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中國民族器樂的發(fā)展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賈湖骨笛的出土,將中國器樂史推進到距今八九千年的史前聚落文明,而陶塤、陶鈴、陶鐘、陶角、石磬、搖響器,以及巖畫、陶紋等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fā)現(xiàn),則讓我們得以一窺原始音樂歌舞的場景。庖犧氏作塤、夔作鼓、舜制五弦、伶?zhèn)愒炻蓞?,上古先民對聲音?guī)律的探索和追求,推動了實物樂器的制作、改良和演進。在《詩經(jīng)》《尚書》《左傳》以及三禮等歷史文獻中,各種樂器赫赫在列,僅《周禮》就記錄了七十多種樂器,而且還配備專門的音樂職官和演奏工員,反映了先秦時期禮樂器物制度的發(fā)展。隨著歷史的推進,樂器的制作也代有更新,迄今記錄在冊的民族樂器已達兩百多種,音樂文化更是洋洋大觀。從早期的口耳相傳,到記錄音聲系統(tǒng)的文字譜、減字譜、工尺譜的出現(xiàn),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保存了今天仍可以大致復原的古樂形態(tài)。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币魳酚懈袆尤诵牡牧α?,在古代被用來配合天地四時,以祈祀鬼神、教化四方。“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可見聲音之道,與政治緊密相連。因此,“君子之聽聲,非聽其鏗鏘而已”,還可以從中窺見風俗厚薄、人心向背,甚至政事的盛衰興廢,“豈惟觀樂,于焉識禮”,也因此才有師曠覘風于盛衰、季札觀禮于興廢的典故流傳。中國音樂文化的這種成長環(huán)境,決定了民族器樂藝術的歷史特征,即如喬建中先生所言:“與宮廷禮儀、民俗事象、戲曲曲藝表演、文人意趣的長期‘共生’及對它們的過分依賴,使這門藝術先天缺少對專門技藝、審美趨向的刻意追求?!?/p>
近百年以來,隨著音樂觀念的革新、技術的進步,中國民族音樂蓬勃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派嶄新的氣象。在中西、古今、雅俗等多重關系的角力中,幾代音樂家鍥而不舍,共同努力,不僅在打譜傳統(tǒng)音樂遺產(chǎn)、田野記錄民間音樂、創(chuàng)作時代新曲、融合現(xiàn)代音樂理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也完成了中國器樂藝術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型。這期間,誕生了許多為大眾所喜愛的經(jīng)典作品,一批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演奏家也脫穎而出,如二胡大師劉天華、蔣風之,琵琶大師汪昱庭、李廷松,古琴大師溥雪齋、査阜西、吳景略等,他們以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為20世紀中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譜就一曲華美篇章。
我刊本期“讓音樂史成為有音樂的音樂史”專題,選取中國當代民族音樂界代表性人物,既有古琴界承繼泛川、虞山兩派衣缽的吳釗先生和一生嗜好琴與酒的林友仁先生,也有致力于振興阮樂藝術的寧勇先生和以一支竹笛走向世界的笛樂家詹永明先生。他們既有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深厚背景,又受到西方音樂理念的影響;既是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者,也是傳薪者。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技藝與觀念、繼承與創(chuàng)新”仍是中國民族音樂界不得不嚴肅對待的幾重關系的今天,他們?yōu)閭鞒信c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事業(yè)均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走近他們,聆聽他們的音樂人生,認識他們,了解他們?nèi)绾我允种械臉菲髯屢魳肥烦蔀橛幸魳返囊魳肥?,“音樂就不止音樂了,懂音樂的路也簡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