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開設英語課程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更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為了更好的發(fā)展與國際發(fā)展接軌的必然要求。小學生們年紀尚小,漢語尚且掌握不好,學習英語顯然十分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來促進英語教學的成功開展。本文將對此展開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幾點思考;興趣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英語已經(jīng)成為素質教育體系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習英語,不僅滿足了學生升學的需要,更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可以說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基于此,筆者將結合個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背景,簡要發(fā)表我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希望能夠提供幫助。
一、 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大量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認為,興趣是促使人進行知識探索的前提,同時也是一個人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等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心理品質。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年少無知、活潑可愛的小學生而言,興趣是促使他們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的動力來源。因此,要想使英語教學更為有效地展開,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英語的語言魅力,從而由被動的接受轉化為主動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樂趣。例如我就經(jīng)常組織學生利用課間時間觀看英文電影、影視劇作品,如《阿甘正傳》《里約大冒險》等,或播放一些經(jīng)典的英文歌曲供學生欣賞。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英語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還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朗讀比賽、歌唱比賽等,讓同學們充當評委,并給積極參加、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一定的物質獎勵或加分獎勵,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二、 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
語言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產(chǎn)生的,因此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環(huán)境,聽與說的能力更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形成的。故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合理開發(fā)并利用課程資源,善于運用廣播、書報雜志等,來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語言學習的氛圍。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都盡可能地用英語來為學生授課,這樣真實、純正的語言情境,能夠增加學生接觸和使用英語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我還大力提倡學生課下用英語交流,將課堂上所學的語言表達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如“What day is it today?”—“Its Monday.”“Whats the matter/trouble with you?”—“I have a bad cold.”等。這樣一方面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意識,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三、 引入游戲來輔助教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游戲已經(jīng)逐漸演變成一種教學方法,被廣泛地應用到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中。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要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游戲教學法的優(yōu)點,需要教師圍繞著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以達到教學目標為目的的設置游戲,凸顯游戲與知識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為了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需要豐富游戲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多種類型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學第四冊的Lesson 4時,我讓學生事先到商店里去仔細觀察體驗。課堂剛一開始,我就將事先準備好的各類商品模型展示出來,索性將英語課堂布置成了一個商場,然后以售貨員的身份向同學們提問:“What is this?”一些簡單的、學過的商品同學們還能回答上來,如shirt(襯衫)、ruler(尺子)等等,還有一些物品名稱是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我趁機導入了課堂,為學生介紹了本節(jié)課。
四、 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中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fā)展,各種新穎的教學設備應運而生,體現(xiàn)出當代教育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信息化設備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它們以教學視頻為主體,通過直觀的畫面、形象的呈現(xiàn)及多樣的形式,能夠化繁為簡,將復雜的知識生動的展示出來,從而增進學生的了解。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顯然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將信息化教學設備引入課堂教學中,圍繞課堂教學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講解和呈現(xiàn),來為小學英語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在教學《My favourite season》一課時,我就將多媒體設備引入到了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展示一年四季的圖片和相應的詞匯:春天到了,萬物復蘇,百花齊放,天氣變得warmer and warmer。秋天來了,天高云淡,碩果累累,天氣是very cool……結合圖片,我讓同學們用英語向我描述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并說明原因。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的思維被有效地激發(fā),使課堂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課程是孩子們學習英語的入門教育,其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語言氛圍、引入游戲教學和先進教學設備,來為小學英語課堂注入新的生命。
參考文獻:
[1]廖田輝.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之我見[J].龍源期刊網(wǎng),2015(4).
[2]葉晚晴.淺談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J].龍源期刊網(wǎng),2011(15).
作者簡介:
劉婷,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城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