互之間總酚含量差異顯著(p<0.05),除品系1與品系2外,品系4、品系3與CK之間差異顯著(p<0.05),其中品系4的總酚含量高出CK 1 089μg/g,品系3低于CK 496μg/g;品系1和品系2與CK之間無明顯的差別 (p>0.05)。
野生樹莓果實中總酚含量的比較分析見圖1。
圖1 野生樹莓果實中總酚含量的比較分析
不同野生樹莓果實中抗氧化能力分析見圖2。
野生樹莓品系1、品系2、品系3和品系4的果實抗氧化能力分別為4 429,3 980,3 245,5 234μg/g,對照品種(CK,F(xiàn)estival)為4 210μg/g(由表2知);經(jīng)多重比較分析可知,4個野生樹莓品系果實中相互之間抗氧化能力差異顯著(p<0.05),除品系1與品系2外;品系4、品系3與CK之間差異顯著(p<0.05),其中品系4總酚含量高出CK 1 024μg/g,品系3低于CK 965μg/g;品系1和品系2與CK之間無明顯的差別(p>0.05)。
圖2 不同野生樹莓果實中抗氧化能力分析
總酚和抗氧化能力的相關性分析見表1。
表1 總酚和抗氧化能力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1可知,總酚與抗氧化能力的相關系數(shù)為0.913,表現(xiàn)出極度相關性。
(1)4個野生樹莓品系果實中酚類含量差異比較大,其中品系4酚類物質含量最高,高于優(yōu)良品種Festival,并且差異顯著;其次是品系2、品系1,與優(yōu)良品種Festival無明顯的差異性;品系3的酚類物質含量最低,明顯低于優(yōu)良品種Festival。
(2)4個野生樹莓品系果實的抗氧化能力含量差異比較大。其中,品系4抗氧化能力最強,高于優(yōu)良品種Festival,并且差異顯著;其次是品系2、品系1,與優(yōu)良品種Festival無明顯的差異性;品系3果實的抗氧化能力最弱,明顯低于優(yōu)良品種Festival。
(3)野生樹莓果實的總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之間表現(xiàn)出極強的相關性。
另外,該研究只對野生樹莓引種后果實總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進行了統(tǒng)計研究,得出的結論只能作為初步的參考,生產(chǎn)中引種栽培還要對品系其他的農(nóng)藝性狀(物候期、抗寒性、抗?jié)承裕┻M行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