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存在問題,提出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shù)學課堂融合教學,并論述多媒體、微課、線上教學三種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以期促進高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階段 數(shù)學課堂 多媒體 微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7B-0079-02
學生在步入高中階段后,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學生不但要學習新的高中知識,同時還要鞏固復習初中、小學階段的基礎知識。而數(shù)學科目相較于其他科目而言,邏輯性較強、難度也有所增加,部分學生往往很容易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喪失學習興趣。而且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太過單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影響了學習效果。因此,高中教師需要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以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學習。如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師提供了多種有趣、新穎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授課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將數(shù)學中較為抽象難懂的重難點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學習的形式,讓學生以更輕松的狀態(tài)學習數(shù)學。本文以數(shù)學課堂為例,探究信息技術與高中課堂的融合策略。
一、多媒體走入課堂,將數(shù)學知識立體化
近幾年來,多媒體成為教師喜愛的教學手段之一,而這其中有多種原因。首先是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一直接受的是“板書教學”,教師在黑板上記錄課上所講的重點知識,學生在筆記本上進行抄寫。學生已經厭倦了這種學習方式,而多媒體的出現(xiàn)開啟了一種新式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講課方式,學生對此有新奇感,會更愿意通過這種模式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同時,高中數(shù)學的知識比較復雜,學生需要學習記憶大量的知識點,這使得學生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而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改變這種現(xiàn)狀。其次,多媒體還能將數(shù)學知識中比較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數(shù)學相對于語文、英語這些學科來講,其知識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而這就容易使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喪失興趣,多媒體則可以將數(shù)學中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知識學習變得更直觀、更易理解。例如,高中數(shù)學中的“立體幾何”知識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但是“立體幾何”知識需要學生在大腦中想象各種“立體幾何”,腦中成像,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如果學生的“立體意識”較差,不能想象到正確的“立體圖形”,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此部分的知識學習與問題解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時,學生需要在大腦中想象所給圖形各個角度呈現(xiàn)的圖像,或者是通過“三視圖”中的其中一個或兩個,選出其他可能的圖像。這種題目對于想象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講,可以稱為“難題”。如題:某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是三角形,則該幾何體不可能是( )A.圓柱 B.圓錐 C.四面體 D.三棱柱。由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可知,圓柱的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都不可能是三角形。此題教師可以將所有的圖形通過多媒體放映出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方便學生理解。
二、微課視頻講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近幾年來,信息化產業(yè)迅速崛起,電子產品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不光成年人會大量使用這些電子產品,學生也接觸各種各樣的電子信息產品,這表明電子信息技術在各領域被廣泛應用。理所當然,順應社會進步的趨勢,學校也將電子技術運用于課堂上,對學生“投其所好”,進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微課視頻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應用便是很好的例子。微課視頻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應用,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極其有利。首先,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引起了學生的廣泛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當學生面對自認為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重點難點時很容易就采取放棄聽講的做法,但是微課視頻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上的應用,有效地改變了這個現(xiàn)狀。當學生面對與時俱進的微課視頻時,有一定的新鮮感,愿意去學習微課中的內容,同時能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可以將重點難點完全掌握。其次,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微課視頻內容簡短,方便學生學習。高中學生,最珍惜的便是時間,最缺少的卻也是時間。微課視頻制作內容有比較強的針對性,它的出現(xiàn),方便了學生學習,即使在乘車途中、睡前一小段時間、吃飯后一小段時間……都可以學習一個數(shù)學上的重點難點,而不必像傳統(tǒng)的教學那樣對于重點難點只能去找教師學習,還要在特定的時間,很被動。微課視頻的應用,使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自主選擇不懂的知識點學習,且不同于以往的學習方式,學生只需在微課視頻中選擇不會的重點難點,利用短暫的時間就可以把知識點看一遍,大大節(jié)約了高中學生的時間,有效達成學習目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定期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了解學生對數(shù)學重點難點的掌握情況。再次,微課視頻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講課效率。由于微課視頻的每個知識點都是有針對性的而且內容短小,把每個重點難點都分成若干個小的知識點分開講解,使得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例如,當學生在做數(shù)學練習題的時候,每一道大題都有一個重點,如三角函數(shù)及其基本變換,遇到這種題目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講解,微課視頻可以將這道題分解為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式和誘導公式、三角函數(shù)公式、三角函數(shù)圖像和性質等幾個小點進行講解,最后學生則融會貫通為整道大題的解答。如題:設函數(shù) f(θ)=sinθ+cosθ,其中角 θ 的頂點與坐標原點重合,始邊與 x 軸非負半軸重合,終邊經過點 P(x,y),且 0≤θ≤π,若點 P(x,y)為平面區(qū)域上的一個動點,試確定角 θ 的取值范圍,并求函數(shù) f(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該題的解題重點是“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教師可在視頻中重點講解,最后可得出答案為:當 θ=0,f(θ)min=1;當 θ=90°,f(θ)max=2。這樣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講課效率和學生的聽課效率。而且,微課視頻是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設計的,數(shù)學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每個學生設計屬于他們自己的微課視頻,每個學生可以掌握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知識點,不再像以前全班的學生都只能接受教師講授的同一內容,有的學生已經會了,但是有的學生卻始終無法接受,通過微課視頻使得每個學生都能接受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知識。
三、線上教學,隨時隨地都能“開講”
在過去,教師講課的方式一般都是線下講課,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講解,而現(xiàn)在教師不單單可以在課堂上授課,在周六、周日以及寒、暑假等時間也可以開課。過去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沒有“后悔藥”可以吃,而線上教學的出現(xiàn)使學生能反復學習教師課堂所講的知識。這不是鼓勵學生在上課時不認真聽講,而是因為一些學生在上課時有可能會出現(xiàn)走神現(xiàn)象,教師不可能因為一個學生的“走神”而重講這部分內容,因而造成部分學生學習的知識不連貫,在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時出現(xiàn)困難。而線上教學的內容與教師上課時所講的內容完全一致,學生可以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填補自己沒有認真學習的部分數(shù)學知識,以免跟不上教師的學習進度,造成數(shù)學成績下滑。另外,線上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因為線上教學的內容知識與教師所講的一致,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視頻提前進行學習,在瀏覽一遍后,會對教師此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課上聽課時有所側重,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學生通過線上教學未能聽懂的數(shù)學知識,在課上教師講解后仍未明白,可以在課上對教師進行提問。例如,教師進行高中數(shù)學課本必修4中的“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的線上教學時,可以在教室找一個比較合適的地方進行錄像,講課結束后,將錄制的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以備學生觀看。學生在課上有可能并沒有完全理解“向量”的定義,在課下就可以通過線上教學進行自主學習。而線上教學與微課并不相同,雖然二者都利用網絡講解,但二者的講解內容并不一致。微課視頻的時間較短,它主要針對一些重點難點知識進行深入講解;而線上教學則是將教師的上課內容復制到網絡平臺上,其時間較長,并沒有側重點,只是方便學生進行教師的課上知識復習。除了利用以上手段幫助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近兩年來新興的“直播”來輔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教師當“主播”,學生當“粉絲”,學生可以實時向教師進行提問,在教師講課講得特別精彩時或者為學生答疑解惑后,還可以為教師“刷禮物”。利用“直播”這一新興手段,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更主動地學習。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教師教學的輔助手段,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新鮮感和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轉變觀念,適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尋找最高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使學生以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高中數(shù)學。
【參考文獻】
[1]譚麗君.信息技術與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融合[J].新課程·下旬,2015(8)
[2]胡信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33)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