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煥煥 南昌大學 江西南昌 330031
所謂債權人的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在其債務人實施減少其財產的法律行為害及其債權時,得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1)請求權說
此觀點學者認為債權人撤銷權的本質為對于因債務人的行為受有利益的第三人,債權人可以直接請求其返還財產的權利。撤銷的效果,僅生債權的請求權,而不發(fā)生溯及的物權效力,使物權當然回復為債務人所有。至于構成此債權的原因為何,此說又可分為:基于法律規(guī)定之返還請求權;基于侵權行為之返還請求權和類似于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等觀點。。
(2)形成權說
此觀點學者認為債權人撤銷權具有實體法上形成權的性質,債權人可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以訴的方式使債務人與第三人間的法律行為的效力溯及的消滅。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效果,因債務人的詐害行為原歸屬受益人的權利自始失其效力,復歸于債務人。
(3)折衷說
此觀點學者認為債權人撤銷權為撤銷債務人的行為,且使債務人的財產上地位回復原狀的權利。債權人撤銷權兼具請求權與形成權兩種性質,就其撤銷債務人與受益人間的行為而言,為形成權,具有形成之訴的性質;就其得請求受益人將財產返還于債務人而言,則為請求權,具有給付之訴的性質。折衷說認為債權人撤銷權兼具請求權與形成權,但在請求權說與形成權說中,何者居于主要地位,在學界不無爭論。
本文認為形成權說的第三種觀點較為可取,認為債權人撤銷權的性質應為形成權。需要強調的是,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后請求受益人返還財產,并非基于撤銷權,而是基于債權人所享有的實體法上的權利—-債權及程序法上的權利—-強制執(zhí)行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效力僅僅是債務人對于受益人發(fā)生物上請求權的前提。
(1)對債務人的效力
債權人撤銷權所撤銷的行為是債務人的行為,效力自然及于債務人。債權人對債務人所為的債權行為予以撤銷時,債務人所對應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物權行為被撤銷時,受益人不能從債務人處取得物權,債務人對物仍享有物權,有原物返還請求權。準物權行為被撤銷時,債務人恢復對原債權享有的權利。
(2)對轉得人的效力
因債權人撤銷權所撤銷的是債務人的行為,所以只要對債務人的行為區(qū)分有償和無償就已足夠。在行為被撤銷之后,撤銷對轉得人產生何種效果要視轉得人對詐害行為存在善意還是惡意而定。
(3)對債權人的效力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后,債務人所為的詐害行為歸于消滅,受益人與轉得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因此受到影響。同時,就債權人撤銷權的恢復原狀的效力而言,行使債權人撤銷權的債權人既可以請求受益人或轉得人向債務人為給付,也可以選擇請求向自己為給付。
債務人的行為是否符合債權人撤銷權的構成要件從而得以撤銷,須先區(qū)分該行為是有償行為還是無償行為。
債權人撤銷權的效果足以造成對先前已經形成的法律關系的破壞,從而影響后續(xù)交易及第三人的利益。對于債務人所為的有償行為而言,第三人(受益人)所獲得的利益是他通過相應的對價換取而來,是否允許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應當慎重考慮,這不僅是出于對交易安全考慮的需要,更是涉及對第三人權益尊重的問題。而對于無償行為,第三人的受益既然不是他付出代價而取得的,就算剝奪也不過是他喪失無償所得的利益,并沒有發(fā)生任何積極的損害。出于以上考慮,區(qū)分債務人的行為是有償行為還是無償行為,并以此規(guī)定不同的構成要件,具有很大的實意。
(1)夫妻一方利用離婚逃債行為
將債務人通過虛假離婚,轉移自己應有的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綃入債權人撤銷權制度中,允許債權人對這種行為提起撤銷之訴,維護其債權利益有可行性,在理論上這種行為和債權人撤銷權中其他撤銷行為的類型基本巧同;在撤銷權的構成要件中,夫妻一方轉移財產的行為,對債權人的債權造成了實質的損害,符合撤銷權行使的要件;在法院的司法實務中,這類案件也都是按照債權人撤銷權之訴進行栽判的,不乏實踐經驗。因此,債務人利用虛假離婚而逃債的行為完全可成為債權人撤銷權的適用范圍。韓國這方面的立法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其在民法中規(guī)定,債權人為了防止債務人利用解除婚姻關系的機會向第H人處分自己的財產,導致債權不能實現(xiàn),債權人可W在財產分割之前對其財產進行強制保護,離婚之前需經過債權人撤銷權的權利處分之后才能進行財產分割。換句話說,就是把債權人撤銷權的使用提前到財產處分行為之前,對個別債權人的單獨清償行為。
(2)明確撤銷權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分配
債權人撤銷權之訴的舉證責任分配應不同于傳統(tǒng)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撤銷權訴訟制度有其特殊之處,筆者認為法院在審理債權人撤銷權這類案件中,要靈活把握原被告雙方的舉證責任,由債權人對是否有合法的債權存在,債務人是否實施了威脅到債權的行為等方面的進行舉證,至于是否真正屬于詐害行為,進而危害到債權人的債權則由債務人予以說明,允許債務人提出抗辯,反駁債權人的訴訟主張,當反駁證據(jù)足以削弱當前證據(jù)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的時候,舉證責任將再次發(fā)生轉移,直至法官對整個案件達成內部確認,也就是說法官在充分發(fā)揮自由裁量權的基礎上,在訴訟的動態(tài)過程中,充分保障雙方當事人證的舉證權利,維護案件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