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富
摘要:
在西方哲學史上,休謨首先是以偉大的懷疑論者身份出現(xiàn)的,“休謨哲學”也是以摧毀一切知識的“懷疑主義”的形式出現(xiàn)的。這一情況一直延續(xù)到上世紀上半葉康普·斯密提出對休謨哲學的富有啟發(fā)性的“自然主義”解讀為止。圍繞著休謨的經驗論、懷疑主義以及自然主義之間的不同關系,對于休謨哲學,在西方哲學史上出現(xiàn)了三種解讀模式:第一種把休謨哲學解讀為最為徹底的經驗論和懷疑主義哲學;第二種把休謨從英國傳統(tǒng)的經驗論中解放出來,把休謨哲學看作是一個協(xié)調一致的自然主義體系;第三種則是把休謨哲學看作是前兩者的綜合或者折中,認為休謨哲學包含了兩種相互沖突矛盾的學說。
關鍵詞:
休謨;經驗論;懷疑主義;自然主義
中圖分類號:B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8)04-0045-08
Three Modes to Understand the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
ZHANG Lianfu
(School of Philosophy & Social Develop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David Hume appeared as the great skeptic, thus his philosophy turned out to be the skepticism destroying all forms of knowledge, until K.Smith put forward his inspiring analysis of Humes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understand the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 surrounding his empiricism, skepticism, and naturalism: his philosophy is regarded as the extremest empiricism and skepticism philosophy in the first version of understanding; the second one frees his philosophy from the traditional British empiricism, viewing his philosophy as a coordinated system of naturalism; and the last one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ther two contradicted theories.
Key words:
David Hume; empiricism; skepticism; naturalism
休謨哲學在西方學術界曾經一度被理解為一個單純的經驗論體系,而且這個經驗論體系由于自身無法克服的問題和矛盾,陷入了極端的懷疑主義,導致了懷疑主義的危機。按照這種解讀,休謨哲學的貢獻僅僅在于,它把洛克、貝克萊的哲學原理推到極致,把蘊含在里面的懷疑主義結果給揭示出來,從而揭示其荒謬性。休謨哲學很好地揭示了一種過時了的哲學的問題,但自身并沒有任何積極的、建設性的主張。根據(jù)這種懷疑主義的解讀,休謨哲學是消極的,破壞性的,因此也是一個極端的懷疑主義體系。但是到了20世紀,自從康普·斯密提出對休謨哲學的“自然主義”解讀以來,學者們越來越傾向于接受康普·斯密的自然主義解讀模式,把休謨哲學解讀為一種積極的、富有建樹的自然主義體系,拒絕傳統(tǒng)的懷疑主義解讀模式。正如William Eward Morris和Charlotte R. Browm 在“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詞典”的“休謨”詞條中所歸納的:“今天,哲學家們把休謨看作是哲學自然主義的徹底擁護者,看作是當代認識科學的先驅?!盵1]這一概括無疑是非常準確的,代表了當今西方學術界對休謨哲學的主流看法。
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著現(xiàn)代學者們對于休謨哲學的理解是一致、沒有分歧的,恰恰相反,他們對于休謨自然主義的理解非常不同、甚至爭鋒相對。當代學術界對休謨哲學的理解,一般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展開:休謨哲學的實質是什么?它是一種經驗論、因而也是一種懷疑主義,還是一種自然主義?它只是把洛克、貝克萊的經驗論哲學發(fā)展到其邏輯結果,還是另外建立了一套獨立的自然主義體系?根據(jù)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學者們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休謨哲學本質上是一種徹底的經驗論體系,它把洛克、貝克萊的經驗論發(fā)展到極致,并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懷疑主義;第二種觀點則認為,休謨哲學不是英國經驗論發(fā)展的結果,甚至不是經驗論的,而是一種關于人或者人性的普遍理論,或者是建立在自然主義之上的一種常識理論,因此本質上是一種自然主義;第三種觀點則是以上兩種觀點的綜合或者折中,認為休謨哲學既不是單純的經驗論,也不是單純的人性科學或者常識論,而是兩者的綜合或者雜糅,并且,由于兩者并不能協(xié)調一致、統(tǒng)一起來,因此休謨哲學是一個充滿內在矛盾、張力的體系。
一、第一種觀點:休謨哲學是英國經驗論的邏輯結論
對于休謨哲學的解讀,在西方哲學史上,首先出現(xiàn)的是這樣一種觀點,它是英國經驗論(甚至是整個近代認識論)發(fā)展到極致的邏輯結果,是把洛克和貝克萊的經驗論推到極致的必然結果。其代表人物有:托馬斯·里德(Thomas Reid)、康德、格林(T.H.Green)、伯特蘭·羅素等等。
首次在哲學上對休謨哲學做出嚴肅回應的是托馬斯·里德。在里德看來,整個的休謨哲學體系是一個純粹消極的懷疑主義體系,沒有任何積極的建樹
關于托馬斯·里德對休謨懷疑主義所帶來的巨大毀滅性的描述,可參見里德的第一部哲學著作《按照常識原理探究人類心靈》中的“獻詞”,在那里,里德把休謨哲學稱為“絕對的懷疑主義”。參見托馬斯·里德著,李滌非譯,:《按常識原理探究人類心靈》,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休謨哲學的這種懷疑主義本性表現(xiàn)在他對心靈、物質實體以及因果關系的否定上,并且,里德認為,這種懷疑主義哲學主要來源于休謨的經驗論——但他僅僅把它看作是一種觀念理論,這種觀念理論和近代的觀念理論傳統(tǒng)是一致的[2]。休謨的極端懷疑主義是他把近代觀念理論發(fā)展到極致的結果。里德認為,不論觀念來源于——不管是天賦的,還是來源于后天經驗——只要它被當作是我們知識的直接對象和最終根據(jù),擋在兩種實體(即物質實體和心靈實體)之間,就必然會導致徹底的懷疑主義,導致整個形而上學和科學大廈的崩潰
因此,按照這種理論,不管是我們今人所謂的唯理論者,還是所謂的經驗論者,不管是笛卡爾、馬勒伯朗士,還是洛克、貝克萊,都是觀念理論者,都是休謨的先驅,或者說,為休謨的懷疑主義做好了準備。。如果說近代形而上學的危機是超越危機,那么這種觀念學說就是超越危機的罪魁禍首,正是觀念橫亙在心靈和物質、主體和客體之間,擋住了我們的心靈,使得它無法超越自身,通達外部的有形世界。而且,在里德看來,這種觀念理論只是哲學家的假設或者虛構,“觀念”一詞只是在哲學家的認識中出現(xiàn),并不會出現(xiàn)在普通大眾的腦海中,它完全是哲學反思的產物,因此是沒有根據(jù)、多余的東西,是哲學家虛構出來的。因此,如果把休謨的自然主義理解為休謨拒斥和攻擊形而上學的企圖,那么這就表現(xiàn)在,他把近代的觀念理論發(fā)展到極致,結果則是徹底否定外部(物質)世界和內在(心靈)世界的存在,徹底摧毀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依賴的常識信念。
康德則把休謨看作是“批判哲學”的“先行者”,認為他是第一個提出并實施了對理性及其概念(因果性)的有效性根據(jù)進行檢驗和考察的哲學家——雖然他得出了完全消極、并且也是“錯誤”的結論。在康德看來,里德沒有理解休謨的真正意圖,錯誤地以為休謨的目的只是否定一切知性概念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摧毀一切形而上學、自然科學的基礎和我們的生活得以維持的常識信念,可實際上,休謨并沒有否定像因果性、實體、共相一樣的知性概念的實在性和有效性,而只是對它們的理性根據(jù)提出了質疑[3]。如果說只要那些知性概念仍然保持著它們的有效性和實在性,形而上學的可靠性和穩(wěn)固性就能得到保證,那么休謨就不能算是形而上學的破壞者,休謨哲學也算不上完全消極的懷疑主義體系。休謨并沒有否定知性概念的實在性,而只是否定了它們的理性或者先天根據(jù),而代之以主觀的經驗根據(jù)。休謨的懷疑主義不是對知識和形而上學本身提出了挑戰(zhàn),而是對它們的根據(jù)提出了挑戰(zhàn),因此回應的方式不應該是回到休謨之前,無批判地、直接地把知識和形而上學建立在常識的基礎上,而應該重新考察理性,考察知識和形而上學的根基。
19世紀的新黑格爾主義者格林(T.H.Green)和格羅斯(T.H.Grose)也把休謨哲學看作是一個單純的懷疑主義體系,而這與他們把休謨簡單地歸入洛克-貝克萊的“英國經驗論”的模式下密切相關[4]4。他們認為,洛克、貝克萊和休謨的經驗論哲學在哲學發(fā)展中構成了一種被替代的經驗主義階段[5]xxvii。因此,休謨的懷疑主義是英國經驗論的完成形態(tài),是后者的必然歸宿。它的出現(xiàn)意味著英國的經驗論走到了盡頭,將要被一種新的哲學形態(tài),即康德的先驗哲學所取代。實際上,他們的休謨解讀更接近里德,而不是康德和黑格爾
康普·斯密、Don Garrett、 保爾·拉塞兒顯然把格林的解讀和里德的休謨解讀看作是一脈相承的,但也有學者,如艾耶爾,持反對意見。艾耶爾說:“格林編輯和出版了休謨的《人性論》,并寫了一篇很長的序言,其主要目的是要推翻他所編的這本書的觀點??墒撬粜葜兊挠^點卻幾乎與里德的毫無共同之處?!眳⒁姲柛ダ椎隆ぐ疇栔?,曾扶星,鄭瑩譯:《休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30頁。。
到了20世紀,把休謨哲學看作是英國經驗論的邏輯發(fā)展的代表是邏輯分析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羅素認為,休謨哲學是英國經驗論發(fā)展的一個邏輯結果,它“把洛克和貝克萊的經驗主義哲學發(fā)展到它的邏輯終局”[6]196,并得出了懷疑主義的結論。休謨從經驗論出發(fā),對經驗論的邏輯基礎即歸納推理進行批判性的考察,并得出了完全消極的結論:歸納原理本身不能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不能根據(jù)經驗論建立起來,因此整個的近代經驗主義哲學都沒有建立在一個堅實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個沒有根據(jù)的假設之上。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個人試圖通過抓住自己的頭往上提,把自己的整個身體提起來——是根本行不通的。這不僅威脅到了整個的經驗主義哲學,而且威脅到一切經驗科學。但羅素并不認為,休謨的懷疑主義意味著整個經驗主義的破產,而僅僅意味著西方理性主義傳統(tǒng)的破產。而且,后來的理性主義哲學,如康德、黑格爾的形而上學,也沒有解決休謨的難題。對羅素來說,休謨無疑是拒斥傳統(tǒng)形而上學和現(xiàn)代知識批判的先驅,因為他堅持只接受經驗所提供給我們的東西,只接受和承認為感性經驗所檢驗和證實的知識或者觀念,反對形而上學的超驗知識和觀念。休謨的自然主義立場是他的徹底經驗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但休謨的經驗論仍然是傳統(tǒng)的,并且最終導致了懷疑主義,間接促成了19、20世紀非理性主義的“猖獗”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說:“整個十九世紀內以及二十世紀到此為止的非理性的發(fā)展,是休謨破壞經驗主義的當然后果?!眳⒁娏_素著,馬元德譯:《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211頁。。在羅素看來,傳統(tǒng)經驗論之所以不可避免地陷入懷疑主義危機,是它沒有利用邏輯分析的方法,把數(shù)學和邏輯吸納到經驗主義哲學當中來。
中國的學術界基本上也是把休謨的自然主義看作是經驗論的,看作是英國經驗論發(fā)展到極致的必然結果,而這樣的解讀顯然是里德-格林式的。這里只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劉放桐、俞吾金先生在為閻吉達的《休謨思想研究》寫的序中說,休謨是“英國經驗論哲學的集大成者”,“休謨以無比明晰透徹的思路把整個經驗論哲學引向極端,從而為以后哲學的發(fā)展指明了一條走出迷津的道路;這不僅因為休謨以懷疑論者的姿態(tài)審視了傳統(tǒng)哲學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問題,通過對因果關系的必然性的否定,從根本上摧毀了傳統(tǒng)形而上學大廈的基礎……休謨的懷疑主義不僅把康德從萊布尼茲-沃爾夫的溫馨的獨斷論的迷夢中驚醒過來,從而影響了整個德國古典哲學的發(fā)展,而且也為肇始于孔德的現(xiàn)、當代的實證主義思潮和濫觴于羅素、維特根斯坦、摩爾等人的語言哲學打開了思路?!盵7]這種觀點基本上代表了國內學界對休謨自然主義或者懷疑主義的理解,但這顯然不過是里德的休謨解讀的簡單重復和背書而已。按照這種觀點,休謨的懷疑主義以經驗論哲學為基礎,是把英國經驗論發(fā)展到極致的必然結果。而休謨的自然主義(即拒斥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思想就體現(xiàn)在他以經驗論為武器,重新審視傳統(tǒng)哲學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并且否定了因果推理的必然性。
總之,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們把休謨哲學看作是經驗論的,把它看作是英國經驗論發(fā)展到極致的邏輯結果。按照這種觀點,休謨哲學是近代經驗論的必然歸宿,它雖然以經驗論為出發(fā)點,可最終卻終結了它。但問題是,經驗論并不必然導致懷疑論,也并不必然拒斥形而上學,這一點從洛克和貝克萊的經驗論體系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體系既是經驗論的,也是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
二、第二種觀點:休謨哲學不是經驗論的,只不過是一種關于人或者人性的普遍理論,或者是一種常識理論
第一種解讀模式把休謨哲學僅僅看作是經驗論的,而這種經驗論由于不能真正解決近代的認識論問題,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懷疑主義。這就不可避免地把休謨看作是一個徹底的懷疑論者。這種解讀遭到了現(xiàn)當代休謨學者的強烈反對,與上述觀點相對應,他們提出了另一種爭鋒相對的觀點:休謨的自然主義不是經驗論的,也不涉及認識論,不關涉心物二元論的問題,而只是一種關于人或者人性的普遍理論,或者是一種常識理論。而這一觀點的開拓者,正是康普·斯密(Kemp Smith),康普·斯密最著名的追隨者是巴利·斯特德(Barry Straud)。另外,這種自然主義解讀在我們中國學術界也能找到一些追隨者。
對休謨哲學的上述懷疑主義解讀,尤其是里德和19世紀中葉的新黑格爾主義者T.H.Green的解讀,引起了康普·斯密的強烈不滿??灯铡に姑苷J為,休謨哲學從根本上說不是對英國經驗論,即由洛克所建立起來、貝克萊所發(fā)展和推進了的經驗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因此主要地不是經驗論哲學,而是這樣一種自然主義哲學:我們的一切活動,包括思維、道德、認識、推理等等,不是由理性決定的,而是由情感、感受、自然本能或者欲望決定的,人主要的不是理性的動物,而是情感的動物;理性并不能對我們的自然信念的權威提出挑戰(zhàn),而且,它只有服從它們時才是有效的,就是說,它是依附并服務于它們的[6]11。休謨不是常識信念的反對者和攻擊者,而是它們的堅定捍衛(wèi)和擁護者,他之所以反對西方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就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理性不足以把它們建立起來,不足以抵抗懷疑主義的威脅和攻擊。在休謨這里,一切舊的價值系統(tǒng)都沒有被顛覆,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地基:在過去,一切價值和知識都建立在理性之上,現(xiàn)在,休謨把理性所必然導致的懷疑主義危機給揭露出來,并把它們重新建立在自然本能和情感的基礎之上。因此,休謨的自然主義不應該理解為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拒斥,而應該理解為對傳統(tǒng)理性主義的拒斥或者顛倒。休謨并不關心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問題,如心物關系問題、上帝和自然的關系問題、上帝的存在問題等等,而只關心我們的日常信念能不能牢固地建立起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實踐如何得以可能的問題。這樣一來,康普·斯密就完全取消了傳統(tǒng)解讀者(里德和康德)的“休謨問題”,把休謨哲學解讀為完全沒有問題、像里德的常識論一樣的常識哲學。
康普·斯密最著名的追隨者是巴利·斯特德,他也反對把休謨看作是一個單純的經驗主義哲學家,而主張把他看作是一個人性哲學家。他認為,休謨的自然主義主要不是一種經驗論,更不是對英國經驗論的終結和歸謬,而是一種關于人或者人性的普遍理論。休謨并不關心形而上學問題,也不關心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如心與物、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而旨在提出一套關于人的普遍學說
斯特德認為,休謨和馬克思、弗洛伊德一樣,旨在提出一種關于人或者人性的普遍理論:“理解休謨哲學的關鍵就是要看到他恰恰以比方說弗洛伊德和馬克思所用的那種方式提出了一種普遍的人性理論。他們都尋求對人們思想、行動、感覺和生活的各種方式的一種普遍的解釋?!眳⒁奡troud, B., Hum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7:30。
,以便對人的各種現(xiàn)象和活動做出自然主義的解釋。同時,休謨也不像當代的實證主義者所理解的那樣,拒斥形而上學,把哲學僅僅看作是一種關于語言和邏輯分析的科學理論。斯特德并不反對休謨哲學中包含了某種經驗理論或者觀念理論,但他認為,它的目的和洛克一樣,只是為了反對天賦觀念論,堅持經驗的后天起源說。因此,它只是一種觀念學說,只是為了表明他在觀念問題上的態(tài)度。休謨對觀念的考察和討論,不是為了解決形而上學問題,而是為了說明,“如果某些觀念達于我們心中,那么它們是怎樣以及為什么不可避免地達于我們心中?!盵8]30而且,休謨的目的也不是概念分析,他“并不想對同時代人科學地思考世界和自己時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做什么分析或理性的重構。他想解答更基本的哲學問題,即人何以能獲得對世界或自身的概念,以及何以竟能從科學上(或從道德、政治、宗教和美學方面)來思考這個世界或者他們自己的?!盵8]30休謨的目的是對人進行科學的研究,以便對之做出自然主義的解釋。對休謨來說,人的經驗、知覺、觀念、思維、意識等等,都只是人的各種現(xiàn)象,為我們對人的研究提供了各種材料和對象,并不具有認識論和存在論的意義。實際上,斯特德的這種解讀在西方學術界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康普·斯密取消“休謨問題”的直接后果。它對中國的休謨研究也具有不小的影響,除了本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近代的心物二元論,影響著我們對休謨哲學的理解的就是康普·斯密和斯特德的休謨解讀了[8]222。
從康普·斯密開始,休謨的自然主義和經驗主義就被認為是相互對立的東西。孟斯(H.O.Mounce)同樣在休謨的自然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這種相互對立的關系背景下討論休謨問題,不過,他所理解的休謨自然主義不是斯特德所說的休謨建立人性科學的企圖,或者一套關于人或者人性的理論,而是常識主義。并且,他認為,康普·斯密所謂的休謨自然主義就是這樣一種常識主義。孟斯反對把休謨解讀為單純的、里德意義上的自然主義者或常識論者,這是因為,他認為休謨哲學中不僅包含了自然主義,而且還包含與之相對的經驗論。而且,他認為,自然主義和經驗主義是不能兼容的,必然會引起沖突,休謨哲學中所包含的非常強烈的懷疑主義正是這種沖突和張力的表現(xiàn)和證明。孟斯看到,按照康普·斯密的休謨解讀,休謨成了里德意義上的常識論者,而這不僅偏離了里德的意愿,也偏離了休謨本人的意愿。不可否認,休謨著作中確實包含了蘇格蘭常識論意義上的自然主義思想,但它里面也同樣包含了與之不能兼容、相沖突的經驗主義。在認識論上,這是兩種相對立、不能協(xié)調起來的學說:“經驗主義和蘇格蘭學派的自然主義不僅僅是不同的,而且是不相容的,因此,很難理解一個人如何可能僅僅通過補充前者而到達后者。因為對于蘇格蘭自然主義者來說,心靈是在它與超越于它的世界的關系中被理解的,而對于18世紀的經驗主義者,世界則通過它在心靈中的反映中被理解。對于自然主義,心靈與世界的關系是意向性和目的論的。對于經驗主義者,世界以準-機械論的方式印于心靈。對于自然主義者,心靈正是在我們應對一個獨立的世界時顯現(xiàn)其能力的。對于經驗主義者,心靈是被私人的或主觀的東西所塑造。對自然主義者來說,獨立世界的存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樣一個世界的存在為其整個哲學提供了背景。而經驗主義者,因為塑造了心靈,在展示它如何認識一個獨立的世界時具有巨大的困難?!盵9]6因此,休謨哲學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體系,不具有一貫性和統(tǒng)一性。傳統(tǒng)的經驗論并不能解決知識的可靠性和客觀問題,因為它無法解決心與物的割裂問題,無法超出經驗的主觀性,通達客觀的彼岸世界,因此必然導致懷疑主義。因此,休謨的自然主義不是來源于他的經驗論,而是與它在認識論上相對立的學說,是一種常識主義。
西方學術界的這種解讀在中國學術界同樣可以找到追隨者,這里我主要以羅中樞和李偉斌先生為代表。羅中樞先生認為,休謨哲學的根本立場是從經驗主義出發(fā),包容了人本主義并滲透著懷疑主義的自然主義,而這種自然主義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自然主義的經驗論、自然主義的人性論和自然主義的懷疑論。休謨的經驗主義是自然主義的經驗論,與之前的洛克和貝克萊的經驗論有著根本區(qū)別。在休謨的經驗論中,經驗并非終極的東西,自然才是取代上帝和理性的終極存在。休謨的自然主義的人性論則和康普·斯密所謂的“休謨自然主義”無異,指的是這樣一種學說:“理性在人生當中并未起多大的作用,我們的信念或行動沒有一種能夠由傳統(tǒng)理論所要求的那種方式證明是合理的?!匀徊攀亲罱K的決定力量,習慣、本能、情感、欲望等等一切,最終都從屬于自然?!盵10]8休謨的自然主義的懷疑論表現(xiàn)在以下三點:“第一,立足于日常的經驗,懷疑超驗實體和解決超驗問題的可能性;第二,憑借人的自然本性和傾向,懷疑理性的權威和作用;第三,訴諸于自然的茫然性,懷疑一切,包括懷疑日常經驗和人的自然本性的可靠,懷疑人類認識和駕馭自然的可能,甚至懷疑懷疑主義哲學自身的懷疑力量?!辈⑶?,“這的確是一種徹底的懷疑主義,它之徹底,就在于最終將擯棄理性、經驗等理論上的支點,甚至擯棄自己所奠定的以前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為主要內容的人性基礎,而把盲然的自然作為最后的、唯一的根據(jù)?!盵10]12按照這種解釋,休謨的自然主義是對人的一切現(xiàn)象的某種解釋方案,并且是把一切都歸于自然、把自然看作是世界的主宰的方案。這種觀點顯然受到斯特德的解讀方案的影響。
李偉斌先生也認為休謨思想基本上是一個內部統(tǒng)一的整體,而它的本質就是一種自然主義,而這種自然主義就是指這樣一種學說:“自然界賦予人的心靈一致的原始結構和傾向、情感。這一心靈的原始傾向、情感(無論是天生的自私和仁愛情感還是后天教化出來的對公共幸福的情感)比理性更接近于人性本能。整體上看,休謨最終對自然主義的訴諸是由休謨自己深厚的對自然神的宗教情感決定的,也是由其哲學所繼承的兩種強大的理論傳統(tǒng)決定的:蘇格蘭道德情感學派和由洛克、貝克萊發(fā)展而來的英國經驗論及其之中必然蘊涵的懷疑主義認識論?!盵11]3具體而言,休謨的自然主義思想有三層含義:第一,“觀念論式的自然主義”,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認識論的拒斥上。第二,“將自然賦予人類心靈中的原始傾向、力量和構造并最終將不可知的自然界作為一切知識的根源”,把人類的一切現(xiàn)象都歸于自然。第三,“休謨的自然主義不僅僅包括對心靈眾多觀念間邏輯關系的分析,對人的心靈的本能力量的分析和歸結,還包括對人性與外界環(huán)境的關系,人與自然環(huán)境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關聯(lián)互動的強調?!盵11]5對休謨自然主義的這種界定顯然偏離了休謨的本意,也偏離了作為一種基本的哲學觀點的自然主義的本來含義,完全是一種主觀的、沒有根據(jù)的構造,因為它根本偏離了自然主義概念的基本含義。
三、第三種觀點:休謨哲學既不是單純的經驗論,也不是單純的人性科學或者常識論,而是兩者的綜合
當代的休謨解讀者大多持這種觀點:休謨哲學既不是簡單的經驗論,也不是單純的常識論或者人性科學,而是同時包含了這兩者,是兩種的綜合或者混合,并且,由于經驗論必然導致懷疑主義,并且不能和常識論或者人性科學協(xié)調一致起來,所以休謨哲學不是一個協(xié)調一致、統(tǒng)一的體系,而是充滿了內在的沖突、矛盾和張力,始終存在著懷疑主義危機。他們不再把休謨看作是一個單純的經驗論者,并因此是一個徹底的懷疑論者,也不把他看作是一個單純的人性科學家或者常識論者,而是認為休謨哲學中同時包含了這兩種成分。我這里主要以羅伯特·佛格林(Robert Fogelin )和孟斯(H. O. Mounce)為例,闡述這種觀點。
為了反對康普·斯密和斯特德的上述自然主義解讀,羅伯特·佛格林爭鋒相對地提出了他的“懷疑主義解讀”。佛格林強調休謨哲學中的懷疑主義傾向,以對抗康普·斯密的徹底自然主義的解讀方式。羅伯特·佛格林雖然反對把休謨理解為一個純粹的自然主義者,而堅持休謨哲學在最根本的意義上是一個懷疑主義體系,但他并不否認休謨是一個自然主義者。他認為,休謨的著作中始終貫穿著一個建立人性科學的目標,雖然這一目標的尋求使得休謨不可避免地陷入懷疑主義的泥潭。按照這種理解,休謨并不關心形而上學問題,因此也不拒斥形而上學,而只關心提出一套關于人或者人性的科學理論。
佛格林認為,休謨的哲學體系中存在著懷疑主義危機,這種危機并非像里德和斯特德所以為的那樣,產生于觀念理論,而是休謨的人性科學本身所固有的,隨著它的展開,它的懷疑主義后果必然會顯現(xiàn)出來。休謨的懷疑主義危機本來就蘊含在休謨的自然主義方案之中,正如在傳統(tǒng)的解讀者那里,它本來就蘊含在近代的英國經驗論或者觀念理論之中一樣?!靶葜儗θ诵钥茖W的尋求自身產生了懷疑主義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對他的自然主義方案提出質疑。之前休謨說制作‘一個幾乎是建立在全新基礎(這一基礎也是科學唯一可以安全立足的)上的完整的科學體系,現(xiàn)在他小心謹慎地說制造‘對條理化和糾正過的日常生活的反思。”[12]6休謨的自然主義方案的進行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皮浪式的懷疑主義,而只有依賴于大眾的意見,即訴諸溫和的懷疑主義才能擺脫這種懷疑主義危機,可是這種無奈之下不得不采納的溫和懷疑主義又會削弱前面的自然主義的抱負。佛格林進而論證道,由于休謨體系中的這種嚴重的不一致,為了理解休謨,就必須區(qū)分出不同的休謨來,根據(jù)休謨的不同動機,我們可以區(qū)分出四個休謨形象來:“第一個是自信的休謨,一個完整的人性科學的設計者。第二個是憂郁的休謨,深受他似乎無力動搖的皮浪式懷疑之苦。第三,我們有一個節(jié)制的(chastened)休謨,在期望中保持適中,對命運保持合理的滿意。在休謨的著作中還有第四種聲音或觀點,重要卻容易被忽視。這是忙于日常生活事務的尋常人們的觀點:大眾的觀點。”[12]7它們隨著《人性論》的展開依次出現(xiàn):“在《人性論》的開篇,休謨是一個熱衷于他所展開的新的人性科學的人。休謨的觀點在回應他對人性科學的尋求向他顯現(xiàn)出來的可怕事物時,經歷了激進懷疑主義的轉變。這就是大張旗鼓的懷疑主義。第三種觀點產生于休謨的這一認識:激進懷疑主義不能通過運用論證來反對它而得到處理。當材料被置于論證性的基礎之上,皮浪主義者總是獲勝。對休謨來說,滑向激進懷疑主義只能通過在某種程度上向我們的一種流行傾向(vulgar propensity)——相信沒有建立在可靠論證基礎上的事物,并且,更深層次地,甚至相信與可靠論證相反的事物——屈服來對抗。”[12]7因此,休謨哲學中存在著深深的不一致和矛盾,存在著深深的懷疑主義危機,而這種危機是由他貫徹始終的自然主義方案導致的,因此也是不可化解的。
和佛格林一樣,孟斯的休謨解讀也是針對康普·斯密的。他認為康普·斯密的休謨解讀有兩個缺陷和毛病。第一,康普·斯密錯誤地把休謨哲學解讀為一個統(tǒng)一的、協(xié)調一致的整體,一個貫徹一致的自然主義體系——這個整體的各個部分之間不存在沖突和張力。這是因為,他錯誤地否認休謨哲學中包含了經驗主義。“康普·斯密承認《人性論》的開篇具有經驗主義的傾向。但他論證說,這些觀點只不過是暫時的,只有在由后來出現(xiàn)的那些觀點補充之后才能得到合適的理解。問題在于,經驗主義和蘇格蘭學派的自然主義不僅僅是不同的,而且是不相容的,因此,很難理解一個人如何可能僅僅通過補充前者而到達后者?!盵11]6但在孟斯看來,休謨哲學絕不是只包含自然主義或者常識論,而是還包含了另一個重要的學說,那就是英國的經驗論學說,正是這種經驗論學說導致了懷疑主義危機。這是可以從休謨哲學中深刻的懷疑主義結果和危機得到證明的。而且,由于它們兩者是不相容的,決不能協(xié)調一致,因此,同時包含了它們兩者的休謨哲學不是一個一貫的、統(tǒng)一的體系,而是充滿了緊張的張力、沖突。
第二,康普·斯密“沒有把兩種非常不同的自然主義區(qū)別開來。在休謨著作的更為深刻的方面出現(xiàn)的自然主義與在很后、即在十九世紀期間得到發(fā)展的科學自然主義或實證主義是非常不同的。但康普·斯密從未把兩者清晰地區(qū)分開來,有時甚至把它們看作是可互換的。這樣,他也就模糊了他對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之間的對比,因為科學自然主義是經驗主義的一個發(fā)展”[9]5,而十八世紀的蘇格蘭常識主義或者自然主義卻是與經驗主義相對的,是為了克服經驗主義必然帶來的懷疑主義危機而產生,因此也可以說是科學自然主義和實證主義相對的。孟斯認為,“在休謨著作中的更為深刻方面出現(xiàn)的自然主義與蘇格蘭自然主義者的自然主義是一樣的。這是本質地知識論的?!盵9]8而科學的自然主義或者實證主義,則“是一種關于作為一個整體的實在自然的學說。它在本質上是形而上學的,盡管它總是假裝去攻擊形而上學。它主張實在性與自然有相同的范圍?!盵9]9按照這種科學的自然主義的觀點,實在為自然所窮盡,而自然則完全為自然科學所探究,為自然知識和經驗所窮盡。因此,我們的知識完全來源于我們的經驗和推理。這種自然主義或者實證主義的一個極端例子是杜威,他認為,“經驗與整個宇宙是可互換的,而且,自然科學提供了一種宇宙得以完全展開的方法?!盵9]9這種科學主義或者實證主義,在孟斯看來,是18世紀的經驗論的一個發(fā)展。顯然,孟斯是以常識論的自然主義反對科學的或者實證的自然主義。
由此可以看出,這種解讀基本上沒有超出前兩種解讀觀點,只是它們的某種綜合或者折中。
四、小結
以上是對學術界關于休謨哲學的三種解讀模式的介紹。一般而言,傳統(tǒng)的解讀者把休謨解讀為洛克意義上的經驗論者,認為休謨不過是把洛克的經驗論哲學貫徹到底,把其中所蘊含的懷疑主義內涵給充分發(fā)揮出來,因此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不可接受的、荒謬的懷疑主義結論。因此,休謨哲學代表了一種過時了的哲學形態(tài)的終結?,F(xiàn)代的解讀者則不再把休謨哲學看作是經驗論的,也不把休謨哲學的結果看作是哲學上的懷疑論,而是把休謨哲學看作是一個積極的、建設性的人性科學體系,把休謨從他所在的17、18世紀英國經驗論傳統(tǒng)中抽離出來,認為休謨所關心的并不是近代的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問題,而是如何建立一套關于人的普遍理論,如何對人的方方面面做出合理的、全方位的解釋的問題。在他們看來,休謨并不關心近代的超越或者心物之間的溝通問題,只關心如何提出一套普遍的解釋理論,以便對人的方方面面做出全方位的、合理的解釋?,F(xiàn)代的休謨解讀都沒有超出這兩種范式,只不過有些是其中一種范式的典范,而另一些則是兩種范式的混合或者折中。
傳統(tǒng)的休謨解讀者雖然正確地看到了休謨拒斥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動機,可是卻由于自身的形而上學立場,沒能發(fā)現(xiàn)休謨在許多問題上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洞見——這一點可以從他對20世紀的一些重要的哲學運動和思潮的影響可以看出來,忽視了休謨對新形而上學的正面建構,因此把休謨哲學解讀為一個完全消極的、破壞性的,沒有任何建設性和積極目的的懷疑主義體系。而且,他們往往把休謨理解為一位洛克意義上的經驗論者,認為休謨只是毫無批判地接受了洛克的經驗論原則,然后把這些原則貫徹到底,把其中所蘊含的懷疑主義危機給揭露出來。可是,經驗論的危機在貝克萊的“非物質主義”思想中就已經暴露無遺了,休謨的目的絕不會只是把經驗論的危機全部揭露出來,絕不可能是純粹消極的、破壞性的?,F(xiàn)代的休謨解讀者雖然開始重視休謨對新科學體系的建構,可是卻把他貫穿始終的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拒斥給忽視了,因此并沒有在形而上學的層面上理解休謨對人性科學或者道德科學的正面建構。他們把休謨從他所在的時代抽離出來,不再關心休謨哲學得以產生的時代背景,也不關心休謨所處理和面對的根本問題。這樣就難免把休謨解讀為一個現(xiàn)代科學意義上的心理學家或者人類學家,而不是一個關心人類基本問題的哲學家。這樣的解讀無疑是偏離了休謨哲學本身。
總之,從休謨在世時對里德、Beattie等人的批評做出的回應可以看出,休謨并不認為自己的哲學完全是消極的。如果我們全面考慮休謨本人的動機和出發(fā)點,那么休謨哲學不能僅僅被看作是單純的懷疑主義體系。為此,我們應該設定,它的內容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的:其中存在著某種緊張張力。它一方面堅定地拒斥形而上學,瓦解形而上學的基礎,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陷入懷疑主義,在舊的廢墟上重建一個嶄新的自然主義體系(“人性科學”),但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張力: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消解。這樣一個張力是理解休謨哲學的真正鑰匙,休謨哲學中所展示的各種理論之間的關聯(lián)(一致或者不一致)都應該在這樣一個張力背景中被理解。
參考文獻:
[1]
WILLIAM E M, CHARLOTTE R B. David Hume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EB/OL]. [2017-12-10].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hume/.
[2]THOMAS R. 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105.
[3]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M]//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 李秋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59-60.
[4]RUSSELL, P. The Riddle of Humes Treatise: Skepticism, Naturalism, and irrelig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5]SMITH N K. The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M]. London: Macmillan & Co. Ltd., 1941.
[6]羅素. 西方哲學史[M].馬元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11.
[7]閻吉達. 休謨思想研究[M].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序言.
[8]STROUD B. Hume[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7.
[9]MOUNCE H O. Humes Naturalism[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10]羅中樞.人性的探究:休謨哲學述評[M].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
[11]李偉斌.休謨政治哲學新論[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2]FOGELIN R J. Humes Skeptical Cris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責任編輯:方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