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佑文
摘 要:一直以來,關(guān)于《罪與罰》題旨的爭議中主要存在“啟蒙”與“布道”兩種說法,后世的研究者都力圖斷明陀氏所持的價值立場與道德信條,以此肅清社會轉(zhuǎn)型歷史語境中“現(xiàn)代性”思想的嬗變。但除去拉斯科爾尼科夫所秉持的“超人哲學”和“強力意志”信條外,我們還應(yīng)關(guān)注情節(jié)中巧湊、悖謬的因素以及對“瘋癲”的描繪。如是觀之,《罪與罰》僅僅展現(xiàn)出反抗絕望的無效性,卻并未開出一劑社會救濟的良方。
關(guān)鍵詞: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 現(xiàn)代意識 悖謬
作為俄國文學三巨頭之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已然超越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小說反映和宣諭的范疇,而成為一種影響深廣的“精神現(xiàn)象”。別爾嘉耶夫曾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一書的前言中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chuàng)作是真正的思想盛宴?!辈⑻寡宰约骸翱偸前讶朔譃橥铀纪滓蛩够降娜撕团c之精神相異的人”{1}。尼采在1887年2月22日寫給歐佛貝克的信中說:“在幾星期前,我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都不知道,因為我是一個不讀報章雜志的懶書生。不料有一天我在一家書店看到了他的法譯本名著《地下室手記》。這對我來說真是一種意外的發(fā)現(xiàn),就如同我21歲時發(fā)現(xiàn)叔本華,35歲時發(fā)現(xiàn)司湯達一樣?!倍蹲锱c罰》作為陀氏的巔峰之作,反映了社會轉(zhuǎn)型期中駁雜的精神面向,歷史化育的無數(shù)種可能,以及時代迷霧下的騷動與隱忍,其意旨歷來備受爭議。
一、啟蒙抑或布道
一直以來,關(guān)于《罪與罰》的討論不曾停止,每個時代的研究者都力圖斷明陀氏所持的價值立場與道德信條,以此肅清社會轉(zhuǎn)型歷史語境中“現(xiàn)代性”思想的嬗變。對于《罪與罰》題旨的理解,有截然相反的兩種看法: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實際上否定了“現(xiàn)代性”的倫理信念,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和滿懷救世熱情的社會改革者均持反對態(tài)度?!巴邮习缪莸牟皇羌みM時代推波助瀾的時代弄潮兒,而是激進時代的某種普遍信條的質(zhì)疑者和反對者”{2}。因此,《罪與罰》的基本立場其實是反現(xiàn)代的?;蛘哒f,針對現(xiàn)代性可能帶來的人的生存危機尤其是道德危機,陀氏在《罪與罰》中敲響了警鐘。而得出這一結(jié)論的考察路徑又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微觀的傳記研究,二是宏觀的宗教文化學角度。前者認為,陀氏本人在19世紀50年代由于參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淪為流放者和苦役犯,當時一本《圣經(jīng)》陪伴他度過了痛苦孤寂的時光,也正是在服苦役的十年里,他重又虔誠地皈依東正教。{3}而后者則考察了赫爾岑、列夫·托爾斯泰等俄國知識分子普遍的文化抉擇,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標舉的東正教思想反映出西方近現(xiàn)代啟蒙、革命文化與俄國本土傳統(tǒng)的宗教文化的對立。同樣面對人類的、民族的苦難,與占據(jù)時代主導地位的進步主義者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苦難的根源在于人的內(nèi)心深處的惡的泛濫,而并非外在的社會制度。
第二種看法則認為《罪與罰》的題旨顯然不僅僅是勸人棄惡揚善的道德宣諭,且拉斯柯爾尼科夫皈依東正教的結(jié)局顯然無法使其獲得真正的“新生”。{4}列夫·舍斯托夫在《尼采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關(guān)于悲劇哲學的隨筆》中的論述最具有代表性。舍斯托夫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實際上是在“武裝起來反對它(指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獨創(chuàng)思想)”,他這樣做是因為“他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嫉妒罪犯精神的偉大的人,而由于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就為這些想法創(chuàng)造了各式各樣的‘情境”。{5}可見兩種看法的分歧正在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底是充當了這場判決的法官還是被告,他究竟為誰發(fā)聲。
毋庸置疑,上述二說都有其合理性與深刻性,同時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脫離文本的具體語境,將情節(jié)簡化為一個關(guān)于犯罪和拯救的簡單故事,亦忽視了些許具有深刻意味的細節(jié)。其次,雖然拉斯柯爾尼科夫是小說的主角,也是我們關(guān)注的主要對象,但如若將他視作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外化物,或是某種觀念的“傳聲筒”,或是作家個人經(jīng)歷的投射與翻版,顯然與巴赫金所言之“眾聲喧嘩”有所抵牾。
二、有別于常理的“荒誕”與“悖謬”
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的動因和緣由,主要還應(yīng)歸結(jié)于他所懷有的“超人哲學”思想。預審官波爾費利所發(fā)現(xiàn)的《論犯罪》一文中即明確闡釋了這種“魔鬼的誘惑”:“拿破侖是可以為所欲為的真正的統(tǒng)治者,他突襲土倫,在巴黎進行屠殺……在遠征莫斯科時消耗了五十萬人……這種人顯然不是血肉之軀?!眥6}拉斯科爾尼科夫的這種思想雖然充斥著個人主義色彩,但同時也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里庫爾果斯、索倫、穆罕默德和拿破侖等,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罪犯,但他們都制定了新的法律,廢除了舊的制度,他們是立法者和人類社會的建設(shè)者?!眥7}在社會轉(zhuǎn)型的特殊時期,為了達成美好未來就必須破壞現(xiàn)在,為了實現(xiàn)某一思想也往往需要付出無數(shù)生命的代價。如此一來,“善”與“惡”的邊界就變得朦朧和曖昧。直至最后,拉斯科爾尼科夫做好自首的準備,他在妹妹面前仍有一段自白:“大家都殺人,現(xiàn)在世界上正在流血,從前也常常血流成河,他們殺人如麻,鮮血像香檳酒一樣流淌,這些人因殺人如麻竟然在庇托林舉行加冕,以后又被成作人類的恩人。”{8}可見,拉斯科爾尼科夫并非完全皈依東正教,他心中依然存有“破”與“立”的矛盾沖突和何去何從的困惑。
值得注意的是,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犯罪行為看似出于某種“理念”,實際上卻包含重重的悖論與巧合。他本是一個樂善好施、心地純良的大學生,卻因為殺了兩個和自己并無太多瓜葛的老太婆而自毀前途。縱觀整個犯罪過程,拉斯科爾尼科夫雖然做足了準備,試圖用抵押物吸引阿廖娜·伊凡諾夫娜的注意力,甚至連從房間走到箱柜前有幾步都數(shù)清楚了,但是他犯罪的“技術(shù)”仍然是十分拙劣的。當上樓的佩斯特里雅科夫和柯赫發(fā)現(xiàn)阿廖娜·伊凡諾夫娜家中的異樣時,拉斯科爾尼科夫恰好發(fā)現(xiàn)樓下有一間空屋子,門還是敞開的,于是適時地躲過了和兩個人的直接照面。偏偏之后油漆匠又承認了并不屬于自己的罪行,使案件的調(diào)查偏離了真相,這一系列巧合的情節(jié)都極具戲劇性。在這些非實在的因素的左右下,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行為顯示出一種有別于常理的荒誕與悖謬,其中也寄寓著作者調(diào)侃與戲諷的一絲“灰色幽默”。拉斯科爾尼科夫向往拿破侖式的征服者氣概,反映出他在生活長期的重壓下產(chǎn)生了越軌的沖動,一方面,他以極端的、扭曲的方式反叛了既定的社會秩序,但另一方面,他又無能于理想新生活的建構(gòu)。因為社會生活無法聽命于機械的法則,而且他所謂的“信條”,終究是不完善的觀念,其自限性使他淪為這一主張的犧牲品。
三、“瘋癲”與“文明”的糾葛
《罪與罰》中另一有趣的處理在于,拉斯柯爾尼科夫心中的道德戒律(他長久以來惶惶不安的根源)恰恰以夢囈、癡語等非理性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而拉斯柯爾尼科夫多少出于情感沖動所犯下的過錯卻得到了符合理性的解釋。再者,拉祖米欣提出合伙譯書的計劃完全是可實現(xiàn)的,如若出于理性的考量并延續(xù)自己一貫的思路,拉斯科爾尼科夫就應(yīng)該隱瞞犯罪的事實??梢?,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通過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織、雜糅、博弈,將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內(nèi)心分裂和雙重人格刻畫得淋漓盡致。因此,巴赫金曾說:“在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維中,找不到淵源因果方面的范疇。”{9}作者似乎有意切斷了因果之間的連貫性,一方面,作者運用大量對白和內(nèi)心獨白,將人物外顯的行為和壓抑的潛意識置于共時層面,展現(xiàn)出分裂、多變、復雜的意味。另一方面,作者多用虛擬層面的事實,如信函、證詞、傳聞等,使人物在口口相傳的“復雜信息空間”{10}中呈現(xiàn)多維的向度和朦朧的面影,散發(fā)出迷人光焰。比如,馬爾美拉多夫希望為家庭做出貢獻,但他又常常不可抑制地花光所有積蓄去買酒;地主綏德里蓋洛夫曾奸污一個又聾又啞的少女,逼她吊死在頂樓上,還將仆人費利普折磨致死,但他又流露出安置孤兒的善心。
《罪與罰》中的人物大都帶有偏執(zhí)、神經(jīng)質(zhì)的特點,正如青年醫(yī)生佐西莫夫所說:“就這個意義來說,我們大家的確常常與瘋子很相似,不過稍有不同,就是‘病人比我們瘋得稍許厲害些,所以這里必須把界限劃清楚。不錯,和諧一致的人幾乎是沒有的。”地主綏德里蓋洛夫?qū)Χ拍嵫磐评T,一味糾纏,不愿死心,最后竟以自殺這種決絕的方式結(jié)束了他沒有價值的生命。而馬爾美拉多夫的妻子卡捷琳娜·伊凡諾夫娜在丈夫死后拉著孩子們在大街上歇斯底里地狂舞,都顯示出某種病態(tài)的特征。但這種病態(tài)亦不是全然的死寂,瘋狂之人亦有脆弱和不幸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瘋癲”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突破既定秩序的沖動和突圍的維度,傅斯年就曾經(jīng)說過:“瘋子是烏托邦的發(fā)明家,未來社會的制造者……我們帶著孩子,跟著瘋子走——走向光明去?!眥11}拉斯柯爾尼科夫的“超人哲學”雖然只是“片面的深刻”,但這種看法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亦可以被理解,小說開頭就寫了兩個大學生的討論,表露出和拉斯柯爾尼科夫相似的看法。
四、反抗絕望的無效性
《罪與罰》的結(jié)尾,拉斯柯爾尼科夫踏上了七年的服役征程,“他甚至不知道,新生活并不是輕易能夠取得的,他還必須為它付出高昂的代價,將來他也得付出巨大的努力來換取新的生活……”{12}可見,拉斯柯爾尼科夫雖然受到索尼婭宗教思想的熏陶和浸潤,但他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出路。而拉斯柯爾尼科夫所代表的正是轉(zhuǎn)型時期的俄國。它的未來何在?作者的態(tài)度無疑是迷惘、悲觀和懷疑的。這同樣體現(xiàn)在其他人的命運上,地主綏德里蓋洛夫求而不得的自殺表明,并沒有一種方式能達成與世界的和解,正如舍斯托夫所言:“既然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把陀螺的鏈條連接起來,那么也就不可能重新把時代納入它脫離的軌道。大家不斷做出新的努力,試圖恢復舊的平安幸福的幻影。人們不倦地對我們喊叫,悲觀主義和懷疑主義毀壞了一切,需要重新‘相信會‘回到過去,成為‘天真的人等。人們堅定地把舊的‘理念作為聯(lián)系一切的膠合劑提出來,頑固地拒絕理解,在理念之中也包含著我們的不幸”。{13}雖然這種意緒在邏輯上無疑是悲觀論者的一曲哀歌,但作品的魅力恰恰在于通過這樣一個虛構(gòu)的、兩難的生存困境,深刻地表達了對一個時代的叩問。
總的說來,《罪與罰》的題旨正是全書中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我們唯一擔心的是我們明天的生活能否對得起今天所承受的苦難”。使拉斯科爾尼科夫最終崩潰的并非對懲罰的恐懼,也并非對苦難的逃避,而是自我認同的崩塌與斷裂,如其自白所言:“我沒有殺人,我殺死的是原則!原則倒是被我殺死了,但是我并沒有跨過去,我仍舊停留在這一邊……”{14}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殺人”行為已然成為一種象征和隱喻。那些帶有前瞻性和敏感性的幻想家、浪漫主義者、未來的美好而幸福的社會制度藍圖的制定者,往往率先體悟到這種“夢醒后無路可走的悲哀”,他們既反抗著不公正的社會,也與自身的絕望相斗爭,但這種個人的反抗往往被宣布無效,他們的悲劇在于無法超前地開始一種嶄新的生活。
{1} 〔俄〕別爾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頁。
{2} 耿傳明:《兩種偉大與兩種激情——“現(xiàn)代性”歷史文化語境中的魯迅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2期。
{3} 劉亞?。骸段幕囧e的民族寓言——〈罪與罰〉的一種解讀》,《外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5期;劉錕:《論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思想中的東正教文化內(nèi)涵》,《國外文學》2009年第3期;耿傳明:《兩種偉大與兩種激情——“現(xiàn)代性”歷史文化語境中的魯迅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2期。
{4} 徐風林:《〈罪與罰〉與東正教——從第四部第四章說起》,《俄羅斯文藝》,2017年第6期。
{5} 〔俄〕列夫·舍斯托夫著,田全金譯:《尼采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關(guān)于悲劇哲學的隨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76頁。
{6}{7}{8}{12}{14}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朱海觀、王汶譯:《罪與罰》,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362頁,第250—251頁,第503頁,第540頁,第271頁。
{9} 〔俄〕巴赫金著,白春仁、顧亞明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第61頁。
{10} 〔俄〕帕·福金著,陳思紅譯:《陀思妥耶夫斯基長篇小說中的世界圖景——映像的結(jié)構(gòu)與詩學》,《俄羅斯文藝》2017年第2期。
{11} 傅斯年:《一段瘋話》,《新潮》第1卷第4號。
{13} 〔俄〕列夫·舍斯托夫著,田全金譯:《尼采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關(guān)于悲劇哲學的隨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