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秋
摘 要: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了小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情景教學法是一種獨到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文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也是進行情景教學實踐的主要陣地。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探討如何通過情景教學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課堂 情景教學
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語文課堂的要求已經由原來完成知識的傳授變?yōu)閷W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呆板的課堂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改大背景下提出的素質教育的要求。
情境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同的是,能夠使用案例和情景作為教學載體,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從而使學生得到綜合的鍛煉。因此,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情景教學的現實意義
情景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上,具有多重的現實意義。例如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等。其中,提升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運用的重要現實意義。[1]
1.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驗和學習方法都不豐富,尤其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與伙伴友好相處。而情景教學法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融入課堂,通過相互合作使學生提升實踐能力。例如在詩歌學習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對詩詞的枯燥記憶,可以分組以“對詩”“表演性朗誦”的形式記憶詩歌,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使學生相互合作,培養(yǎng)實踐精神。[2]
2.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學習的過程也是情感深化的過程,重點在于體驗、積累和感悟。情景教學能夠借助音樂、圖像等帶有情感性質的符號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增加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個性化的審美思維,提升其審美能力。[3]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實行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生動起來,符合素質教育的需求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但是在課堂上推行情景教學法需要講究方法,要多方式輔助情境創(chuàng)設、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參與,同時要開展課外實踐,促進課堂回歸生活。
1.多方式輔助情境創(chuàng)設
情景的創(chuàng)設是實現情景教學的基礎,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應當利用多種技術手段來推進情境創(chuàng)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其中較為有效的方式手段有: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人物模仿創(chuàng)設情境等。當前,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習慣通過多媒體展示課件和進行微課教學。同時,多媒體技術也是教師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途徑,例如在《爬山虎的腳》和《小壁虎借尾巴》等關于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課時中,教師可以在學習之前從網上下載關于“爬山虎”和“小壁虎”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可以動態(tài)的感受爬山虎的生長過程和小壁虎尾巴的生長過程,這樣就能在學習的時候將自己所見的情景與教材上的知識聯系起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課堂更加貼近現實,更加生動活潑。
2.以問題為導向,激發(fā)學生探究
在進行情景教學時,教師不光要考慮情景設計的合理性以及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同時要考慮情景教學能否高效的作用于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思考精神和探究精神。因此,在進行情景教學時,教師要發(fā)揮問題式教學的導向作用,讓學生帶著問題融入情景學習中去,在學習的同時進行思考。例如,在《三個兒子》一課的學習中,在進行課文講讀之前,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這樣的生活情境:假如你是課文中所描繪場景的旁觀者,你覺得哪個男孩子的表現最好?假如你是文中三個男孩兒中的一個,你會怎么做?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學習,學生會自發(fā)的將自己的角色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場景中去,在對三個男孩兒的表現進行比較的同時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順”。也為自己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孝順父母提供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桿。在學習之余,教師可以組織一個“說說我眼中的孝順”這樣一個小型的分享交流會,以小組的形式交流各自在生活中孝順父母的點滴小事。這樣可以使同學們都參與進來,在相互交流中對“孝順”的真諦進行重新解讀,使語文學習真正起到現實作用。
3.開展課外實踐,讓課堂回歸生活
課外實踐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上融入情景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語文學習與生活不可分割,情境創(chuàng)設同樣與生活不可分割。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情景教學的主要內容,盡量帶領學生將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等課程的時候,最好能夠帶領學生去附近的公園觀察小蝌蚪的形狀和習性,或者在教室準備魚缸,讓學生動手親自照顧小蝌蚪,觀察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通過這樣的課外實踐,學生不光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動手的樂趣,而且增長了見識,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另外,為了增加情景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時,也可以將之與文體活動相結合,例如在學習《夏夜多美》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夏天夜晚的美麗景色,教師可以使用幻燈片放映文章中所描繪景色的圖片或者動畫,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夏天夜晚的景色?;蛘咴趯W習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文中所描繪的景色用畫筆畫下來。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育有著廣泛的應用。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掌握多樣化的情景創(chuàng)設方法,更好的將情景教育同課堂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促進學生的進步,發(fā)揮情景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秦碧成.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5(12):190.
[2]宿靜.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2):93-94.
[3]楊永艷.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8(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