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生勝
摘要: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是機械類技術工人必備的知識,正確識讀和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是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關鍵和核心。將任務驅動法應用于三視圖教學過程中,這對學生識讀和繪制組合體三視圖很有幫助,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組合體;三視圖;機械制圖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236-1879(2018)13-0143-01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方法,它將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轉變?yōu)榻鉀Q問題和完成任務的多維互動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tài),每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根據(jù)所學知識提出解決方案,從而很好的解決問題。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中,常常要識讀零件或部件的結構圖,因此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讀圖能力。而要識讀零件圖或裝配圖首先要學會識讀組合體的三視圖。由于中職生在學習《機械制圖》課程時并沒有接觸立體幾何知識,對大多學生來說識讀組合體的三視圖這一內容不易掌握,是一“難關”。將任務驅動法運用到組合體三視圖教學過程中,能很好突破這一“難關”,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一、組合體三視圖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
l、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確定學習任務。創(chuàng)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接近實習生產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以真正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習更直觀、更形象。形象、生動、直觀,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使學生能夠利用相關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對所學的新知識進行“同化”或“適應”,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
因此,首先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實際的工廠生產情境。考慮到大部分學生沒有學習相關專業(yè)課,空間思維能力不強等因素,先創(chuàng)設較為簡單的情境,由淺入深進行組合體的教學。如:公司接一批訂單,要求盡快生產如圖1-1所示支座零件,為更好的表達該零件,需將其三視圖畫出。
在繪制過程有以下幾點要求:
(1)選取合適比例,作圖規(guī)范;
(2)表達方案合理,內容完整;
(3)投影正確;
(4)尺寸測量正確;
(5)繪圖工作過程標準、規(guī)范。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組合體進行分析。采用多媒體和實體模型,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想象力。使用多媒體動態(tài)顯示組合和切割的過程,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技能的形成,理解和掌握形式進行分析的組合不同的方法。結合動畫,在不同的方向旋轉組合體,幫助學生選擇主視的方向,讓學生通過觀察,積極思考,進一步闡明主視圖的選擇原則。同時使用可分解的實體模型進行講解分析,如圖1-2,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了學生空間思維的形成,對支座形體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在了解支座的形體后,需要明確情境中所設定的任務,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各個任務所需時間。
2、任務分解,學生嘗試自主完成任務。采用了分組教學,先把學生分組,每組五位同學:三位負責畫圖,一位負責上臺解讀本組的解決過程及接受其他小組的提問,一位負責教具尺寸測量和對小組的總體表現(xiàn)進行打分。在多媒體的動態(tài)演示和實物拆解演示下,對模型進行了比較完整的形體分析,結合所學的知識,經(jīng)過小組討論分析,結合教師的適當指導,學生能基本完成該組合體的三視圖繪制。此過程中要將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從而能夠較順利繪制三視圖:
(1)支座的組成形式;
(2)視圖選擇原則,確定主視方向;
(3)長度、寬度、高度方向基準的選擇;
(4)量取尺寸,確定繪圖比例;
3、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提出問題,自主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并對圖紙進行改進。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所起作用很大,出現(xiàn)問題不要直接告知答案,要注意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參與各組討論,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和交流,通過各種不同觀點的交流、補充、修正,形成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案。
4、評價總結。學生完成任務后,接下來的重點是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是否正確完成學習任務;二是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學習能力。
首先學生上臺講述小組操作的分析和思考過程,然后對小組完成的三視圖進行拍照和投影,并結合模型闡述繪制過程。其他組成員根據(jù)情況隨機提問。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表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予啟發(fā),引導他們以愛學、樂學的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不斷培養(yǎng)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最后由教師展示答案進行比較,通過學生自評、小組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等不同方式進行評分,選出優(yōu)勝組。
二、教學體會
“任務驅動”教學法創(chuàng)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學習模式,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形象的展示了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過程,使學生對組合體的三視圖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還會存在一些問題,要真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需要不斷的探索改善。機械制圖也并非所有課題都適合任務驅動法,要根據(jù)知識內容特點,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合理選用。
參考文獻
[1]郭紅星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圖組合體三視圖教學中的應用,《科技廣場》,2010年,02期
[2]郭巖以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法探析.《西北職教》,2007年,10期。
[3]楊水潔,《機械制圖》,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