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語文課堂要追求什么?我的想法是:要追求“有感應的課堂”。
近來,我跟一些老師在一起研讀《易經》,想汲取古圣先賢的智慧,用以開拓我們的思路,從而走好我們的母語教育改革之路。
否極泰來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否、泰是兩個卦的名字。泰是好的時代,政通人和的時代,令人奇怪的是,泰卦的卦象卻是地在上,天在下。否是不好的時代,政局混亂、民不聊生的時代,否卦的卦象反倒是天在上,地在下。這是為什么?
原來古人認為,陽氣是輕清的,向上走;陰氣是重濁的,向下沉。只有天在下,地在上,陰陽二氣才能相向而行,才能溝通,才能相互感應。好的時代是怎么形成的?好的時代必然是上下溝通的,有感應的。否就不同了,是相背而行,陽氣上行,陰氣下行,二氣越走越遠,不溝通,上下沒有感應,怎么能有好的局面出現?
用《易經》的觀點看,好的語文課堂,必須是師生之間有交流、有感應的,這才叫好課。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師生之間要“來電”。
說到“有感應的課堂”,我就想到了于永正老師的課。他上課有如磁石一般,哪怕是從未教過的學生,也能很快地被他吸引,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境界,感到如坐春風,其樂融融。在學生的眼睛里,他不是威嚴的師長,而是“忘年”的學習伙伴。師生關系之融洽,課堂氣氛之活躍,探究空氣之濃烈,往往給聽課者以強烈的感染。在他執(zhí)教的課堂上,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創(chuàng)造性得以激發(fā),師生、生生的思想碰撞,不時地迸出智慧的火花,就是那些原來被認為很“笨”的學生,似乎也變得聰明了。
于老師的課堂何以如此地“有感應”呢?
《易經·文言傳》中,孔子對“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一句是這么解釋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就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一只雞打鳴,許多雞都跟著叫起來。人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知己,知道自己之謂也。知己就是理解,能理解必由相同的認識或理念。水向濕的地方流,火向干燥的地方燃燒??梢姡舜酥g的感應,是由于二者有相似性。
此類現象,在生活中太多了。一對好夫妻,必有其相似性,叫做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否則便是矛盾不斷,不是吵架,就是家暴,日子過不好。與人交際的竅門就是尋找與對方的相似性。外國的樂團到中國來表演,總要唱一曲中國流行歌曲,比如《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觀眾馬上就很興奮,報以熱烈的掌聲。外國政要到中國訪問,往往要秀上一句中國話,聽眾會感到很親切,馬上拉近了距離。
于老師的課堂為什么“有感應”?其奧秘就是,他有一顆永不泯滅的童心,懂得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能與學生相似。
這是構建“有感應的課堂”的首要條件。
其次是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嫻熟的教學藝術。具體地說就是“三要三不要”:一是要循循善誘,不要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二是要善于激勵,不要給學生潑冷水;三是要善于激疑,不要將答案和盤托出。
只有循循善誘,才能形成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只有善于激勵,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似乎學習內容也變得容易了;只有善于激疑,才能迅速形成學生憤悱的境界。這三者,對于構建“有感應的課堂”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第三,教師對于文本的深入鉆研與準確把握,就能充分揭示文本的豐富內涵與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與探究的濃厚興趣,這對于形成“有感應的課堂”也是十分重要的。
對于文本的把握,只要肯下功夫,并不太難。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嫻熟的教學藝術,對于一個熱愛語文教育的老師來說,通過長期的學習與實踐,也是可以做得到的。要做到與學生相似,洞察兒童心理,尊重兒童的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使之內化為一種職業(yè)素養(yǎng),則必須通過長期修煉。正如于老師所說,“我越和學生相似,學生越親近我。教了五十多年的書,最終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則其課堂必是“有感應的課堂”。
(張慶,著名特級教師,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主編,華東師范大學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