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糾錯性反饋是近年來二語習得研究中的熱點話題,反饋能夠引起學習者對中介語和目標語的認知比較,所以教師在課堂有效的反饋對學生的二語習得具有明顯地促進作用。其中重鑄性反饋和提示性反饋是二語課堂上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兩種反饋策略。本文旨在闡明教師如何在課堂通過反饋提高學習者語言的準確性。
關鍵詞:糾錯性反饋;英語課堂;選擇策略
一、 引言
糾錯性反饋(corrective feedback),又稱負反饋,是教師對學習者目標語生成過程中的語言偏誤做出的信息回應,是負向語據(jù)(negative evidence)的一種形式。大量研究從不同角度證明糾錯性反饋能夠促進學習者對語法形式的習得和自動化,對二語習得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課堂環(huán)境下不同反饋類型的效應卻存在爭議,因此如何讓其更好地促進英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 糾錯性反饋的類型
(一) 重鑄性反饋
重鑄性反饋(recasts)是指教師對學生含有一個或多個錯誤的表達部分或全部的改述(reformulation),因此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鞏固舊的語言知識,也可以讓他們從反饋中獲取新的語言知識。絕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重鑄性反饋是一種隱性負面反饋(implicit negative feedback)。同時,不少研究者還指出,重鑄性反饋的糾錯功能存在模糊性,因為學生由于受語言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可能覺察不出教師的改述含有對自己錯誤表達的糾正,而把教師的改述看成是一種澄清請求或是對自己話語的簡單重復。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語言學習者更能注意到教師的重鑄性反饋。
(二) 提示性反饋
提示性反饋,包括誘導、澄清請求、元語言信息和重復。這種類型的反饋不提供正確的語言形式,而通過各種提示來引導學習者對錯誤進行修正的反饋,也稱作“促發(fā)輸出型反饋”。所以提示性反饋的另外一個作用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修正后輸出,而修正后輸出與注意以及二語習得都是緊密相關的。研究發(fā)現(xiàn)提示反饋對于低水平學習者作用更加明顯。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提示反饋的糾錯功能更加明顯,在交際性語言環(huán)境下更容易被學習者注意到,有助于中介語的重建;而重鑄反饋的內(nèi)隱性使得語言程度較低的學習者難以察覺,因而無法從中獲取有利于中介語發(fā)展的負面語據(jù)(negative evidence)。
三、 糾錯性反饋的選擇策略
何種類型的糾錯性反饋在實際教學操作中更有效,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問題,糾錯性反饋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交叉使用、互相配合的情況也是十分常見的。
(一) 根據(jù)學習者的不同語言水平選擇不同的反饋方式
不同類型反饋對于不同語言水平學習者作用有所差異。低水平學習者需要更加明晰的提示反饋來清晰地指出他們目標語法形式的錯誤,促使他們將自己中介語和正確的目標語進行認知比較,并通過修改后輸出鞏固對該語法形式的掌握(陳曉湘、張薇2008:279-286)。而高水平學習者對于詞匯和語法的熟練程度使他們在進行自由表達之外,還能夠注意到教師所提供的重鑄反饋,并且能夠將重鑄所提供的正確語言形式和自己的中介語進行對比,促進對目標語的習得。因此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習水平學習者提供適當?shù)姆答仭5退秸Z言學習者在交流過程中更加關注意思的表達,因此需要更加明晰的提示性反饋,引導他們對自己語言中錯誤的語法形式進行注意并糾正,從而提高該語法形式的正確性。對于高水平語言的學習者來說,重鑄性反饋所提供的正確形式能夠為他們提供尚未完全掌握的語言形式,更有利于他們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語言輸出的準確性。
所以有關糾錯性反饋方法的選擇要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決定,教師應采取能夠引起學生高理解回應率和修正率的反饋手段,這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則。
(二)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反饋方式
教學內(nèi)容的自身特點也對教師開展糾錯性反饋提出了一些要求。有研究表明,對語法偏誤中的錯序型錯誤,教師使用提示性反饋中的元語言提示帶來的修正率高;而對遺漏偏誤,采用誘導啟發(fā)的方式效果更加明顯;對誤加型錯誤采取元語言提示對學習者進行反饋,學習者可能更容易理解。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的,良好的學習效果離不開教師的糾錯性反饋,而什么情況選擇什么反饋方式,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三) 重鑄性反饋和示范有效結合
由于重鑄性反饋一般被認為是隱形反饋,學生可能覺察不出教師的改述含有對自己錯誤表達的糾正,而把教師的改述看成是一種澄清請求或是對自己話語的簡單重復。所以在英語課堂中重鑄性反饋需要輔之以正確的示范。示范(model)是一種正面語據(jù),是指教師提供給學生的關于目標語言知識的示例或者范例。尤其是對于英語的低水平學習者,除了糾正他們的錯誤之外,更有用的是向他們提供更多的正確范例。因此在英語課堂里,有效地結合重鑄性反饋和示范十分必要。
(四) 糾錯性反饋與激勵性反饋相結合
反饋是課堂話語之一,是教師針對學生表現(xiàn)所做出的反應。在課堂上我們不僅需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提高語言的準確性,我們也要多采用激勵性反饋,對學生發(fā)言表示同意、支持和鼓勵,激勵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強化學生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因為學生對于使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本就是畏懼的,如果一味地采用糾錯性反饋會極大地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在激勵的基礎上進行糾正。
四、 結語
糾錯性反饋策略需要我們合理運用才能發(fā)揮這些策略的最大功效。但策略的使用效果又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們先弄清楚各種糾錯性反饋策略的特點,針對具體的課堂情況,科學合理的使用,提高糾錯性反饋策略的使用率,真正服務于學生學習,激發(fā)其學習動力。其實教師的糾錯性反饋無論采取何種形式,在課堂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雖然不可避免地有學習者理解回應和錯誤修正具有偶然性,但是大部分的糾錯性反饋是有章可循的。希望本文的簡短探討能夠給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顧珊珊,王同順.語言交互活動中的重鑄反饋研究[J].中國外語,2009(30):54-59.
[2]蒲顯偉,王鳳英.二語交互活動中重鑄式反饋的有效性——國外十年研究回顧、思考與展望[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3):7-12.
作者簡介:
任紅霞,廣東省佛山市,佛山市鄭敬詒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