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中
摘 要:2010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壽縣工業(yè)園區(qū)獲得一批漢墓出土器物。這批器物年代指示性強,器形特殊,可展開一番趣味的討論。
關鍵詞:壽縣;漢墓;銅樽;釉陶投壺
壽縣工業(yè)園區(qū)是壽縣新城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縣城西南側,東北距縣城約2千米。2010年3月,位于工業(yè)園區(qū)東部的明珠大道與定湖大道交叉口的安徽楚都國際建材城項目開工建設。同年6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壽縣中心工作站接到報告,在楚都國際建材城項目建設用地范圍內發(fā)現(xiàn)一組文物,工作站隨即派員前往現(xiàn)場調查。據(jù)有關跡象推斷,這批文物應出自一座漢代土坑墓(圖1),但墓葬已遭破壞,形制不明,隨葬器物也被取出。項目投資方獲悉此事后,隨即協(xié)助我們追繳文物3件,現(xiàn)將這些器物介紹如下。
為方便記錄,我們將這座墓葬臨時編號為10SCJM2。其中“10”代表發(fā)掘年度,“S”代表壽縣,“CJ”代表楚都建材城。此次追繳的文物分別為青銅鼎、青銅樽和釉陶投壺。
青銅鼎(圖2)1件,編號10SCJM2∶3。無蓋,直口,方唇,平折沿,耳殘,弧腹,平底,矮獸蹄形足??趶?1.2厘米,通高10.8厘米。
青銅樽(圖2)1件,編號10SCJM2∶2。由器身和提梁兩部分組成。缺蓋,直筒狀,子母口,直口,直腹,平底,矮獸蹄形足。肩部有兩橋形鈕,兩邊各套有5個環(huán)組成提鏈,上端與提梁相連接,提梁呈兩蛇曲體拱背狀??趶?9.8厘米,壺身通高20.2厘米。
釉陶投壺(圖2、圖3)1件,編號10SCJM2∶1。紅胎,口、肩和上腹部施青釉,釉色不均勻,釉片大部分已經(jīng)剝落。下腹部及底部未施釉,呈暗紅色。直口,直筒形頸,斜肩,圓鼓腹,圈足,平底。頸部飾四組刻畫水波紋。上腹部飾一組弦紋??趶?厘米,腹徑15.6厘米,壁厚0.7厘米,通高25.8厘米。
壽縣工業(yè)園區(qū)發(fā)現(xiàn)的上述3件器物,雖出土單位等相關信息缺失,但年代指示性強,器形特殊,亦可展開一番趣味考論。此次發(fā)現(xiàn)的銅鼎,足為矮獸蹄形,是典型的漢式鼎,流行于西漢時期,到東漢足越來越矮,最后趨無??脊虐l(fā)掘出土的實物樽較多,但在器物定名上經(jīng)常與奩混淆。俞偉超先生最先就此提出見解[1],接下來多有學者展開考辨[2-3]。樽是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日常實用酒器。在漢代,飲宴時通常先將酒從甕、壺等大型盛酒器倒入樽中,再用勺酌入耳杯中奉客[4]。關于樽的起源與形制,馬承源先生說:“樽,容酒器,舊誤稱為奩,初見于戰(zhàn)國時期,盛行于漢晉。戰(zhàn)國的呈長筒形,兩側有環(huán)耳,下承三犀為足。漢樽形體亦作圓筒形,直壁較短,上有蓋,平底之下有三個獸蹄足,外壁有鋪首銜環(huán)耳一對?!盵5]壽縣出土的銅樽與馬承源先生敘述的漢代同類器基本相同,只是器腹較深,缺蓋,且?guī)в刑崃骸?/p>
投壺是古代較為盛行的一種游戲,由西周時期的燕射之禮衍生而來,一直延續(xù)至明清[6]。文獻對投壺游戲的最早記載當屬《左傳·昭公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中之。齊侯舉矢曰:‘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與君代興。亦中之”。大意是晉昭公有稱霸的野心,在宴請諸侯時想通過投壺的游戲來獲得諸侯之首的稱號,結果齊景公不服,也投中了執(zhí)壺?!抖Y記·投壺篇》對這一游戲的規(guī)則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之后歷代史書、詞賦亦有相關記載[7]。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投壺實物是1974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三犀足蟠螭紋筒形器,它與《禮記》中“中者盛算之器,士鹿中,大夫兕中,刻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圜圈以盛算也”的投壺形象非常吻合[8]。到漢代,投壺成為社會上層喜愛的高雅的休閑娛樂方式。漢代投壺為直筒形,中有圓腹。南陽漢畫館藏有一塊漢代畫像石,畫中的投壺為長豎頸、圓腹,下有三足,壺中已投入兩根矢,壺左右兩側分別跽坐一人,懷中皆抱矢欲投,旁邊還有司射的裁判和多次投壺不中而頭昏腦脹、兩眼發(fā)直的大漢,畫像生動地記錄了投壺游戲時的場景[9]。這個時期考古發(fā)現(xiàn)的投壺材質有銅和釉陶。例如,江蘇盱眙東陽漢墓出土的一件銅長頸壺(M4∶21),小口、長頸、扁腹、矮圈足,器表刻畫纖細的圖案形花紋,有鋸齒紋、斜方格紋、織錦紋,口徑4.4厘米,高27.8厘米[10]。河南濟源泗澗溝漢墓出土了一件綠釉陶投壺(M8∶15),通高26.6厘米,直口、細長頸、球形腹,下有三蹄足[11]。三國時的文獻記載投壺所用之壺是“盤腹修頸”,所用之矢是“或柘或棘”(《藝文類聚》卷七十四引邯鄲淳《投壺賦》)。壽縣發(fā)現(xiàn)的釉陶投壺,直口、長頸、圓鼓腹,尺寸和形制都與其他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同類壺相似,且該類壺形制上與畫像石和文獻記載都相吻合,應屬投壺無疑。不過在裝飾上,壽縣的這件釉陶投壺又具有地方特色,頸部刻畫了四組水波紋,這在江淮地區(qū)漢墓出土的釉陶器上十分常見。
漢、魏晉以后直到明代,投壺活動依舊盛行,在器形和玩法上多有變化,并留下了許多關于投壺的文獻記載。如宋司馬光撰有《投壺新格》,明代有《投壺儀節(jié)》《投壺譜》《投壺奏矢》等,其中所載的投壺花樣繁多。清代以后,投壺活動日趨衰落,逐漸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
參考文獻
[1]俞偉超.西安白鹿原墓葬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報,1956(3).
[2]冒言.樽奩辨析[J].文博,2008(1).
[3]劉芳芳.樽奩考辨[J].東南文化,2011(4).
[4]孫機,楊泓.文物叢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馬承源.中國青銅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張旭敏.古代投壺源流考略[J].檔案,2010(6).
[7]金愛秀.投壺考論[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11(4).
[8]石志廉.中山王墓出土的銅投壺[J].文博,1986(3).
[9]劉紅玉.南陽出土投壺漢畫像石賞析[J].中原文物,2002(5).
[10]南京博物院.江蘇盱眙東陽漢墓[J].考古,1979(5).
[11]河南省博物館.濟源泗澗溝三座漢墓的發(fā)掘[J].文物,1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