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京
拼多多用三年時間實現(xiàn)上市,讓人們一下見識到了社交電商的巨大魅力?;谏缃涣炎?,傳播的社交電商引起了眾多創(chuàng)業(yè)者的效仿和深思。
1.現(xiàn)有的裂變方法論多是基于微信生態(tài)下的裂變,如果離開微信,裂變的基礎條件是什么?認清這個問題,對于我們在任何環(huán)境下做裂變傳播都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2.裂變方法多種多樣,然而有的項目適合做裂變,有的則不適合;有的做出來順風順水,有的則與初衷大相徑庭。這當中有沒有一個比較通用的規(guī)則可以避免“入坑”?
3.裂變傳播只是開始,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讓轉化了的消費用戶,沉淀下來持續(xù)消費。那么如何判定“傳播”與“沉淀”的界限,標尺是什么?
社交裂變營銷的理論基礎是:每個人背后至少直接影響七個人,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往下一層就是七次方的裂變,基于這個理論,只要每一級都有動力幫你傳遞,就是社交裂變式營銷,也叫“病毒式營銷”。裂變傳播的三個基礎條件即存量流量池、傳播驅動力、有效互動能力。
①量流量池決定了被傳播的產(chǎn)品(或服務)能夠覆蓋多大范圍。
比如A產(chǎn)品傳播有10個種子用戶,按照每個人直接影響7個親朋好友的理論來計算,第一輪傳播(刨去10個種子用戶)就是70人,如果傳播驅動力足夠強大,就會產(chǎn)生第二輪傳播,70×7=490人,以此類推。假設B產(chǎn)品有100個種子用戶,第一輪傳播的用戶數(shù)便是700人,遠超過A產(chǎn)品第二輪傳播的用戶數(shù)。傳播也有生命周期,時間越長,傳媒勢能越弱。因此理論上A、B產(chǎn)品的傳播裂變都可以無限大,但如果加上一個截止時間,兩者的差距就會很大。
②傳播驅動力,就是促使下一級傳播者傳播的直接動力。
諸如邀請有獎,拼團等二級分銷形式,都是利益驅動。像砍價、朋友圈集贊、助力等,屬于精神驅動——幫朋友忙,會得到朋友的感激,同時增加好友印象。對于小額利益驅動和精神驅動,務必做到讓傳播者“不費力氣不費錢”,即所謂的“舉手之勞”,動一動手指,便能獲得人情、獲得紅包、獲得好感,皆大歡喜。
③有效互動能力如何賦予并強化?
通常而言,常見的有三種情形容易引起回應:
a.能夠令自己“人前顯貴”,比如星座查詢、曬娃曬獎、去過哪些城市等,讓朋友圈的人認識到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
b.擁有發(fā)言權,比如發(fā)生的新聞與自己的家鄉(xiāng)、城市、小區(qū)、朋友、同事、鄰居等有關,或者與自己的遭遇、經(jīng)歷、興趣、愛好等相同或相似,自己有發(fā)表看法或補充事實的權威性;
c.感恩,用戶獲得良好備受尊重的消費體驗,對于服務者的用心,心懷感激,因而予以肯定的回應并擴散(與之對應的差評也是如此)。
強化互動能力就要從上面三個方面入手,比如互動內容的設計、文案的設計、產(chǎn)品或服務本身的體驗,等等。
裂變傳播作為市場營銷的一種手段,目的無外乎兩點:①提升品牌曝光,增強品牌辨識度;②提高交易轉化,擴大付費用戶。
因此在做裂變傳播前首要考慮的是裂變的目的——做交易轉化還是做品牌曝光,并且還要有一個量化指標,因為這涉及到裂變的另一個考量要素——成本。
如果是做品牌曝光,盡量追求低成本。因為每一筆支出并不能帶來直接的交易轉化,只能根據(jù)裂變前后的銷售數(shù)據(jù)對比,了解到大概的情況。
如果做交易轉化,能低成本更好;如果不能,則以最終的量化指標為標尺。比如銷售100件商品的利潤可以覆蓋10件商品的成本,那么作為誘餌的成本投放就要控制在10件商品(成本)以內。當然,這不是最終目的。因為裂變不是做一次性交易,所有付費用戶都要成為品牌的流量池,在裂變啟動成本停止投放以后,日常經(jīng)營的銷售數(shù)據(jù)比之前上升,這樣的成本投入才是值得的。
所謂“流量池”就是沉淀用戶群,是當前所有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賴以生存的根基?!傲髁砍亍币辉~是從商家角度來看的。實際我們更應從用戶角度去看,他們(流量池——沉淀用戶群)不僅是品牌的擁護者,也是品牌的傳播者和消費者。
最近一段時間網(wǎng)上流傳著一篇文章,談到瑞幸咖啡4個月開1000家門店,實現(xiàn)裂變。其實這不是裂變的功勞,而是資本的功勞。裂變可以擴大單個門店的用戶流量池,但無法快速擴大門店規(guī)模。因為這涉及門店的選址儲備、店長儲備、店員招募與培訓,以及中央廚房的建設與運營和原材料的供應與物流,甚至包括新用戶的首單免費,都是資本的功勞,裂變在其中只是充當了一個很小的角色。
看到有的文章將集卡片、集瓶蓋等營銷行為也列為裂變營銷,而缺少了一個界定性條件:是否帶有社交屬性?如果沒有,就屬于沉淀用戶行為,而不是裂變行為。
裂變的終極目的是沉淀。但裂變的直接目的是形成用戶流量池——傳播給更多人知道并體驗,從而成為品牌或產(chǎn)品的粉絲。這個粉絲群體可以在以后任何需要的時候,開展二次甚至多次裂變及轉化。沉淀的直接目的是對流量池內的用戶做深度開發(fā)和維系,實現(xiàn)多頻次復購。集卡片、集瓶蓋等,從直接動機上說,就是不斷引導用戶做復購,這種營銷行為針對的是單一用戶,至于用戶是否將該行為傳播出去,則是這一營銷行為的附屬品。
同時集卡片、集瓶蓋等屬于實體物品積攢行為,很難形成爆發(fā)性互動傳播,但對于某些特定人群會具有較強的傳播價值。比如小朋友集齊幾個特定卡片,在卡片游戲中就擁有某種“權威性” “號召力”。
因而這就要求目標用戶群范圍必須確定、密度足夠大,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交傳播。
如果單從用戶自發(fā)傳播的角度,這類行為缺乏足夠的分享動力。對于任何一個營銷方案都很難同時達成多個目的(比如同時達成裂變、口碑、轉化、沉淀、二次轉化等目的),必然是一個主要目的+多個附屬結果(在主要目的達成后順帶提升的結果)。
做過宣傳的人都知道,優(yōu)秀的宣傳海報都只突出一個賣點,而不是把所有賣點都強化。因為這會導致用戶無所適從,從而一個賣點也記不住,最終造成品牌模糊的結果。
因此,對于裂變,需要做到量力而行,精準分析、細致謀劃,視目標而動,而后構建良好的會員體系,充分挖掘用戶長期價值,與用戶共同成長。
1、拼團。原價100元商品,10個人買價格降低至80元,20人購買則降低至50元。
2、邀請有禮。①老用戶邀請新用戶獲得分成/紅包/禮品等(可設置階梯獎勵,邀請1~3人獎勵20元,邀請4~6獎勵40元,以此類推);②新用戶注冊獲得紅包,但需要分享出去才能領取。
3、裂變紅包。①老客戶體驗后獲得紅包分享出去,好友可領取,增加游戲互動元素在內;②老客戶獲得的紅包發(fā)出去后,系統(tǒng)設置第幾個(比如第5個或第10個)搶到的朋友可領取最大份額的紅包。
4、眾籌裂變。①砍價,邀請若干好友一起助力砍價;②集贊,朋友圈集贊,達到多少贊可獲得某個獎勵,可設置階梯獎勵,或評出一二三名,等等。
5、帶有社交互動的集卡等。比如支付寶的集“?!保袢疹^條集“生肖”,都是比較經(jīng)典的案例。
6、朋友圈打卡。比如堅持跑步多少天,累積多少公里,堅持多少天背多少單詞,等等。
7、排名。獲得榮譽感/優(yōu)越感,比如獲得勛章,之前新浪微博推出各種勛章,比拼好友勛章排行榜。微信推出的跳一跳等帶有比分排名的小游戲。
8、趣味測試。比如針對高考,朋友圈出現(xiàn)了各種考試,得分多少,能夠進什么大學;還有曾經(jīng)火過一陣子的最強大腦比拼,同等量級選手間的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