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啓章
陽春三月,杏枝含苞,桃花吐蕊,草木泛青。在惠風送暢,陽光明媚的春日里偕愛人欣然登臨湟中縣魯沙爾金麟山,回味歷史的變遷,覽閱劉琦山神廟今日的風采。
劉琦山神廟坐落在金麟山的一處山凹里,它和名馳中外的黃教圣地塔爾寺遙遙相望。沿山坡拾級而上,迎面便看到上書“金麟山門”四個金色大字的山門,再上幾個臺階右行數(shù)步就來到了山神廟門前。廟門,不算高,也說不上很大,門板龜裂,油漆斑駁,似乎歷經(jīng)了歲月的滄桑,飽嘗了四季風霜雨雪的洗禮。其實,它的修建年代并不久遠,只是由于日曬月浸的緣故罷了。門兩旁擺放著兩個生鐵鑄就的碩大的長長的香爐,升騰的煙霧緩緩飄向空中……
跨進廟門,只見高高的臺階上是供奉劉琦塑像的大殿,坐北朝南,色彩艷麗,肅穆莊嚴。殿前左右擺放著信徒們捐贈的兩個高高大大的香爐,里面的香燭竟像柴火般地熊熊燃燒著,濃烈的煙霧彌漫了整個廟宇,同時還送來柏葉的清香味兒。大殿右側(cè),矗立著一棵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山神廟由盛到衰,再由衰到盛的歲月的旃檀樹。它扭曲著身子,皸裂了樹皮,將數(shù)根虬枝頑強地、驕傲地指向茫茫蒼穹。
據(jù)說,劉琦山神最靈驗,幾乎是有求必應,因此每到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前來上香求官、求財、求兒女的人不計其數(shù),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尤其每年的正月十五更是鼎盛之日。前來上香的這些人中有手握大權(quán)、威震一方、呼風喚雨的封疆大吏、達官貴人。但可笑的是,為了遮人眼目、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這類人不是明目張膽地來,而是趁月黑風高的時候悄然而至,悄然離去,香錢自然不會少;腰纏萬貫的暴發(fā)戶或“發(fā)財有方”的大老板們,則脖子上拴著手指粗的金項鏈,手指上戴著碩大的金戒指,耀武揚威地來,出手闊綽大方,動輒眼睛一眨不眨地將成千上萬的金錢獻上,深受看廟人的青睞;家道不暢、時運不濟、一心想改變命運的老百姓,手里攥著幾個辛苦錢,誠惶誠恐,滿臉虔誠,匍匐在地;無法生兒育女、受盡社會和家庭責難的已婚婦女更是盼兒女心切,也將打工做活的辛苦錢大把大把地撂在這里,一點也不心疼;那些一心想金榜題名、成龍成鳳的莘莘學子,在家長的陪伴下也來這里撒錢,祈禱……在這里、在劉琦塑像前他們?nèi)既サ袅松餐?,收斂了傲氣和霸氣,全都放下架子,爬伏在泥像前成為了凡夫俗子?/p>
置身仙氣濃濃、香煙裊裊的氛圍里,我想起了史書上有關(guān)劉琦的記載———
據(jù)河州府志記載:劉琦是甘肅省河州府大河家劉家寨人(今甘肅省積石縣),是明朝永樂九年的進士,善騎射。他于永樂十七年被派駐西藏,藏族人稱他為“通哲斜巴隆?!?,其實就是明王朝與西藏政府間往來傳遞信息的交往官員。入藏后,他針對西藏有些地方的落后狀況,采取政教合一的策略,大力推行內(nèi)地先進的工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改進勞動工具,促進了農(nóng)牧業(yè)的發(fā)展,也使民眾增加了收入,因此他深受西藏當?shù)厝说膿泶?,后被西藏政府聘任為財貿(mào)官員。
劉琦仙逝后,西藏加諾(藏王)為追念他的功績,敕封他為“業(yè)斗侯”,即地方護法神,并繪制畫像掛之于各寺院,供民眾紀念膜拜,求保佑地方安寧。同時,尊稱他為“阿米劉琦日拉”即(財神爺),與太上老祖魯班一同供奉,收受香火,相沿成習。后來,塔爾寺三世活佛賽多阿旺旦貝嘉措從西藏請來劉琦護法神像供奉在康熙五十六年為達賴修建的祈壽殿外的右神堂中。同時,亦在各經(jīng)堂門內(nèi)左側(cè)墻壁上懸掛他的畫像,還在每年正月十五日的“觀經(jīng)會”上把他的畫像擺上酥油花架,供人們瞻仰膜拜。
至于他是如何成為山神的,民間是這樣傳說的:清朝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七世活佛班禪額爾德尼由藏進京朝覲皇帝,行至青海香日德住宿。有天夜里,他夢見一位頭戴官帽、身穿朝服的官員懷抱一桶酸奶敬獻給他,并訴說塔爾寺佛位大,沒有他收受香火的地方,懇請給他一處能看得見塔爾寺的地方修座小廟,做個護法神,以保護一方的平安。次日,班禪行至小花寺見祈壽殿外神堂里供奉的一幅畫像與他夢中的人物無二,遂憶起了夢中的情景。他當即指示五世賽多把劉琦安置在能看得見塔爾寺的地方做護法山神,并贈白銀一百兩。五世賽多遵照指示,遂選址在魯沙爾金麟山的半山腰里,親自設計建筑圖案,修成坐北朝南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大殿三間。當時的大殿建筑氣勢雄渾,雕梁畫棟,斗拱飛檐,精巧玲瓏,廟內(nèi)外廣植松柏楊柳,奇花異草。每到春夏之季,廟內(nèi)花香撲鼻,鶯歌燕舞。廟外松柏挺拔,榆柳成蔭,鳥飛蝶舞,十分壯觀,成為魯沙爾“古八景之一”。
解放后最初的年代里,劉琦山神廟四時收受香火,人們上香拜佛,倒也相安無事。后來,國內(nèi)政治運動疊起,各派沖突不斷。特別是1966年在全國“大破四舊,大立四新”的濁浪中,劉琦山神廟厄運難逃,大殿被拆除,神像被搗毀,看廟僧人被趕走,法器被毀壞,偌大的廟內(nèi)除了一堆堆的破磚爛瓦、一截截的斷垣殘壁外,就剩下一棵旃檀樹孑孓獨立,形影相吊,幾近干枯。
后來,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里,國運昌,百姓安,宗教政策寬泛。1984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來塔爾寺時指示按原樣重建劉琦山神廟。信教群眾和信徒們聞風而動,四方募捐,八方求援,歷經(jīng)十多年的艱辛勞作,劉琦山神廟里的三間大殿于2002年在原址上建起來了,此后根據(jù)經(jīng)濟實力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擴建,遂成為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劉琦山神廟重新煥發(fā)了青春,飽經(jīng)風雨雷電、日月變幻的旃檀樹又枝繁葉茂、蓬勃旺盛了。為了給它作伴,人們還在它的左面新栽了一棵旃檀樹,嫩嫩的,鮮鮮的。毫無疑問,她將隨著山神廟的存在而日益生機勃勃。
進得廟來,除了觀瞻精巧絕倫的建筑藝術(shù)和泥塑技藝外,我還想看看抽簽算卦的人。他們到底是一種怎么樣的心態(tài)。我看見,一張米黃色的小桌上有很多紙片,上面寫著些有求必應、心誠則靈的字樣。一位解卦的老者正襟危坐、目不斜視,靜靜地、習慣性地觀察著每一位進廟來的人,揣測著他們的錢袋。一個簽筒也很傲氣地立在那里,里頭裝著千人摸、萬人捧的卦簽。日積月累,簽筒被人們的汗油浸沁得油漬烏黑,那天意或玄機仿佛就在那里藏著,猛不丁跳出來,讓你在命運的河流里或喜極而泣,或垂頭喪氣,或甘愿沉浮,或奮力跳出……
突然間,一個黝黑粗壯的中年漢子手捧三炷香急步跨進大殿的門檻,雙膝跪倒在劉琦的塑像前,雞啄米般邊磕頭邊祈求:“財神爺,財神爺,您保佑我今年發(fā)個大財,我實在太窮了。發(fā)了財我一定來給您老人家還個大大的愿!”隨后,他把一張皺巴巴的錢放在供桌上,捧起簽筒在裊裊的香煙里旋了三旋,然后滿懷希望地抱給解卦的人去了。我笑了。這不正應了人們常說的“平時不燒香,忙了抱佛腳”的那句話嗎?
大殿里依然是香煙繚繞,上百盞酥油燈把殿內(nèi)照得如同白晝。大殿正中塑著頭戴官帽、身著朝服的劉琦。他面龐白凈,三縷白須垂在胸前,威嚴中透著慈祥,慈祥中透著威嚴,打量著眼前一撥又一撥的善男信女和凡夫俗子。塑像前,是一位頭發(fā)散亂、表情木然、衣著不潔的女人在喃喃低語,聽不清她到底訴說著什么。
山神廟的上方和南北方向還修建有諸多的殿堂,里頭供奉著許多面目或慈祥,或猙獰,或好看,或難看的神像。而最讓我驚訝的是原來財神竟有紅財神、黃財神、白財神、黑財神之分,這讓我確實又長了知識。院子里有鑲金鍍銀的法輪,悠悠的誦經(jīng)聲從大殿里傳出來,飄散在廟宇的上空,久久不散……我想,這誦經(jīng)聲,還有這隨風飄曳的經(jīng)幡,一定還和六百年前明朝永樂年間的一模一樣。當年金麟山腳下沒有這座生氣勃勃、繁華異常的小鎮(zhèn)。有的只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綠毯般的草地和健壯威猛的牧民,還有終日陪伴他們的藏狗、野狼、棕熊……野花爭奇斗艷的草原上撒滿了珍珠般的牛羊。宗喀巴大師的父親魯本格揮鞭策馬,威武剽悍。母親香薩阿且在打酥油,滿臉的汗水……
我突發(fā)奇想:假如山神劉琦真的有靈,在他的法眼里如今的這座突兀而起的小鎮(zhèn)又會是什么樣子呢?目睹它近百年來天翻地覆的巨變,他一定會迷惑不解,一定會惶恐不安,也一定會驚訝無限。他可能也很慶幸,因為他真正看到了魯沙爾“秋風蕭瑟今又是,換了人間”的巨大嬗變。她的巨大嬗變不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嬗變的縮影嗎?
歲月更迭,滄海桑田。在往后尚不知曉的歲月里,劉琦山神廟腳下的這座小鎮(zhèn)還會變幻出許多讓人根本無法想象的奇跡來……
出得廟門,舉目遠眺,雄偉險峻的拉脊山麓橫亙天外,莽莽蒼蒼,氣勢雄渾,峰尖嶺頂,白雪皚皚,云霧縹緲。山下的魯沙爾鎮(zhèn)更是朝氣蓬勃,璀璀璨璨,城市的熙攘聲浪直沖云霄,如流的街市在時光的河流里訇訇地流淌,永不停息……
走了幾步,我忽然記起劉琦山神廟竣工碑上的那首詩來:旭日映紅金麟山,青煙繚繞大雄殿。盤古造就蓮花地,佛祖菩薩渡眾生。神泉水源遠流長,菩提樹根深葉茂。金麟山色景宜人,神藏課玄機莫測。
是啊,歷經(jīng)六百多年歲月的劉琦山神廟里還藏匿著多少人們至今尚未知曉的秘密?還有多少發(fā)人深思的啟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