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梅:2017年9月,經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工筆畫研究院承辦的“中國古代壁畫摹制技法培訓班”開辦了,您能介紹一下開辦培訓班的初衷和摹制法的一些特點嗎?
何家英:首先,中國曾經有著非常悠久而燦爛的壁畫藝術。中國古代壁畫是中國藝術中最豐富的一種傳統(tǒng)資源。直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遠自先秦以來,綿延兩千余年的歷朝歷代的壁畫和公共藝術遺存。中國的壁畫藝術,具有悠久光輝的傳統(tǒng)和獨特的風格,是世界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有許多早期繪畫已經無法通過紙卷本看到,而只能通過壁畫了解。比如唐代的人物畫,很多都是通過唐代壁畫上的繪畫,包括壁畫的手稿、粉稿來了解的。中國的人物畫的最高階段也在唐宋以前,這一時期的壁畫風格多種多樣,能看出外來繪畫,特別是佛教繪畫對中國的影響,也能夠看出這種影響逐漸本土化的過程,標志著國際性的繪畫之間的交流融合,也對中國工筆畫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另外,從中亞西亞,一直到古希臘這條脈絡線索,都可以從壁畫當中找到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
何家英 頭像
但是,目前現(xiàn)存的壁畫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自然的侵蝕或人為的破壞,材料逐漸老化,畫面也不復完整,保存情況不容樂觀。所以,摹制這些壁畫一方面是為了我們研究、挖掘這個古老傳統(tǒng)本身的創(chuàng)作價值,繼承我們傳統(tǒng)的優(yōu)秀品質,啟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為今天的創(chuàng)作服務。另一方面是想通過壁畫的臨摹、壁畫數(shù)據(jù)的采集,讓現(xiàn)有的壁畫得到保護、保存,起碼把重要的信息保存起來。通過臨摹,產生了一個新的完成的壁畫,而這一新的壁畫可能會在室內保存,保存環(huán)境不是那么糟糕,可以繼續(xù)傳承下去。一旦原有的壁畫毀壞了,我們臨摹的壁畫和收集的數(shù)據(jù)就非??少F。很多古代繪畫珍品都是后人臨摹,比如唐代的《虢國夫人游春圖》,王羲之的書法,都是原作已佚,僅存宋代摹本。如果見不到原作,臨摹的作品也同樣是珍品。所以臨摹壁畫的重要性在當今還看不到,但是在未來它的價值和意義都會被發(fā)現(xiàn)。正是基于這兩點,我們申報了國家藝術基金,做了這個中國古代壁畫摹制法培訓工程的項目。
這個摹制法就是借用更方便的打印技術進行壁畫的繪制。已經有人在使用這樣的摹制法臨摹壁畫,我們不是獨創(chuàng)。摹制法是內蒙古斯琴塔娜藝術博物館古代壁畫研創(chuàng)中心主任姚智泉教授帶領的一批團隊老師,所研究的一種傳承和保護壁畫的方法。起稿對照的臨準確性差很多,如果在打印稿上面再進行臨摹,就會更準確。
在摹制壁畫的時候,我們在材料選擇上必須選用礦物顏色,因為在80年代和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都拿水粉畫顏色、廣告色來代替壁畫顏色材料,這和使用礦物顏色畫出來的東西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我們的摹制不是在紙上繪畫,在紙上繪制只是模仿一個壁畫的效果,我們現(xiàn)在制作的就是壁畫的感覺,是實實在在的壁畫。壁畫墻是泥質的,所以我們在摹制時,底下做的是泥板,加上石膏,然后再在上面繪制。整個過程都按照壁畫原來的過程和材料繪制。比如在摹制永樂宮壁畫的時候,比如永樂宮,按照永樂宮壁畫底下的材料要求進行摹制,新疆克孜爾壁畫則以新疆克孜爾的本土材料摹制,再配以礦物顏色的使用,是實實在在的壁畫,不是停留在紙上的效果。
摹制法表面看來可能是帶有半打印半繪畫的意味,但實際上最終還是完全覆蓋臨摹照片的,不會是打印圖像。通過這個培訓班,我們培養(yǎng)了一批壁畫摹制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yǎng)越多,將來能夠為國家把傳統(tǒng)壁畫臨摹下來的人就越多,才有可能將傳統(tǒng)壁畫逐漸都保護起來。
馬春梅:復原、摹制壁畫,實際上是對中國壁畫藝術流變的一個追溯,慢慢地從根脈上進行的梳理,您覺得通過這種方式去深挖傳統(tǒng)藝術,在現(xiàn)當代繼續(xù)進行工筆畫創(chuàng)作的時候,可以從哪些方面得到一些啟發(fā)和推進?
何家英:古代的壁畫藝術與我們所保存下來的古代的紙卷文化有所不同,在形式上,壁畫是存在于洞窟之中的,受時間推移和環(huán)境影響所變化的狀況不一樣,不同洞窟之中的壁畫都已經不是過去壁畫的原貌,歷史、時間賦予它一種滄桑,賦予它一種變化。這種變化恰恰完成了像西方古典油畫最后加工的這個過程。這種變化增加了很濃厚的藝術氛圍,包括有些色彩的變化,讓人意想不到。比如讓壁畫色彩降低了純度,又蒙上了包漿,更重更黑,壓制了其原本顏色的那種張揚,令整個壁畫變得更深沉,更協(xié)調,更富有藝術感染力。壁畫中繪畫本身的規(guī)律性、傳統(tǒng)造像的規(guī)律性、構圖的方式,都不是紙卷本繪畫的樣式,特別不是文人畫的樣式。這些古老的壁畫更富有現(xiàn)代性。它的審美取向,不是文人畫的傾向。因為我們不能光把文人畫當作我們的傳統(tǒng)。如果只把文人畫當傳統(tǒng),我們的路將越走越窄。而且文人畫模仿到最后會變得很庸俗化,變成大眾水墨,變成了我們自娛自樂的東西,外國人也看不懂。
何家英 歲月年輪 145.4cm×79.5cm 2017年
古代壁畫藝術有它的制作性,加上時間對它的破壞,會使得變化的魅力被愈加強化。每一個人在學習、在臨摹壁畫時候,其實所得到的東西不一樣。既有傳統(tǒng)造像方式上的規(guī)律性,又有運用材料的技法性,也有時代滄桑所賦予它的一種變化的魅力。比如壁畫本身有些已經慢慢地脫落,有些被蹭得連線條都沒了,色彩變得具有很柔和的弱對比,等等這些效果,都是我們在構思繪畫時候意想不到的。而這些效果給你以提示,能使你在表現(xiàn)今天的繪畫時候,給你一種靈感的啟發(fā)。
其實很多的所謂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都是受到原先的藝術的啟發(fā)。包括像畢加索所作出的巨大的繪畫變革,其實也都是受到非洲藝術、東方藝術的影響,這些藝術改變了他的藝術觀念。我們在學習傳統(tǒng)壁畫的時候,其實也大大地改變著我們對傳統(tǒng)工筆畫和對傳統(tǒng)繪畫的認識,也讓我們更容易與當今的世界繪畫融合、統(tǒng)一。在大美術的視野中形成一種更富有時代氣息的新的創(chuàng)造。這個新的樣式是一種不脫離民族精神的,又具有國際審美共同體驗的,體現(xiàn)著我們現(xiàn)在所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樣式。中西方之間,同樣也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審美法則。對于西方來說,我們古老的壁畫具有非常值得重視的溝通性價值,因為它的藝術性非常強,既屬于中國本身,也屬于世界。
所以我們在學習壁畫時,本身就是把自己放置在了一個全方位的國際視野中,這對于中國畫走出國門,走向現(xiàn)代是極有好處。當下,中國的工筆畫藝術正處于轉型期,新的美學規(guī)范正在形成,對于當下的年輕藝術家來說,如何突破常規(guī),打破藩籬尤為重要。而一個新的面貌的出現(xiàn),并不是無源之水的無病呻吟,而是從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和世界優(yōu)秀藝術的寶庫中去汲取營養(yǎng)。中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國傳統(tǒng)壁畫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門類,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工筆重彩畫的發(fā)展源流。中國的當代工筆重彩畫更應借古尋法,從古代壁畫的語言、色彩、線條、造型、材料、技法上去傳承借鑒結合時代命題,從“再現(xiàn)”向“表現(xiàn)”轉型,創(chuàng)造現(xiàn)代“經變”,在傳統(tǒng)經典的基礎上尋求新法。以中國優(yōu)秀的古代壁畫為根脈,凝聚“復興之魂”。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何家英 百合依依 89cm×56cm 紙本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