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趙爽爽,許 青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072)
乳腺癌發(fā)病率在我國每年以3%~4%的速度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1]。乳腺癌患者由于療程長,化療時可造成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創(chuàng)傷,使患者出現(xiàn)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產生自卑、焦慮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患者康復和生活[2]。自我效能是指人們?yōu)榱送瓿赡稠椖繕思袄щy表現(xiàn)出的能力、信心和信念,通過認知過程、情緒反應過程等完成某個目標。增強自我效能將有助于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其生活質量[3]。3X團隊是由臨床醫(yī)護人員、社工部人員和各類志愿者共同組成的團隊模式。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團隊活動來幫助乳腺癌化療患者。在團隊活動中尤其強調患者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及主動性,讓成員在活動中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主觀能動性,增強自我改變的能力和信念,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積極性[4-5]。本研究探討3X團隊模式對乳腺癌化療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于我院腫瘤科住院化療的乳腺癌患者86例。納入標準:病理組織學診斷為乳腺癌,需進行AF化療或AC化療方案治療;年齡28~72歲;無精神疾病,無溝通障礙,能清楚表達意愿;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存在化療禁忌癥。按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2.8±3.4)歲;臨床分期:Ⅱ期20例,Ⅲ期23例;平均病程(6.28±1.34)d;觀察組年齡26~72歲,平均年齡(41.9±3.2)歲;臨床分期:Ⅱ期21例,Ⅲ期22例;平均病程(5.18±2.01)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4次團隊活動干預方案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我院腫瘤科開展照護活動。對照組按優(yōu)質護理要求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的3X團隊活動利用雙休日參加,患者由家屬陪伴在科室進行團隊活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實施優(yōu)質護理,護理干預2個月。具體方法:①對患者進行化療前后相關知識教育和技術指導。②制訂適應個體的化療指導目標書,明確化療方法、注意事項、配合方法和出入院流程,指導患者在化療指導目標書上記錄每次出入院日期、管床醫(yī)師和責任護士;記錄化療期間每日飲食飲水情況、用藥及化療后反應、活動情況和休息情況等,增強化療全過程的自我管理能力。③在患者出院后1周和2周進行電話隨訪,隨訪內容包括飲食、活動、休息、用藥情況和不良反應等,隨訪時間以10 min為宜。④鼓勵家屬及朋友參與到患者的化療過程中,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以提高患者化療信心。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3X團隊活動模式干預2個月,每2周活動1次,每次60 min,共進行4次,皆在激發(fā)乳腺癌化療患者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效能感。具體方法:成立醫(yī)護、社工部、志愿者3X模式的服務小組。志愿者人員包括上海市閘北區(qū)癌癥康復俱樂部志愿者和上海大學音樂學院師生志愿者。癌癥康復俱樂部志愿者本身是已康復的癌癥患者,具備豐富的抗癌知識和抗癌自我管理經驗。上海大學音樂學院師生志愿者利用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結合音樂治療與生物醫(yī)學科學,將音樂治療運用于干預癌癥患者的負性情緒治療中,以調動患者積極主動的情緒配合化療順利進行。小組中由高年資腫瘤??谱o士擔任組長,由團隊活動經驗豐富的社工部老師組織策劃。每次根據不同志愿者特點,穿插安排活動內容。醫(yī)護人員負責具體事務的實施。4次團隊活動干預方案,見表1。
1.3 評價標準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d self-efficacy scale,GSEA)進行問卷調查,該量表由德國臨床心理學家Racf Schwarzer編制,共1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10~50,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α=0.871,重測信度為0.83,分半信度為0.82。兩組患者分別在干預前和干預后(化療4次結束后)各測評1次。問卷由責任護士發(fā)放并由患者或責任護士協(xié)助患者完成,共發(fā)放問卷86份,回收有效問卷86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評分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評分 (分±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評分 (分±s)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觀察組43 33.01±5.64 46.24±5.33 8.851 <0.01對照組 43 31.92±6.04 33.35±8.45 1.368 >0.05 t值1.810 7.145 P值 >0.05 <0.01
3.1 3X團隊活動模式有利于提升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較,得到明顯的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3X團隊活動模式的護理干預影響了乳腺癌患者在化療全程中的情緒狀態(tài),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患者對化療的信念和依從性。
3.1.1 3X團隊活動模式對乳腺癌化療患者提供了積極的心理照護 3X團隊活動模式中有醫(yī)護人員的健康心理行為的宣講內容;有康復的癌癥志愿者成功抗癌的經驗成果;有專業(yè)音樂學院人士的音樂分享。社工部老師精心策劃的團隊活動,能提高乳腺癌化療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減輕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影響患者個體對化療的堅持度,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使之積極配合完成全程治療。
化療是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療作為應激反應源可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患者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精神狀態(tài)等發(fā)生變化[6]。研究指出[7],患者化療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而不良的情緒可導致機體出現(xiàn)各種生理反應,可促使兒茶酚胺及交感神經興奮,從而使患者出現(xiàn)呼吸急促、心悸胸悶、煩躁不安等情緒,在這種狀態(tài)下化療可增加化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不利于化療的順利開展。3X團隊活動模式是對乳腺癌化療患者實施團隊活動的護理干預,通過醫(yī)患、護患、志愿者與患者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分享成功經驗,并以音樂為媒介讓患者放松。以此不斷鼓勵乳腺癌化療患者勇敢地面對化療不良反應,快速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以應對不同問題,使心理壓力相對得到緩解。同時,團隊活動模式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會到關懷的正能量,對疾病和化療有正確的認識,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促進身心健康。
3.1.2 3X團隊活動模式提高了乳腺癌化療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積極的情緒能促使患者擁有積極的想法,樹立完成化療的個人信念。信念的樹立使患者有信心完成全程化療,克服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從而增加了乳腺癌化療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3X團隊活動中專職醫(yī)護人員對乳癌化療患者做健康宣講,針對乳腺癌化療患者錯誤認知及積極改善的行為進行宣講。宣講中為使健康教育更為有效,健康信息傳遞中始終堅持使患者能有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適應和改變化療的不良反應,并指導患者具體操作方法。在行為改變的現(xiàn)實階段,專職醫(yī)護人員會為患者設立短期的、可達到的子目標,以激發(fā)患者的能動性,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而積極主動面對疾病與治療,提高自我效能[8]。研究表明,在知識、態(tài)度、自我效能對依從性行為的影響中,自我效能對依從性的影響最顯著[9]。乳腺癌化療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有利于患者尋找和理解與疾病相關的醫(yī)療信息,應對化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反應[10]。
3.2 3X團隊活動模式是優(yōu)質護理照護護理模式的補充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前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干預后,觀察組的自我效能感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3X團隊活動的護理照護模式較現(xiàn)在的優(yōu)質護理照護模式更適合乳腺癌化療患者。3X團隊活動模式不僅關注患者治療全程,更關注患者的情緒及精神狀態(tài),通過多團隊的活動模式來給予乳腺癌化療患者積極的心理照護;樹立積極完成治療的信念,提高對治療的依從性,以此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優(yōu)質護理照護模式自2010年啟動開展至今,促進了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11]。3X團隊活動模式作為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補充,是以團隊形式,即醫(yī)護人員、社工部人員、各類志愿者共同組成團隊的照護模式,即“多對多”護理模式,不僅關注患者治療的需求,同時也關注患者身心及社會支持的需求。3X團隊活動照護模式可有效提高乳腺癌化療患者自我效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