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凱峰
在世界藝術史上,“建筑”與“雕塑”似乎就有著難以分辨和割離的淵緣關系。著名的“埃菲爾鐵塔”就是典型的一例:1885年,法國政府計劃在四年后的“慶祝法國革命勝利100周年”時舉行一個盛大的博覽會,并擬為此建造一個可以代表法國榮譽的“紀念碑”,這就是當時建設方所給出的建造功能意向;次年5月,政府向公眾宣布了一個舉辦設計大賽的公告,為擬建的一座可籌資的臨時構筑物來征集方案,于是,“埃菲爾鐵塔”(見圖31-1左)在眾多的應征方案中脫穎而出,埃菲爾鐵塔是建筑師“埃菲爾”的一個“A”字型的雕塑作品。無獨有偶,佛教標志性建筑“Stupa”也是一樣。南亞佛教形成于公元前五六世紀,并創(chuàng)構了“Stupa”為其宗教崇拜的標志物,而后隨佛教在東亞及東南亞等地區(qū)的傳播,“Stupa”有了許多不同的演變現象及造型,其存置“舍離”的功能空間構成只是一個骨架,至今遺存可見的“Stupa”似乎就是一個眾多雕塑品的聚合體(參見圖31-1右),或者準確地說,是由雕塑師們創(chuàng)作完成的“Stupa”。
圖31-1 空間藝術的“雕塑”與“建筑”概念例圖
可見,“建筑”與“雕塑”就像是文化藝術領域里的同胞兄弟,有著不可分割的親緣關系。那么,若從建筑的角度來看,這種親緣關系又是基于一種什么樣的內在因素?這種因素是自然屬性、還是人類文化的特性?對人居而言,意義又是什么呢?
“空間”是大自然的基本存在,人類也是大自然物種進化的生命體,只是大自然演進形成的這一生命物種卻有機改變了自然空間,并自稱是一種“創(chuàng)造”——文化性的空間創(chuàng)造。所“創(chuàng)造”的空間,就是“人居”空間。人類文化便是以這一空間為生存環(huán)境,文化的諸要素無不由此或于此而形成和存在,并得到日益繁盛的發(fā)展,形成為大自然生態(tài)中的一個以“文化”為基本標識的特殊空間,或許亦可稱之為地球的“文化空間”。不過,文化空間所構成的諸要素并非只是各自的生存,還應有其產生和存在的功能作用,包括藝術以及空間藝術也一樣,在文化空間里都承負著被創(chuàng)造的功能或職能的作用,使文化空間及諸多構成要素有了“和而不同”的同生共存的必要性。這就是地球特殊空間的“人居”,也是人類“文化”被創(chuàng)造的本質成因。那么,在這一“空間”里的“藝術”的具體功能或職能是什么?又有哪些具體的空間藝術形式?其職能與形式所確立的邏輯關系是什么?
圖31-2 地表“空間藝術”例圖(左:“人為”空間藝術;右:“自然”空間藝術)
圖31-3 “空間藝術”社會職能例圖(左:中國“太和殿”;右:美國“五角大樓”)
圖31-4 人居“建筑”與“雕塑”空間構成例圖(左:“建筑”空間;右:“雕塑”空間)
首先,以生存條件論,人居為空間藝術提供了產生和存在的必要前提。毫無疑問,空間藝術的首要特征就是現代科學概念的三維數軸構成的“空間”,并以地球的地表為展現場所,該“藝術”就形成和存在于這一地表上(當然,也許還會有太空藝術等的出現)。而且,空間藝術的創(chuàng)作主體是人類(如經人類加工修鑿所成的江西“龜峰臥佛”的圖31-2左),也同時需要感受體的人類的存在,沒有感受體的空間藝術顯然是沒有創(chuàng)作意義的。即便是天然所成的“空間藝術”(如未經任何人工做作的泉州“海邊臥佛”的圖31-2右),也應有、或只有人類才能感受其藝術形體存在,否則就僅僅是一種“空間”自然的存在,而沒有“藝術”的效應和認知。故而,“人居”及所居之“人”,是空間藝術產生和存在的必要前提,也是基本條件。
其次,以人居功能論,空間藝術同樣職能于人類生活需求。人居空間形成后,人類社會由此逐漸形成和發(fā)展,區(qū)別于其它生命物種的文化諸要素在發(fā)展的人類社會中亦逐漸產生,政治、經濟乃至高度發(fā)展后的人類文明的教育、科學等都成為社會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這些文化要素已是社會性的人類所不可或缺的生存內容。與此相似,人居“空間”,也同時有“藝術”的功能需求,社會構成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等似乎都離不開“空間藝術”的居存滿足。如中國傳統(tǒng)時期的政治決策功能空間的皇城,有至高無上的空間形體需求,面寬十一開間的重檐廡殿頂的“金鑾殿”便是最好的例證(見圖31-3左)。又如當代世界最強大國的軍事決策中心,能離開“五角大樓”這一功能空間嗎?(參見圖31-3右)顯然,文化既賦予了其形體的空間藝術,空間藝術也代表了文化的社會職能。
第三,以人居構成論,建筑與雕塑都是人類空間藝術創(chuàng)作的表現形式。以人居發(fā)展至今的構成內容看來,人類空間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主要的靜態(tài)形式就是“建筑”和“雕塑”,兩者撐出了人居的空間骨架。建筑提供了人類生存、生活的實用性需求,人類日常就基本上是在“建筑”所給出的這一空間里生活起居、工作勞動或勞作等的活動,其“建筑”就是人居生存生活的基本空間(參見圖31-4左);雕塑則滿足了人類休閑、怡情的修養(yǎng)性需求,人類在工作或勞作之余同樣需要有情緒、思維、意識等的調節(jié)的環(huán)境空間,其“雕塑”就是人居頤神養(yǎng)性的配置空間(參見圖31-4右)。建筑與雕塑所給出的藝術性空間,是不可或缺的。
然后,以功能性質論,不同空間藝術實際上都同歸于善美“人居”。人類的文化創(chuàng)造通常都是有動機和目的性的,不同的創(chuàng)造動機和目的也就決定了創(chuàng)造后的不同的功能性質,空間藝術的“建筑”與“雕塑”的功能性質就產生或形成于人類的這一創(chuàng)造機制,并以“善美”人居為創(chuàng)造的基本宗旨,既完善了人類物質生活需求的空間(參見圖31-5左),也美化了人類精神生活需求的空間(參見圖31-5右),是“善”與“美”的空間的有機歸結。
無論是什么空間藝術,都具有最基本的“人居”性質,人類創(chuàng)造了這一藝術,其生存群體或社會總體在主客觀上也都需要這一藝術。
圖31-5 空間藝術“善美”人居示意例圖
圖31-6 古羅馬“人居”空間示意例圖
從人類建筑的形成發(fā)展史上看,“建筑”創(chuàng)造于人類生存的空間需求,并由此而從大自然中竊取了一部分空間據為己有,形成為一個以“文化”為基本標識的空間體,這就是“人居”。顯然,人類據為己有的這一空間有很明確的功能目的,這便是生存的“居用”。而這一居用空間在現代建筑學理論看來,實際上包含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建筑墻板及屋蓋所圍合的空間(稱室內空間),另一部分是由建筑群構成的大致也是圍合的空間(稱室外空間),人類所居用的就是建筑的這內外兩部分的空間體。當然,在古代建筑學理論里也大致同樣是明確的,不僅歐洲大陸在文明后有“城邦”空間的出現及城區(qū)建筑的分布構成(古羅馬《建筑十書·第一書》載,并參見圖31-6左),而且人居的大公共建筑通常也都有外部“廣場”的規(guī)劃設計(《建筑十書·第五書》載,并參見圖31-6右),建筑外部空間已成為人居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顯然,對地表的這一人居空間來說,“建筑”也是區(qū)分自然空間與人類空間的基本標識物,建筑所圍合或給出的空間輪廓就大致是人類居存生活的范圍。那么,“建筑”當然就是該空間的基本骨架,人類便在這一骨架所撐起的空間里生存、生活,也在此演繹人類這一非常有機的生命物種的文化發(fā)展史。
生命存活及延續(xù)是所有物種的本能,因此就有蜂窩、鳥巢、虎穴、鼠洞等乃至物種間弱肉強食等等現象在大自然中的出現和存在;人類創(chuàng)造生存空間的人居同樣是基于這一生存本能,只是人類還有非本能的存在,于是就有了空間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出有別于其它物種的生存空間,這就是人類特有的“建筑”、特有的“人居”。人類的生命物種的延續(xù),也就有了同樣是特有的生命過程,也包括非本能的文化創(chuàng)造及生活活動的過程。其中,尤以非本能意識的演繹過程最具人類特性,也由此改變了人類創(chuàng)造建筑及人居空間的發(fā)展過程。
無止境的不滿足應該是人類非本能意識的典型特征,“欲壑難填”的“欲”便是指非本能欲求。當人類從棲身的原始洞穴走出來,竊取自然空間而創(chuàng)造了“建筑”,并也帶出了曾創(chuàng)作的洞穴“畫刻”,雕刻就成為建筑的一種裝飾方式(參見圖31-7左),歐洲古典建筑有之,中國傳統(tǒng)建筑亦有之(參見圖31-3左、5左);然而,人類并不滿足于“雕刻”在建筑上的裝飾感受,也許這只是二維墻面的感觀效果,人類進而讓“雕飾”的內容或人物再次走出建筑飾構的畫面,成為獨立的“雕塑”(參見圖31-7右),使人居的“空間藝術”有了新的成員,也讓人居空間增加了僅具觀賞性的純藝術的空間藝術作品,并有了新的空間骨架形式,這似乎也是人類非本能欲求的一種現象。
在人類科學看來,人類非本能意識同樣是生理性的,也有一定的生物基礎或根源,這大致就是現代人們通常所述稱的緣于某種對象物的“情愫”或“情結”。在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醫(yī)學的概念里,臟腑并不只是具有物質的吸納、運化、疏泄等的生理功能,還當是神情意志之源的器官的認識:“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內經·素問》載語,參見圖31-8左)。也就是說,人類的有機生命體是精神、意識的生理基礎或前提,只要人類是本原進化形成的有機體,其精神魂魄、意識性志等思想內容,便都是必然會有的生理性產物。那么,緣于某種對象物的“情愫”或“情結”的“空間藝術”的追覓演繹,大致便是人類社會生活活動發(fā)展的相應的必然產物,而這一現象似乎也就在人類文化演進發(fā)展的情理之中了。
圖31-7 由建筑“雕飾”到人居“雕塑”演繹示意圖
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看來,精神魂魄、意識性志乃有機人體的“五臟所藏”(《內經·素問》載語),這應該也是地球物種中人類所獨有的生物機能,人類非本能的意識形態(tài)現象均源于此“五臟所藏”,是“五臟”的生物功能的存在,才有“所藏”的“(心)神”、“(肺)魄”、“(脾)意”等的非本能意識或心理狀態(tài)的產生(參見圖31-8左)。
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里,人體“臟腑”是與“五行”相關的,臟腑之間的關系與“五行”的生克關系是相似的。以“生”的關系來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五行”相生輪回演變(參見圖31-8右)。對人體來說,其生命基于兩大能源的補充,一是“水谷”,一是“清氣”,前者在脾胃中“運化”后,在后者的驅動下再給以“宣降”,這就是人體生存本能的物質需求的滿足機理;滿足了物質需求后,人體不僅有了非本能意識的萌發(fā),也有了其意識動能的“魄(力)”,使非本能意識的能動思維產生了一定的(腎水)志向、(肝木)靈魂乃至(心火)精神(參見圖31-8),而后由此便支配著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行為活動,這就是非本能的文化性創(chuàng)造的產生原理。在生存空間上,當人類的生存本能得到功能空間的滿足以后,空間享受的非本能意識之“欲”便隨之出現,且欲壑漸深、漸大而似乎有些難以滿足或無法滿足的演化趨勢,人居建筑的“雕飾”就產生于這一本能后的能動意識取向,并相似的有了隨“欲”增隆而膨脹的發(fā)展趨勢,滿足的方式便隨之改變而演繹出了獨立于建筑之外的另一種空間藝術形式的“雕塑”。而這一藝術形式演變出現的生物性基礎的存在,也是顯而易見的。
圖31-8 人體“五臟”與“五行”關系示意圖
可見,人居的空間藝術形式就不再只是實用性的“建筑”,還當有觀賞性的“雕塑”,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獨立的生存生活空間的發(fā)展后“人居”,就是由這二者共同撐起的。
圖31-9 “傳統(tǒng)”與“現代”雕塑性建筑比較圖
不過,人類的這一發(fā)展后“人居”同樣不滿足于實用性的“建筑”與觀賞性的“雕塑”的簡單需求,空間享受之“欲”似乎又在醞釀新的創(chuàng)造方式,實用與觀賞兼具大致便成為建筑師或藝術家們的新取向,并也成為不同時期的不同的創(chuàng)作作品。在人類文明后的不斷發(fā)展中,世界各主要文明區(qū)相繼形成了各自成熟的“傳統(tǒng)文化”,各文化構成要素也都按秩序找到了自己相宜的生存空間,人居的社會結構相對趨于穩(wěn)定,功能空間也就形成了同樣穩(wěn)定而被延續(xù)的創(chuàng)構方式,“傳統(tǒng)建筑”也就形成了,其實用性與觀賞性均在這一建筑中得到體現。如中國傳統(tǒng)建筑,在成熟的人居傳統(tǒng)社會中形成,也同時兼有了建筑功能的實用與觀賞的“雙重性”,即有四面豎墻圍合的功能空間的實用滿足,也有兩坡反曲屋宇的“如翚斯飛”(《詩經》語)的觀賞滿足(參見圖31-9左),則具有雕塑性意義的建筑顯然已經出現。
而近代以來的西方文化的席卷全球,似乎阻截了傳統(tǒng)建筑的延續(xù)發(fā)展,特別是隨后的“現代文化”在整個世界的傳播態(tài)勢,更是取代了傳統(tǒng)建筑的營造發(fā)展,所代之的便幾乎是清一色的“盒子(或容器)式”現代建筑,建筑的觀賞性似已被拋棄。當然,或許人類也發(fā)現了這一建筑現象的迷失,并感覺到了建筑“雙重性”被割裂的謬誤,故而再次整合建筑的這兩個功能性質的意識又被重新喚起。于是,緊接著的“現代”后,在“現代建筑”基礎上的“雕塑化建筑”出現了(參見圖31-9右),也似乎便成為新文化思潮的一種建筑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只是這一建筑創(chuàng)作的“雕塑化”顯然有點過了,功能空間的實用性已好象并不在主導地位,讓人感覺到的卻是一種建筑功能對雕塑的依附,或者準確地說,是一種建筑的“雕塑”(參見圖31-1左),而偏離了人類建筑的創(chuàng)造本質,這似乎就不應該成為建筑藝術的發(fā)展主流了。
也由此可見,“傳統(tǒng)”與“現代”都有雕塑性建筑,但兩個時期的創(chuàng)作意向及方式顯然是不同的,更象是循環(huán)升級后的一種輪回(參見圖31-9)。只是以現今的這一發(fā)展狀況看來,人居建筑的雕塑性意義是存在的,對人類生活空間來說也是有必要的,而關鍵在于其應有理性的發(fā)展態(tài)勢的確實具備,決不能喧賓奪主而丟失或拋棄了人類創(chuàng)造建筑的本性。
因此,建筑是文化的、也是藝術的,非本能空間功能需求是其內涵的一方面而居主導地位,美感藝術需求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而居次要地位,這是由物種進化所成的人類的本性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