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熙
(廣西師范大學 美術(shù)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6)
日本僧人空海既是一位佛教大師,也是著名的書法家,被稱為“日本的王羲之”。他深入研究王羲之的書法,對王羲之書法有深層次的認識和嫻熟的運用。同時,他對唐代書法的特色也有較深刻研究,并在長安投師中國書法名家的門下,對中國書法與中國文化的關(guān)系有較好的認知。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面,無論是漢字書法還是梵文書法,都有極高成就。他自由寬闊和秀麗嫻熟的書風,以鮮明的特色和高超的藝術(shù)水準在當時日本書壇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并為日本后來的“三跡”中的小野道風、藤原行成所繼承,給其后柔美的“和風”書法奠定了基礎(chǔ),對日本書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空海的成長,既得益于獨特的家庭教育和時代追求,又與這股合力影響下自身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
空海,俗名佐伯真魚。生于日本奈良時代末期的一個仕宦之家,父親乃地方長官,母親出身名門望族。父親是空海的啟蒙老師,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教其習字。舅舅是桓武天皇的皇子伊予親王的老師,回鄉(xiāng)探親時經(jīng)常授之儒家經(jīng)典??蘸3砷L的起點那么高,日后能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文化名人不足為怪。
日本奈良時代,中國盛唐的文化、政治對當時的日本具有極大影響力,無論是執(zhí)政理念,官吏的選拔與考核,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效仿唐朝以儒治國的方式。此時的桓武天皇想在國內(nèi)推行“政教合一,儒佛合流”的政策,大量的學問僧涌入繁盛的長安,在城內(nèi)各名寺掛單修行,收集翻閱浩如煙海的漢籍。
空海三歲拜佛,據(jù)說五六歲時就夢見佛祖坐在蓮花座上,并常用泥土塑造佛像,用石頭堆砌佛塔,七歲皈依,空海后來與佛結(jié)緣并非偶然,兼之陸續(xù)接觸了一些儒學經(jīng)典。在大的時代背景下,他也逐漸萌生了深入修習儒學的念頭。公元788年,舅舅帶著16歲的他來到新都長岡京。到18歲時,進入了當時培訓官員的教育機構(gòu)“大學寮”明經(jīng)科,攻讀《書經(jīng)》《詩經(jīng)》《左傳》等經(jīng)典著作。在此期間,喜歡思考的他著有《三教指歸》一書,對儒、道、佛三教進行了系統(tǒng)的評價。一次偶然的機會誦讀佛典,他的佛性被徹底開啟,遂放棄了在仕途發(fā)展的愿望,產(chǎn)生了跟隨佛祖修行的想法。兩年后,他果斷去巖淵寺學習佛法并通過了考試,正式在尾山寺剃度,成為僧人。從那時起,他開始參訪日本四國地區(qū)的名山險峰,開始了艱苦的修行。其間堅持不懈地學習收藏在東大寺的王右軍書法,以及各個寺廟從中國帶回的唐三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書法真跡和摹本,在習書的同時刻苦修習經(jīng)史典籍。他一年后下山,對佛教的認識和體驗得到了當時佛教界的廣泛認可。公元795年,在東大寺戒壇院,23歲的空海和尚對密教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鑒于對密教內(nèi)涵的模棱認識,他決定來中國學習、研究。至此,儒家思想已和他漸行漸遠,在修習佛法的路上,他的腳步非常堅定。
公元801年,空海作為學問僧入唐求法。途中先遇臺風,將三艘船吹散。一個多月后,空海所乘之船才得到救援。之后輾轉(zhuǎn)來到密教圣地長安,在青龍寺跟隨惠果法師修行,并得其真?zhèn)??;莨麍A寂后,空海成為真言宗密教第八祖。空海曾說他“在長安遇見‘識書人’,也聽了書法秘訣,但因自己是為了學習密教的奧秘而來大唐,所以沒有太留心書法方面的事情。”這些都記載于他的著作《性靈集》中。他只是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學習書法而已,盡管如此,他對書法的熱情和關(guān)心并不少。公元806年,開創(chuàng)了新的真言宗的空海,攜帶我國大量的名人碑帖、經(jīng)文回國。公元835年,空海在高野山圓寂,后被醍醐天皇追封為弘法大師。
書法以文字為素材,在一定的法則內(nèi)及個人獨特的審美意識參與下,通過筆畫和線條的質(zhì)感,傳達作者的性情,個體的人格和創(chuàng)造力藉其形式,穿越時空而獲得永恒。如中國的二王、顏歐柳趙、蘇黃米蔡流傳千古的佳作就是明證??蘸R虺D昀墼碌亩U修,心如止水,毫無雜念,這種于世事人生的態(tài)度傾注在書法作品中,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被稱為“日本書圣”。
根據(jù)日本人舟橋秀賢的《弘法大師書流系圖》,空海的脈系是:“蔡邕—蔡琰—衛(wèi)夫人—王曠—王羲之—王獻之—智永—虞世南—徐浩—韓方明—空?!隙胩旎??!笨梢?,空海書法師法純正。這本書指出,韓方明是空海的書法老師。韓方明曾寫過一篇文章《授筆要說》,此文被宋陳思編著的《書苑菁華》收錄??蘸T凇缎造`集》提到:“空海,嘗遇解書先生,略聞口訣?!盵1]后人猜測這里的“解書先生”指的是韓方明,口訣可能是指《授筆要說》這篇文章??傊陂L安的這段歲月是空海人生中重要的轉(zhuǎn)折點,無論是人生軌跡,還是書法成就。
作為書法大家,空海遺留墨跡雖為數(shù)不多,尚可窺見他擅長多種書體。筆者將其主要作品分為三個階段,試圖探尋出變化的脈絡(luò)。
因幼年師從日本書法大家魚養(yǎng),青年時代的空海,書法已為人所知。天平時代的日本,自大唐返國的人們,帶回了晉唐書法。以天皇為首的貴族競相臨摹學習,一時蔚然成風。進入平安時代后,人們?nèi)允艽孙L格影響,空海也不例外。當時他以臨摹王羲之為主,24歲所著《聾瞽指歸》,用行書寫成,其筆法、字形等,受王羲之《集圣教序》影響顯而易見,他對王羲之書法的用功程度可見一斑。較之王羲之,圓熟之氣固然略缺,隨意中卻不乏年少輕狂的霸氣。下面二人兩幅作品可以一窺究竟。
圖1 聾耆指歸[2] 圖2 集圣教序
入唐前,空海已把書法、文學與佛教修行作為日常習慣。入唐后,空海師從韓方明學習執(zhí)筆方法,潛心研究學習王羲之、顏真卿及歐陽詢等大家。我認為空海這一時期最突出的成就有兩點:一是其書學觀的構(gòu)建,二是對書法和自然共性的認識,《風信帖》《灌頂帖》便是這一成就的具體體現(xiàn)。
歷覽古今成就斐然的藝術(shù)大師,幾乎都是經(jīng)由先師法古人然后再師法自然這一途徑。王羲之先臨古人法帖,用功至池水盡墨,而后游歷名山大川,師法自然,終成書圣,垂范千秋??蘸V靥岢觯瑫弑仨毶朴谖展湃藭ㄖ械木窈陀霉P方法,方能真正把握書法的真義。
東漢蔡邕《筆論》中提出“書者,散也。散者,舒散也?!盵3]意謂書寫者是一個可無限延伸和擴大的個體,反過來,書法又可以通過書寫方式來體現(xiàn)個體的存在?!皶笔潜磉_心靈的一種形式。使自己的想法如所期待的那樣,自由自在地揮寫,通過書寫方式來體驗自然萬物的變化,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個居所。讓所要書寫的法則轉(zhuǎn)向到對四季變化的領(lǐng)悟,把文字形態(tài)及森羅萬象的具象世界融匯于心,方得其妙。對于普羅大眾來說,在實踐中把心靈安置于這樣的境地非常困難。但于空海而言,把書法與人的精神世界結(jié)合起來,使之圓融為一體,尋求天地自然之理和萬物運行的法則是很自然的事情。
以下將舉例詳細闡明他的兩點成就。
《風信帖》和《灌頂歷名帖》被認為是空海書法作品中的“雙璧”。這兩篇作品王羲之字體端秀清新的特點更為明顯,同時融入了自己的筆意,用筆內(nèi)斂、含蓄,線條節(jié)奏感強,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通篇格調(diào)高雅、氣息靈動。
《風信帖》是空海歸國后寫給最澄的一封信,信中既言及佛法的教義,還暢談了兩人的友情。整體用筆沉穩(wěn)而自由,不失風趣,字形結(jié)體豐潤,透出一股豪邁之氣,融合了王羲之與顏真卿二人的風格,形成了屬于空海的獨特書風。而豐富多變的筆致,表現(xiàn)出空海的微妙心情。如“風”字,筆畫之間相互呼應(yīng),筆勢呈緊湊態(tài)勢。第一畫的起筆和第二畫的轉(zhuǎn)折處向右傾斜,稍有緩慢,卻因線條堅實,顯得十分有力,讓人感到空海對長者最澄真誠的敬意?!白浴薄ⅰ盎荨?、“頂”具有沉著而粗獷的氣勢,與“云”、“霧”、“兼”的用墨較少的文字形成強烈的對比,至此書寫者心情也放開了,輕松的用筆和字的大小、點畫的斜倚變化很大,作品寫至“此所望”時情感自然溢出,書寫發(fā)揮到了極致,筆像在紙面滑行一樣自由變化,與開始寫的字形成強烈對比。其豐沛的情感不知不覺融進了書寫之中。
圖3 風信帖
圖4 灌頂歷名帖
《灌頂歷名帖》,這件作品寫于公元813年。整體風格與《風信帖》截然不同之處,在于筆跡最為“樸素”。在不經(jīng)意的書寫中,可看出文中有許多涂改的痕跡,愈顯天真浪漫之氣。比之《風信帖》多了份沉穩(wěn)凝重,漸呈老練。作品延續(xù)了他自由流暢的行筆,在顏真卿不計工拙抒發(fā)情感的基礎(chǔ)上,把墨在紙上產(chǎn)生的濃淡效果發(fā)揮到極致。將顏真卿的風格特點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自己的風格之中,自然而不造作,精妙不可言,這與他僧人的身份應(yīng)有關(guān)聯(lián)。比如“三、十、一”橫畫平穩(wěn),讓人看起來心情得到放松[4]。用筆謹慎,線條穩(wěn)健而寬闊,頗有一種沉穩(wěn)和凝重的韻味。最后在記載結(jié)緣尊名的小字上,寫得相當有氣勢,能夠感覺空海的靈動的個人風格。
日本書道始于佛教傳入,至平安三筆的時代,書法作品全都是標準的晉唐風貌。這種具有濃郁中國唐代書風特征的書法風格,被稱為“唐樣書法”,與平安后期興起的日本本土特色的假名書道——“和樣書法”共同促進了日本書法的繁榮。晚年的空海是日本學習中國書法從“唐樣書法”向“和樣書法”過渡初期的重要代表。他擅長多種書體,并將其融合為一種獨特風格的雜體。此種體例風格十分夸張,形式的表現(xiàn)越加明顯。
空海52歲時為改善當?shù)丨h(huán)境的水利建設(shè)益田池所作的《益田池碑帖》,從這幅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書法的美感是受到佛學思想的影響,其用筆字形無不顯示出,其神秘莫測的密教精神內(nèi)涵。
圖5 益田池碑銘(局部)
現(xiàn)存高野山釋迦文院的是公元1900年的臨摹品,從現(xiàn)有的資料可以看出明顯的晉唐行書風格,主行草,草書較少,字的偏旁、部首等用篆書或隸書。除此之外,該碑還有一粗大的文字間雜其中,而某些文字的線條細小,還運用了武則天在公元690年所造的飛白體,左書反寫,有鳥蟲文等多種雜體書。
書法理論家熊秉明先生認為:“原始文化和宗教經(jīng)常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宗教會利用造型的魅惑力,用線條、色彩和圖像的奇異組合來征服信徒?!盵5]例如眾所周知的道教符箓,早期便是脫胎于隸書,是漢代隸書若干字的結(jié)合。帶有原始神秘色彩的畫符就成了具有獨特意味的道教書法。后期道教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對漢字作了大膽的變形,突破了字體筆畫的束縛,并吸收了古代各種字體的寫法,特別是吸收了草書的寫法,創(chuàng)造出人們難以辨認的一種文字。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空海通過該碑把他的宗教思想和書法理論變成一件可實踐的具體可感的實物,并且全面展示了他豐富的用筆和其品德修養(yǎng)。人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達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作為僧人的空海,選擇用富于裝飾和妙想的雜體書來表達可以說是最合適不過,因為從佛教的角度,或許運用雜體書更能反映空海對密教的理解。
從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角度來看,空海開辟了日本書法造型的新局面,而且也引導后繼者對書法的新思考和未來日本書壇的價值取向。
中國書法隨漢字東傳進入日本。在空海之前,就有很優(yōu)秀的漢字書家,但大多只是模仿唐代流行書體,并無個性,也沒有達到理論高度。到空海這里后,情況有所轉(zhuǎn)變??蘸I瞄L多種書體,尤其精通草書,時人推為“草圣”,被日本后世書法家當作學習草書的準繩。他的書風深受中國書法的濡染,大氣、淡雅而不失趣味性。這一切,也與他受儒、道、佛文化的熏陶有直接關(guān)系。
當時日本爭相以中國唐朝一切為模仿對象,晉唐書風也隨之刮到了日本的宮廷,“平安三筆”之一的嵯峨天皇也成為空海的忠實追隨者。天皇自己學習書法和進行創(chuàng)作,給臣民極大鼓勵。于是京都出現(xiàn)了一種奇怪的風氣,官僚貴族紛紛革除以往的不良習氣,而以寫一手優(yōu)美的書法為榮。正是空海、嵯峨天皇的努力,王羲之、顏真卿的書風在日本迅速傳播開來,也使得漢字深深融入日本獨特的文化中。從日本書法的發(fā)展過程來看,空海引領(lǐng)了時代的潮流,成為平安前期書法的風尚標,在同時期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后來的小野道風、藤原佐理、藤原行成,都以其為自己學習的范本。它的影響不僅限于當時,對當今日本書法都有深遠影響。
在日本文化史上,很少有人能像空海那樣,在文學、藝術(shù)、哲學和宗教等方面為后人提供源源不絕的財富??蘸5臅ň哂袧夂竦摹疤茦訒ā憋L格,又是“和樣書法”的先驅(qū)者。他的作品融合了中日兩國書法的精髓,是探究中日書法的珍貴資料,為日本本民族的文化發(fā)展與兩國文化傳遞、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空海作為中日書法交流的橋梁,促進了日本書法的發(fā)展,為后來形成的“和樣書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促進了中日友好交流。我們不僅要銘記他的偉大事跡,更要了解他書法中與佛學融合所形成的獨特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