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皮特·紐馬克提出的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的指導下,從文體、詞匯、文化三個方面對《哈姆雷特》朱生豪的譯本進行分析,對朱譯本進行評價。
本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對比;2.朱生豪譯本分析;3.結(jié)語。
關(guān)鍵詞:紐馬克;語義翻譯;交際翻譯;《哈姆雷特》;朱生豪
1.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對比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Jeremy Munday)
2.朱生豪譯本分析
下面我將從文體、詞匯、文化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朱生豪的譯文,并從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對比參數(shù)——關(guān)注對象、源語的使用形式、目標語形式來對朱生豪所采用的翻譯方法進行分析、評價。
2.1
Oh,that this too too solid flesh,would melt,
Thaw,and resolve itself into a few:
Or that the everlasting had not fix'
His canon 'gainst self-slaughter.O God,O God!
How weary,stale,flat and unprofitable
Seem to me all uses of this world!
Fie on 't! oh,fie! ''Tis an unweeded garden
That grows to seed:things rank,and gross in nature
Possess it merely.
啊,但愿這一個堅實的肉體會溶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殺的律法!上帝??!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么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哼!哼!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
2.1.1文體
朱生豪將無韻詩意譯成有韻文,可能是考慮到譯本在中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下的接受度,較之于有韻文,無韻詩于國人而言還是比較陌生的。
2.1.2詞匯
原文:melt,thaw,and resolve
譯文:溶解,消散
此處朱將“melt”與“thaw”合譯為“消散”,“消散”比“融化”更能表達出自殺后肉體的狀態(tài),也更符合哈姆雷特想表達的思想感情。朱將原文的順序顛倒過來,可能是認為“melt”與“thaw”的程度要大于“resolve”,這兩方面的處理是譯文達到了交際的目的。
原文:a dew
譯文:一堆露水
此處朱生豪采用了交際翻譯。將“一滴露水”譯為“一堆露水”,從語義上考慮,肉體溶解、消散之后化為一滴露水對于讀者而言可能有些難理解,而譯成“一堆露水”,不僅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了肉體溶解、消散之后支離破碎的狀態(tài),同時易于讀者理解。
原文:unprofitable
譯文:無聊的
此處朱采用交際翻譯?!皍nprofitable”原意為“無利潤的”“無益的”,此處“unprofitable”修飾“all uses of this world”,若按原意譯,譯文似乎并不流暢,所以朱將其意譯為“無聊”,增強了譯文之可讀性。
原文:unweeded
2.1.3文化
此段在跨文化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canon”與“things”的翻譯。
“canon”原意為“教規(guī)”“正典圣經(jīng)”,有著強烈的基督教意味,而我國并不是基督教國家,所以朱將“canon”譯為“律法”,明顯是傾向于目標語文化,為讀者消除了理解障礙。
3.1.4評價
與原文的關(guān)系:某些部分高于原文,較之于原文,表達力度與清晰度方面有所“收益”。
目標語形式:更流暢、明晰,更符合常規(guī);傾向于欠額翻譯。
由此可見,朱主要采用了交際翻譯的方法。
22
My fate cries out,
And makes each petty artire in this body
As hardy as the Nemean lion's nerve.
我的命運在高聲呼喊,使我全身每一根微細的血管都變得像怒獅的筋骨一樣堅硬。
2.2.1文體
將無韻詩譯為韻文。
2.2.2詞匯/文化
原文:Nemean lion'nerve
譯文:怒獅的筋骨
“Nemean lion”原意涅墨亞獅子,希臘神話中的巨獅,皮膚堅硬,刀槍不入,最終被赫拉克勒斯殺死。由于涅墨亞獅子對于國人來說是很陌生的,所以朱譯為“怒獅”,更易于讀者理解,再者,增譯一“怒”字,也能在原意的基礎(chǔ)上表達出哈姆雷特此時憤怒的心情。
2.2.3評價
關(guān)注對象:關(guān)注譯文讀者,傾向于目標語文化,幫助讀者掃清理解障礙。
與原文的關(guān)系:語義上有所損失,比如涅墨亞獅子,但表達更為流暢,更易于讀者理解。
目標語形式:更流暢、明晰、易懂,偏向于欠額翻譯。(例如將涅墨亞這一意象模糊化)
3.結(jié)語
通過從文體、詞匯、文化三個方面分析《哈姆雷特》朱生豪的譯本,并從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的三個參數(shù)——關(guān)注對象、與原文的關(guān)系、目標語形式,來對其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朱生豪主要采用了交際翻譯的方法,譯本更能為大眾所接受,這也是其成功之所在。
參考文獻
[1] William Shakespeare.朱生豪譯.莎士比亞悲劇 哈姆雷特[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
[2] Jeremy Munday.李德鳳等譯.翻譯學導論:理論與應用[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3] 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李寧,青島科技大學口譯專業(yè)。
(作者單位:青島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