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季玲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和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發(fā)展,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推陳出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備受推崇。在初中課程的教育上,人們越來越注重課堂模式的開放性以及綜合性。例如近年來初中課本由原來的《思想品德》改為了《道德與法治》,從這種變革可以看出初中政治改革的決心,也能看出課程教育方向的轉變,這一舉動具有重要意義,所有從事政治教學的老師都應該思考如何有效的提升政治教學的方向,并且通過創(chuàng)新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政治 政治新教材 道德與法治 課堂教學 課堂創(chuàng)新
一、初中政治新教材改革的意義
伴隨著近年來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現(xiàn)階段的教育教學尤其是初中教育正在經(jīng)歷著重大的變革風潮。這種變革主要集中在教育課程設計設置上,它逐漸由傳統(tǒng)的模板教學開始朝著更加科學的方向變革,這種變革以滿足社會發(fā)展,以及符合學生成長認知特點為前提。初中政治課程是一項重要課程,此次的教學調整,更加符合初中年齡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特點,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內容上更加側重道德與法律的有機結合,課程設計上也更加的符合人文特點。除此之外,該種課程改革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特點,也為新型的情景教學提供可靠依據(jù),并逐漸加深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為以后法律知識的更深次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且與其他學科相比初中政治與生活更加貼近,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能夠更好的迎合這一特點。綜上所述,該次變革不但有利于提升初中政治教學的教學效果,而還可以幫助學生將政治教材與生活實際相結合。[1]
二、初中政治新教材改革與教學方式調整淺析
1.結合學生的生活,用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
此次的初中政治教材改革并不是單純針對某一版教材進行內容修改,而是通過這次行為向教育者透漏一個訊息,那就是初中政治教學的整體框架、內容以及編排上都需要根據(jù)時下的社會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進行了創(chuàng)新。初中政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在上述指導思想下進行教學,而且要是使得整個教學過程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用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從課堂走進生活,將課本知識回歸生活,真正的讓學生將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例如在進行課程《珍愛生命》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充分的體會生命的珍貴,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取生活周圍與之相關的案例,或者引用時事新聞事件,幫助學生借助實際的生活案例經(jīng)驗,切實的理解生命的含義與珍貴,并點撥引領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活。[2]
2.結合傳統(tǒng)政治教學,并借助時機滲透法治教育
新形勢下的初中政治教學更加的側重道德與法治教育相結合,所以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必須對其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必須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具體的要將德治和法制相結合,并且還要遵循初中生學習的特點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在新版本的初中政治教材《道德與法治》中,課本的內容更加注重以生活實例為導線,這樣的課本設計更加符合初中年齡段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認知方式,老師可以借助該特點,引導學生去對課本內容去思考和交流,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綜合的提升學生的討論和表達能力。除此之外,在新課本中,法律知識在原來的基礎上明顯的增加了許多,這種比例上的調整可以看出教學目標的調整,因此初中政治教師要增加法律知識的學習,只有如此才能從基礎上實現(xiàn)多層面、多渠道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綜合的、循序漸進的去學習新的初中政治。例如,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去進行法律知識學習,學生也要盡可能的接觸新聞時事,具體的在課后作業(yè)布置上,老師可以布置一些與課本內容相近的法律新聞評析。
3.深入挖掘新教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在初中教學中,該學科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從教經(jīng)驗要求的更加嚴苛,并且要求教師擁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老師應該盡量深入挖掘新教材,根據(jù)課本的知識點,結合最新的課堂模式,為學生營造一種全新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提升教學效率。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教育往往側重于學習思想品德的教育,而課本內容改革之后,會有法律內容所占的章節(jié)明顯的增加,所以教育的主流方向由政治教育變成了法律和德育教育相結合的方向,同時也可以看出課程重點由道德教育向德法結合教育的轉變。因為對于初中生來說,法律知識比較陌生也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會很吃力。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法律知識教授的時候,一定要善于使用學生易于接受、學習感興趣的課堂形式去教學,盡量幫助學習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3]
4.圍繞新課標教學,注重互動探究
此次初中政治教材的創(chuàng)新改革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它徹底的改變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且也在課程內容上進行豐富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課堂更多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也是很重要通過機械的記憶,并且內容上幾乎沒有法律層面的知識。而初中政治教學的內容,應該注重德育知識和法律知識的講解,并且在思想上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和理想,而這些在傳統(tǒng)的課本中根本無法實現(xiàn)。初中政治老師要僅僅圍繞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豐富課堂內容,積極的引領學生學習政治知識。具體的可以應用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結合實際生活實例來幫助學生掌握德育知識和法律知識,最終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法律觀。除此之外,還要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以輕松的課堂模式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最終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內容的改革,其實不僅僅是課本形式的改革,更是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結合當代學生的成長特點,以及時下社會發(fā)展的形式,不難得知,該項改革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社會的發(fā)展都具有著深遠的意義。本文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和教材改革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并在此基礎上列舉了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方向,希望本文能夠對從事初中政治教育的教師有所幫助,并最終有效的提升我國的政治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許有峰.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8(13):82-83.
[2]鄭翠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改革的特色和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7(09):183.
[3]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