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萍
摘 要:在人生的閱讀過程中,小學時期處于第一個黃金閱讀階段,像一株剛破土的小樹苗,希望吮吸知識的雨露,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雨露”,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道授業(yè)”,還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汲取。但當前,五年級小學生的閱讀令人擔憂,由于受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課外閱讀,大多數已成為負擔。讀書,也只是看看課本,讀讀作文書,查查輔導資料。我們的語文教育要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就需要幫助學生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在浩瀚的書海里游弋。
關鍵詞:小學語文;五年級;課外閱讀
在人生的閱讀過程中,小學時期處于第一個黃金閱讀階段,像一株剛破土的小樹苗,希望吮吸知識的雨露,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雨露”,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道授業(yè)”,還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汲取。教學事實早已證明,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出路就在于大量的課外閱讀。在閱讀指導方面,教師要講究策略,要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更要讓讀書成為學生的愛好。
一、幫助學生選擇閱讀材料
我們要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能力、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和需求來選擇適當的有益的讀物。那么,我們應該選擇哪些讀物推薦給學生呢?
(一)經典名著
當今時代多元文化交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喜愛卡通漫畫、通俗故事、言情小說等,這樣的快餐書籍,讀來雖然“輕松”,但其中一些不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有可能將學生引入歧途,這時需要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在大多數學生的印象中,所謂的課外閱讀就是讀作文書,教材全解,這是一種膚淺的功利閱讀。功利閱讀不應該成為學生閱讀的主流。從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多讀經典作品,可以完善他們的人格,豐富他們的知識底蘊,引導他們走向積極健康的人生之路。如少年版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游記》;現代作家魯迅的小說《少年閏土》、艾米莉的《呼嘯山莊》;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等;郭沫若、冰心、艾青、泰戈爾等國內外名人詩歌選;毛澤東、林肯、愛因斯坦等偉人及名人傳記……多體裁的課外閱讀,會讓學生在大師的經典中感悟真善美,在傳記的人物傳奇經歷中體悟人生的艱辛、在詩歌的韻律中品味……
(二)科普讀物
科普讀物向青少年兒童介紹大量新鮮的科學知識。它們可以打開青少年兒童心靈的科學之窗,激起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五年級的學生可以讀《十萬個為什么》《昆蟲記》《森林報》等科普書籍。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讀書需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學生對讀書感興趣,愛上讀書,我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講故事誘導法
學生不愛看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學生們都愛聽故事,當老師講故事時,學生百分之百感興趣,百分之百關注你,所以用故事吸引學生是再好不過的辦法。每周五下午的閱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經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看書欲望,激發(fā)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二)表揚激趣法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睘榱俗寣W生保持讀書的熱情,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總是以贊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發(fā)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學生某一做法進行表揚、喝彩,激發(fā)內在動力,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成功。
三、多樣方法指導,授之以“漁”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注意引領,還要注意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好比給了學生一把博覽群書的金鑰匙,面對大量引人入勝的優(yōu)秀書籍,五年級的小學生怎樣才能高效地吸收營養(yǎng),積累語言文字,提高寫作能力呢?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方法上給予適當的指導。
(一)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
1.文中標記。在閱讀過程中,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感悟深刻或者語言文字十分優(yōu)美的字詞句。
2.文中批注。讀書要邊讀邊思考,讀到感悟深刻的地方,不妨在語段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此時所感、此時所悟。尋到文章的絕妙之處,思考一下:此處為何寫得如此絕美?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這些思考的結果也可以批注在語段旁。
3.摘錄佳句。課外閱讀,學生們習慣于囫圇吞棗、走馬觀花,粗略地瀏覽一遍,很少有學生做讀書筆記,根本談不上高效積累,達不到閱讀的目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遍喿x時將優(yōu)美的詞、句、段摘抄在筆記本上,反復翻閱,從中學習作者遣詞造句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對自己的習作大有益處。
(二)教會學生基本的積累方法
1.誦讀美文。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書本上的美文數量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更多的學生開始涉獵課外的美文,所以我鼓勵學生每日誦讀,課上也要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誦讀。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文質兼美的短文、片斷,要出聲、入情賞讀,直至誦記于心。我們班長期開展班級美文誦讀活動,在活動中評出“誦讀之星”。以此為契機,激發(fā)學生誦讀的積極性。
2.寫讀后感?!凹馄穑敻形虻撵`光閃動時流淌下來的一定是甘露,是清泉?!币虼?,要引導學生寫讀后感,篇幅可長可短,隨時有感想隨時寫,可以建立班級微博或微信,隨時讓學生“曬一曬”自己的讀后感,這樣寫讀后感學生一定興致盎然,而且這種讀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習語言文字需要日積月累,我們的語文課本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們積累的要求。所以語文教育,確實需要走出課堂,由課內走向課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應充當導航人的角色,領著學生航行,教會他們方法,當他們漸入佳境后,我們悄悄隱退。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5):206-206.
[2]楊玉霞.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4,(6):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