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醫(yī)院婦科,浙江 舟山 316100 )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多見于生育期女性,是一種常見的內(nèi)分泌和代謝紊亂疾病,目前,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其在育齡期婦女中發(fā)病率為5%~10%,另有報道其發(fā)病率為9%~18%,臨床表現(xiàn)涉及生殖系統(tǒng)、代謝系統(tǒng)和皮膚,具有明顯的異質(zhì)性[1-2]。已有研究報道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是發(fā)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和妊娠期糖耐量低減(impaired gestational glucose tolerance,IGGT)的高危人群[3],另有研究報道,PCOS患者妊娠期血脂全面升高,其中以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升高最明顯[4]。表明多囊卵巢綜合征與妊娠糖尿病和脂代謝紊亂相關,因此,本文旨在探討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與妊娠期糖尿病、脂質(zhì)代謝紊亂的關系研究,為加深對不同表型PCOS的認識,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入選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就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醫(yī)院132例PCOS患者,經(jīng)治療后妊娠,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26.31±4.22)歲;對照組100例,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25.75±3.91)歲,本次研究獲得研究對象本人知情同意并書面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后開展本次研究。
入選標準:PCOS的診斷標準按照目前國際上最廣泛認可的2003年鹿特丹會議提出的標準[5],即符合下面3項中的2項即為PCOS。①稀發(fā)排卵或無排卵,即月經(jīng)稀發(fā)或閉經(jīng)(月經(jīng)周期<8次/年或月經(jīng)周期>35d);②高雄激素癥表現(xiàn),如脫發(fā)、痤瘡、多毛,F(xiàn)-G評分>6分,總睪酮水平>2.8mmol/L,雄烯二酮≥12.2nmol/L;③超聲見卵巢多囊樣改變,卵巢體積>10ml或同側卵巢內(nèi)直徑介于2~9mm的卵泡>12個。所有入選的PCOS患者妊娠時間為24~28周。
排除標準:庫興綜合征、非典型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甲狀腺疾病(減退或亢進)、分泌雄激素腫瘤、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所有入選對象近3月內(nèi)未服用過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促排卵、調(diào)節(jié)月經(jīng)等藥物,全身慢性基礎疾病、初潮3年以內(nèi)者,42歲以上者,因其他疾病導致多囊卵巢、月經(jīng)不調(diào)、性激素紊亂者。
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方法:于妊娠后24~28周進行,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糖濃度,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測定孕婦空腹8~12h靜脈血血糖濃度(空腹血糖濃度正常參考值為5.6mmol/L)即為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xiàn)PG),口服葡萄糖75g后于第1h,第2h,第3h再測靜脈血血糖濃度(餐后1h、2h、3h血糖濃度正常參考值分別為10.3mmol/L、8.6mmol/L、6.7mmol/L),若結果僅1項高于正常值診斷為IGGT,若有2項及以上大于等于正常值則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
脂代謝的檢測:采用美國生產(chǎn)的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參試對象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以上檢測指標值在患者月經(jīng)干凈后3~5d于清晨空腹抽取其靜脈血5mL進行檢測。脂代謝的診斷標準參照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6]:TC≥6.22mmol/L、TG≥2.26mmol/L、LDL-C≥4.14mmol/L、HDL-C<1.04mmol/L。
不同表型PCOS組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腰圍(waist circumference,WC)、黃體生成素與卵泡刺激素比值(luteinizing hormone/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LH/FSH)、總睪酮(total testosterone,TT)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t=4.27~7.89,均P<0.05)。A組、B組、C組、D組的年齡、BMI、WC、LH/FSH無顯著性差異(t值1.02~1.58,均P>0.05),A組TT水平明顯高于B組、C組和D組(t值分別為4.67、4.78、5.33,均P<0.05),而B組、C組和D組每兩組之間比較無顯著差異(t值分別為1.17、1.36,均P>0.05),見表1。
表1 各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組內(nèi)比較,**P<0.01。
不同表型PCOS組比對照組的FPG、第1h血糖、第2h血糖、第3h血糖值、GDM、IGGT、TC、TG、LDL-C存在顯著性差異(t=4.67~6.54,χ2=5.96~7.33,均P<0.05),A組、B組、C組、D組之間的FPG、第1h血糖、第2h血糖、第3h血糖值、TC、TG、LDL-C每兩組之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t=0.93~1.58,均P>0.05),A組GDM、IGGT顯著高于B組、C組、D組(χ2=5.98~6.30,均P<0.05),但B組、C組、D組之間GDM、IGGT每兩組之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χ2=2.09~2.30,均P>0.05)。PCOS組HDL-C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t=5.33,P<0.05),但A組、B組、C組、D組HDL-C值每兩組之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t=0.54~1.33,均P>0.05),見表2和表3。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組內(nèi)比較**P<0.05。
表3 不同表型PCOS組與對照組脂代謝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不同表型PCOS組流產(chǎn)、子癇早期、早產(chǎn)、羊水過多、羊水過少、巨大兒、新生兒黃疸、新生兒低血糖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7.33~15.97,均P<0.05)。但A組、B組、C組、D組每兩組之間比較以上圍產(chǎn)結局情況之間無顯著差異(χ2=1.59~2.39,均P>0.05),見表4。
表4 不同表型PCOS組與對照組圍產(chǎn)結局情況比較[n(%)]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發(fā)病原因復雜的疾病,可能與遺傳、環(huán)境、社會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有關?;颊吲R床表現(xiàn)具有高度異質(zhì)性,常會出現(xiàn)生殖功能和代謝功能紊亂的臨床病癥。目前國內(nèi)外已有文獻報道有糖尿病既往病史的患者發(fā)生PCOS的概率增高[7],因此,本文在研究過程中排除糖尿病患者,同時排除可能影響GDM和脂質(zhì)代謝紊亂的疾病干擾,嚴格按照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要求的范圍,選擇健康懷孕期女性為對照組。此外,有研究報道PCOS患者發(fā)生GDM的風險比非PCOS患者高,IGGT的發(fā)生率也比非PCOS患者高,糖代謝異常的發(fā)生率可高達近40%[8-9],同時有研究認為合并高雄激素的PCOS患者明顯增加代謝疾病的發(fā)生率,同時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顯著降低[10],本文探究了4種不同表型的PCOS患者與對照組脂質(zhì)代謝、GDM和IGGT發(fā)生率的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表型PCOS組患者TC、TG、HDL-C、LDL-C、FPG、第1h血糖值、第2h血糖值、第3h血糖值、GDM和IGGT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其中GDM和IGGT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該結果與既往的研究報道結果一致。但是不同表型PCOS組之間GDM和IGGT的發(fā)生率比較至今未見報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A組的GDM和IGGT發(fā)生率最高,與其他三組之間比較差異顯著(均P<0.05),而其他三組之間GDM發(fā)生率、IGGT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該結果提示高雄激素血癥+多囊卵巢+無/稀發(fā)排卵是PCOS患者出現(xiàn)GDM和IGGT的重要表型。此外,本文研究結果顯示PCOS組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和FPG均高于對照組,但不同表型PCOS組患者之間二者的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報道PCOS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率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而與FPG無相關性,尤其當出現(xiàn)IGGT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11],該結果也從側面證實PCOS患者應及時治療,避免出現(xiàn)繼發(fā)性疾病。
PCOS患者會出現(xiàn)各種代謝功能紊亂,不僅會出現(xiàn)糖代謝功能異常而且還會出現(xiàn)脂代謝功能紊亂,Cela等[12]的研究表明,PCOS患者糖代謝的紊亂與脂代謝的異常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而糖代謝的異常與雄激素異常水平無關。我們在本次研究中針對不同表型的PCOS患者進行脂代謝重要指標TC、TG、LDL-C、HDL-C的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表型的PCOS組TC、TG、LDL-C均比對照組出現(xiàn)升高現(xiàn)象,而HDL-C均出現(xiàn)下降,且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該結果也驗證了既往的研究結果[13]。說明PCOS患者存在脂質(zhì)代謝紊亂,同時也說明不同表型PCOS組間脂質(zhì)代謝紊亂差異不明顯,異常的脂質(zhì)代謝可能會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最后影響PCOS患者不良妊娠結局。本文通過對圍產(chǎn)結局的觀察得到不同表型PCOS組比對照組的流產(chǎn)、子癇早期、早產(chǎn)、羊水過多、羊水過少、巨大兒、新生兒黃疸、新生兒低血糖發(fā)生率高(P<0.05),而不同表型PCOS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PCOS能增加子癇前期和新生兒低血糖的患病風險,但未加重其他不良妊娠及新生兒并發(fā)癥。此外,不同表型PCOS組的不良妊娠結局高于正常組的原因可能是因為PCOS患者體內(nèi)高雄激素和胰島素水平異常,加上脂質(zhì)代謝紊亂等綜合因素導致胎兒生長受限,胎盤血管收縮出現(xiàn)胎盤功能下降所致。
綜合以上分析,應加強PCOS孕婦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密切監(jiān)測孕期糖脂代謝情況,同時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體重,減低不良妊娠結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對不同表型PCOS對機體代謝紊亂的機制研究尚需更大樣本做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本次研究結果可為不同表型PCOS對妊娠糖脂代謝紊亂的關系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