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南 施志艷
(北華航天工業(yè)學(xué)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在電影領(lǐng)域同樣也是如此。就像《羅馬假日》與《諾丁山》這兩部電影,雖相隔40余年,但都以地位懸殊的愛情讓觀眾在光影的世界中感受著浪漫,甚至讓無數(shù)觀眾因此踏上一段段尋愛之旅,在羅馬和諾丁山尋找屬于自己的情感。然而《羅馬假日》與《諾丁山》這兩部電影雖然屬于商業(yè)影片,都是以“小妞”電影的形式和略顯俗套的愛情故事來吸引觀眾,但是卻不妨礙威廉·惠勒與羅杰·米歇爾兩位導(dǎo)演將更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納入其中,尤其是兩部影片通過奧黛麗·赫本與茱莉亞·羅伯茨兩位不同時代女演員的精彩演繹,將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識淋漓盡致地展示給觀眾,讓觀眾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結(jié)局中感受女性意識覺醒的力量,從而對女性地位及女性話語權(quán)進行思考?;诖耍疚膶刹坑捌械呐砸庾R覺醒進行研究,以期從不同角度探究兩部影片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
《羅馬假日》中奧黛麗·赫本飾演的安雖然是典型傳統(tǒng)女性的代表,在自由與愛情力量的推動下,也曾決心逃脫皇家禮制的束縛,但是在家庭、國家責(zé)任等壓力之下,她那顆女性之心最終沒有完全覺醒,安的女性覺醒之路也最終以悲劇告終,因此《羅馬假日》中女性意識的覺醒只是暫時的,這種意識并沒有促使主人公徹底背叛傳統(tǒng)。
影片伊始,導(dǎo)演威廉·惠勒就將主人公的生活設(shè)定為被控制、被束縛的狀態(tài),小小年紀的公主,由于國家使命,需要馬不停蹄地走訪英國白金漢宮,飛往阿姆斯特丹舉行揭幕儀式,游輪下水典禮,飛往巴黎鞏固和歐洲的貿(mào)易關(guān)系,最后返回羅馬。盡管貴為堂堂一國公主,但是她卻深陷滿滿的日程安排中,沒有絲毫喘息之機會。公主身上標志性的微笑與舉止,看似高貴典雅,實則掩藏著她的疲憊與無奈。為了國家利益,柔弱的她被迫參加各種上層社會的場合,面對各色人等,甚至得需要與討厭的男人跳舞。她在自己的生活中毫無選擇權(quán),即使是睡衣也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當有人送其禮物時,自己也不能隨意取舍,當然其更不能肆意表達情感,不能放聲大笑,也不能大聲痛哭,只能將端莊的微笑掛在臉上。觀眾由電影中可以看出,雖貴為公主,其實她只是個提線木偶,是男性社會造就的女性傀儡,其存在的價值就是為男性服務(wù),看似風(fēng)光無限,實則完全沒有任何個人權(quán)利和表達自我意志的自由,更別說女性話語權(quán)。在這種傀儡般的生活中,公主最終忍無可忍,她夢想和其他妙齡少女一樣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于是開始反抗。雖然這種反抗只是主人公對繁重行程和生活本能的抵觸,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女性自我意識的萌芽。例如當主人公實在忍受不了繁重的行程,感到異常疲勞時,她會放下公主的身份,和其他女孩一樣放聲大哭;當她發(fā)現(xiàn)窗外人們載歌載舞時,也開始憧憬遠方的自由,于是也沖動地翻過陽臺悄悄溜出去;當她無意間在商店櫥窗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頭發(fā)如此難看時,不顧理發(fā)師的規(guī)勸,勇敢地將自己的秀發(fā)剪短。由此可以看出,主人公其實在重重的束縛下,也開始關(guān)注自由和自我身份,開始努力擺脫傀儡的身份。
然而在傳統(tǒng)禮數(shù)和道德倫理的束縛下,公主的反抗也僅僅如此,即使是后來偶遇愛人,也沒有讓其女性意識真正地覺醒,她最終還是向命運屈服了。如影片中,盡管男主人公喬帶她在羅馬獲得了無比的快樂,體驗到愛情的甜蜜,但是當夜幕降臨時,公主又不得不回到原本屬于她的世界和位置上。影片中不斷逼近的夜色,不再單純地指時間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男權(quán)社會和傳統(tǒng)道德倫理在安心中無法阻擋的力量,就像黑夜必將來臨一樣,她的反抗也必將失敗。最終影片中,公主的女性意識沒有從萌芽狀態(tài)成長,也沒有完全解放自己,只能選擇屈服于命運,屈服于傳統(tǒng)男權(quán)社會強加在其身上的身份和責(zé)任,黯然離開她原本可以獲得的一切。其實影片最后,公主聽從皇室安排參加新聞發(fā)布會時,觀眾可以從她在記者的追問下說出最喜歡的城市是羅馬時發(fā)現(xiàn),她內(nèi)心對愛情的依依不舍,女性意識并未完全消亡,但是面對無比強大的傳統(tǒng)道德約束力和責(zé)任感,其只能將原本已經(jīng)萌芽的覺醒意識壓抑下去,盡管此時臉上仍然帶著那毫無瑕疵的微笑,但是那段愛情故事卻以悲劇的形式告終。
《羅馬假日》中,公主反抗不公正待遇,爭取自由的女性意識之所以死在萌芽階段,一方面是因為男權(quán)社會的統(tǒng)治力過于強大,例如影片中皇室派了無數(shù)人尋找她的下落的畫面,讓她感到無處躲藏,心驚膽戰(zhàn)。另外,之前影片中也曾描寫過其反抗的下場。尤其是侍女為公主安排好另外一天繁忙的旅程時,她終于忍不住歇斯底里地發(fā)起脾氣,但是這種反抗卻被一針鎮(zhèn)靜劑所消除,反抗也沒有任何效果。之前遭受的壓迫和束縛在一定程度上讓公主心有余悸,她不想再遭受之前的痛苦,因此懦弱戰(zhàn)勝了本不強大的女性意識。另一方面是因為作為皇家公主,作為一個完全認同自己階級屬性的人,她不敢想象將自己的未來托付給一個經(jīng)濟拮據(jù)的記者,不敢跨越男性定義的階級性,甚至連她自己也對背離皇室的未來生活沒有任何的信心。換句話說,公主其實并沒有真正地擁有過獨立意識,她只想依靠男主人公獲得短暫的自由和與以往不同的生活體驗。這種稍縱即逝的女性意識萌芽雖然對其公主身份來說已經(jīng)有所進步,但是仍然不足以為她內(nèi)心形成巨大的反抗力量提供支持,也無法讓她放心大膽地投入到愛情中,其愛情悲劇也是難以避免的。
總之,《羅馬假日》一片中,公主身上的女性意識雖然也曾讓其勇敢地逃了出去,體驗了一些自由的味道和愛情的甜蜜,但是這種女性意識并非徹底的覺醒,導(dǎo)致她的女性意識被自己心中原本根深蒂固的等級意識、男性至上的意識所扼殺。因此當她在女性意識和傳統(tǒng)意識之間搖擺不定時,她的悲劇必然難以避免。
影片《諾丁山》中,茱莉亞·羅伯茨飾演的女明星安娜,雖然和《羅馬假日》中的公主一樣,深受男權(quán)社會的壓迫和束縛,但是她卻選擇了對男權(quán)社會更為直接和徹底的反抗,勇敢地追求愛情并最終獲得了幸福??梢哉f,《諾丁山》中主人公安娜將女性意識徹底覺醒的過程完整地展示給觀眾,讓觀眾看到了一位現(xiàn)代女性的成長、成熟之路,也讓觀眾見識到女性意識覺醒給人帶來的力量。
影片中,主人公安娜女性意識之所以覺醒,是因為她與《羅馬假日》中的安一樣,雖然身份亮麗光鮮,實則深受男權(quán)社會的壓迫與束縛。不同的是,安娜所受的壓迫更加明顯,這也許是其女性意識完全覺醒的原因之一。影片伊始,作為著名女星,主人公安娜心中并沒有多少女性意識覺醒的跡象,甚至為了滿足男性對她的欲望,十年來不曾吃飽肚子以保持身材。為了獲得男性賜予的愛,她與很多男人相愛過,但即使是交往了很多男朋友,卻沒有一個人認真對待她,甚至作為大明星還曾遭受過男友的暴力毒打。無論其如何努力,如何成功,在男性眼中,她就是個弱女子,無法獲得和男性一樣的地位與話語權(quán)。尤其影片中男性客人對其惡意誹謗并侮辱她是個妓女。這種無中生有的誹謗和赤裸裸的侮辱與其說是個別男性對她的偏見,不如說是男性對所有女性尊嚴的肆意踐踏。之后當安娜早期的部分照片被惡意地散發(fā)到城市各個角落,她變?yōu)樗心腥擞膶ο?,安娜的尊嚴被男性社會無情地踐踏了,雖然這種踐踏對安娜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但這種踐踏卻促使了其內(nèi)心對尊嚴的向往,女性意識得以發(fā)展。在這種屈辱和痛苦中,安娜女性意識得以萌芽,而且這種萌芽相對于《羅馬假日》中公主心中萌發(fā)的女性意識來說,顯然更為強烈,當然這種更為強烈的女性意識也奠定了其最終女性意識覺醒的基礎(chǔ)。而影片中,最能體現(xiàn)其意識覺醒的當屬其在書店邂逅威廉后主動地親吻,因為此時她已經(jīng)敢于直面社會的侮辱,勇敢地表達著自己的情感,不再像以前那樣奢求男性的愛。之后在與威廉夜間散步時,安娜又一次主動地送出了親吻。通過兩次主動的親吻,觀眾可以發(fā)現(xiàn),安娜雖然遭受過無數(shù)次男性的傷害和侮辱,但是她內(nèi)心愛情的火焰從未熄滅,這一方面證明了其內(nèi)心的堅定,另一方面也證明其女性意識完全覺醒,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如何去獲取。
安娜不僅敢于面對自己的情感,在愛情中敢于占據(jù)更為主動的位置,追隨自己作為女性的欲望,而且她也在與社會的交鋒中,不再懼怕,更為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歷史及遭遇,尤其不再懼怕任何人對她的嘲笑,也不懼怕威廉將她放棄。因為她開始將自己看作一個真正獨立的人,一個可以依靠自己就能獲得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女性。例如,影片中當她參加威廉妹妹的派對時,安娜毫不避諱自己整容、遭受家暴、拍攝裸露照片的黑暗歷史,也沒有刻意解釋。由此觀眾可以發(fā)現(xiàn),安娜此時已經(jīng)非常清楚自己將面對的問題,但是她并不懼怕,而是直面人們的質(zhì)疑和眼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其內(nèi)心女性意識早已成長。她已經(jīng)不再是小鳥依人的小女生,也不再是依附男性的弱女子,而是具有更大的魄力與勇氣。影片中,當安娜放下明星的身份,以女人的身份去威廉書店向其求婚時,作為男人,威廉反而顯得猶豫不決。這種優(yōu)柔寡斷讓安娜雖然傷心,但是她并沒有像以往那樣對男人苦苦哀求,而是尊重威廉的選擇。因為此時,她已經(jīng)將自己放置在與男性平等,甚至更高的位置去爭取愛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她的行為比男性求婚更加驚世駭俗,但這證明了其女性意識不僅最終覺醒,同時也證明了女性意識覺醒給予了其更多的話語權(quán)和勇氣,讓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知道如何面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這是安娜的成熟,也是其女性意識成熟的表現(xiàn)。
影片最后,當記者問她想在英國待多久時,安娜毫不顧忌經(jīng)紀人的反對,勇敢地說出了無限期的決定。她完全不在乎男主人公威廉的拮據(jù),不在乎威廉曾離過婚的身份,毅然決然地選擇與其生活在一起。或許觀眾認為這是愛情的力量,但是如果僅憑愛情的力量是很難讓其真正擺脫以往的人生的。實質(zhì)上,電影通過安娜的蛻變告訴觀眾,其之所以敢于堅決地擺脫了男性的控制,實現(xiàn)了自我的解放和幸福,最主要的還是其內(nèi)心女性主體意識的完全覺醒。這種更為徹底的女性意識讓女人不再被男權(quán)社會束縛,不再被身份地位束縛,而是敢于追求自由、愛情并有信心獲得愛人的愛。
因此可以說,相對于《羅馬假日》中的公主來說,《諾丁山》中的安娜雖然遭受男性的壓迫更大,但是其女性意識的覺醒卻更加徹底,并且將這種女性意識轉(zhuǎn)化為更為實際的行動和力量,用充滿力量的反抗打破了男性為其編織的牢籠,為觀眾樹立了一個反男權(quán)統(tǒng)治的新女性形象,同時也讓觀眾從其身上看到女性意識對女性自我發(fā)展的作用和價值,從而讓更多女性形成對女性意識覺醒的正確認識。從這點上來說,《諾丁山》在一定程度上比《羅馬假日》更加具有現(xiàn)代性和藝術(shù)感染力。
總之,雖然《羅馬假日》和《諾丁山》這兩部電影以浪漫的愛情為主線,但是卻都對女性意識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闡述,為原本簡單的故事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蘊。雖然電影中兩位主人公女性意識的覺醒程度不同,但是都體現(xiàn)出了女性對男權(quán)社會的反抗,讓觀眾從不同的層面獲得對女性主體意識的理解,從而獲得對女性自我發(fā)展更為合理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