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國
[摘 要]體育教師應全面有效地把握好語文的情境背景與體育教學的最佳契合點,實現兩者有機結合、互相滲透,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體育;語文情境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27-0008-02
我們常聽說這樣戲謔的話:“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聽到這話,體育老師有種躺著中槍的感覺。但筆者認為,作為一個有著語文情懷的體育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可以有另一種作用?!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體育教學要遵守兒童認知和情感變化的規(guī)律,在進行生動活潑的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中創(chuàng)設情境,以迎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需要,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蹦敲?,小學體育教學中該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呢?小學語文課本中豐富多彩的故事可以給體育教師更多的啟發(fā),在教學模式上以行為技能訓練為主,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身體活動鍛煉。
一、情境教學的定義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育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自我鍛煉與自我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引領學生自由地創(chuàng)編各種練習方法,形成無限的想象空間,體現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實現情感創(chuàng)作與交流的目的。
二、目前體育課堂中情境教學的現狀
情境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這說明情境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的確,有價值的情境,其情感和趣味性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可以激發(fā)他們熱愛體育的熱情。更重要的,有價值的情境,其豐富的人文內涵能激蕩學生心靈,發(fā)展學生的品性和人格。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受閱讀能力、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制約,情境教學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如教師未能明確情境的作用,把它們附屬于技能學習之中,或者放在機械枯燥的簡單模仿練習中,或者放在支離破碎的言語上,使一些情境低于或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甚至出現一些“偽情境”,導致學生不知教師所云。
三、將語文情境融入體育教學中
現行的小學語文課本可以說是充滿童趣的,入選的課文生動形象、情文并茂,選材范圍涉及天文地理、宇宙空間、歷史史實、當代英雄、童年趣事等,并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各式文體,向兒童展現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因此,小學課文教材是學生普遍愛讀的,他們每每拿到新書便會迫不及待地一篇接一篇地想一口氣讀完。小學語文教材本身的美感,幫助我們打開體育教學的思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受美的樂趣中感知教材。將語文情境融入體育教學中,是基于學生已有課文情境的知識積累與情感體驗;將語文情境融入體育教學中,并不僅僅停留于學生學習運動技能上,而是讓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將語文情境融入體育教學中,語文會因為教學的需要而被剪輯,即教學法的加工;將語文情境融入體育教學中,不應牽強附會,融入要基于其需要,要不露痕跡。因為語文,體育教學將更有內涵。
四、情境教學融入體育課堂的實例
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方面,下面筆者就結合這四個目標談談自己以及同事們是如何將語文情境融入實際教學中的。
第一,運動參與是指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態(tài)度及行為表現,是學生習得體育知識、技能與方法,鍛煉身體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積極的體育行為和樂觀開朗人生態(tài)度的實踐要求和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意識呢?例如,一年級體育課中的“投擲紙飛機”,我結合語文一年級上冊《我叫“神舟號”》一課,讓學生自己設計神舟飛船和給飛船命名,并通過“折一折”“投一投”“改一改”“比一比”“說一說”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又如,一年級下冊《識字》課文中介紹了籃球、足球、排球、競走、跳高、跳遠、鐵板、鉛球、標槍……學生此時十分渴望見到并參與到這些運動中,體育教師可以適時地予以一一介紹,讓學生認識體育器材,指導他們如何借還體育器材,并教育學生愛護體育器材。同樣的,在室內體育課中,二年級下冊《學棋》一課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圍棋外,教師也可適時地介紹其他益智棋類;三年級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師除了介紹劉翔的體育成長歷程外,也可以適時地介紹其他運動項目的代表明星以及他們的成長經歷,引導學生以他們?yōu)榘駱?,激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再如,五年級下冊《習作:關于“籃球比賽”的新聞報道》,學生經過運球、傳接球和投籃的學習后,為了給他們搭建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教師可根據學生各自的需求和個體差異,調動他們展示的積極性并提供比賽方案,先讓學生學習演練比賽的規(guī)則,再讓學生自己選擇小組進行比賽活動。這樣教學可以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使學生體驗到進行籃球運動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第二,運動技能是指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中完成運動動作的能力,反映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那么,在小學階段,如何結合情境教學,通過游戲學習,發(fā)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例如,“立定跳遠”教學,除了過去常用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情境進行教學外,二年級語文教材上冊《青蛙看?!芬彩且粋€不錯的情境教學選擇。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變身為“松鼠”,帶領著“小青蛙”們一步一臺階地到達成功的彼岸,學生樂此不疲,不知不覺地掌握了連續(xù)立定跳遠的動作。又如,關于“自制發(fā)明體育小器材”,我結合三年級語文教材上冊《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一文進行教學,使學生懂得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和思考,就一定會有所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同時,我鼓勵學生利用廢舊材料自制體育器材,爭當“小雷奈克”。學生個個躍躍欲試,創(chuàng)造出“酸奶體操瓶”“小沙包”“紙球”“降落傘”等器材。再如,六年級語文教材上冊《安塞腰鼓》一文,學生為黃土高原奇?zhèn)グ蹴绲陌踩乃鸷?,為黃土高原樸實的農民感到自豪,而淮劇是蘇北鹽城的特色劇種之一,“蓮湘”作為道具排成的歌頌鹽城、謳歌教師的淮劇說唱節(jié)目,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于是,我適時引入我們家鄉(xiāng)的民間體育運動——打“蓮湘”進行教學。本課的教具“蓮湘”,它鮮艷的色彩、獨特的聲響及多種用途(如新興跑道、跳躍障礙、丈量尺等),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學習欲望。在學生熟悉“蓮湘”的各種打法后,可讓他們體驗“蓮湘”的打擊魅力。
第三,身體健康是指人的體能良好、機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狀態(tài),與體育健康、營養(yǎng)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體育課程強調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和鍛煉,全面發(fā)展體能,提高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形成關注自身健康的意識和行為。例如,小學四年級的耐久跑是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項目,但它對鍛煉學生的體能及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又有很高的價值。于是我結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習作:寫一寫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設計“校園定向耐久跑”(特殊體質的學生見習)活動,即讓學生找出校園的主要標志性建筑,分組設計行進路線,發(fā)放運動小卡片,每到達一站簽一個標記,并提出“在身體有輕微難受的情況下堅持完成任務,不讓一個同伴掉隊”的口號,使乏味的耐久跑變得有趣起來。這樣教學,使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和鍛煉,通過堅持完成運動任務,體驗到體育運動的艱辛與樂趣。又如,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秋游》一文“秋風起了,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時,學生的心早已“飛”到室外。體育課上,教師可適時地協助班主任指導學生了解郊游的好處以及郊游的運動常識,并提醒學生在活動中要服從指揮、聽從命令,不要單獨行動,途中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guī)則。
第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是指個體自我感覺良好以及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狀態(tài)與過程,與體育學習和鍛煉、身體健康密切相關。赫爾巴特曾說過“我想不到不存在教育意義的教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體育道德、合作精神與公平競爭的意識,幫助學生掌握調節(jié)情緒和與人交往的方法。那么,在小學體育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難、坦然面對挫折的品質,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交往呢?課堂上教師一味地說教,其效果一般,如果能結合語文課本中的故事,學生反而樂于接受,并能產生情感共鳴,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例如,一年級教學跳繩時,學生老是跳不起來,產生退怯心理。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想一年級語文下冊《騎牛比賽》中的騎牛高手說過的話“我曾經從牛背上摔下來上千次”,讓學生懂得“想成功,要不斷嘗試,不要害怕失敗,哪怕摔下來上千次”。又如,體育課中,在學生需要鼓勵時,教師可聯系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掌聲》一文中的話“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進行教學。又如,體育課中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教師可結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學會合作》一文,這樣引導學生:“心中想著別人,心中想著集體,一個人學會了與別人合作,也就獲得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薄?/p>
一個體育技能猶如一個萬花筒,即便還是它,但稍一變化,就能呈現出不一樣的價值。全面有效地把握好語文的情境背景與體育教學的最佳契合點,實現兩者有機結合、互相滲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其實,不僅是語文,其他學科如數學、音樂、美術、思品等,都可以相互融合滲透。只要教師善于根據創(chuàng)設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想象補白,或描繪一幅生動的畫面,或編織一個戲劇性的場面,或勾勒一個逼真的形象,就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起情感共鳴,從而讓我們體育課堂的情境具體、立體起來,使體育課堂充滿情趣、智趣、理趣。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