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春
【摘 要】 小學語文最基礎的學習內容就是識字,識字也是小學生能夠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偏重傳統(tǒng)化。本文簡要分析了識字教學的概念,并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途徑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著語言文字魅力的體現(xiàn),漢字的魅力不僅僅表現(xiàn)在人們可以用它,把它當作一種工具,還體現(xiàn)在一個個漢字可以組合成一種意境,傳遞著中華文化的靈魂。識字在小學語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小學教師最基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當前教育中,教師還是過分注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沒有新意,學生無法提起興趣,課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盡可能地改變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想讓學生喜歡上漢字,輕松學習漢字,熱愛中華文化,就必須采取有效的途徑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識字教學的概念
識字可以理解為認識文字、了解文字音義,可以解釋字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在漢字的音、形、義之間建立聯(lián)系,看見字形,可以想到字音與漢字的含義;聽見字音,能夠想到該字音所代表的漢字字形和所要表達的意思;想要表達某個意思的時候,可以發(fā)出漢字字音與字形。因而識字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比如語言、思維、心理以及認知水平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掌握漢字的音、形、義,讓學生知道如何學習認識漢字。
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1.在識字教學中增添趣味性
低年級學生都處于好奇心重,對事物新鮮感強且個性活潑好動的階段,常常被興趣和情緒支配著,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運用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白”這個漢字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漢字故事:明代才子祝枝山的家里有一個公園,每到春天,園中花團錦簇,牡丹花開得格外耀眼,五色俱全。有一天,祝枝山邀請了好友來園中賞花,各個好友從牡丹花中各選一株,然后點評哪朵是首選花魁。友人們各持己見,有的說紅的,有的說紫的,有的說黃的,可有一個友人只是觀賞,沒有說話。大家都知道他是賞花的高手,想要他發(fā)表一下看法。唐伯虎微笑著說道:“上百朵牡丹中沒有一朵是花魁?!贝蠹衣犃撕苁求@愕,都認為唐伯虎太過狂妄,姹紫嫣紅的牡丹花,他竟然沒有看上一朵。只有主人祝枝山聽了才恍然大悟說:“高見!高見!畫中自無一是。”教師講解了這個故事之后,可以問學生:唐伯虎與祝枝山的對話是一個謎,你們可以解這個謎語嗎?教師通過趣味性地講解白字的故事,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識字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越來越注重情境教學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小學生理解力不高,無法有效記住生字詞,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生字。例如,在教學“日”“月”“水”“山”“石”“田”“土”等簡化了的象形字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在開始上課時,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讓學生在“紅日圓圓,月牙彎彎,河水清清……”這樣歡快的旋律中漸漸舒展身心,集中注意力。之后教師可以適當提問:“同學們有沒有見過太陽、月亮、田野、山川……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呢?”在學生相互討論之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大膽展開想象,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勇敢地說出來。如: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川流不息的黃河長江、浩瀚湛藍的大海,讓學生深入意境,感受自然帶來的美麗,從而加深對字詞的記憶。
3.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廣泛用于教學教育領域,為教學提供了較傳統(tǒng)手段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盡可能多地運用影像、幻燈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識字,用屏幕展現(xiàn)中華漢字的魅力。例如,認識生字“舟”,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出示在課堂上,在屏幕上展示船槳的圖片,教師問:同學們,你們猜一猜中間放的是什么?學生:船槳。教師點擊鼠標,從河岸上來兩個人。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船頭變成了‘舟字的‘撇。船槳變成‘一?!苯處煟骸昂?!同學們現(xiàn)在理解了舟是什么意思嗎?”學生:“知道!是船的意思。”學生在看過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之后,既能搞清“舟”字的字形、字義,還可以知道“舟”字怎么寫,可以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又如在教學“清”字時,可以根據(jù)“青”引出其他形聲字,教師可以把這些字做成一幅幅圖片,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第一幅圖片出示基本字“青”,第二幅圖片也出示“青”,然后讓學生結合屏幕上顯示有太陽的天氣畫面,引導學生思考,晴天的“晴”在“青”的基礎上加什么偏旁?教師用鼠標點擊“青”字,一個“日”字就飛過來了,就變成“晴”字,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更多的字,提升識字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識字教學過程中,要踐行現(xiàn)代教育的教學理念,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結合趣味性、生活化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對識字的課堂產(chǎn)生興趣,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傳遞識字方法的基礎上提高識字效率,讓學生愛上漢字,體會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45(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