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
【摘要】本文從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入手,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后勤管理;策略
新形勢下,作為高校管理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后勤管理也成為了高校改革的重點。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改革趨勢更加社會化,逐漸獨立于教學行政,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和困境。
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
(一)后勤管理體制模糊。如今高校后勤部門的管理模式普遍參照企業(yè)的管理模式,甚至有些高校將校內后勤管理部門外包給校外的專業(yè)企業(yè)或者個人進行組織、管理。無論是哪一種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越性和缺陷,同樣促進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然而,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體制暴露出了職能和產權關系劃分模糊等問題,這些缺陷不可避免會給高校管理體制的發(fā)展帶來消極影響。
(二)高校特殊性問題。在高校后勤管理逐漸社會化的現狀之下,高校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顧慮,對辨別后勤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國家政策的問題極其敏感。高校后勤部門服務的對象是高校內的老師和學生,因此在收費上應當考慮到對師生的照顧。大部分高校師生希望高校后勤部門對其收費標準低于一般水平,更加體現公益性質,而逐漸趨向社會化的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又面臨著類似于企業(yè)身份而涉及的盈利收益問題,這就形成了一對矛盾。
(三)后勤管理隊伍建設滯后。后勤管理隊伍的任務瑣碎、繁重,涉及到高校師生教學、生活方面的安全防護、基礎設施維護、基本生理需求滿足等問題,是后勤服務最堅實的力量。然而,后勤管理人員的招聘門檻低,無任何的專業(yè)性要求,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服務能力也存在差異,管理起來十分困難,導致了后勤管理隊伍成為了高校管理體制中最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四)后勤管理設備落后。大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設備仍然較為落后,不能夠適應新形勢下高校改革發(fā)展的需要。部分高?;A設施如E卡通充值機、熱水裝置等老化,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給使用的師生帶來極大的不便,或者對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沒有及時購入方便師生生活的設施。
(五)智慧校園建設管理有待改進。智慧校園指的是依靠信息技術支撐教學、科研、生活等校園活動的數字校園體系?,F在高校智慧校園的建設管理在五個層面上存在問題。在宏觀層面上重視力度不夠;在理論層面上,建設不足,高度不夠,不接地氣,可持續(xù)性不夠;在技術層面,缺少互聯(lián)互通的方法;在現實層面,依賴于廠家;在人力層面,信息化建設人才不足。
二、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加快管理體制改革,明確體制關系。隨著市場經濟的成功轉型,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也逐漸轉向市場經濟管理模式。然而,在實際的轉型過程中,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仍然有待進一步改善。因此,高校應當重視對管理體制的改革,針對管理過程中所反映的問題,針對性地剖析原因,從而對后勤管理體系提出具體的要求,從而確保高校后勤管理有秩序、高效地進行。同時,高校還應當將其后勤管理區(qū)別于企業(yè)的管理,劃分清楚權利和責任的界限,適當將企業(yè)管理中高效、合理的方法、理念投入到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之中,取長補短,理清楚后勤管理部門、學校和企業(yè)之間的關系。
(二)學習企業(yè)模式,取長補短。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大多伴隨著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向著企業(yè)的管理模式進行轉變?,F代化的企業(yè)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可供高校后勤工作進行一定程度的借鑒,如完善后勤管理的基礎配套設施、積極適應社會化的市場競爭、采取有價值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高校應當適應社會化發(fā)展的趨勢,在合理范圍內學習企業(yè)發(fā)展模式,取長補短。
(三)加強后勤管理隊伍建設。后勤隊伍作為高校后勤管理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門之一,是高校后勤體制改革的關鍵因素。高校若想切實高效地完善后勤管理體系,首先必須要重視對后勤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設立合理程度內的入職門檻,招聘更多具有專業(yè)管理知識的人才,設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人才激勵制度,建立人性化的員工管理體制。此外,重視對在職員工的繼續(xù)教育,定期組織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專業(yè)性講座等,鼓勵員工多多了解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提高其知識水平。
(四)細化成本控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形勢之下的高校后勤管理逐漸由計劃經濟模式轉型為市場經濟模式,公益性和市場性各占現代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特點中的一半。高校的發(fā)展不單需要體現教育的目的和本質,還要一定程度上服從于經濟需要,通過盈利以滿足持續(xù)不斷地運作。高校的后勤成本不只是大眾普通觀念中的基礎設施購置和維護支出、食品支出等,科研經費也包括在內。對于高校后勤管理的成本支出應當進行細化的控制,記錄好每一筆支出,確保每一筆的手續(xù)齊全,開源節(jié)流,如此不僅能夠嚴格控制好后勤管理的成本,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
(五)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管理。首先,從宏觀上,加強高校對于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第二,在理論上,對智慧校園的建設有整體的規(guī)劃,從全局出發(fā),梳理數據的價值、模型等,對信息化的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運營機制。第三,在技術層面,提前定義互聯(lián)互通的窗口。第四,擺托廠商限制,獨立主導建設。第五,建設專業(yè)性的校園信息隊伍。
【參考文獻】
[1]蘇惠川,陳晨.芻議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的有關問題[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04):95+97.
[2]張臣.關于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6(16):203-204.
[3]王玲.關于新形勢下高校后勤行政管理的幾點思考[J].法制博覽,2018(08):237.
[4]安杰.新型智慧校園建設的思考與實踐.北京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